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零售周报|瑞幸最大股东或参与竞购星巴克;良品铺子控制权或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53
消费环境优化政策 - 上海提出到2027年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主要消费品抽检合格率保持高位,消费维权效能提高,打造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匹配的消费环境 [1] - 北京发布提振消费24条,目标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打造2至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2] 咖啡与茶饮行业动态 - 蓝瓶咖啡内地第13家门店在上海开业,推出限定新品黑巧爆谷米冰淇淋(28元)和彩铅绘本套组(98元) [5] - 霸王茶姬湖南城市旗舰店在长沙五一商圈开业,覆盖湖南省14个市州,门店数量突破150家 [6][8] 餐饮与零售新业态 - 开心麻花主题戏剧餐厅全国首店在北京开业,提供沉浸式戏剧《偷心晚宴》及云贵川风味菜品 [10] - AW有机超市中国首店在北京开业,定位全球未来有机零售引领者,融合创新科技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 [22][24] 奢侈品与美妆布局 - LV美妆中国首店将在南京德基广场开业,涵盖香氛、护肤及底妆系列,预计2025年秋季启幕 [11] - DR品牌6月新增两家自营门店:成都SKP店(51平方米,投资206.37万元)和金华世贸广场店(100平方米,投资195.18万元) [14][16] 资本与股权交易 -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吸引约30家机构竞购,估值达100亿美元,瑞幸最大股东大钲资本参与竞购 [17] - 巴奴火锅计划7月底启动香港上市NDR,预期交易规模1亿至2亿美元 [18] 企业上市与资本动态 - 老乡鸡更新港股IPO招股书,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2024年以0.9%市场份额位居中式快餐行业第一 [19] - 良品铺子因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停牌,控制权或生变 [20][21] 零售行业调整 - 人人乐正式退市摘牌,2025年7月4日完成退市流程 [25] - 家乐福出售法国9家门店(估值7000万欧元)并退出阿根廷市场,当地业务覆盖680家门店 [27] 企业声明与澄清 - 欧莱雅否认香港办事处关闭及裁员传闻,称将持续优化全球组织架构 [26]
益丰新材报考上市:前次闯科创板仍存代持情况,董事长换人再出发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02
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募资金额8 44亿元 用于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 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 研发中心项目 数字化建设项目等 [3] - 此前曾以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报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原计划募资6 3亿元 用于5000吨 年电子胶光材料项目 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3] 历史沿革与股权变更 - 2020年12月首次报考科创板上市 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1年11月撤回申请 随后更名为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 - 2022年1月增发新股712万股 增资价格15 77元 股 注册资本由6088万元增至6800万元 [3] - 2022年6月发生多笔股权转让 涉及万春玲 财金创投 益润合伙等 转让价格16 30元 股 [5] - 2023年9月再次发生股权转让 德州晟冠等10名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万韵泰达 转让价格17元 股 涉及103 95万股 [5] 股权代持与解除 - 2023年9月韩克平等5人与万春玲签署代持解除协议 马晓华将代持股权还原给韩雪华 马爱凤 [6] - 此前闯关科创板时存在股权代持未解除情形 但公司在回复问询时称不存在股份代持或其他特殊利益安排 [6][7] 股权激励与控股结构 - 2023年12月增资300万元 向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实施股权激励 增资价格8 48元 股 股份总数由6800万股增至7100万股 [11] - 上市前马韵升为控股股东 持股32 45% 其配偶万春玲直接持股12 66% 通过万韵泰达持股4 85% 合计持股49 96% [11] - 马爱凤系马韵升妹妹 持股0 26% 一致行动人博盈合伙等5家企业合计持股23 34% [11] 高管变动 - 目前梁万根任董事长 张建林等5人任董事 均由马韵升提名 张建林兼任副总经理 [11] - 此前科创板IPO时张超任董事长 总经理 梁万根任董事 副总经理 葛红蕾任董事会秘书 财务总监 显示高管已进行大换血 [12]
塔斯汀,来自福建福州的餐饮企业,重组架构、或为香港上市铺路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26
公司上市筹备动态 - 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近期进行股权变更和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从约103万元增至1.18亿元,并新增股东YAHUIHU [2] - 企业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后进一步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法人独资) [2] - 香港公司Tasting (HK) Holdings Limited接手全部股权,原股东集体退出 [2] 红筹架构与上市推测 - Tasting (HK) Holdings Limited由开曼群岛的TASITING HOLDINGS LIMITED全资持有,魏友纯为公司唯一董事 [3] - 公司股权变更与红筹架构搭建流程相似,推测可能选择境外上市,较大概率在香港 [3]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塔斯汀在2025年5月红餐指数百强榜中排名第42位,2021年曾提出五年内上市计划 [4] - 公司投资者包括源码资本、不惑创投、红衫等 [4] - 截至2025年6月11日,塔斯汀门店约9600家,覆盖29个省份310个城市 [4]
凯达重工拟上市:70后副总万伟华是董事长妹夫,广播电视站编辑出身
搜狐财经· 2025-07-10 10:54
