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解析种子的秘密,中国农科院启动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
新京报· 2025-05-15 02:59
种质资源"天书计划"启动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启动"天书计划",将对22.3万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密码解析 [1] - 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资源超过58万份,基因型和表型鉴定占比分别超过60%和25% [1] - 计划旨在组建覆盖四大粮食作物95%以上多样性的核心种质群体,创建资源基因型+表型标准数据集 [1] 计划目标与意义 - 建立作物基因资源库,建设作物智能精准设计育种平台,推动形成"资源-数据-挖掘-设计"一体化育种体系 [1] - 促进我国作物育种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 - 拓宽从种质资源到品种选育技术思路,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 [2] 技术路径与实施 - 运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构建多元育种技术融合体系,形成一体化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平台 [1] - 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四大作物种质资源为基础,对作物基因组遗传密码进行解码 [2] - 通过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能育种新质生产力,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2] 行业影响 - 培育高产优质、节本增效、高抗广适的重大新品种,对推动我国种业振兴十分重要 [1] - 计划是科企合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机制创新,也是共同推动种业振兴的实际行动 [1] - 保障种源自主可控,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2]
【杨凌】在杨凌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陕西日报· 2025-05-11 22:59
农业科技创新 - 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杨凌技术中心通过分子检测和双单倍体技术将育种周期从4年缩短至1年,显著提升效率[1][5] - 自主研发LED无极调光温室实现自动控光控温,突破季节限制并缩短玉米育种周期[4] - 从传统"拆盲盒"式育种转变为精准可控的现代育种技术,提高筛选准确性[6] 种业产业生态 - 杨凌示范区聚集7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7000余名农科教人才,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1] - 招引先正达、科迪华等种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完整产业链,2024年53个植物新品种通过国审[7] - 成立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和陕西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联合体,4个品种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7] 智慧农业应用 - "棚掌柜"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实现手机远程管理温室环境,已服务1万余名农民[9][12] - 杨凌棚掌柜公司年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正开发整合超1000万条数据的AI"小棚"系统[13][15] - 农业数字化转型使36亩大棚可单人管理,劳动效率显著提升[11] 国际合作拓展 - 在塔吉克斯坦推广定制农用三轮车,预计2024年销量突破2000台,提升当地机械化水平[16][18] - 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10个农业示范园区,推广115个优良品种覆盖3000万亩[20] - 与6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累计培养3000名国际农业人才,技术输出至110个国家[20] 政策支持与发展 - 杨凌示范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1] - 探索"企业+团队+基地"成果转化模式,加速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15] - 目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1]
【铜川】加快推动种业振兴让更多良种脱颖而出
陕西日报· 2025-05-11 22:40
种业振兴战略布局 - 铜川市推进种业振兴战略布局,聚焦"一粒种"、"一株苗"、"一剂药"、"一种猪"四大领域,为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1] 做强"一粒种" - "铜麦6号"旱地小麦品种表现出优异的耐旱特性,在持续干旱天气下产量几乎不受影响 [2] - 铜川市列支专项资金建设旱地小麦试验示范站和旱作种业综合示范基地,连续5年对种植"铜麦6号"的农户给予补贴,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 [2] - 与陕西大唐种业合作深度研发推广"铜麦系列",目前"铜麦6号"全国累计推广2200万亩 [2] 做优"一株苗" - 铜川青砧苹果种苗在中亚地区表现出强大抗逆性,耐寒、耐旱、耐盐碱,适合规模化种植 [3] - 青砧苹果种苗建园成本降低50%,节水达70%,抗重茬特性使土地无需轮作,第二年即可挂果 [3][4] - 铜川市已建成青砧苹果种苗繁育基地1500余亩,年产800余万株优质苗木,推广面积超20万亩 [4] 做大"一剂药" - 铜川以耀州野生黄芩种质资源培育出"耀芩1号",成为全省首个获批的黄芩品种 [5] - "耀芩1号"平均亩产526.1公斤,黄芩苷含量达16.4%,远超《中国药典》标准 [5] - 耀州区计划3年内将黄芩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打造黄芩特色小镇 [5] 培育"一种猪" - 陕西省猪种质创新中心与优质高繁猪新品种培育项目预计10月达产,致力于培育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肉质优的秦川黑猪 [1]
隆平高科: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2024年年度、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更新稿)
