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链式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RLHF与RLVR全都要,陈丹琦团队最新力作将推理能力拓展到通用智能
机器之心· 2025-09-28 04:50
一个月前,我们曾报道过清华姚班校友、普林斯顿教授 陈丹琦似乎加入 Thinking Machines Lab 的消息。有些爆料认为她在休假一年后,会离开普林斯顿,全职加 入 Thinking Machines Lab。 最近,陈丹琦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团队发布了最新学术成果,表明了 RLVR 范式在可验证领域之外依然有效,提出了 基于模型奖励思维的强化学习(RLMT) 方 法,它将显式的思维链推理融入通用聊天模型之中。 论文标题:Language Models that Think, Chat Better 论文链接:https://www.arxiv.org/overview/2509.20357v1 众所周知,大型语言模型传统上遵循一种多阶段训练范式:首先在大规模文本语料上进行 预训练,然后通过 监督微调 来学习指令跟随,最后借助 强化学习 来对 齐人类偏好。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冷猫 思考自身行为的后果,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正 —— 这是人类智慧的核心特征之一。 这种方法确实催生了功能强大的对话式 AI 系统,但仍存在一个关键局限: 在数学、编程等领域通过 可验证奖 励的强化学习(RLVR) 所获得的推理能力, ...
提质向新,筑起工业强市“北翼支点”
齐鲁晚报· 2025-09-05 12:12
产业战略升级 - 济南市发布新一轮工业强市发展计划 推动产业升级 从十大链群迭代为13+34产业链体系 实现从集群发展到链式突围的战略升维 [1] - 商河县构建链主引领 中小企业卡位 全链条协同的链式布局 精准对标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 完善458产业体系 [1][2] - 通过以商招商 以企引企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形成错位发展 功能互补的产业矩阵 成为黄河北岸医药和高端精细化工集聚中心 [2][3] 产业生态建设 - 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 高端原料药 药物制剂为主 现代中药 药用辅料等为辅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激光智造和电梯智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形成加工设备 系统自动化集成等完整产业链 [2] - 以斯伯特生物 金沙河面业为龙头建成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 引进万商国际项目完善冷链仓储物流环节 [2] 空间载体创新 - 商河经济开发区拥有近万亩可利用土地 其中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 为产业预留充分发展空间 [4] - 创新园中园模式 累计规划建设110.9万平方米项目载体 其中已建成68.4万平方米 在建36万平方米 即将开工6.5万平方米 [4] - 园区配备专业化设施和完善服务 实现企业拎包入驻 大幅缩短项目建设与投产周期 [4] 基础设施与服务 - 硬件配套持续升级 玉泉生物发电扩容蒸汽供应 一企一管综合管廊竣工 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 [4] - 经济开发区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 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园区事园区办 创新思维导图模式使项目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 [5] - 建设7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底交付 配套商业设施加快完善 构筑从招引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6] 新质生产力培育 - 广日电梯建设数字化工厂 达产后具备2.5-3万台整机年产能 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7] - 力诺药包实现中硼硅玻璃管国产替代 携手西门子打造灯塔工厂 运用5G AI和数字孪生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7]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投用后 商河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 28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低碳转型 [7] 企业梯队建设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 瞪羚企业52家 [7] - 商河首家上市企业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 标志产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7] - 2025年作为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攻坚年 推动全链条提质和智造强市建设 [8]
以“链”聚“变”,向工业强县跨越
齐鲁晚报· 2025-09-05 11:58
核心观点 - 商河县通过产业链招商和高效服务模式 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式发展 形成多个产值超30亿元的产业集群 [1][2][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广日电梯济南数字化产业园创造"1天立项 2天图纸审查 1年建成投产"的商河速度 定位为长江以北产能最大的智慧化电梯整机工厂 [1][2] - 宏济堂中医药智能工厂主体已完工 预计9月底投产 达产后将年产3吨麝香酮(国内唯一药用生产单位) 年产值达13亿元 [4]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二期建成后将形成17家企业集群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2]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济南市唯一表面处理集控区 填补商河精密加工配套空白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广日电梯带动导轨系统 控制系统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 构建"整梯制造-零部件配套-安装维保"完整电梯产业链 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突破30亿元 [2]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通过共享价值1.2亿元CNAS检测设备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70% [2]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齐鲁中科光物理研究院提供技术转化基地 支撑济南起步区高端装备制造 [3] - 斯伯特生物科技产业园协调4.2万平方米厂房 推动运动营养食品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95% [7] 政府服务与审批效率 - 实施"班子成员+中层骨干+主办人员"三位一体帮包体系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4] - 将103个"一件事"事项实现"一次办" 压缩审批中间环节60%以上 [5] - 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与责任人 推动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 [5] -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 如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实现甲类厂房荷载超行业标准20% [4] 产业发展数据 - 高端医药化工产业39家规上工业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64.2亿元 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9.12% 预计2025年提升至43% [6][7] - 斯伯特生物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3亿元 同比增长52.84% [7] - 济滨高铁2026年通车后 商河1.5小时可达北京 4小时可达上海 [7] 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 - 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强省会战略等多重战略交汇点 [6][8] - 与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形成"协同互补 错位发展"格局 [6] - 采用"先引凤后筑巢"策略 通过2000万天使基金和定制化厂房吸引企业 [2] - 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融合模式 打造"引进一个 带来一串"的葡萄串效应 [2][4][7]
