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大金重工(002487) - 2025-004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22:3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1亿元,同比增长109.48%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250.48% [2] - 第二季度净利润3.16亿元,环比增长36.63% [2] - 销售净利率达19.24%,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4.77个百分点 [2]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86元,合计派发5484.64万元,占净利润10.04% [3] 海外业务 - 出口业务收入占比近80%,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2] - 出口海工业务发运量同比翻倍,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近200% [2] - 出口产品毛利润贡献占比从54%提升至86% [2] - 欧洲市场累计订单金额达100亿元,中标数量位列领先位置 [3] 订单与产能 - 海外海工在手订单超100亿元,覆盖欧洲北海及波罗的海项目群 [3] - 长期锁产协议规划至2030年,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 [3] - 首批2艘超大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在建,已研发3种特种运输船型 [4] - 在建陆上风电项目规模950MW,预计2026年下半年并网 [2] 业务创新 - 首创海风基础DAP交付模式,提供制造到交付全流程服务 [3] - 自有航运业务规模化作业贡献超额业绩 [4] - 首获市场化造船订单,利润率优于行业水平 [3] - 自持新能源项目规模500MW,上半年贡献收入1.25亿元 [2] 战略布局 - H股募资将投向海外总装基地建设及深远海产品研发 [5] - 深远海产品用钢量显著增加,预期利润率优于近海产品 [4] - 财务团队专业管理外汇风险,上半年外汇收益贡献净利润 [4] - 坚持"海外海上战略",海外收入占比近80% [5]
大金重工签署海外海风基础长期锁产协议下首个超大型单桩制造订单 总金额约12.5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14:15
公司签署长期锁产协议及首个供应合同 协议核心内容 - 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海外海上风电开发商签署长期锁产协议 锁定2024年至2030年底不超过40万吨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制造产能[1] - 客户一次性支付锁产费用1400万欧元[1] 首个合同具体条款 - 签署协议下首个海上风电基础供应合同 提供超大型海上风电单桩、过渡段及附属结构[1] - 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2.5亿元[1] - 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比例约33%[1]
中恒电气:公司电力电源产品在海上风电场景有应用,该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目前较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8:37
公司业务应用 - 电力电源产品在海上风电场景有应用 [2] - 电源及逆变器产品在钻井平台等海洋领域存在应用潜力 [2] 财务影响 - 海上风电相关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较小 [2]
风电行业1H25业绩回顾和2026年需求展望
2025-09-09 14:53
**风电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回顾与2026年需求展望分析**</think>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风电行业 包括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 涵盖整机 零部件 塔筒 海缆等细分领域[1] * 提及上市公司包括大金公司 海力风电 东方电缆等[11][14] 2025-2026年装机量预测 * 2025年风电新增装机总量预测为125至135吉瓦[1][2] * 2026年风电新增装机总量预计为120至130吉瓦 略低于2025年 主要因陆上风电小幅下降[1][2] * 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7至8吉瓦[1][2][7] * 2026年海上风电预计显著增长至13至17吉瓦[1][3] * 2030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可能达15至18吉瓦[7] 行业产值与价格影响 * 2025年新增风机吊装台数预计约19,000台[1][4] * 2025年行业总产值接近2000亿元 同比增长30%-40%[1][4] * 风机价格整体上涨约5% 显著拉动行业利润增长[8][16] * 风机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了装机量下降的影响 行业进入相对稳态发展阶段[1][4] 海上风电项目进展 * 海上风电项目分为三类 在建项目约11个 已完成招标未施工项目约14-15个 另有十几个计划即将招标[5][6] * 大多数项目进展积极 仅福建 浙江 河北等地个别项目出现延后[5] * 项目开工情况是关键 若在建项目数量从11个提升至15个以上将显著增强市场信心[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增长40% 盈利增长26%[2][10] * 2025年单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33% 环比增长73%[2][10] * 风机零部件领域盈利修复幅度较大 费用率下降明显[10] * 风电整机毛利率有所回升 主要受出口拉动[11] * 塔筒领域呈现分化 