证券之星· 2025-05-11 08:2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30日,2000年12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998 [17] - 公司注册地址为长沙市芙蓉区合平路618号A座,办公地址为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合平路638号 [17]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农作物种子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等 [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316,970,298股,第一大股东为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54% [1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信集团,中信农业与中信兴业合计持有公司17.36%股份 [19] 本次定向增发情况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已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3] - 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中信农业,以现金方式认购,构成关联交易 [3] - 募集资金总额为1,199,999,994.81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187,526,409.91元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发行价格为7.87元/股,发行数量为152,477,763股,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4] - 发行完成后,中信农业及中信兴业持股比例未超过30%,不会触发要约收购义务 [5] 行业基本情况 - 全球种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5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54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578亿美元 [31] - 2023年全球玉米产量12.20亿吨,预计2024年达12.37亿吨 [33] - 中国玉米产量从2013年2.48亿吨增加到2023年2.89亿吨,预计2024年为2.92亿吨 [34] - 巴西玉米产量从2013年0.80亿吨增加到2023年1.22亿吨,预计2024年为1.27亿吨 [36] - 全球大米产量2023年达5.21亿吨,预计2024年将达5.30亿吨 [37]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种业前五大公司市场份额合计已超过50% [40] - 公司综合实力位居民族种业企业第一、全球种业企业前八 [54]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神农种业、万向德农、敦煌种业、丰乐种业和农发种业等 [55][56] 行业技术发展 - 全球种业已进入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征的育种新时代 [42] - 202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2.063亿公顷,71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了转基因作物 [42] - 我国在生物育种技术方面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53]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种业发展,包括《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 [43]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44] - 巴西政府实施多项农业支持政策,包括农产品售价保护制度、农业金融支持政策等 [26][27]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新京报· 2025-05-08 02:05
粮食产量与安全 -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历史性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跃升至当前水平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标准,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 [2] - 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粮食安全战略 - 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 - 强调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必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 - 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2] 耕地保护措施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4]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聚焦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 [4] - 加强耕地治理修复,特别保护黑土地资源,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撂荒地复垦 [4]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5] - 推广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智能装备,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5] - 在作物育种、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差距,需突破核心技术 [5] 种业与农机发展 - 种业是农业"芯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突破性品种研发 [5] - 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 [5] - 重点突破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领域短板 [5] 智慧农业推进 - 强化智慧农业顶层设计,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6] - 支持传感器、芯片、算法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监测、精准作业等技术落地 [6] - 加强智慧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6] 粮食减损行动 - 每年粮食浪费约3500万吨,占总产量6%,节粮减损等同增产 [7] - 实施《反食品浪费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推进全链条减损 [7] - 开展"光盘行动",构建粮食节约长效机制,增强全民节粮意识 [7] 农业现代化目标 - 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端稳中国饭碗 [8] - 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8]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8]
5月7日A股收评:军工起飞科技熄火,中长线选手如何守株待兔?
搜狐财经· 2025-05-08 01:17
