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自贸港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封关冲刺期:文旅发展如何借自贸港东风“出圈”?——专访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国际投资促进局招商二部部长黎晔晔
华夏时报· 2025-08-08 15:11
海南自贸港政策进展 - 国务院明确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 "零关税"范围扩大 贸易管理等优化升级 [2] - 按规划2035年海南自贸港将实现贸易 投资等自由便利 建成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2] - 从2018年宣布建设到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 再到如今封关冲刺 一系列政策落地有力推动建设 [2] 海南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南共接待游客5521.29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游客总花费1189.27亿元 同比增长8.4% [3] - 上半年入境过夜游客达65.29万人次 同比增长31.7% [3] - 海南旅投资产总额较成立时增长106.24% 五年复合增速11.7% 累计创造利润16.2亿元 纳税14.5亿元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15.31% [3] 陵水县文旅经济发展 - 2024年陵水县接待游客总量突破1040万人次 年平均增速13.6% 旅游总花费110.41亿元 平均年增速22.9% [4] - 游艇旅游等特色业态2024年接待出海游客超5.8万人次 平均增速29.3% [4] - 总投资60亿元的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已于2021年12月投入运营 [4] - 2025年成立疍家文化国际传播中心 搭建新的传播矩阵 拓展海外渠道 [4] 陵水县招商政策与成果 - 推出弹性供地政策 允许企业以租赁或先租后让方式取得旅游用地 [6] - 2024年签约三个文旅项目 总投资额24亿元 目前规上文旅企业共34家 [6] - 签下桐港渔灯和龙吟灵水等特色驿站项目 结合当地特色形成综合商业体 [6] 陵水县差异化竞争策略 - 立足于黎苗文化唯一性 打造黎苗原乡核心IP [7] - 投资两亿元建设海南疍家博物馆 中国唯一的疍家文化博物馆 [7] - 推出黎苗非遗体验游精品路线 打造影视出海新标杆 [7]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2027年建成国际游艇旅游消费聚集区 预计年接待旅客占比提升10% [8] - 建设山海林泉全域旅游走廊 整合清水湾 分界洲岛 吊罗山等资源 [8] - 依托自贸港政策推出免税购物和游艇入境跨境旅游等便利化措施 [8] 旅游新业态支持政策 - 支持帆板 海钓 冲浪 水上摩托艇等旅游新业态快速落地 [9] - 规划建设低空飞行器起降场 支持开通eVTOL飞行器 飞行汽车等低空旅游观光线路 [10] - 推动民宿业发展 举办37项旅游文化类活动 [10]
中国经济圆桌会 | 财政部:“零关税”政策将覆盖更多商品、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12:28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 -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政策之一是进口商品"零关税"制度,全岛封关后享惠主体可进口更多"零关税"商品[1] - 财政部牵头制定了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岛内流通的税收政策,以及海南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1] - 现有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等3项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一并实施[1]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 全岛封关后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1] - 目前仅允许在海南自贸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享惠主体[1] - 例如在北京登记注册、在海南从事科研活动的事业单位也可申请认定享惠资格[1]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 - "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范围由约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1] - 渔业企业进口的深海养殖网箱纳入"零关税"商品范围[2] - 企业进口80多万元的养殖网箱可免8%进口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节省约18万元[2] 货物流转便利化 - "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享惠主体间可免进口税收流转[2] - 企业进口原料享受"零关税"后,用这些原料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下游享惠主体时可继续免进口税收[2] - 这将降低企业成本、推动自贸港产业链集群化发展[2]
我店科技总部迁驻海南:立足自贸港新起点,开启新消费生态战略升级新征程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全球总部正式迁驻海南儋州海花岛 标志着战略升级的重要节点 [1] - 战略迁移旨在把握海南自贸港封关机遇 为企业未来布局关键一步 [1] - 公司聚焦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自贸港重点产业 以"全域协同"战略推动模式创新 [3] 政企合作与商家签约 - 儋州市人民政府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签署正式协议 [3] - 10位深度商家代表现场签约 展示合作伙伴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3] - 大会包含全域培训会、商家路演等环节 展示商务赋能、服务升级等具体举措 [3] 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 - 海南自贸港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为核心 提供高水平开放政策体系 [6] - 公司看中海南自贸港2025年封关后的区位优势、政策红利和发展潜力 [8] - 儋州作为海南西部中心城市 叠加洋浦经济开发区政策优势 成为核心发展区域之一 [10] 公司发展愿景 - 公司坚守"责任、利他、创新、共赢"核心价值观 追求"基业长青的利他事业" [3] - 公司将以"启新"姿态拥抱变化 以"致远"定力深耕价值 持续深耕全域布局 [10] - 公司计划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 推进在其他区域难以系统实现的创新 [6]
三亚学院2025级新生招生圆满收官|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打造自贸港应用型人才高地
央视网· 2025-08-08 06:37