大金公司表现强劲 海力风电二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11] 竞争格局与驱动因素 * 海上风电和出口是行业主要驱动力 其竞争强度低于国内陆地风电[12] * 中国企业有望通过全球化提升市场份额[12] * 2026年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盈利回升阶段[12] 细分领域展望 * 海缆行业预计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 业绩将大幅超越历史最高水平[14] * 500千伏海缆产品的盈利能力将在第三季度开始体现[14] * 海外市场虽具随机性 但可作为潜在催化因素[15] * 风机零部件和原材料价格目前稳定 大幅反弹可能性不大[9] * 2026年零部件存在降价压力 但幅度不会很大[9] 盈利前景 * 风电整机公司在2025至2026年的盈利可能创历史新高 高于上一轮抢装高峰[16] * 此轮发展是对行业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 而非简单的需求增长[16] * 风机涨价带动零部件盈利预期从悲观转向乐观[16] 市场弹性与机会 * 国内海风市场收入预期约为10至15吉瓦 但实际装机量存在超预期可能[17] * 以大金鹰为代表的公司将继续引领海风管桩出口趋势[17] * 国内外市场均存在显著的发展机会和潜力[17]
9月5日涨停分析:大金重工——斩获百亿欧洲订单,海风龙头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9-07 11:36
公司概况 - 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中国风电塔桩首家上市公司,专注于风电设备制造十余载,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主要产品涵盖常规陆塔、大直径分片式陆塔、低风速柔性高塔、海塔、单桩、群桩、导管架、海上升压站等风电设备及相关零部件[3] - 公司是亚太区唯一实现海工产品交付欧洲市场的风电装备制造商,凭借领先的"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生态模式在全球海上风电领域发展,已成为全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第一梯队企业[3] - 公司发展历程是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出海的典范,从10年前蓬莱海工基地建设开始积极推动海外海上风电装备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19年率先成功开拓欧洲海风市场实现从0到1突破,2022年开始连续斩获多个海外项目订单[3]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公司全面进入欧洲海风市场,成功通过绝大多数欧洲头部业主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认证,作为"一供"或"主供"形成实质性业务合作,覆盖欧洲海风市场头部前五大业主[4] - 公司年初以来累计签单近30亿元,在手海外海工订单超100亿元,项目集中于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并锁定至2030年40万吨长期产能[9] - 公司签署首个海外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金额约3亿元,2027年交付,标志着全球物流体系布局取得突破,将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9] - 公司前瞻布局浮式基础市场,组建欧洲浮式基础团队,与国际头部浮式基础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依托国内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降低浮式风电综合成本[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7.80亿元,同比下降12.61%,但归母净利润达到4.74亿元,同比增长11.46%[6] - 2024年海外收入17.33亿元,占风电装备板块收入比重近50%,毛利率29.83%同比提升6.59个百分点,净利率12.54%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41亿元同比增加109.48%,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加214.32%,出口海工发运量同比翻番,出口收入占比高达78.95%[6] 股价与市场表现 - 9月5日公司股价触及涨停板,收盘价39.78元涨幅10.01%,总市值253.70亿元,成交额15.04亿元[6] - 当日开盘价36.30元,最高价39.78元,最低价36.30元,昨收价36.16元,换手率6.27%,市盈率(TTM)29.97[7] - 均线指标显示MA5:33.7元、MA10:33.22元、MA20:32.81元[7] 行业前景与业绩预期 - 风电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大部分环节存货及合同负债位于历史较高水平,预计下半年行业装机需求有望延续高增[9] -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0.5亿元、13.7亿元、17.6亿元,同比增加122%、30%、28%[9]
