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债务

搜索文档
全国人大调研报告指出政府债务三个问题,并给出对策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38
《调研报告》给出三大建议。 9月16日,中国人大网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 经济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告》)。 在指出2024年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和风险防范化解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调研报告》也指出,当前政 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府债务管理有待加强。超长期特别国债管理有待完善,还本付息资金来源、偿还责任有待进一 步明确。一些地方政府专项债存在偿还压力。政府债务资金形成资产管理仍需加强。市场化约束机制不 够健全。 (二)违规新增隐性债务和虚假化债时有发生。部分地方化债资金使用管理不严,有的地方仍新增隐性 债务,或虚假化债、掩盖地方真实债务水平。有些地方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上项目,脱离预算约束搞建 设,尚存在新增隐性债务的隐患。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国政府债务余额92.6万亿元(含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政府负债 率为68.7%。这低于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总体看,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 险安全可控。 对于上述问题,《调研报告》给出 ...
多位领导干部被处分!财政部再通报:厦门成都新增隐债均超60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03 00:4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案例,合计新增隐性债务1410.14亿元,涉及厦门、成都、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地 [3][4] - 厦门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安置型商品房等项目,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其中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垫资578.97亿元 [5] - 成都市通过31家国有企业垫资支付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费用,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其中成都华天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垫资371.64亿元 [6][7] 隐性债务形成原因 - 隐性债务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的债务 [4] - 地方政府利用国有企业进行政府投融资活动,导致政府与企业投融资边界模糊,是隐性债务产生的体制原因 [4] -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提升公共服务压力下,倾向于快速见效的方式,忽视财政健康与风险控制 [10] 典型案例处理措施 - 相关领导干部被问责,包括谈话提醒、书面检查、批评教育等,厦门和成都两地时任副市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和批评教育 [11] - 财政部强调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债务,要求各地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 [11] - 国家对隐性债务采取"零容忍"态度,通过高压监管态势为地方财政健康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2] 其他地区隐性债务情况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4家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政府项目,新增隐性债务103.85亿元,其中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垫资83.21亿元 [8] -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重庆市武隆区、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分别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1.6亿元和1.45亿元 [9]
多位领导干部被处分!财政部再通报六起隐性债务问责案例,厦门成都新增隐债均超60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02 06:46
财政部通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 财政部于8月1日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涉及新增隐性债务合计1410.14亿元 [2][3] - 典型案例暴露出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和纪律观念不严 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 [2] -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强调对隐性债务问题实行"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机制 [2][9] 厦门市隐性债务案例 - 厦门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安置型商品房等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 [3][4] - 具体包括:厦门城建发展投资公司垫资578.97亿元用于7个城市更新项目土地一级开发 厦门火炬同翔高新城建设投资公司垫资4.4亿元用于产城融合项目 厦门城建发展投资公司与同安国投房地产公司垫资100.59亿元用于32个安置型商品房项目 [4] 成都市隐性债务案例 - 成都市通过31家国有企业垫资支付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征地拆迁费用 新增隐性债务371.64亿元 [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和兴城投资集团为公益性项目垫资160.7亿元 15家国有企业代政府缴纳轨道交通专项资金81.74亿元 合计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 [5] 其他地区隐性债务情况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4家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政府项目 形成隐性债务83.21亿元 另通过项目公司垫资20.6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合计新增103.85亿元 [6] - 沈阳市辽中区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 重庆市武隆区新增1.6亿元 德州市陵城区新增1.45亿元 [7] 隐性债务产生原因分析 - 地方政府因发展经济和公共服务压力 寻求快速见效方式而忽视财政健康与风险控制 [7] -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深层次矛盾导致地方政府需寻找途径弥补资金缺口 [7] - 对调离或退休干部追责不力及债务监测制度未完全闭环 形成违规操作空间 [7][8] 问责处理措施 - 相关领导干部受到谈话提醒、书面检查、批评教育、政务警告等处分 [9] - 厦门时任副市长黄某被党内警告处分 成都三位时任副市长刘某某等被批评教育 [9] - 财政部要求各地深刻汲取教训 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并化解存量 [9] 监管态势与政策导向 - 财政部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等行为 [3] - 隐性债务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违法违规形成的债务 [3] - 国家对隐性债务采取"零容忍"态度 旨在为地方财政健康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10]
