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夏夜音乐节轮番上演 点亮长三角夜经济
央视网· 2025-08-11 16:15
央视网消息:这个暑期,长三角多地各类夜间音乐节不断上演,用一场场音乐派对点亮夜经济。在江苏 昆山阳澄湖公园,星空露营音乐会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游客可以在炫彩烟花当中欣赏乐队表演、逛市 集。而在浙江舟山岱山县,音乐节则被搬到了海滩上,游客们吹着海风、挥舞着荧光棒合唱,节拍与海 浪相互交织。 ...
消费场景上“新招”引“客流” 从“打卡游”向“深度游”夏日夜经济持续火热
央视网· 2025-08-11 09:15
长三角夜间音乐活动盛况 - 长三角多地举办夏夜音乐会 包括湖畔 沙滩和烟花秀等多样化场景 现场气氛热烈 [2][7] - 浙江绍兴瓜渚湖北岸公园音乐会配备LED光之塔主舞台 音乐喷泉和300架冷焰无人机 吸引观众突破8万人 [3] - 配套设置170余家创意摊位组成多巴胺消费长廊 提供特色小吃和文创艺术品 [5] 夜间消费模式转型升级 - 文旅消费从打卡游转向深度游模式 各地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夜间消费场景 [8][10] - 浙江柯桥古镇推出汉服夜景写真 树下音乐会和围炉煮茶等体验项目 [11] - 江苏淮安景区创新推出烟花大会 花车巡游和剧本杀游园等沉浸式夜游活动 [16] 文旅消费数据表现 - 浙江柯桥古镇客流量同比增长15% 商家营业额提升13% [11] - 乌镇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峰值达4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10% 其中境外游客增长近20% [12] - 江苏淮安14家商业体在苏超比赛周末营业额达3700万元 同比增长55% 景区客流量增长25% 单日峰值突破3万人次 [16] 区域联动发展态势 - 江苏多地借助苏超赛事热度推动文旅深度游转型 [14]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举办海滩音乐节 浙江嘉兴乌镇推出运河纳凉晚餐等特色项目 [7][12] - 夜间消费强劲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爆发式增长 [16]
延庆区“非常6+1”群众文艺汇演火热启幕
新京报· 2025-08-10 22:47
活动概况 - 延庆区"非常6+1"群众文艺汇演首场生态文化专场于8月9日晚8时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馆广场开幕[1] - 活动以"绿水青山 生态家园"为主题 通过合唱舞蹈快板书等形式展现文化底蕴与时代新风[1] - 自4月启动以来已汇聚26个行政单位的300余个节目 共有3000名演员参与 观众超万人[1] 演出安排 - 100个精品节目将于8月中上旬每周五六晚8点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馆广场持续开演[1] - 后续巡演将持续把文化送到基层 覆盖延庆全区范围[1] 活动影响 - 通过文旅联动带火夜经济 文化成为赋能民生点亮城市温度的重要力量[1] - 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主角 展现群众用智慧激活本土文化的创造力[1]
全国多地“夜经济”持续火热 如何增强“夜经济”跨季节韧性?
央广网· 2025-08-10 15:53
夜经济发展现状 - 高温天气成为夜经济的"助燃剂",带动城市夜间消费活力显著提升 [1] - 夜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传统夜市扩展到文化演艺、体育观赛、养生体验等新业态 [1][2][3] - 杭州西湖推出宋韵歌舞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并提升消费体验感 [1] - 江西婺源婺女洲非遗表演带动周边食宿购全面升温,7月以来吸引超过22万游客 [2] - 南宁埌西夜市形成特色美食聚集地,中医药文化夜市创新推出"食疗"零食和养生服务 [3] 夜经济消费数据 - 南京奥体中心周边商圈因体育赛事带动,重点商圈日均客流量增长超20% [4] - 石家庄正太广场中医药文化夜市融合吃、喝、玩、学、购等多元消费场景 [3] - 杭州湖滨夜市原创设计手工艺品销售火爆,挂件和手环类商品最受欢迎 [1][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已确定三批共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6] - 2025年政策明确支持夜间消费集聚区丰富文旅业态,优化配套服务设施 [6] - 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封府景区等推出文化演艺项目,成为夜经济新增长点 [6] - 雄安新区推出"非遗仲夏夜 周末艺相逢"非遗奇遇秀,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 [6] 未来展望 - 尽管立秋后气温波动,但夜经济已具备超越季节周期的持续发展潜力 [5][6] - 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不断涌现,叠加政策支持,部分区域夜经济有望保持增长 [6] - 文化与演艺元素深度嵌入夜间消费,构筑了行业长期发展的韧性 [6]
夏日新“夜”态解锁文旅新活力 璀璨灯火激活“夜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10 06:31
夏夜经济提振暑期消费 - 暑期夏夜经济成为中国多地提振消费的重要着力点,各地推出丰富多样的夜间消费活动[1] - 夜间消费活动带动文旅、餐饮、零售等多业态发展,形成消费新场景[1][4][6][8][10][12] 上海夜间消费新场景 - 上海豫园首次开放夜游,设置24处光影节点,采用20人批次导览讲解[4] - 第六届上海小吃节在大宁音乐广场开幕,为期10天至8月17日,吸引大量消费者[6] 江苏夜间文旅发展 - 淮安方特景区推出夜间复古场景游览和升级版夏日烟火大会[8] - 景区单日最大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夜场游客占比超50%[8] 贵州夜间消费增长 - 贵阳甲秀楼夜间游览带动周边民宿、旅拍、餐饮等业态发展[10] - 青云市集7月客流量达152万人次,同比增长21%[12]
夜间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夏日“夜经济”燃动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10 04:59