远东股份(600869):传统主业稳健增长 海缆与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76亿元 同比增长14.38% [1] - 归母净利润达1.4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10.60% [1] - 整体毛利率为9.42% 净利率为1.06%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1] 智能缆网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14.86亿元 同比增长11.64% [1] - 净利润2.71亿元 同比增长75.76% [1] - 南通海缆数智灯塔工厂一期完工投产 具备全球领先"1塔6线+8线"海缆产线 [2] - 成功交付山东烟台崆峒岛、国投电力光伏等重要海缆项目 [2] - 与华电新能源、上海电气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海上风电市场 [2]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向全球领先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批量供应高速铜缆产品 [2] - 加快液冷等技术的研发测试生产 [2] - 柔性拖链电缆、机械臂游动电缆等产品与优必选、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2] - 坚持"电能+算力+AI"战略 在电源侧产品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2] 智能电池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 同比增长40.13% [3] - 推出PowerSTROM7000液冷系统 助力全国单体最大的河北衡水200MW/800MWh组串式储能项目 [3] - 加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研发 [3] 智慧机场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1亿元 同比增长37.46% [3] - 中标三亚凤凰、厦门翔安等机场项目 在建工程达60个 [3] - 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3]
福事特跌2.01%,成交额843.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3: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下跌2.01%至29.30元/股 成交金额843.48万元 换手率0.90% 总市值30.47亿元 [1] - 大单资金买卖平衡 买入42.45万元占比5.03% 卖出42.45万元占比5.0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3.5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61%/7.17%/30.98%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液压管路系统研发生产销售 所属工程机械器件行业 [1] - 具备新型工业化、专精特新、风能等多个概念板块属性 [1] - 注册地址江西上饶经开区 成立于2005年4月 2023年7月25日上市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9078户 较上期减少12.32% [1] - 人均流通股3499股 较上期增加14.06% [1] - 诺安多策略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2.60万股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6亿元 同比增长14.79% [1] - 归母净利润4939.25万元 同比增长25.83% [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4640万元 [2]
80%完工项目突遭叫停!两州政府联袂风电巨头起诉特朗普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2:21
法律诉讼 - 罗德岛州 康涅狄格州与Orsted支持的Revolution Wind LLC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 要求重启近完工海上风电项目[1] - 诉讼焦点为特朗普政府发布的行政令 指控其违反宪法正当程序权利 项目已完成80%但被突然叫停[1] - 案件由华盛顿联邦法院受理 Revolution Wind案分配给罗纳德·里根任命的法官 州诉讼案分配给特朗普任命的法官[2] 项目影响 - Revolution Wind项目旨在为两州数十万户家庭供电 已投入或承诺约50亿美元 若取消将损失超10亿美元独立成本[2] - 项目经过多个机构及三届总统政府的环境与国防审查后获批 诉讼称停工令未指明任何违法行为或安全威胁[2] - 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项目 丹麦外交部长猜测可能是报复行为 因几小时前与加州签署气候协议[3] 行业政策 - 特朗普上任后发布一系列行政令阻碍海上风电 包括暂停新租约和许可证发放 收回数百万英亩海洋开发用地 取消税收抵免[3] - 美国商务部对进口风力涡轮机及零部件展开调查 可能导致加征关税[3] - 行政令声称考虑能源需求 家庭成本 海洋生物和渔业影响 但诉讼反驳称科学共识显示风电非海洋哺乳动物死亡主因[3] 公司财务 - Orsted将于股东大会批准增资600亿丹麦克朗 因特朗普打压导致无法出售纽约海岸Sunrise Wind风电场股份[4]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逾40% 市值蒸发近80亿美元 打乱原定600亿克朗股票出售计划[5] - 特朗普对挪威Equinor ASA项目发布类似停工令 但几周后解除[3]
三一重能202509004
2025-09-04 14:36
**三一重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风机装机容量预计15-17GW 市场份额约12%[2][6] * 2026年计划提升市场份额 国内外总装机容量预计超过2025年水平[2][6] * 2025年全年预期出货量在15-17GW之间 上半年出货4.7GW[3] * 排产规律为上半年占30% 下半年占70% 第四季度最集中 占全年总量40%左右[3] * 第三季度预计出货量4GW左右 比第二季度高很多[3] * 2025年费用率将控制在10%以内 低于去年的11%[4][17] * 随着销售额增长50% 费用率将明显下降[4][17] * 过去几年公司毛利率基本持平 是行业中少数依靠风机本身盈利的企业之一[25] * 2025年价格回升是一个拐点 未来毛利率有望回升[25] **二 风机价格与毛利率趋势** * 2026年风机价格预计上涨5%-10% 将显著提高毛利率[2][6] * 2025年3月报价中位数上涨幅度达到7个百分点[13] * 国内陆风风机价格已连续上涨接近四个季度[4][23] * 2026年价格预计趋于稳定 行业自律和反内卷大环境不支持进一步下调 