违法违规新增隐性债务财政部曝光6起典型案例
证券时报· 2025-08-01 17:44
隐性债务典型案例曝光 -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 相关责任人被问责[1] - 福建省厦门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等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 涉及副市长及财政局局长等[1]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通过国企举债融资建设高标准农田 新增隐性债务1.45亿元 区长及副区长被问责[1] -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国企垫资建设公益性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103.85亿元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等被问责[1] - 重庆市武隆区通过向国企借款用于基建 新增隐性债务1.6亿元 涉及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及旅游集团负责人[1] - 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国企垫资实施城市更新及市政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 副市长被问责[1] 财政部监管要求 - 财政部强调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为政治任务 要求强化"红线"意识并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2] - 明确将严格落实违规举债问责机制 采取有力措施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并化解存量[2] -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表示将对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推动风险防范[2]
财政部曝光6起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8-01 13:56
隐性债务典型案例曝光 -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 [1] - 福建省厦门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项目 安置型商品房项目等 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 [1]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1.45亿元 [1] -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建设应由政府承担的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103.85亿元 [1] - 重庆市武隆区通过向国有企业借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隐性债务1.6亿元 [1] - 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项目 垫资建设市政道路等公益性项目以及代政府缴纳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 [1] 财政部对隐性债务的监管要求 - 要求各地方 各单位切实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2] - 强化"红线"意识 树牢底线思维 坚持和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 [2] -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问责机制 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2] - 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2] - 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行为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问责一起 [2]
违法违规新增隐性债务!财政部曝光6起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8-01 11:25
违法违规新增隐性债务案例曝光 - 财政部公开曝光6起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1] - 案例涉及辽宁、福建、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区 [1] - 新增隐性债务总额达1409.54亿元 [1] 典型案例详情 -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通过国企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 [1] - 福建省厦门市通过国企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等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 [1]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通过国企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1.45亿元 [1] -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国企垫资建设公益性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103.85亿元 [1] - 重庆市武隆区通过向国企借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隐性债务1.6亿元 [1] - 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国企垫资实施城市更新等项目 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 [1] 财政部工作要求 - 要求各地区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2] - 强调强化"红线"意识 树牢底线思维 [2] - 坚持和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 [2] -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问责机制 [2] - 采取有力措施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妥善处置存量债务 [2] 后续监管措施 - 财政部将持续履行财会监督主责 [2] - 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 - 推动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2]
金融危机新火种: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36氪· 2025-07-18 12:41