军工板块 - 军工板块表现强劲 晨曦航空和航天长峰等个股涨停 行业周期拐点与估值修复共振 类似五年前新能源车启动前夜 [3] - 十四五规划显示军工装备投入增速提升 航发产业链中报预增明显 需等待订单落地验证基本面 [3] 化工板块 - 江天化学和中毅达等化工股涨停 表面受原油价格影响 实际反映特种化学品进口替代加速 类似光伏产业国产化进程 [3] - 需区分周期股与成长股属性 部分企业可能成为穿越牛熊的隐形冠军 [3] 种植业 - 秋乐种业等种业股午后异动 全球粮食供应链紧张背景下 种业振兴战略从实验室向田间推进 种业被视为"农业芯片" [3] - 种业投资需长期视角 类似农作物生长周期 [3] 科技板块 - AI和游戏等科技股回调 资金暂时流向军工化工板块 待估值调整后 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AI企业和新兴业态仍具投资价值 [4] 市场整体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超3200只个股上涨 需透过短期波动关注产业变革的长期趋势 [4]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002165,尾盘涨停
新华网财经· 2025-05-07 09: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0.80% 深证成指涨0.22% 创业板指涨0.51% [2] - 全天成交额1.51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406亿元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1] - 军工、种植业与林业、化学原料等板块涨幅居前 影视院线、游戏、生物制品板块跌幅居前 [1] 化学制品板块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尾盘强势拉升 板块指数上涨1.80%至5983.48点 [6] - 长华化学"20CM"涨停 渝三峡A实现6连板 中欣氟材、红墙股份、红宝丽涨停 [5] - 红宝丽股价创新高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219.63% 位居同花顺热股第一名 [1][7] - 红宝丽泰兴基地年产10万吨环氧丙烷 正在建设技改项目将产能提升至16万吨 预计2025年底试生产 [9] - 红宝丽子公司聚氨酯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成功 新增聚醚产能和产品种类 [9] 种植业与林业板块表现 - 种植业与林业板块午后拉升 板块指数上涨3.85%至3861.49点 [12] - 秋乐种业涨超17% 康农种业涨超10% 平潭发展盘中触及涨停收盘涨5.39% [11] - 新赛股份涨5.65% 万向德农涨5.22% 丰乐种业涨4.45% [13] 行业观点 - 国金证券认为化工板块细分领域机会仍存 关注周期底部涨价弹性品种和科技产业趋势下的新材料板块 [9] - 中金公司认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建议关注种业振兴技术迭代和畜禽产品价格复苏 [13]
良种强芯:以“一粒种”撬动“千斤粮”
内蒙古日报· 2025-05-06 04:45
水稻种植与种业创新 - 兴安盟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采用全自动育秧机实现高效育苗流程,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 [1] - 乌兰淖尔村选用317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强调适口性和抗逆性 [1] - 兴安盟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推广生物育种大豆53万亩 [1] - 兴安盟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依托科研院所选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1] 大豆种业发展 - 呼伦贝尔市中农种业联合8家科研机构组建大豆种质创新联盟,孵化"蒙科豆9号"等5个独家品种 [3] - 企业年均推广大豆良种5000吨,覆盖30万亩种植面积 [3] - 内蒙古自主选育大豆品种"登科5号""蒙豆1137"入选国家主推品种名录 [4] 向日葵种业领先地位 - 巴彦淖尔市三瑞农科培育3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食葵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40%,部分地区超70% [4] - 内蒙古向日葵品种SH361、SH363推广面积居全国前两位,自主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 [4] 种业基地建设与推广 - 内蒙古创建9个国家级、5个自治区级制种大县,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 [5] - 马铃薯、大豆、玉米制种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四位 [5] - 田间搭建60个"看禾选种"平台,每年展示2000多个示范品种,促进农民直接选种 [5] 种业科研与政策支持 - 内蒙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整合资源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3] -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主选育1032个主要农作物品种,谷子品种"金苗K1"推广面积连续3年全国前三 [4]
农业24年报&25一季报总结:养殖链盈利好转 重视农业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 2025-05-05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整体营收小幅下滑但盈利明显改善,各子板块表现分化;生猪养殖板块短期头部企业盈利、后进企业亏损,中长期或产能去化;禽养殖板块关注产能变动和引种扰动;种子板块业绩短期承压但需求端有望好转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览 - 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营收1.24万亿同比-4.06%,归母净利润479.85亿元同比由亏转盈;2024Q4营收3496.94亿元同比+0.98%,归母净利润162.09亿元同比+293.20%;2025Q1营收2907亿元同比+4.44%,归母净利润133.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11] - 2024年动物保健、种植业收入增长,养殖业、饲料行业利润好转;2025Q1养殖业、动物保健、饲料收入与利润改善 [15] - 2024年农林牧渔板块下跌11.58%排名第30,2025Q1下跌0.87%排名第17;2024年子板块表现前3为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和饲料,2025Q1为动物保健、养殖业与饲料 [20] 生猪养殖 - 2024年生猪养殖板块收入4832.76亿元同比-2.98%,归母净利润331.