Workflow
合成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频繁设立基金片仔癀热衷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8-08 00:06
公司投资动态 - 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投资高鑫润信基金 主要投资领域为医疗健康 包含药品 医疗器械 医疗健康上游供应链及零部件 食品保健品 合成生物 化工材料 消费医疗等大健康相关领域 [1] - 2024年8月1日公告显示 片仔癀投资拟认缴出资2亿元投资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2] - 2024年4月公告显示 片仔癀投资拟认缴出资2亿元投资招盈基金 占基金总认缴出资额的19.98% [2] - 2023年3月公司拟发起设立片仔癀盈科生命大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2024年11月公布进展 [2] - 本次投资与关联方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构成关联交易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7.25% 归属净利润29.77亿元 同比增长6.42% [3] -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42.74% 上年同期为46.73%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2亿元 同比下降0.92% 归属净利润10亿元 同比增长2.59% [3] - 天然牛黄市场价格维持160万元/公斤高位 重要原材料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 [3] 战略布局 - 投资产业基金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资源加速医药产业发展 [1] - 通过投资基金涉足合成生物 消费医疗等新兴领域 探索新业务增长点 摆脱对传统核心产品过度依赖 [3] - 参与产业基金有助于拓展业务领域 提前布局大健康产业新兴领域 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4] - 基金投资具有周期长 流动性低特点 面临较长投资回收期 资金回笼较慢 [4] 行业环境 - 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2025年4月发布行业政策变化 [3] - 公司密切关注原材料等行业政策变化 完善风险管理策略 做好重要原材料战略储备和经营管理降本增效工作 [3]
频繁设立基金 片仔癀热衷投资
北京商报· 2025-08-07 15:39
产业基金投资 - 片仔癀全资子公司拟投资2亿元于高鑫润信大健康产业基金,占目标募集规模的20%,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医疗健康以外领域投资不超过10% [1] - 公司表示此次投资为战略前瞻性布局,借助专业机构资源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整合能力,与关联方共同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2] - 自2023年8月以来公司已多次参与投资基金,包括2024年8月投资2亿元于圆山大健康产业基金(占20%),2024年4月投资2亿元于招盈基金(占20%),2023年3月发起设立的片仔癀盈科基金已完成备案 [2][3] 战略动机 - 通过投资基金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竞争力,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 [3] -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探索合成生物、消费医疗等新兴领域 [3] - 将闲置资金投入有潜力项目,获取投资收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7.25%),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6.42%),毛利率从46.76%降至42.74%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0.92%),净利润10亿元(同比+2.59%) [4]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重要原材料成本上涨,天然牛黄价格维持160万元/公斤高位 [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行业政策变化,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做好原材料战略储备和降本增效工作 [5] - 通过投资基金布局新兴领域,探索新业务增长点,减少对传统核心产品的依赖 [5] - 产业基金投资有助于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促进主营业务发展,但面临投资周期长、流动性低等挑战 [5]
再度与关联方设立基金,中药龙头片仔癀热衷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07 12:01
公司投资动态 - 片仔癀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认缴出资2亿元投资高鑫润信基金,占目标募集规模的20% [1] - 高鑫润信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医疗健康以外领域投资占比不超过10% [4] - 本次投资为片仔癀战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旨在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 [4] - 本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关联方包括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 历史投资记录 - 2024年8月片仔癀投资拟出资2亿元投资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占目标募集规模的20%,构成关联交易 [4] - 2024年4月片仔癀投资拟出资2亿元投资招盈基金,占目标募集规模的20% [5] - 2023年3月片仔癀拟发起设立片仔癀盈科基金,该基金已于2024年11月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 [5] 投资动机分析 - 通过投资基金拓展业务领域,提前布局大健康产业新兴领域如合成生物、消费医疗等 [6] -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优势,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 [4][5] - 将闲置资金投入有潜力项目,获取投资收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财务表现 - 2024年片仔癀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7.25%,归属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增长6.42% [6] -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42.74%,上年为46.76% [6]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下降0.92%,归属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2.59% [6] 行业专家观点 - 投资基金有助于公司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把控上下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5][6] - 在业绩增速放缓背景下,投资新兴领域有助于探索新业务增长点,摆脱对传统核心产品的依赖 [6] - 产业基金运作能促进与产业链企业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促进主营业务发展 [7]
生物制造如何重塑化工产业基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场发布!@ SynBioCon 2025大会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正成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通过生物基材料实现"从生物中来 到生物中去"的循环闭环 改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 [2] - 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以生物质为原料 借助菌种 细胞 酶等生物体代谢机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是化工行业绿色转型的主要途径 [3] - 行业重点关注非粮生物基合成生物产品开发 二元酸/二元醇等塑料单体的绿色生物制造 CO2等一碳资源利用与转化 废塑料酶解再利用等领域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包含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专场 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专场 未来食品&农业专场等专题论坛 [4][13][14] - 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专场将探讨细胞工厂设计 大宗平台化合物绿色制造 塑料单体微生物细胞工厂等前沿技术 [6][30][33][34] - 大会将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 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目前已公布浙江 江苏 上海 广东 京津冀等地区企业名单 [46][47][48] 技术发展方向 - 细胞工厂设计与产物合成强化技术 重点解决如何构建菌株细胞并强化反应过程合成生物基产品 [6][33] - 大宗平台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工业菌株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聚焦非粮大宗醇酸等产品 [34] - 塑料单体微生物细胞工厂技术 可生产1,3-丙二醇 丁二酸 戊二胺等关键单体 [34] - 绿色分离纯化技术为生物制造提供高效分离纯化解决方案 [35][36] 行业活动与资源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吸引20+行业领袖参与 [15][16] - 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推广系列活动将举办 推动AI与生物制造融合 [39] - 大会提供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同期活动 促进产学研合作 [14]
国资容亏容错,北京跟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2:19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含16条措施 涉及健全未来产业要素投入体系 加强未来产业全周期投入 完善未来产业长效服务机制 [1] - 政策明确要求科技 经济和信息化等主要产业部门投向未来产业的资金比例不低于20% [1] - 鼓励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基金加强对未来产业投入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1] 投资考核机制改革 - 改革优化未来产业投融资考核评价制度机制 推动建立包容审慎 尽职免责的创新创业生态 [1] - 广州开发区政策允许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出现100%亏损 按整个投资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3] - 深圳南山区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3] 未来产业覆盖范围 - 未来产业涵盖未来信息 未来健康 未来制造 未来能源 未来材料 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 [2] - 细分方向包括人工智能 6G 量子信息 商业航天 合成生物 脑机接口 生命科学 前沿新材料 人形机器人等几十个领域 [2] 资金支持体系 -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支持 [2] - 鼓励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投资 用好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 [2] - 加大投向未来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细分领域和薄弱环节 [2] 全国政策趋势 - 202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处理好政府性基金与市场的关系" [3] - "创投十七条"明确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 容错免责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3] - 202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3] - 上海 广州 深圳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无锡等地已出台类似容错政策 [3] 实施挑战 - 国资基金尽职免责机制面临的主要障碍在于落地执行环节 [4] - 行业需要更多实操中可执行 可落地的指引 [4]
业绩八年10倍!合成生物小巨人迎头撞上逆周期,靠技术能否破局?