但竞争激烈也难以大幅上涨 将在当前水平小幅波动[4][24] * 明年风机销售毛利率将显著提高 行业毛利率也会提升 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7][8] * 价格上涨和成本下降等因素将推动明年毛利率大幅提升[7] * 下半年出货量占比高带来规模效应 高价订单参与和降本措施效果更明显 毛利率肯定比上半年高[9] * 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更好 高价订单占比增加 海上风机交付集中 推动毛利提升[10] * 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呈现持续改善态势[10] **三 海外市场发展** * 海外市场收入快速增长 2025年预计超10亿元 去年为7000万元 前年为3亿元[2][26] * 目前手持订单达100亿元 新增订单约3GW 到年底可能有100多亿元订单[2][4] * 海外发货周期为三年 第一年占20%-30% 第二年占30%以上 第三年约30%[4] * 预计2026年海外销售额达20-30亿元[2][4] * 未来三年目标为50亿元规模 五年内目标100亿元[2][26] * 海外市场毛利率高于国内市场[26] * 涉足绿地项目 总计1.5GW正在推进中[26] **四 海上风电业务** * 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200-300MW 销售额数亿元[2][5] * 两个项目进展顺利 将在年底或明年初完成交付[5] * 2026年目标实现高增长甚至翻番 销售额至少十几亿元[2][5] * 海上项目利润水平较高 不低于海外项目20%的水平[2][11] * 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积极贡献[11] * 海上风机交付集中在第四季度[10][11] **五 零部件成本与降本措施** * 2025年零部件整体价格略有下降 主机企业采购成本下降[2][14] * 叶片 大铸件等部分零部件有所涨价 但总体成本下降[14] * 零部件企业盈利普遍好转 一些企业从亏损转为盈利 利润增长一倍 两倍甚至三倍[14] * 公司2025年综合降本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 行业降本幅度在3个百分点以上[16] * 预计2026年降本空间不低于2025年 甚至可能更大[2][15] * 每年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都会带来降本空间[15] **六 电站建设与运营业务** * 风电建设服务收入下半年增幅将显著高于上半年[4][18] * 去年接了不少项目 今年主要进行安装 EPC订单较多[18][19] * 目前在建开发状态2.9GW 今年计划完工1.5GW 并计划出售至少1GW[21] * 上半年销售电站约300MW 总销售额约18亿元 每瓦价格超过6元[21] * 公司主要策略是轻资产运营 边开发边出售电站[21] * 上半年电站毛利率为27%-29% 但整体有所下降[22] * 下半年及明年 高质量电站毛利率预计不会低于20%[22] * 上半年每瓦净利润约为1元 下半年可能略低 但仍保持在大几毛钱到1元左右[22] * 2025年电站业务订单规模预计超过10亿元 比2024年好很多 但不太可能迅速达到2023年高水平[20] **七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仅拿8个计划订单 订单价格较好 放弃了微利或不赚钱的订单[2][12] * 报价策略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排在行业前三 高价报价频次较多 低价报价频次排倒数后三[12] * 报价机制在反内卷大环境下表现良好[13] * 行业未来主要趋势包括风机利润与电站利润趋于平衡 海外市场重要性增加 行业逐步回归依靠主机盈利[27]
运达股份涨2.04%,成交额3.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79.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1
股价表现 - 9月4日盘中上涨2.04%至16.49元/股 成交额3.08亿元 换手率2.72% 总市值129.7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79.08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300.08万元 大单净流入1279.1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5.1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92%/27.93%/53.82%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94亿元 同比增长26.2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2.6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53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84万户 较上期增长12.53% [2] - 人均流通股18,153股 较上期减少10.80%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82.34万股(较上期减少556.42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复兴混合A持股549.47万股(持股不变)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35.79万股(增持83.38万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大型风电机组研发生产销售 风电机组业务占比81.33% [1] - 新能源电站开发转让占比7.61% 新能源工程总承包服务占比5.46% [1] - 发电收入占比1.41% 其他业务占比4.19% [1]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整机 [1] - 概念板块涵盖海上风电、风能、中盘、融资融券、储能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