招生情况 - 2025年高考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73个本科专业开展招生 新生将于9月入学 [1] - 生源质量显著提升 在海南 黑龙江 山东等16个省份受高分考生青睐 海南最高分超省控线96分 多省录取线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8月6日 除西藏 山西 新疆外 其余28个省份本科录取工作已全部结束 [3] 学科建设 - 作为海南首家民办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构建金融产业数字化 汽车产业数字化等五大重点学科群 设3个院士工作站 [5] - 2025年硕士点增至10个 在全国民办院校中位居前列 [5] - 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美国伯克利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6] 国际化发展 - 设立拉曼大学芯位学院交换生等项目 形成专业+国际化培养体系 [6] -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陈立2025年访问伯克利学院时 重点关注该校与三亚学院的高等教育合作进展 [6] 校园建设与社会影响 - 智慧教室 产学研基地等现代化设施与自贸港建设形成联动 [7] - 2025年招生咨询量同比增长20% 反映社会对自贸港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关注 [7] - 校长强调选择该校即选择与海南自贸港共同成长的发展机遇 [7]
应用场景扩容助更多企业“走出去”
海南日报· 2025-08-08 01:23
海南自贸港EF账户发展情况 核心观点 - EF账户上线一年多已与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应用场景持续扩容助力企业跨境业务[1][2] - 截至2025年7月28日,EF账户累计资金收支达1726亿元人民币,开立账户483个,覆盖10家试点银行[9] - 业务场景从贸易结算扩展至直接投资、贷款投放、衍生品交易等,体现"多功能"特性[6][9] 跨境资金流动便利性 - EF账户实现资金"跨一线"自由划转和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资本项下业务无需前置审批[6] - 世德集团通过EF账户完成1375万美元境外放款,流程从申请到放款仅需半天[2][5] - 浦发银行等机构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支持制造业等重点企业跨境业务[5][6] 业务场景扩展 - 首笔境外放款、贷款、期权业务相继落地,境外放款规模已超200亿元人民币[6][8]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跨境贸易结算、结售汇、流动资金贷款、直接投资等[9] - 中国银行指出EF账户使用场景从贸易扩展到衍生品交易,反映实体经济开放领域扩大[9] 市场参与情况 - 浦发银行首单业务为后续同类业务提供可复制经验,服务体系逐步成熟[5][7] - 招商银行等机构开展高频政策宣讲,企业关注度持续提升[6] - 系统运行平稳,有效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9]
税制优化拉动消费回流,海南岛内居民有望迎“专属福利”丨财税观察
证券时报· 2025-08-07 04:39
海南自贸港政策调整与消费格局变化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将调整货物进口"零关税"政策,并优化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与离岛免税政策,改变岛内消费格局 [1] - "零关税"与离岛免税政策联动将刺激岛内居民及游客本地化消费需求,促进海南从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 [2] 岛内居民"专属福利"政策动向 - 当前"零关税"政策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岛内居民暂无法直接采购"零关税"进口消费品 [4] - 封关后财政部拟推出"进境商品正面清单",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进口日用消费品,预计将刺激本地消费需求 [4] - 国家发改委确认封关后进口"零关税"商品范围将大幅扩围 [4] 离岛免税政策优化方向 - 封关后游客无需额外证件即可入岛,且离岛免税购物红利将进一步扩大 [7] - 海南省计划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并优化离岛免税政策 [7] - 专家建议免税品类扩围至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并试点"免税品跨境直邮"模式 [7] 国际消费潜力释放建议 - 海南2023年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8%),入境游客增长超1倍 [9] - 专家呼吁将"零关税"消费权扩展至所有"落地海南人口",包括国际游客、商务人士等 [9][11] - 现行政策下国际游客仅能通过离境退税享受11%退税,无法直接采购"零关税"商品 [10] - 建议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如下调起退点、推广"即买即退",并与RCEP成员国共建"跨境免税购物走廊" [11] 产业与企业动态 - 高端消费品企业已开始规划封关前后的供应链优化方案 [5] - 海南居民收入提升与消费升级将支撑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市场发展 [5] - "零关税"与离岛免税政策合力将推动海南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多业态集聚格局 [7]
用“民生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海南日报· 2025-08-07 01:20
教育体系建设 - 着力打造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与人口变动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开展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提升三年行动 实现整体托底目标[3] -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引导高校面向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 支撑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3] - 加快国际教育创新岛和智慧教育岛建设 推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工作 深化五互一共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国外留学海南远景目标[3] -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南全域应用试点 推动优质资源城乡共享[3] 财政保障机制 - 加强政策统筹 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协同 研究制定具体举措 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生效 让自贸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2] -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统筹财力保障各项重点民生支出 落实全会精神与编制2026年预算及十五五规划有机结合 确保财政可持续[2] - 紧盯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资金支出进度 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快推进项目 组织2026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征集 重点推选群众呼声高覆盖范围广社会效益好项目[2] 法治环境优化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持续抓好四类重点问题自查自纠 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助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4] -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发展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4] - 