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文化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台风又来?不怕,粤西小城有狗神
36氪· 2025-09-29 04:18
今年最猛台风,刚把珠三角浇了个透。 第20号台风博罗依,又在这两天擦过广东。 有人说,广东今年是捅了台风窝。 而广东人在应对台风前,熟练得让人心疼。 其实台风年年有,年年多。 向大海讨生活的广东人,一边科学防控,一边请神拜佛。 便有了再多再猛的台风,都不怕的勇气与魄力。 因为,背靠有神。 潮汕有老爷保号,南沙有天后护佑,还有北帝、三山国王、关帝等一众神活在人们心里。 人们心中不能没有"神",那是千百年来面对灾害、敬畏自然的勇气。 粤西其实也有。 它们是散布在雷州半岛的「南方兵马俑」——石狗。 在湛江雷州,千年来,人们敬"狗"神。 大到生死,小到生活日常,狗子,无处不在。 有守海的、守山守河守井守塘的,也有守墓守桥守祠守门守宅的。 雷州人世世代代都明白,石狗的意义,是街头巷尾让人安心的存在;亦是面朝大海讨生活时,凶猛岁月里的守护神。台风来了,也不怕。 这些年,越来越多人通过石狗,认识雷州。 其中少不了像陈苗这样的石狗非遗传承人和守护者,一直在努力。 留过洋,在广州做到金融精英的陈苗,几年前人生意念一转,回老家雷州和"动物"打起交道。 这只凝聚着雷州千年美好期盼的狗狗,是她心中的故乡图腾。 「人们希望变得像狗一样 ...
第六届柏峪燕歌戏文化艺术节开幕,在非遗中感受京西古韵
中国青年报· 2025-09-28 14:40
活动概况 - 第六届柏峪燕歌戏文化艺术节于9月28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开幕 主题为"京西福地传古韵柏峪燕歌谱新声" [1] 活动形式 - 采用"民俗展演+乡土市集+非遗体验+文化展览+精品演出"多元形式组合 [1] - 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现京西福地文化底蕴 [1] 非遗体验内容 - 设置戏曲妆造体验 盔头制作 非遗金润琉璃 戏曲主题咖啡 爨来爨往文创等摊位体验区 [3] - 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 游客可参与动手实践 [3] - 剧场前院设有"燕歌戏时光长廊""京津冀戏曲年画展""灵水八德"等展览展示 [3] 演出内容 - 开幕式演出包含开场节目《梨园风采》展现传统戏曲表演 [7] - 柏峪燕歌戏剧团呈现原创剧目《红心永向党》和传统剧目《罗衫记》 [7] -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表演多剧种联唱《红梅赞》 [8] - 儿童演员参与《罗衫记》表演展现非遗传承 [7] 战略定位 - 活动体现"非遗+文旅"和"非遗+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 [10] - 柏峪燕歌戏被定位为京西福地文化瑰宝 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10]
聚焦非遗传承 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举办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贝壳财经· 2025-09-19 08:47
活动概况 - 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于9月17日在观中博物馆举办"聚焦非遗传承 点亮消保之光"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非遗文化传承结合[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中国银行业协会 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相关领导出席活动[1] - 近百名客户代表参加活动 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汪永奇作主题发言[1] 活动内容 - 围绕"风险提示送上门"主题开展专题分享 以真实诈骗案例切入 讲述作案经过及银行三级团队协作追回钱款过程[1] - 深入分析老年人被骗心路历程 提炼风险隐患 解读同类诈骗案件共性特征[1] - 设置"消保知识大问答""非遗连连看"等趣味互动环节 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融入游戏[2] - 邀请书法 拓印 香囊制作 吹糖人 剪纸等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消费者体验传统手艺[2] 活动成效 - 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既学习金融知识又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双重赋能[2] - 参与者反馈活动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 希望未来多举办类似活动[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肩负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普及金融知识 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环境的使命[2] - 持续发挥金融服务效能 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优化金融服务品质 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2]
非遗双酿 曲坛流觞——第二十三届古贝春酒文化节盛大开幕
