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XREAL创始人徐驰:AI眼镜,时机未到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1:39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如今当AI/AR眼镜赛道再次站上风口,大量资本随之涌入。 在AI大模型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眼镜赛道正处于爆发前夜。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也迎来了史上最多的智能眼镜厂商,包括XREAL、 Rokid、Halliday、李未可、以及阿里的夸克AI眼镜在内,共计五家企业同台竞技。 在这场年度盛会上,作为头部玩家的XREAL,重点展出了旗下最新款AR眼镜——XREAL One Pro。该产品此前已在海外发售,并于7月28日WAIC期间正式 登陆中国市场。 对于当前最火热的"AI眼镜"概念,XREAL则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畏心。 WAIC期间,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在与华尔街见闻的深度对话中再次强调,XREAL今年不会推出AI眼镜产品,核心原因是"AI眼镜的体验还没有打磨 好"。 在XREAL的战略版图中,智能眼镜赛道将演化出三大主要产品线:AI眼镜、AR眼镜和XR头盔。"未来,这三个形态的产品会长期共存。"徐驰说道。 在他看来,AI眼镜是"最难的终端",因为它主打全天候佩戴,对重量、美学设计、功耗等各方面要求最为苛刻。XR头盔则是体验的"天花板",但高昂的价 ...
招银国际:升瑞声科技(02018)目标价至63.54港元 料上半年净利润升逾六成
智通财经· 2025-07-29 08:33
核心观点 - 招银国际上调瑞声科技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8%至12% 目标价升至63.54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基于光学及精密结构件业务增长超预期和盈利能力改善 [1] 财务预测与业绩表现 - 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8%至12% [1] - 预期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 净利润同比增长66% [1] - 业绩增长由声学及触觉产品规格升级 散热产品订单增加 汽车声学订单获取及光学业务盈利改善推动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光学和精密结构件业务增长超出预期 [1] - 光学产品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 美国主要客户的声学及触觉产品规格升级 [1] - 散热产品订单增加 [1] - 汽车声学客户订单获取进展顺利 [1] 未来增长机遇 - 公司凭借多产品线技术优势把握AI手机 AI眼镜领域新商机 [1] - 车用声学和光学产品规格升级趋势带来增长潜力 [1] - 机械人等领域的新业务机会成为未来增长点 [1]
WAIC洞察|“百镜大战”未到泡沫时
北京商报· 2025-07-28 13:49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多家公司展示最新AI眼镜产品,包括Rokid、XREAL、阿里巴巴等,引发市场关注 [3][4] - 行业被称为"百镜大战",但头部公司认为当前阶段更注重产品迭代而非泡沫 [4][5] - 行业处于从早期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过渡阶段,技术迭代推动接受度逐步上升 [10][11] 产品与技术 - Rokid Glasses是目前唯一具备显示、摄像、麦克风、喇叭及AI功能并实现量产的AI眼镜 [3] - XREAL One Pro拥有目前AR眼镜中最大的57度视场角,发布当日京东平台预约量超过2.6万人 [3] - XREAL新品采用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技术,实现更宽阔视野和更纯净显示效果 [7] -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支持高德导航、淘宝比价、支付宝支付等功能 [4] - 阿里夸克AI眼镜着重优化光学设计,使镜腿更细、镜框更窄更薄、镜片更通透 [8] 市场现状 - 当前AI眼镜主流定价集中在2000-5000元范围,部分高端款式价格近万元 [15] - 某新入局硬件大厂的AI眼镜退货率高达近50% [16] - 真正在赛道内深耕的公司不超过十家 [19] - 普通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性价比和便捷性的考量阻碍了日常佩戴习惯的养成 [18] 未来展望 - AI眼镜价格仍有下探空间,预计最快一两年可降至2000元以内 [21][22] - 行业需要通过技术突破降低成本、优化体验,同时进行市场教育培育用户习惯 [25] - 当前阶段是技术向消费市场渐进渗透的过程,行业拐点有待突破价格、体验等门槛 [25][26]