加强基层依法治理 统筹推进五项工作 深化枫桥经验海南实践 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夯实平安海南法治根基[4] 残疾人服务保障 - 全面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托养服务补贴标准确定机制 推动将重度残疾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5] - 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加快出台海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高质量运营省残疾人就业一条街[5] - 全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 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筹备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参赛工作 组织开展文化助残五个一活动[5] 交通基础设施 - 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交通投资建设主力军作用 为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海南样板提供更强支撑[6] - 加快推进重组整合工作 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大力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 持续强化交通领域民生服务保障水平[6] - 全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高标准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 提升综合服务质量 在运营服务公路养护智慧交通等领域积极作为[6] - 强化两环旅游公路联动 推动交旅融合交能融合发展 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利智慧的交通服务[6][7]
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海南日报· 2025-08-06 01:16
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民生福祉 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旨在通过高水平开放和深化改革提升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1][2] - 全岛封关运作是推动经济体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升级的战略机遇[1] - 开放政策红利将转化为居民收入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和公共服务完善的现实成果[3] 教育与就业 - 封关后将吸引国际企业和高端服务业入驻,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职业教育发展[6] -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确保本地居民稳定就业[6] 收入与社会保障 - 落实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优惠政策,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7] -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统筹层次[7] 医疗与住房 - 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岛"[7] - 构建安居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市场化商品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7] 生态与文化 - 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热带雨林和海岸带保护[8] - 挖掘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公共文化空间[8] 治理能力提升 - 加强党员干部专业培训以应对封关后的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挑战[10] -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激发群众参与热情[10]
让“民之所盼”成为“民之所赞”——五论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
海南日报· 2025-08-06 00:55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的民生工作,一系列举措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传递出"把保障 和改善民生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的鲜明态度,向全社会释放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更好惠 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信号。 本报评论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形成闭环机制狠抓落实,说到底就是常知民所愁、 常解民所忧、常应民所盼。只要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急难愁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 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将全会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海南 的发展必将更有温度,群众的幸福也必定更有质感。 形成闭环机制狠抓落实,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改善民生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在日拱一卒地实 干,持之以恒将"民生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而形成闭环机制的意义也正在于通过常态化监督和 长效化治理,落实落细各项为民举措。因此,要增强做好民生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保持务实作风、 勇于担当作为,聚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抓落 实。对于长期任务,既 ...
儋州洋浦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25.95亿元 同比增长16%
海南日报· 2025-08-04 09:32
外资利用增长 - 儋州洋浦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25.95亿元 同比增长16% [1] 政策优势 - 依托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优势 [1] - 利用加工增值免关税和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特色政策 [1] 产业发展 - 聚焦石化新材料、航运物流、国际贸易主导产业 [1] - 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开展精准招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