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五公司虚假陈述案股民胜诉,后续索赔有望“同案同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4:19
核心观点 - 五家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罚 投资者索赔案已获胜诉判决 为后续索赔提供有利先例 [1] 鸿博股份信息披露违规案 - 2024年1月11日预告净利润3740万元至5610万元 4月13日修正为亏损5000万元至5800万元 业绩预测出现重大差异 [2] - 股价在2024年4月15日、16日连续两天一字跌停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 [2] - 2025年4月再次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监管警示函 涉及子公司合同风险提示不充分 [2] - 2024年三季报显示主营收入3.91亿元 同比下降15.23% 归母净利润-6202.29万元 同比下降92.07% [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10亿元 同比下降17.69% 归母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下降438.82% [3] - 索赔条件为2024年1月11日至4月12日期间买入且4月12日收盘仍持有的投资者 [3] 宁波方正资金占用违规案 - 2023年6月28日子公司以设备采购款名义转出资金6435万元 用于支付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收购股权款 [4] - 资金占用占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11.13% 未及时披露构成关联交易 [4] - 2024年4月27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投资者索赔案已立案审理 [4][5] - 索赔条件为2023年7月3日至2024年10月25日期间买入且在10月26日后卖出或仍持有亏损的投资者 [5] 卓锦股份财务造假案 - 2021年下半年将部分成本以保证金名义计入往来款 虚减营业成本并虚增利润 [6] - 导致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023年5月20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6] - 部分投资者已通过调解获赔 诉讼时效将于2025年10月30日到期 [6] - 索赔条件为2022年4月29日至10月30日期间买入且在10月31日后卖出或仍持有亏损的投资者 [6] *ST金泰虚构贸易案 - 参与他人主导的虚构黄金贸易业务 业务实质为资金融通 [7] - 错误将黄金制品计入存货导致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 虚增营收导致2022年一季报虚假记载 [7] - 2024年1月4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诉讼时效将于2025年10月2日到期 [7][8] - 索赔条件为2022年4月30日至2023年2月3日期间买入且在2月4日后卖出或仍持有亏损的投资者 [8] 扬子新材关联交易隐瞒案 - 未合规认定并披露关联关系 时任第二大股东通过股权代持控股关联公司未披露 [10] - 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2022年12月29日被立案调查 2023年11月8日收到行政处罚 [10] - 已有投资者胜诉先例 法院一审判决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10] - 诉讼时效将于2025年12月29日到期 索赔条件为2018年1月5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买入且在12月31日后卖出或仍持有亏损的投资者 [11] 行业监管环境 - 新证券法对信息披露合法合规提出更高要求 加重违法追责制度 [8]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审理思路日益统一 投资者维权成功率逐渐提高 [12] - 信息披露公正性被打破时 法律提供寻求赔偿途径 [12]
一审判决出炉,判赔超2.74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8-29 13:35
案件判决结果 - 一审判决龙力生物赔偿1618名投资者投资差额损失2.74亿元 律师费80.9万元 五名原告代表人另获通知费8.06万元 [6] - 实际控制人程少博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中介机构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在5%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 - 国联民生证券公告称案件仍可上诉 最终判决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9] 财务造假事实 - 龙力生物2015年至2017年通过直接删改财务账套实施造假 2015年虚增资产5亿元 虚减负债17亿元 虚增利润1.4亿元 [8] - 2016年虚增资产1.3亿元 虚减负债28亿元 虚增利润2.5亿元 2017年上半年虚减负债29亿元 虚增利润2亿元 [8] - 证监会2021年将其列为典型违法案例 认定属于直接删改会计资料的财务造假案件 [8] 公司退市过程 - 因2017年及2018年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且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 2019年5月15日起暂停上市 [7] - 2019年净资产持续为负且审计报告再度无法表示意见 2020年5月22日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7月15日正式摘牌 [7] - 2018年1月11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1年1月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8] 主体机构信息 - 龙力生物成立于2001年6月 主营玉米芯生物质综合利用 2011年由原华英证券保荐在深交所上市 [7] - 中介机构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原华英证券)为上市保荐机构 此次被判5%连带赔偿责任 [4][6][7]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被投资者列为连带责任被告 但判决未披露其具体责任比例 [9]
际华集团主力净流出5545.81万元,此前被立案受损股民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8-29 05:22
公司交易与资金流动 - 8月28日成交额达5.64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5545.81万元 [2] 监管与法律事项 - 8月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受损投资者可索赔 索赔区间为上市后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期间买入且当日持有 [2] 投资者互动情况 - 最近一期定期报告显示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93万人 [4] - 公司未透露抗战胜利80周年相关订单具体规模及对营收贡献 表示经营情况需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4] 公司经营与资产 - 参与招投标项目1402次 拥有商标信息433条 [5]
朗进科技被立案 2019年上市东北证券保荐近3年均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3:09
公司监管动态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立案编号分别为证监立案字0042025012号和0042025013号 [1] -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调查并保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声称本次立案不会对生产、经营和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19年6月2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股票2222.67万股 发行价格19.02元/股 [1] - 上市后第8个交易日(2019年7月2日)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48.99元 此后持续震荡下跌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4.23亿元 净额3.77亿元 用于轨道交通空调系统扩产及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2] - 发行费用总额4622.12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东北证券获得承销及保荐费用2838.68万元 [2] 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归母净利润-5799.21万元 2023年-317.13万元 2024年-7640.60万元 [2]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2022年-6526.58万元 2023年-547.67万元 2024年-8053.03万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流出:2022年-2.99亿元 2023年-7648.67万元 2024年-1.02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8.81亿元同比下降2.3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66%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0亿元同比下降10.88% 但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147.64万元(上年同期-2181.49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0.05万元(上年同期-2190.45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44.1万元(上年同期-2777.54万元)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9.84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41亿元 [4]
A股突发!300594 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44