公司概况 - 江苏凯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项捷克、臧宝玉,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专注于轧辊、辊环等钢材轧制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服务国内外知名钢铁企业[3] - 公司提供针对性的设计与优化服务,包括工装模具、铸造工艺、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精密加工和售后支持服务等[3]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52亿元、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69.01万元、6531.61万元、6274.49万元[3]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4.82%、26.77%、23.93%[3] - 2024年资产总计5.52亿元,股东权益合计4.57亿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7.17%[4] - 2024年营业收入4.6亿元,毛利率23.93%,净利润6274.49万元[4] 募资计划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2.95亿元,用于凯达西太湖高性能轧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 股权结构 - 许亚南和万亚英分别直接持有公司控股股东国冶控股60%和40%的股权,国冶控股直接持有公司70.91%的股份[4] - 许亚南和万亚英为夫妻关系,合计间接控制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为70.91%,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4] 管理层信息 - 许亚南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其外甥女蒋薇任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其妹夫万伟华任副总经理[6] - 许亚南拥有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1975年起在轧辊行业工作,2001年起历任国冶控股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常州凯达董事长、总经理等职[6] - 万亚英拥有大专学历,1976年起在轧辊行业工作,2001年起任国冶控股总经理[6] - 万伟华拥有大专学历,1990年起在广播电视站工作,2002年加入国冶控股,历任销售部经理、总经理助理等职[7] - 蒋薇拥有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3年起在财务领域工作,历任国冶控股会计、常州凯达财务经理等职[7]
同宇新材上市募8.4亿首日涨128% 近2年1期净利连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07:57
公司上市表现 - 同宇新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开盘价180元,收盘价191.56元,涨幅128.05%,成交额16.24亿元,振幅73.92%,换手率83.97%,总市值76.62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覆铜板生产 [1]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驰直接持股39.99%,并通过四会兆宇间接控制5.26%表决权,合计控制45.25%表决权,为控股股东 [1] - 张驰与董事兼副总经理苏世国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二人合计控制71.38%表决权,被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2] 财务数据与经营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3亿元、8.86亿元、9.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64亿元、1.43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25.6%),归母净利润3314.9万元(同比-4.43%) [10][11]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1.25%提升至2024年2.27% [9] 上市审核关注问题 - 研发费用真实性受质疑:2022年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增加341.54万元,需说明增长合理性及创新能力 [3] - 财务不规范问题:存在现金发放奖金、个人卡收支、转贷等情形,涉及资金850.11万元(运输费210.15万元+员工薪酬639.96万元) [3][4] - 2023年一季度业绩下滑:营收同比降17.51%,扣非净利润降14.12%,需说明经营环境变化 [4] 募资情况 - 公开发行1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84元/股,募资总额8.4亿元,净额7.6亿元,较原计划少5.4亿元 [6] - 募投项目:江西年产20万吨电子树脂项目(一期)拟投入1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7] - 发行费用7962.17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5860万元 [7][8]
10年前旧案了结,东海证券收6000万元罚单,停滞3年的上市之路再添堵
华夏时报· 2025-07-10 01:58
东海证券被证监会处罚事件 - 公司因2015年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未能勤勉尽责,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处以"没一罚三"处罚,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并罚款4500万元,合计罚没6000万元 [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仅2348.71万元,罚没金额是其净利润的2.56倍,此前公司仅计提预计负债600万元,远低于实际罚单金额 [2][6] - 证监会调查发现公司在重组项目中存在多项失职行为,包括未重新指定财务顾问主办人、未审慎核查中介报告、未充分验证标的公司业绩承诺等 [4] 投行业务表现 - 公司投行业务收入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8亿元、3.2亿元、1.99亿元,2023年和2024年同比分别下降33.77%和38.86% [5] - 投行人员规模从2022年196人缩减至2024年148人,近一年仅保荐安顺控股一家企业且已撤回IPO申请 [5] IPO进程影响 - 公司自2022年3月进入IPO辅导期,但辅导已超3年仍未推进,中信建投在辅导报告中重点提及金洲慈航重组案调查问题 [6] - 律师分析认为此次处罚虽不直接阻碍上市,但暴露合规漏洞,需向监管和投资者证明整改能力,可能延长审核周期 [2][6] - 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2023年亏损4.92亿元,2024年扭亏但盈利微薄,罚款将进一步削弱财务指标 [7]
业绩增速骤降、屡次被罚,“家族企业”老乡鸡四年五闯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1:42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7月7日更新港股招股书,由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1月3日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1][3] - 此次募资用途包括加强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提升IT能力、品牌推广及营运资金等五个方面 [3] - 此前曾三次尝试A股IPO未果,2022年5月首次提交沪市主板申请,2023年8月主动撤回,转战港股主要因时间安排与战略发展不符 [3] 股权结构 - 公司为典型家族企业,束小龙(创始人束从轩之子)现任执行董事兼CEO,与胞妹束文及配偶董雪合计持股92.02% [4][5] - 束小龙于2003年创立首家"肥西老母鸡"门店,2012年更名为"老乡鸡"以拓展省外市场 [3] 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全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48%集中在安徽,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118家增至653家,直营店从1007家缩减至911家 [7]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增速从58.38%降至11.27%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4.09亿元,增速从86.67%降至9.07% [8] - 毛利率从2022年20.3%波动至2024年22.8%,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同期66%以上的水平 [9] 单店运营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高于行业五大竞品1.08万元的平均水平 [10] - 平均翻座率4.4次,高于行业平均4.0次 [10] - 但直营店人均消费从2022年29.7元降至2024年27.5元,加盟店从31.5元降至28.9元 [10][11] 食品安全 - 2022-2024年间13家直营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涉及过期食材、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共受13项行政处罚 [1][12]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凯旋路店因使用过期鸡油被罚没8.6万元 [12][13]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857条投诉,涉及食品卫生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13]
上海:支持企业上市发展 为独角兽企业上市募投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快讯· 2025-07-09 01:32
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上海推出三年行动方案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 重点聚焦独角兽企业上市培育和融资服务 [1] 企业上市支持措施 - 将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 研究推出专项上市服务举措 [1] - 为独角兽企业上市募投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1] - 持续举办"浦江之光"百家企业改制上市系列培训和上市沙龙活动 [1] 投融资对接服务 - 开展独角兽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 实现动态对接和精准服务 [1] - 通过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等活动强化企业曝光度 [1]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诉求 [1]
“家族企业”老乡鸡再闯上市:业绩快速增长,有股东临场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08 16:17
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曾在2022年5月计划在A股上市并预披露招股书,原计划募资12亿元[1] - 2023年8月公司撤回A股上市申请,原因是预期时间与战略发展及融资计划不一致[3] - 2025年7月7日公司更新招股书再次报考港交所主板上市[1]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3.6亿元减少至3.39亿元,后又增至10.36亿元,最终调整为6.96亿元[6][8] - 2024年多家投资机构退出股东行列,新增AJS Family Holding Limited为股东[6] - 2024年高管团队大调整,多名董事及高管退出,仅剩束小龙和倪荣广[7] - 创始人束从轩于2023年11月退任所有职务,其子女束小龙(持股70.78%)和束文(持股15.02%)成为主要控制人[5][1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2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20]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20亿元,净利润1.74亿元[2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0.3%提升至2024年的22.8%[21]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4月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20] - 安徽省门店占比48%(750家),覆盖全国9个省58个城市[20] - 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0.9%,排名第一;快餐行业整体排名第八[20] - 拥有2个中央厨房和8个配送中心,388家门店配备自动化烹饪设备[22][23] 募资用途 - 计划用于加强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23] -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及数字化系统升级[23] - 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23] - 规划建设新中央厨房,设计年产能10万吨以上,预计2027年完工[23]
湖南新邵县:精准培育助力企业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20
公司上市 - 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今年湖南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 [1] - 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 [1] 公司背景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在国内绝缘材料企业中居领先地位 [2] - 产品主要应用于输变电系统、轨道交通牵引变压系统、新能源产业等领域 [2] - 自2004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绝缘材料领域 [2] - 攻克多项特高压绝缘相关的技术难题 [2] - 是国内少数具备750kV以上特高压等级绝缘纤维材料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2] - 拥有有效专利67项,其中包括13项发明专利 [2] - 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 政府支持 - 新邵县工作专班全程代办手续报批20余次 [2] - 入企走访服务7次 [2] - 精准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5个 [2] - 新邵县出台《新邵县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 [3] - 为拟上市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扶持方案 [3] - 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包联责任制 [3] - 推荐广信科技等优质企业纳入湖南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2025年) [3] 区域发展 - 新邵县已储备省级上市后备企业8家 [3] - 市级上市后备企业12家 [3] - 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 [3] - 数量居邵阳市县市区首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