“AI眼镜,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
观察者网· 2025-07-28 13:48
AI眼镜行业动态 - AI眼镜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焦点产品[1] - 行业热度上升吸引更多参与者入局 阿里巴巴旗下夸克AI眼镜首次公开亮相[1] - 夸克AI眼镜突破传统功能限制 整合音乐 电话 翻译 纪要等基础功能 同时结合阿里生态内外多场景应用[1][4] - 产品被定位为"真正意义上的AI随身入口" 媒体曝光后首次正式展示[1] 夸克AI眼镜技术特性 - 实现从基础语音指令到自然对话系统的跨越 具备听得清 听得懂 答得好的能力[4] - 搭载夸克大语言模型 支持通用问答 百科闲聊场景 配备多个超拟人音色[4] - AI图像问答技术实现看得清 响应快 答得好 提升识别率和准确性[4] - 结合百亿级图片检索能力 快速识别对话环境 支持快问快答和专业讲解[4] - 整合阿里巴巴自有生态与行业合作资源 构建多场景AI能力矩阵[4] 产品应用场景 - 与高德地图合作开发近眼显示导航系统 支持骑行和步行导航[4] - 联合支付宝 淘宝实现眼镜直接扫码支付和商品搜索比价功能[4] - 覆盖搜索 导航 支付 商旅等垂直场景 突破行业生态应用困境[4]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完成从文本智能到多模态融合 从屏内智能到穿戴智能的范式迁移[5] - AI眼镜被视为穿戴智能领域最重要的产品形态 将成为人类新的感知延伸[5] - 头部设备可捕获80%以上人体感知输入 眼镜具备跨场景穿透能力[6] - 产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和下一代人机交互中枢[6] 行业发展瓶颈 - 行业仍处发展初期 存在产品体验不足 如智能化程度低 续航短 舒适性差等问题[7] - 传统模式下生态应用少 实用场景有限 制约产品普及[7] - 需要与传统眼镜行业深度整合才能突破用户体验瓶颈[7] 公司竞争优势 - 阿里在高端硬件和基础研发领域有长期积累[7] - 夸克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开发多模态及垂直领域AI能力[7] - 结合强大个人数据处理能力和生态合作伙伴资源[7] - 通过"技术自研+生态共建"双轮驱动 推动产品从工具向AI入口转型[7]
大厂眼镜一戴,谁也不AI
虎嗅· 2025-07-28 10:48
阿里AI眼镜产品发布 - 阿里AI智能眼镜在WAIC首次亮相 展示光波导AR技术 但现场仅为模型机无法点亮[1][2] - 产品分为带AR显示和不带AR显示两个版本 采用高通骁龙AR1+恒玄BES2800双芯架构 预计双十一发售[2] - 外观设计存在争议 镜腿采用主板模组后置方案 可能导致发热问题 目前仅有黑色配色[5][6]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AI眼镜首发热销 传闻3天销量达5万副 部分渠道断货[3] - 字节跳动自研AI眼镜预计年内发布 行业将进入阿里/小米/字节"三国杀"时代[3][11] - 当前市场仍处早期阶段 产品技术迭代快 价格战可能性低[11][15] 技术路线与供应链 - 阿里选择光波导AR技术路线 相比小米增加显示功能 但技术成熟度待检验[3][7] - 小米AI眼镜采用成熟稳定方案 供应链成本优势明显[8] - 行业面临量产挑战 阿里首批备货目标10万台 小米传闻备货30万台[12][13] 软件生态优势 - 阿里系软件生态优势明显 已接入支付宝/高德地图/淘宝等核心应用[9] - 通义大模型已为雷鸟/Rokid等厂商提供AI支持 形成先发优势[10] - 字节跳动软件生态相对局限 目前主要在Ola耳机落地[9] 市场前景与挑战 - 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290.7万台 同比增长121.1%[12] - 当前产品功能仍以拍摄和音频为主 AI功能满意度仅8%[15][16] - 线下渠道建设成关键 Rokid计划年底覆盖1000家门店 小米之家渠道优势明显[18][19] 行业发展趋势 - 硬件生态整合成趋势 小米已实现跨设备交互能力[17] - 产品形态创新持续 包括eSIM联网和充电宝等解决方案[18] - 行业尚未形成护城河 所有玩家处于开放竞争状态[21]
独家|小米首款AI眼镜背后的故事:雷军亲自拍板立项,三年内目标年出货量超五百万
搜狐财经· 2025-07-28 06:29