公司立案调查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承诺积极配合调查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 公司表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且经营状况平稳有序 立案不会对生产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5]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朗进集团直接持有公司1903.50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的20.72% [6] - 实际控制人李敬茂 李敬恩及马筠合计持有朗进集团100%股权 并通过该集团实际控制公司20.72%股份 [6] - 三名实际控制人已于2016年11月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6] 财务与业务概况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 同比下降10.88% [5] - 上半年净利润147.64万元 同比增长106.77% [5] - 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车辆空调 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产品 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 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 [5]
朗进科技: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44
公司监管动态 - 朗进科技及实际控制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立案调查时间为2025年8月27日 [1]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立案不会对生产、经营和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及李敬茂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 [1] - 公司承诺严格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朗进科技: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9
公司监管动态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立案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1] - 公司承诺在调查期间积极配合监管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两家A股公司,涉资金占用被处罚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5:29
核心观点 - 两家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 体现监管层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1] - *ST聆达因未披露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被罚款100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7][8] - 新华锦因实际控制人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被责令改正 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8] *ST聆达违规详情 - 未披露对外担保事项:全资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三方提供6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担保 另为5000万元借款协议提供连带保证担保 关联方嘉悦正丰融资1600万元提供担保 累计违规担保金额1.26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9.10% [7] - 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通过预付款/工程定金/票据贴现等方式形成关联方资金占用656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9.95% 其中2000万元资金转入公司高管及其家庭成员账户 [7] 新华锦违规详情 - 实际控制人张建华控制的新华锦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8] - 若1个月内未清收资金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个月内未清收将停牌 停牌后2个月内未整改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再2个月未整改将终止上市 [8] 监管处罚措施 - *ST聆达被处以警告及100万元罚款 董事长王明圣被罚200万元 副董事长林志煌被罚200万元 [8] - 新华锦及相关方被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 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需积极清收被占用资金 [8]
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1:12
公司经营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出席审议半年度报告的会议 [2] - 公司计划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均未发生变更 [5] 法律与监管事项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3年7月27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并于2025年4月29日收到宁波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5] - 公司计划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90.3085%的股份 [6] - 公司收到6名投资者提起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 一审判决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涉案金额602,541.67元 [54][56][57] 募集资金管理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24.49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1,100万元 其他发行费用1,027.39万元 [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0.02亿元 累计获得存款利息和理财收益1.45亿元 [10] - 公司存在5.50亿元募集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情况 包括被用于归还逾期借款7,217.10万元 购买定期存单3.20亿元 司法划扣1.58亿元等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以自有资金归还 [11][26]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详情 - 华夏银行强行将7,000万元理财到期款用于归还公司逾期贷款 [14][16] - 工商银行划扣募集资金专户6,507.39元用于归还逾期贷款 [16] - 长安银行3.20亿元定期存单因违规担保被质押且未能赎回 [17] - 因千年工程公司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7,714.01万元和1,624.60万元 [17][19][21] - 因王重良仲裁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2,291.69万元 [23] - 因东钱围海仲裁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3,679.25万元 [23] - 因瑞安市繁荣混凝土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357.97万元 [24] - 因顾文举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58万元 [25] 业务发展 - 公司中标莆田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金额1.56亿元 占2024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6.28% [33][34] - 该项目工期630天 涉及铺设配水管道1,732.436公里 安装智能水表38,116套 新建加压泵站10座 [33] 风险警示状况 - 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29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后因主要银行账户冻结 重要子公司失控 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虚假记载等原因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7][40][51][53] - 公司存在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 其中违规担保金额13.54亿元 资金占用余额8.51亿元 [43] - 通过控股股东破产重整 公司已收到重整投资人支付的违规资金收益权收购款8.56亿元和违规资金利息0.93亿元 [50][52]
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0:5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半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5] - 报告期内无优先股股东持股 [5] 财务分配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实施利润分配 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无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4] 重大监管事项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50021号) [5] - 被立案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目前处于立案调查期间 [5] 报告基础信息 - 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报告全文 投资者需阅读指定媒体完整报告 [1] - 公司未发生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的情况 [4] - 报告批准报出日无存续债券 [5] 股权结构相关 - 无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导致的股东持股变化情况 [4] - 公司未采用表决权差异安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