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山西东大土壤产品上市发布会暨东大农膜经销商峰会圆满举行
公司动态 - 2025山西东大土壤产品上市发布会暨东大农膜全球经销商峰会成功举办,标志着公司在土壤健康和高端农膜领域迈向全球化发展新高度 [2] - 公司推出矿源生态智能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包括酸性土壤调理剂、碱性土壤调理剂和重金属钝化土壤调理剂三款拳头产品 [11] - 东大塑业发布PO膜、EVA消雾膜、转光膜等"黑科技"系列农膜产品,展示在高端农膜领域的创新实力 [15] - 公司推出经销商管理系统数字化工具,提升市场竞争力 [17] - 截至4月23日上午,公司预收款累计已超一亿元 [23] - 公司与全球战略经销商签约,巩固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4] 行业趋势 - 农业领域正迎来万亿级市场机遇,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9] - 耕地质量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土壤调理剂市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5] - 农膜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方向 [7] 技术突破 - 公司土壤调理剂产品基于尖端科研技术,针对性解决不同土壤环境健康问题 [11] - 东大塑业农膜产品具有独家技术优势,在高端农膜领域保持行业领先 [15] 市场策略 - 公司发布2025年度经销商政策,包括市场布局、合作策略与奖励机制 [19] - 公司对2024年度核心经销商进行授牌表彰,强化合作伙伴关系 [21] - 通过预收款奖励机制调动经销商积极性,推动市场快速落地 [23]
周乃翔到省农科院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日报· 2025-04-29 00:59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导向 - 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更高站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1] - 指出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构建优良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 山东省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壮大 [2] - 省农科院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特别是在畜禽生物组学和小麦玉米研究领域取得成果 [1]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深入推进农业良种工程,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2]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 [2] 成果转化与人才建设 -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梯次培育农业战略科学家和优秀科技人才,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 [2] 政策支持与保障 - 要求各级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要素保障,创造良好环境以持续激发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活力 [2] - 建强用好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1]
农业强首先要科技强
经济日报· 2025-04-21 22:04
文章核心观点 建设农业强国需依靠科技,要提升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和提升创新整体效能,以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 [1][4] 农业强国与科技的关系 - 农业强国的五大共同特征为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是科技装备强的抓手,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后劲 [1]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业领军企业都需要科技,没有科技装备,农业其他方面将失去依靠 [2] 我国农业科技现状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进步显著,整体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但还不是农业科技强国,存在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突出问题 [2] 提升农业科技的措施 - 发挥协同效应,解决创新主体各自为政等问题,开展体系化科研攻关,吸收借鉴世界经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3] - 提升创新整体效能,解决农业科技和产业经济“两张皮”现象,面向产业实际选准方向和选题,统筹种业、农机、农业信息化等 [4]
从薄弱环节入手 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证券日报· 2025-04-13 21:41
农业强国规划目标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1] -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4130亿斤,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连续21年实现丰产 [1] - 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 [1] 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关键领域 - 金融支持应从自主育种、农机研发、科技转化等薄弱环节入手,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要素 [1] - 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提升智能化农机研发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 [1] - 支持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推动粮食产业链升级优化,提升整体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2] 金融工具与政策支持 - 农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可提升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降低生产风险 [2] - 期货、"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的应用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性,未来需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2] - 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2] 金融与粮食生产融合前景 - 随着金融与粮食生产的深度融合,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升 [3]
集装箱里种生菜:从田间到赛场
晚点LatePost· 2024-12-31 10:30
农业科技进步与贡献率 - 2023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3.2%,发达经济体通常在80%左右,显示中国仍有提升空间 [3] - 农业科技需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以提升贡献率,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化 [3] 传统农业面临的挑战 - 传统农民依赖经验种植,但职业选择转向导致劳动力减少,且高湿度、弯腰劳作等对健康损害大 [3] - 老一代菜农逐渐老龄化,生产方式需转型,需激发新解决方案 [3]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创新 - 第四届比赛在全封闭集装箱种植生菜,首次考察集装箱改造设计与建设成本,追求低能耗、高品质、高产量 [3][4] - 参赛团队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2家,促进产学研交流 [5] - 比赛形式加速种植方案迭代,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 [5] 技术创新与降本增效案例 - 冠军队中国农业大学赛博农人队通过冷源接入技术降低空调能耗56%,耗电量降至12.25千瓦时/千克,生产效率达0.33千克/平方米/天 [6][8] - 上海农科院团队采用可移动垂直吊挂栽培架和红蓝光LED交替补光,生菜总产量超300千克,生产效率0.28千克/平方米/天 [8][10] - 叶菜侠队通过线性控制系统和生理指标监测(如叶片温度),种出单株460克的“菜王” [10] 植物工厂商业化前景 - 2025年中国农业科技规模预计达1.26万亿元,占农业增加值15% [11] - 赛博农人团队定位“超级轻食中央工厂”,瞄准20-35岁女性消费者,客单价15-35元 [11] - 上海本地绿叶菜仅满足40%需求,集装箱工厂可弥补缺口并减少运输损耗 [12] - 叶菜侠队提出社区口袋农场、家庭园艺销售等场景,技术可反哺传统农业(如育苗、垂直通风) [12] 行业合作与技术推广 - 墨泉队与上海餐饮企业合作试种韭菜,并在中东、泰国推广罗勒、草莓等非热带水果 [12] - 第一届获奖团队“智多莓”成立公司,帮助中小种植者提升草莓、蓝莓效益 [12] - 企业加速布局农业科技,通过研发提升产量、品质,推动系统性长期投入 [12] 拼多多农业科技布局 - 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等赛事,推动数字科技与农学结合 [13] - “农地云拼”模式连接产消两端,积聚分散需求促进农产品销售 [13] - “农云行动”帮助农产带上云,推动标准化、数字化发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