夜间消费活动创新 - 上海豫园推出夜间光影游览项目 设置24处光影节点 采用20人批次导览以保障文物安全与体验深度 [1] - 上海小吃节为期10天 预计吸引30万人次 夜间消费目标2000万元 [3][5][7] - 淮安方特景区夜场游客占比超50% 单日最大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 [7] 夜间经济带动效应 - 贵阳甲秀楼夜间客流催生周边民宿 旅拍 餐饮等业态发展 [9] - 青云市集7月客流量达152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11] 夜间消费场景升级 - 上海大宁音乐广场推出第六届小吃节 特色小吃摊位吸引密集客流 [3] - 淮安方特升级夏日烟火大会 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 [7] - 青云市集汇聚美食 手工艺品 潮流商品等多元夜间消费内容 [11]
浙江嘉兴:夏日烟火集助力夜经济
新华网· 2025-08-10 03:42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各大商圈和历史街区全域铺开夜经济活力场景,联合酒店、商场以及众多餐饮商户开展各具特色的夏日烟火集, 通过举办特色市集、小吃排挡、露天音乐会、游戏互动等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感受夏日活力。 8月7日,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天地商业街区,小朋友在喷泉广场嬉戏。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是8月7日在嘉兴市南湖区梅湾街西区拍摄的"梅湾夜巷·夏日烟火集"表演。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7日,年轻人在嘉兴市南湖区辰溪里商业街区的辰市集唱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7日,市民在嘉兴市南湖区辰溪里商业街区的辰市集逛街。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是8月7日拍摄的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天地商业街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7日,市民在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天地商业街区逛街。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
从退两米到夜无眠 璀璨夜经济点亮岸上村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云台山听山海音乐秘境,以灯光、音乐和大自然交织,打造出沉浸式的山野浪漫体验。 修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8月6日,太行山脚下的修武县岸上村,华灯初上,白日的喧嚣退去,流光溢彩的夜晚登场:青石长街上汉服 飘逸,怀药餐厅氤氲山药咖啡的醇香,音乐露营地响起悦耳的吉他声,夜市摊儿的烟火气升腾。 以民宿小镇闻名的岸上村近日先后入选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我省新一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成为 河南文旅夜经济的"双料标杆"。 从昔日的普通小山村到如今的文旅胜地,岸上村如何实现华丽转变? 依托云台山景区云台明月焰、云台山夜游、听山海音乐秘境等文旅项目的大量客流,岸上村的旅游产业也从 单纯的住宿发展到旅游观光、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民宿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 创店等,全时段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体验。 岸上村的夜经济,始于"让路"的智慧。 岸上村党支部书记郭军平说,岸上村秉持"顺应自然、不大拆大建"的理念,对街区风貌、夜游景观、街道立 面、民宿街区以及公共文化建筑等实施改造提升。村里以精品民宿为主线,带动150余家民居改造成主题各异 的休闲民宿。岸上村还创新采用"政府引导+集体出地+群众筹资+产业分红"模式,打造云 ...
助力夜经济 亚奥国际嗨啤节开幕
北京商报· 2025-08-09 12:45
活动概况 - "2025玩酷亚奥国际嗨啤节暨双合盛五星精酿啤酒节"在北辰荟商场举办 活动持续17天至8月24日 提供"啤酒+美食"休闲体验 [1] - 双合盛啤酒展示多款产品 包括德式小麦 茉莉花茶啤 IPA等 [1] 品牌联动 - 活动由一轻控股旗下五大品牌联合打造 包括北冰洋汽水 红星二锅头 龙徽葡萄酒 义利糕点等 [1] - 多品牌联合的京味盛宴旨在为北京夏夜注入活力 [1] 夜间经济数据 - 饿了么数据显示7月以来北京夜间订单环比增长120% [1] - 龙虾烧烤等传统夜宵订单环比增长超80% [1] - 小吃 地方菜 炖汤 面点等品类夜宵订单环比增长超140% [1] 行业动态 - 暑期成为发展夜经济的关键窗口期 [1] - 餐饮企业通过延长营业时间 开设夜宵主题档等方式扩容供给 释放消费潜力 [1]
880亿“夜经济”密码:星级外摆40分钟售罄 美术馆夜展爆满
新京报· 2025-08-09 08:57
五星级酒店下沉式发展 - 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在酒店后门设置外摆摊位售卖家常菜,如15元红烧大排、蒜香牛蛙等,菜品40分钟内售罄 [1][2] - 外摆摊位采用"五星级品质+地摊式价格"策略,排队市民达50米长,消费者称赞性价比高 [1][2][3] - 酒店餐饮部销量同比略有增长,外摆业务主要服务于品牌宣传和便民需求,整体收入变化不大 [3] 夜经济发展现状 - 上海夜间消费总额达880.09亿元,同比增长3.3%,42家文化场馆参与夜间开放,同比增长35% [4] - 文化场馆推出夜间活动,如浦东美术馆延长闭馆至22点,上海博物馆推出"青铜器夜话"沉浸式讲解 [4] - 夜经济呈现"全域化"特征,久事公交集团推出"夜上海公交专线",串联12个夜间消费地标 [4][5] 夜经济未来趋势 - 2025年上海夜间消费服务类占比预计提升至43%,消费时段从"19-22点"向"22点后"延伸 [5] - 非中心城区夜间客流同比增长28%,夜经济从"网红打卡"转向"日常刚需" [5] - 2025年"夜上海"国际消费季联合500余家企业推出130项特色活动,设立夜间经济专项资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