小米AI眼镜的发布与市场反应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 由雷军亲自发布 显示公司对该产品的高度重视 [3] - 产品发布后迅速缺货 销量超出预期数倍 备货量超过行业一半创业公司一年总量 [4] - 产品定价1999元 目前有毛利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12] 产品研发与立项过程 - 项目负责人李创奇经历两次立项失败 最终通过向雷军提交可行性报告获得批准 [6][7] - 雷军介入后项目推进效率显著提升 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一年时间 [8] - 研发团队规模仅几十人 内部曾对产品设计存在分歧 最难的是达成共识 [4][12] 产品设计与技术特点 - 采用高通AR1芯片 选择最贵元器件以提升产品性能 [12] - 推出电致变色版本 可变换多种颜色 强调美学属性 [12][14] - 采用Type-C接口而非充电盒 解决多人使用时识别问题 [14]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国内AI眼镜大战已开启 小米为首个入局的硬件巨头 行业尚未盈利 [3][12] - 2023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234万台 Meta占比超96% [17] - 2025年行业销量或达550万台 增长主要来自小米三星等大厂新品 [17] - 公司目标三年内年出货量超500万台 中国近视人群达7亿 潜在市场规模巨大 [18] 供应链与渠道布局 - 产品已进入数千家小米之家及数百家传统精品眼镜店 [18] - 行业供应链仍不成熟 小米虽未拉开质的差距 但在细节上优于竞品 [16]
港股概念追踪 | 百镜大战再添巨头!阿里(09988)首款自研AI眼镜亮相WAIC 千亿市场待启(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7 23:27
阿里巴巴AI眼镜发布 - 阿里巴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推出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这是公司整合AI To C业务后推出的首款AI产品[1] - 夸克AI眼镜搭载双芯双系统和双电池,配备可更换电池和换电仓,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突破[1] - 阿里巴巴将夸克AI眼镜定位为"全天候多场景随身超级助理",深度融合阿里生态与技术能力[7] 行业竞争格局 - "百镜大战"愈演愈烈,包括互联网大厂、智能硬件厂商和传统眼镜企业都竞相入局AI眼镜领域[1] - 谷歌与XREAL开发AR眼镜Project Aura,雷鸟创新发布雷鸟X3 Pro,Meta与欧克利推出运动智能眼镜,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2] -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AI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2] 技术挑战与政策支持 - 行业面临芯片算力瓶颈、光学显示难题、生态建设滞后等深层次挑战[2] - 浙江省推动游戏内容与AR/VR眼镜协同出海,上海市将AR/AI眼镜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围,给予最高15%、单件500元的购置补贴[2] - 中国信通院牵头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攻关核心技术[3] 市场前景预测 - 2025年被业内视为"AI眼镜爆发元年",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1280万台同比增长26%,中国出货量275万台同比增长107%[3] - wellsennXR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350万台同比增长230%,2026年达千万台[4] - 智能眼镜或成下一代计算平台,驱动千亿元级市场空间[3] 产业链相关公司 - TCL电子旗下雷鸟品牌发布AI拍摄眼镜雷鸟V3定价1799元[5] - 舜宇光学科技在AI眼镜视觉方案上拥有技术布局,实现全栈XR视觉方案覆盖[5] - 康耐特光学与跨国消费电子企业签署供应协议,歌尔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6] - 百度发布"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6]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6]
“百镜大战”如火如荼 智能眼镜尚处早期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7-27 17:00