市值风云· 2025-08-05 10:08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作为合成生物小巨人,发展势头迅猛,营收从2015年的2.5亿增长到2024年的21.8亿,规模持续创新高 [4] - 净利润从2015年的0.43亿增长到2023年的4.49亿,但2024年增长戛然而止,2024年为1.9亿,同比下降57.8% [8] 2025年1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1季度营业收入为6.87亿,同比增长37.2% [6] - 2025年1季度净利润为0.51亿,同比下降41% [6] 业务表现疑问 - 公司出现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的情况,引发对业务是否具有周期性的疑问 [7]
锚定核心赛道,广发证券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
券商中国· 2025-08-04 23:40
核心观点 -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广发证券以专业研究为驱动,深度整合资源,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1] - 公司聚焦"AI+、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四大核心赛道,持续绘制产业图谱 [2] - 通过业务链协同、三大抓手和资源聚合,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 [2][5][7] 业务链协同 - 坚持研究驱动展业模式,聚焦重点赛道经营,加强全业务链协同 [2] -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担任科学顾问,深化对核心赛道的认知 [2] - 为169家科技企业提供387次直接融资服务,规模达5034亿元 [3] - 成功落地深交所首笔科技创新债券借贷交易和首只证券公司科技创新次级债券 [4] - 以广发香港为核心,助力地平线机器人等企业登陆港股市场 [4] 三大抓手 - 通过产业研究、产业基金、并购重组三大核心抓手支持科技产业升级 [5] - 产业研究院完成专题报告18篇,深度报告27篇,包括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等领域 [5] - 与多地国资平台合作设立产业基金,规模达324亿元,培育深圳大疆等链主企业 [6] - 助力科技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合计交易规模超500亿元 [6] 资源聚合 - 整合科研院所、链主企业、金融机构等资源,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7] - 与25个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开展20多个科创成果孵化项目 [7] - 牵头成立广东集成电路产融服务联盟和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创新发展联盟 [8]
雅本化学股价下跌2.66% 盘中振幅达7.28%
金融界· 2025-08-04 20:37
股价表现 - 8月4日收盘价8.4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3元,跌幅2.66% [1] - 当日开盘价8.68元,最高触及8.75元,最低下探8.12元,全天振幅7.28% [1] - 早盘出现快速回调,5分钟内跌幅超过2%,9点30分股价报8.49元 [1] - 全天成交量758827手,成交金额6.3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446.4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82%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4411.2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83%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 [1] 行业属性 - 所属行业为农药兽药板块 [1] - 涉及合成生物、跨境电商等概念 [1]
至纯科技股价微涨0.60% 公司累计回购278万股
金融界· 2025-08-04 17:1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5时,公司股价报25 1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60% [1] - 当日成交额1 76亿元,换手率1 84%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工艺系统及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光伏、LED等领域 [1] - 所属板块包括专用设备、上海板块、合成生物等 [1] 公司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末,公司累计回购股份约278万股,占总股本的0 73% [1] - 回购金额达6937 65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21 35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9077 91万元 [1]
四方合作,PHA水性阻隔涂料完成工业级放大生产
PHA水性阻隔涂料工业级生产突破 - PHA水性阻隔涂料在金光集团APP宁波基地完成工业级放大生产,为全球首次工业级产线验证,产品性能达预定标准[2] - 该成果打通PHA生物合成至终端纸制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完成关键工业化验证,奠定大规模商业化基础[2] - PHA作为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备优异生物降解性,是替代传统塑料的理想选择[2] 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 - 微构工场、都佰城、金光集团APP、恒鑫生活四家企业跨界协同,形成"原料-涂料-纸品-终端"创新闭环[3][6] - 从PHA原料到纸杯成型的全流程仅耗时100天,体现产业链协同效率与"中国速度"[5] - 微构工场提供高纯度PHA合成生物原料,都佰城攻克水性涂层成膜性与热封牢度技术难题[6] - 金光集团APP利用世界级造纸产线实现PHA涂层与食品卡原纸结合,恒鑫生活完成终端成型测试验证可靠性[6] 合成生物产业大会信息 - SynBioCon 2025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产业化[8] - 大会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同期活动[8][9] - 专题论坛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三大方向,21-22日全天进行合成生物创新展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