齐鲁晚报· 2025-09-16 08:27
公司经营与战略 - 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品牌价值达223.77亿元[6] -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 进中提质 质中焕新"战略 今年推出多款新品并获行业大奖[6] - 公司完成清代窖池考古测年 夯实品牌历史底蕴[6] - 公司以"双轮固态发酵"传统技艺筑牢品质根基 并与现代科技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6] 品牌与文化发展 - 公司举办第二十三届酒文化节 以"非遗双酿•曲坛流觞"为主题展示古法酿酒技艺与传统相声艺术[2][4] - 酒文化节作为鲁酒标志性节庆活动 持续20多年演变升级 体现弘扬运河文化与守护匠心酿造的文化基因[4] - 通过相声艺术创作深度融合品牌文化 如《为古贝春喝彩》《新数来宝》等节目将酿酒工艺与品牌历史融入表演[14] - 品牌形象代言人赵炎及中国广播说唱团参与活动 强化非遗文化传承与企业文化的结合[2][8][10] 行业合作与影响力 - 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会长出席启动仪式 体现行业机构支持[10] - 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肯定古法酿酒与相声艺术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坚守传承与创新上高度契合[8] - 活动通过各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扩大品牌传播范围[4]
北京稻香村月饼口味焕新上市 “中秋主题展”为节日氛围助力
北京商报· 2025-09-05 03:55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维祎)中秋节临近,北京稻香村推出了多款口味月饼。以京式月饼为代表的系列产品更显匠心传承。在北京稻香村现烤月饼档 口,"月亮饼"、"福兔饼"两款萌趣新品同步上市。 今年,北京稻香村深入挖掘京韵文化内涵,将北京中轴线元素融入月饼礼盒设计,推出"京韵中轴"中秋礼盒,礼盒上勾勒永定门、钟鼓楼等中轴线地标建 筑。礼盒内配有 10 种口味月饼,涵盖双黄香莲、八珍福月等经典风味。 值得关注的是,为深度展现中秋文化的魅力,北京稻香村在场景营造、产品升级和渠道服务方面进行了焕新升级。在北京稻香村前门店二层,京式糕点制 作技艺微展厅首次面向社会开放。该展厅作为2025东城区"非遗焕新"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以传播非遗技艺为宗旨,依托传统节日,全年将打造不同的 主题活动。此次主题展展示了北京稻香村的老物件和月饼模具,以及形式多样的手作活动,呈现京式月饼的技艺风采,让到店顾客感受传统节日里的文 化。 ...
寓教于乐中 感受非遗魅力 宝塔路街道播撒文化传承种子
镇江日报· 2025-09-04 16:25
活动概述 - 润州区宝塔路街道联合润州花园社区 润州花园幼儿园 天益爱心公益组织开展茉莉花开·文艺播种非遗进社区文化润童心系列活动 [1] - 活动自7月起至8月底连续组织6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体验课 [1] - 通过百姓名嘴连玉麟老师的生动教学与孩子们亲身体验让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焕发时代新韵 [1] 活动内容 - 连玉麟以活泼表演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越剧世界模仿台步手势学唱经典选段《我家有个小九妹》 [1] - 每期戏曲教学课堂同步穿插创意手工节气科普等多维度活动 [1] - 孩子们在手工创作中体验非遗技艺魅力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文化智慧 [1] 活动意义 - 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技能传授更是一堂沉浸式传统文化实践课 [1] - 孩子们在听看做玩中实现从认知到认同从传承到创新的跨越 [1] - 街道将持续推进非遗文化融入日常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传承新模式 [1]
谁将踏上“丰晚直通车”,看它就对了
央视网· 2025-09-02 08:13
节目概况与收视表现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丰收中国2025"传播季特别节目《丰收集结号》于7月12日回归CCTV-17周六晚黄金档 [1] - 节目首播收视率达0.107 位列CCTV-17全天电视节目收视第一 [1] - 节目汇聚超百位乡土能人通过才艺竞演形式争取登上《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舞台 [1] 内容形式与特色 - 节目以田野为舞台展示泥土里的文化丰收 集结乡村文艺达人、能工巧匠、技艺高手和非遗传承人 [3] - 选手通过才艺比拼推介家乡特产包括灵宝苹果、山东辣酱、亳州牛肉、巨野农民画等农产品 [3] - 采用"左手世界纪录 右手家乡特产"的独特形式展现质朴的家乡好物推介方式 [3] 传播活动与互动形式 - "丰收中国2025"传播季启动大小屏幕互动节目展播、"丰晚直通车"达人招募与"一村一丰景"全网征集活动 [5] - 向全网发出邀约共同晒家乡"丰"景、秀绝活才艺、推介地道"土特产" [5] 文化传承与创新 - 节目聚焦乡土文化创新传承 展现新生代力量如四川资阳"00后"川剧演员带来新编川剧歌舞剧《戏潮》 [8] - 四岁萌娃表演"吐火"技艺 黄河老腔老艺人与少年混搭表演获得年轻观众喝彩 [8] - 节目四年来见证非遗文化破茧重生 发掘从"守艺"到"创艺"的年轻人才 [10] 技术创新与融合 - "90后"木偶演员将国家级非遗"泉州提线木偶戏"与现代机械装置结合 创新表演形式 [10] - 福建安溪采茶姑娘将乌龙茶制作技艺"摇青"转化为舞蹈诗篇 [10] - 河南剪纸手艺人融合线下表演与线上传播 通过二维码展示作品背后故事 [10] 播出安排 - 节目每周六晚20:20档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持续播出 [11]