隐性债务规模与增长 - 全球隐性债务主要指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 不记入资产负债表且信息披露不充分 [3] - 隐性债务余额从2008年底的41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底的91万亿美元 2024年底进一步膨胀至98万亿美元 [3][4] - 截至2023年底 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持有近一半隐性债务(41万亿美元) [4] 参与主体与监管问题 - 外汇掉期最大使用者是非银行机构 如投资基金 其信息披露比银行更不充分 [4] - 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监管漏洞 冲击发生时金融机构可能被迫高成本筹资或抛售美元资产 [6] - 目前缺乏统计数据 难以精准预测美元短缺发生的区域和程度 中央银行可能被迫被动应对 [6] 日本银行业风险暴露 - 日本三大银行(三菱UFJ 三井住友 瑞穗)外币存贷比均超100% 处于超贷状态 [6] - 截至2025年3月底 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通过长期掉期等分别筹资820亿/1460亿/937亿美元 [6] - 经营基础薄弱的地方金融机构可能率先显现冲击影响 [6] 市场环境与潜在触发因素 - 2020年新冠疫情曾引发美元短缺 美联储通过央行网络扩大美元供应 [7] - 市场担忧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各国承担美元供给成本 削弱美联储紧急供应意愿 [7] - 中东局势紧张若导致原油价格长期高涨 可能引发全球信用收缩与流动性紧张 [8]
金融危机新火种: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36氪· 2025-07-14 11:08
外汇掉期隐性债务规模与增长 - 隐性债务主要指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 不记入资产负债表且信息披露不充分 [1] - 全球美元隐性债务余额从2008年底41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底91万亿美元 2024年底进一步膨胀至98万亿美元 [1][2] - 截至2023年底 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持有余额达41万亿美元 占总额近一半 [2] 非银行机构参与与监管漏洞 - 外汇掉期最大使用者是非银行机构 包括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 [2] - 非银行机构信息披露不如银行充分 且不受相同监管约束 [2] - 金融监管部门缺乏统计数据 难以精准掌握外汇掉期实际情况和预测美元短缺风险 [4] 日本三大银行美元融资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底 三菱UFJ金融集团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瑞穗金融集团外币存款均无法覆盖外币贷款 [4] - 三大银行存贷比分别为109% 131% 127% 均处于超贷状态 [4] - 三菱UFJ金融集团通过发行公司债等方式筹资820亿美元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筹资1460亿美元 瑞穗金融集团筹资937亿美元 [5] 潜在流动性风险与市场冲击 - 遭遇冲击时金融机构可能被迫高成本筹集美元或抛售美元资产 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4] -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出现美元短缺 需美联储通过央行扩大美元供应解决 [5] - 市场对美联储未来紧急供应美元能力存疑 因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各国承担美元供给成本 [5] - 中东局势紧张可能引发原油价格长期高涨 导致全球经济恶化和信用收缩 [5]
金融危机新火种: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06:28
隐性债务规模与增长 - 隐性债务主要指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 不记入资产负债表且信息披露不充分 [1] - 全球隐性债务余额从2008年底41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底91万亿美元 2024年底进一步膨胀至98万亿美元 [1][2] - 截至2023年底 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持有41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占总额近一半 [2] 外汇掉期的特点与参与者 - 外汇掉期是以本国货币交换美元融资的短期金融衍生品 期限通常不足1年 需到期以美元偿还 [1] - 非银行机构(如投资基金)是外汇掉期最大使用者 相比银行监管更宽松且信息披露不足 [2] 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 - 日本三大银行外币存贷比超标:三菱UFJ金融集团109%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131% 瑞穗金融集团127% 均处于超贷状态 [3] - 日本三大银行通过长期掉期或发债弥补美元缺口:三菱UFJ筹资820亿美元 三井住友1460亿美元 瑞穗937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 [3] - 冲击事件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高价筹集美元或抛售美元资产 引发流动性危机与财务状况恶化 [1][3] 监管与市场应对挑战 - 缺乏外汇掉期统计数据 难以预测特定国家/地区的美元短缺程度 央行可能被迫在不透明环境下出台应对政策 [3] - 2020年新冠疫情曾引发美元短缺 美联储通过日银/欧央行扩大美元供应 但未来紧急供应能力存疑 [4]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 中东紧张局势若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 可能引发原油价格长期高涨 进而恶化全球经济并触发信用收缩 [5] - 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各国分担美元供给成本 增加美联储在危机中向主要央行供应美元的不确定性 [4]
前4个月地方债激增84%,3.5万亿元花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5-05 14:0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增速 - 2025年前4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35354亿元,同比增长约84%,创近年同期新高 [1] - 新增债券发行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54%;再融资债券发行约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2] 债券资金用途 - 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2] - 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或置换隐性债务,其中前4个月1.6万亿元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占全年2万亿元额度的80% [2][4] - 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31%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0%交通基础设施、9%棚户区改造、6%医疗卫生、6%土地储备 [5] 发债增长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形势需要发债筹资对冲风险,推动经济"开门红" [2] - 落实化债政策降低隐性债务融资成本,置换债券利率下降超2.5个百分点,预计5年利息减少2000亿元 [4] - 专项债管理机制优化及土地储备专项债重启增强地方政府依赖度 [4] 专项债发行趋势 - 6月底前多地计划完成全年专项债发行工作,后续发行将提速 [8] - 专项债聚焦"两重""两新"领域,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9] - 一季度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5%,专项债继续支撑基建投资增速 [6] 增量政策空间 - 下半年可能通过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补充财政资金 [10] - 增量政策或分阶段释放,包括扩大地方债规模、优化债券结构等 [10] - 历史增量政策包括增发普通国债、动用专项债结存额度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