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Q1收入1188.88亿元同比+17.32%,归母净利润81.5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26] - 2024年出栏1.60亿头同比+6%,2025Q1出栏4758万头同比+26%;2025Q1生产性生物资产下滑至222亿元同比-10.6%,资本开支72.05亿元同比-25% [43][44][47] - 25Q1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33%较去年同期降3.89pct,多数企业账面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余额改善 [49][50] - 短期生猪价格维持盈利,头部企业盈利扩张、后进企业亏损;中长期头部企业提市占率,行业或产能去化催生周期上行,板块估值处底部建议关注 [2][53] 禽养殖 - 2024年禽养殖板块营收729.08亿元同比+1.93%,归母净利润29.49亿元同比+2094.95%;24Q4营收199.33亿元同比+12.12%,归母净利润9.89亿元同比+197.72%;2025Q1营收160.11亿元同比+1.12%,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155.38% [3][54] - 2024年晓鸣股份、立华股份、湘佳股份收入增长;白羽鸡产业链除民和股份外盈利,黄羽鸡与蛋鸡公司利润改善;25Q1产业链部分环节利润下滑,全产业链白羽鸡企业与蛋鸡苗盈利好 [63] - 禽类产品受益下游需求回暖;白羽鸡引种或受阻,产能有望调减、国产祖代鸡市占率提升;黄羽鸡产能持续调整,关注季节性价格好转和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 [3][77] 种子板块 - 2024年样本公司营收246.64亿元同比-6.56%,归母净利润4.54亿元扭亏为盈;25Q1营收52.31亿元同比+4.79%,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31.87% [4][78] - 2024年神农科技毛利率37.51%居首,隆平高科毛利率36.58%;25Q1敦煌种业毛利率42.96%最高,农发种业7.01%最低;25Q1万向德农净利率34.27%最高,丰乐种业-2.31%最低 [84] - 25Q1 7家企业库存增加,农发种业、丰乐种业库存增幅大;种业需求端有望好转,生物育种产业化推进或加快 [92][95]
大北农(002385):养殖盈利修复,饲料及种业开局良好
招商证券· 2025-05-02 01: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饲料及种业开局良好、养殖盈利改善 公司未来聚焦强化种业、疫苗动保等科技产业业务,夯实饲料业务,平稳发展生猪养殖业务 [1] - 2025年生猪养殖或有年度盈利,饲料业务景气可期;生物育种与传统育种齐头并进,全球化布局加速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390、28767、33720、35969、38193百万元,同比增长3%、 - 14%、17%、7%、6% [3]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2485)、791、805、984、1218百万元,同比增长 - 761%、 - 132%、2%、22%、24% [3]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4)、346、549、725、933百万元,同比增长 - 4010%、 - 116%、59%、32%、29% [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 - 0.51、0.08、0.13、0.17、0.22元 [9]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 - 8.1、50.7、32.0、24.2、18.8 [9]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2.2、2.1、2.0、1.9、1.7 [9] 基础数据 - 总股本4300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3524百万股,总市值17.5十亿元,流通市值14.4十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MRQ)2.0元,ROE(TTM)7.9,资产负债率64.4% [4] - 主要股东为邵根伙,持股比例22.73% [4]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1、 - 13、 - 12,相对表现分别为4、 - 10、 - 17 [6] 各业务板块情况 25Q1各板块表现 - 生猪出栏184万头(yoy + 5.8%),控股子公司出栏104.8万头,占比约55.3%;2025Q1生猪均价约14.8元/千克,3月末育肥全成本降至13元/千克以下,养殖业务贡献主要盈利 [7] - 种业一季度传统种业因新增过审品种及并表主体贡献增量,收入和销量显著增加,盈利表现优异 [7] - 饲料业务开局良好,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高端猪饲料市场份额领先,板块净利润或超1亿元,处置少数股权收益增加 [7] 未来业务展望 - 2025年生猪养殖或有年度盈利,饲料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7]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种业板块做大做强,生物育种扩面提速,推进转基因品种国际化布局 [7] 各季度业绩回顾 - 25Q1营业收入6865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4百万元,同比扭亏,EPS0.03元 [11] - 25Q1毛利率13.8%,营业费用率4.0%,管理费用率4.7%,营业利润率3.4%,净利率2.0% [11] - 25Q1收入同比增长2.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扭亏 [11]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10856、10507、10730、11069、12256百万元 [13]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8928、18629、17937、17310、16742百万元 [13]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29784、29136、28667、28380、28998百万元 [13]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45、2483、1750、1947、2054百万元 [13]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073)、(645)、171、(139)、(103)百万元 [13]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69、(2639)、(2438)、(2022)、(1333)百万元 [13]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390、28767、33720、35969、38193百万元 [14]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30174、24411、28478、30277、32333百万元 [14]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2485)、791、805、984、1218百万元 [14]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年成长率分别为3%、 - 14%、17%、7%、6% [14]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9.6%、15.1%、15.5%、15.8%、15.3% [14]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3%、63.5%、61.3%、58.2%、55.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