行业动态 - 国内"百镜大战"如火如荼 AR/AI眼镜厂商首次在WAIC集中亮相成为展会"新宠儿" [1] - 科技巨头和新兴势力纷纷入局AI眼镜 小米、华为、联想等二季度纷纷上新AI眼镜 [2] - 阿里巴巴在WAIC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预计年内正式发布 [2] - 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百镜大战"是对于行业热闹盛况的夸张化 [4] 产品创新 - XREAL展出最新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 首次开放AR+AI主题体验空间 [1] - XREAL开设"AR+AI6DoF互动体验屋" 实现AI与AR在现实中的融合 [1] - Rokid新品Rokid Glasses采用一体化结构布局 外观接近传统眼镜 [1] - 李未可科技发布三款智能眼镜 均拥有AI翻译系统支持近180种语言 [2] - Rokid Glasses深度整合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 可完成多种AI任务 [2] 技术发展 - AR+AI技术从"可用"迈向"易用"的关键一步 释放人机交互的无限可能 [2] - 随着AI与终端结合 智能眼镜将从"问答"升级为"执行" 如打车、点餐等任务 [4] - AI眼镜对重量、美感、电量等要求苛刻 技术难度极高 [3] - 芯片、光学等技术投入需提前3-4年规划 企业需坚持才能突破 [3] 市场前景 - 智能眼镜可能成为替代手机的终端 当前最关键的是打磨好产品 [3] - 智能眼镜展台人潮汹涌 反映消费者对产品的较高期待值 [3] - 未来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最佳载体" 渗透生活、工作、学习全场景 [4] - 过去十年AR眼镜行业真正获利企业凤毛麟角 几乎没有公司实现盈利 [3] 企业观点 - XREAL创始人认为眼镜作为空间计算终端替代手机越来越近 [1] - Rokid副总裁认为智能眼镜应作为可取代手机的个人信息终端 实现解放双手 [3] - XREAL创始人提出行业三大经验教训:长期战略定力、避免挣快钱、提前技术投入 [3]
歌尔股份(002241):重大事项点评:拟收购米亚精密补足金属加工能力拼图,看好消费电子龙头平台化布局前景
华创证券· 2025-07-27 14: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拟收购米亚精密补足金属加工能力拼图完善平台化布局,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竞争力领先,与公司现有业务优势互补协同,有望拓展金属加工业务版图 [9] - 2025 年将迎 AI 眼镜元年,歌尔股份深度卡位 AI/AR 眼镜行业,在声学零部件、组装、光机模组、衍射光波导等环节均有布局,有望受益行业爆发 [9] - 声学零部件/声学整机业务有望受益端侧 AI 及新品推出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精密零组件业务中声学传感器等产品性能升级带动价值量提升,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受益苹果新品发布 [9] - 智能声学整机及声学零部件业务逐步改善,公司为全球 XR 行业代工龙头,本次收购有望增厚业绩,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35.35/42.68/52.83 亿元 [9] 主要财务指标总结 营收与利润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09.54 亿、1043.17 亿、1109 亿、121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3.3%、6.3%、9.1%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65 亿、35.35 亿、42.68 亿、52.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4.9%、32.6%、20.7%、23.8% [4] 其他指标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76 元、1.01 元、1.22 元、1.51 元 [4] - 2024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31 倍、24 倍、19 倍、16 倍 [4] - 2024 - 2027 年市净率分别为 2.5 倍、2.3 倍、2.1 倍、1.9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总结 - 总股本 349149.72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308431.93 万股 [5] - 总市值 832.02 亿元,流通市值 734.99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56.05%,每股净资产 9.65 元 [5]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30.30/18.04 元 [5] 财务预测表总结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 494.4 亿、500.74 亿、552.19 亿、619.45 亿元 [10] - 2024 - 2027 