桂林航空打造云端非遗盛宴 “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绽放万米高空
中国民航网· 2025-08-28 08:53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任妍洁 报道:当航班穿梭于云海之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正悄然上演。8 月22日,桂林航空航班化身"空中非遗课堂",以"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为主题的非遗航班正式启航。 GT1047(桂林—青岛)与GT1048(青岛—桂林)两趟航班搭载着旅客,在万米高空共同探寻桂林百年 制笔技艺的匠心传承。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不仅以山水甲天下闻名,更孕育了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昌 典毛笔制作技艺便是其中的代表。该技艺历经170年风雨,由四代非遗传承人坚守纯手工制笔技艺,用 广西本地大公鸡、阉鸡毫毛打造的"鸡毫笔""鸡狼毫"系列毛笔,以耐写耐用的特质赢得"买笔不用选"的 民间美誉,更先后斩获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老字号、中国好礼名录等荣誉,2022年至2024年间, 其设计作品接连拿下红点奖、iF奖,并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成为桂林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万米云端的文化邂逅虽短暂,却在旅客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当航班平稳降落,这场"空中非遗课 堂"落下帷幕,但"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背后的匠心故事,将随旅客的脚步走向远方。正如乘务员在活 动尾声所说:"愿这笔墨香伴随您的旅程,让桂林非 ...
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七夕簪花传爱 情暖银龄岁月
中金在线· 2025-08-27 05:29
公司活动 - 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组织志愿者与儿童共同制作泉州特色簪花并走访独居老人家庭 [1] - 公司前期收集蟳埔女簪花资料并带领儿童学习非遗技艺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2] - 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汉服穿戴和拍照服务 记录七夕节日时刻 [8][9] 文化传承 - 活动以泉州蟳埔女簪花非遗技艺为载体 传递地方文化记忆 [1][2] - 儿童通过亲手制作簪花体验传统民俗温度 作品包含童真与用心 [2] - 志愿者与老人交流当地七夕乞巧旧俗 强化文化传承 [6] 社会影响 - 活动覆盖73岁至85岁独居老人群体 包括郭阿嬷、郑阿嬷和陈阿嬷 [4][6][9] - 簪花和汉服穿戴提升老人节日幸福感 获得积极情感反馈 [4][6][9] - 活动通过非遗元素使银发群体在传统节日中获得专属关注 [12]
匠心守艺:学习剪纸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齐鲁晚报· 2025-08-26 01:13
此次体验不仅是一场手工艺的学习课堂,更是一次文化的浸润与心灵的启迪。孩子们在剪纸过程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与耐心,也深切体 会到传统艺术所承载的匠心和智慧。 剪纸作为我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济南剪纸更于2024年被正式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它不 仅是装饰窗棂的一抹红,更是鲁中文化的剪影,承载着如"二安文化"、名士故事等深厚的地方文脉。 活动最后,孩子们庄重地写下了他们的非遗守护宣言:"小小剪刀细细雕琢,美妙图案栩栩如生,一纸一神韵,一剪一传承,守护非遗剪 纸,你我协心同行!"字里行间仿佛在向大家宣告:非遗的种子,正在新一代的心中静静发芽、生生不息。 指尖技艺沁润童心,非遗剪纸绽放神韵。8月23日,私立济南齐鲁学校三(1)中队6名队员赴济南市中区七里山街道七西社区非遗学堂—— 济南剪纸传承实践基地,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济南剪纸寻访之旅,沉浸式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现场,济南市剪纸协会副秘书长、非遗传承讲师隋秀云化身"非遗向导",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孩子们引入剪纸的历史长河,娓娓 道来济南剪纸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特色。从剪纸的起源、流派,到其作为民间艺术在节日和生活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