年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 332.67 亿、357.74 亿、375.63 亿、386.11 亿元 [10] - 2024 - 2027 年负债合计分别为 486.59 亿、487.63 亿、520.3 亿、553.47 亿元 [10] 利润表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09.54 亿、1043.17 亿、1109 亿、1210 亿元 [10] - 2024 - 2027 年营业利润分别为 28.47 亿、38.69 亿、46.56 亿、57.45 亿元 [10] - 2024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25.86 亿、35.39 亿、42.72 亿、52.88 亿元 [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62 亿、37.57 亿、84.96 亿、89.39 亿元 [10] - 2024 - 2027 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52.46 亿、-51.54 亿、-49.97 亿、-45.41 亿元 [10] - 2024 - 2027 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2.9 亿、3.63 亿、6.79 亿、4.33 亿元 [10]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4%、3.3%、6.3%、9.1% [10]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44.9%、32.6%、20.7%、23.8% [10] - 2024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11.1%、11.4%、11.7%、12.2% [10]
包装纸企再发涨价函,第三批国补资金下达
华福证券· 2025-07-27 11:4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包装纸企再发涨价函,玖龙纸业、江西理文造纸、湖北荣成纸业等宣布8月1日起上调瓦楞纸、再生牛卡纸30元/吨[2] - 布鲁可推出女性向IP叶罗丽、三丽鸥库洛米积木玩具新品,火影忍者博人传可动手办,拓展女性及成年玩家市场[2] - 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和支付宝生态[2] 家居行业 - 全国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4]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陆续下达[4] - 6月家具类零售额同比+28.7%,1-5月家具制造业收入累计同比-3.9%[4][28] - 推荐关注定制龙头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金牌家居,软体龙头慕思股份、顾家家居、喜临门[4] 造纸行业 - 双胶纸价格5012.5元/吨(-87.5元/吨),铜版纸价格5340元/吨(-40元/吨),白卡纸价格4010元/吨(-15元/吨)[4] - 箱板纸价格3448元/吨(+2.2元/吨),瓦楞纸价格2513.75元/吨(-1.25元/吨)[4] - 联盛纸业PM2白卡纸生产线投产,设计产能120万吨[4] - 推荐林浆纸一体化企业太阳纸业、华旺科技,废纸系龙头玖龙纸业、山鹰国际[4] 轻工消费 - 洁婷新品吸隐力卫生巾获抖音人气榜TOP1,京东女性卫品自营商品竞速榜TOP1[4] - 推荐登康口腔、稳健医疗、百亚股份、豪悦护理[4] - 文娱用品推荐晨光股份,拼搭玩具关注布鲁可[4] - AI眼镜相关标的包括明月镜片、康耐特光学、博士眼镜[4] 出口链 - 6月越南出口额395亿美元,同比+16.4%,上半年累计同比+14.4%[4] - 海运费CCFI、SCFI综指分别环比-3.2%、-3.3%[4] - 推荐众鑫股份、匠心家居、浙江自然、永艺股份、哈尔斯[4] 包装行业 - 25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4.0%[4] - 推荐裕同科技、美盈森、昇兴股份、奥瑞金[4] - 纸浆模塑龙头众鑫股份加码泰国产能[4] 新型烟草 - 美国FDA打击非法电子烟,2025年前六个月查获电子烟产品价值6030万美元[4] - 推荐新型烟草龙头思摩尔国际[4] 纺织服装 - 洁雅股份股权激励目标2025-2027年营收较2024年增长25%/50%/100%[4] - 万里马预中标南方电网项目,金额预计4460万元[4] - 推荐海澜之家、报喜鸟、波司登、比音勒芬,运动服饰关注安踏、李宁[4] 板块表现 - 轻工制造板块周涨幅+1.84%,跑赢沪深300指数(+1.69%)[12] - 细分板块中造纸指数+3.64%,家居用品指数+2.17%[12] - 纺织服饰板块周涨幅+2.34%,跑赢沪深300指数(+1.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