链”上发力、提质向新,筑起工业强市“北翼支点
齐鲁晚报网· 2025-09-03 07:06
济南工业强市战略与商河产业发展 - 济南市发布新一轮工业强市发展计划 聚焦产业链体系从十大链群迭代为13+34 体现从集群发展到链式突围的战略升维 [1] - 商河县贯彻链式思维 构建链主引领 中小企业卡位 全链条协同的链式布局 精准对标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 [1][2] 商河主导产业布局 - 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 高端原料药 药物制剂为主 现代中药 药用辅料等为辅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激光智造和电梯智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形成加工设备 系统自动化集成 表面处理等产业链 [2] - 以斯伯特生物 金沙河面业为龙头建成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 引进万商国际等项目完善冷链仓储物流 [2] - 主导产业加速构建链式集群生态 成为黄河北岸重要的医药和高端精细化工集聚中心 [2][3] 招商引资与产业集聚 - 招商模式采用链式思维 绘制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图谱 完善458产业体系 [2] - 依托生物医药化工骨干企业以商招商 以企引企 推动优质资源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发展 [2] - 创新园中园模式 累计规划建设载体110.9万平方米 其中已建成68.4万平方米 在建36万平方米 即将开工6.5万平方米 [4] 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 商河经济开发区拥有近万亩可利用土地 其中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 [4] - 硬件配套持续升级 玉泉生物发电扩容蒸汽供应 一企一管综合管廊竣工 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 [4] - 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 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园区事园区办 创新思维导图模式提升项目衔接效率20%以上 [5][6] - 建设7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底交付 配套综合体和商业街加快完善 [6] 新质生产力培育 - 广日电梯建设数字化工厂 目标年产能2.5万-3万台整机 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链协同 [8] - 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 实现中硼硅玻璃管国产替代 携手西门子打造灯塔工厂 应用5G AI和数字孪生技术 [8] - 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投用 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 28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低碳转型 [8] 企业创新成果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 瞪羚企业52家 [9] - 商河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跨越 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 [9]
奋进“项目提升”,看见商河以“链”聚“变”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05:39
产业园区建设与产能规划 - 广日电梯济南数字化产业园定位为长江以北产能最大的智慧化电梯整机工厂 创造1天立项 2天图纸审查 1年建成投产的商河速度 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突破30亿元[1]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二期建成后将形成17家企业的葡萄串效应 年产值突破30亿元[2] - 宏济堂中医药智能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 达产后年产3吨麝香酮(国内唯一药用生产单位) 年产值达13亿元[3] 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 - 广日电梯项目以电梯试验塔为地标 吸引导轨系统 控制系统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 加速构建整梯制造-零部件配套-安装维保完整电梯产业链[1] - 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建成联合实验平台 企业可共享价值1.2亿元的CNAS检测设备 直接降低研发成本70%[2] -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济南市唯一表面处理集控区 首家电镀企业入驻填补精密加工配套空白 为齐鲁中科光物理研究院提供技术转化基地[2] 政府服务与审批效率 - 商河经济开发区实施班子成员+中层骨干+主办人员三位一体帮包体系 提供从立项到设备安装的全生命周期贴身服务[3] - 将103个一件事事项实现一次办 压缩审批中间环节60%以上 创新思维导图模式推动各环节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4] - 园区为医药企业定制层高10米 载重3吨的个性化需求 实现甲类厂房荷载超行业标准20%[3] 区域战略与产业布局 - 高端医药化工产业已形成39家规上工业企业矩阵 2024年实现产值64.2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9.12%) 预计2025年底占比提升至43%[4] - 与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形成协同互补 错位发展格局[4] - 济滨高铁2026年通车后 商河1.5小时可达北京 4小时可达上海[5] 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展 - 山东斯伯特生物科技抓住抖音流量红利 打造10万网红矩阵 推动运动营养食品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95%[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3亿元 同比增长52.84%[5] - 商河开发区协调4.2万平方米厂房组建斯伯特生物科技产业园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融合[5]
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在京召开,共启中国食品供应链新纪元
产业现状与趋势 - 粉类产业正从地方风味向国民经济支柱跃迁,通许酸辣粉、河曲红葱、桂林米粉等特色产业展现地域风味产业化成果 [2] - 消费者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供应链效率提升通过前端成本集约化实现"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 [3] - 粉类产业呈现消费升级、电商链接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融合潜力显著 [3] 供应链创新与技术突破 - 供应链创新聚焦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等五大领域,"链式思维"成为产业升级引擎 [3] -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鲜食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实践路径,尚普咨询提出供应链效率外溢逻辑 [3] - 紫林醋业构建"242"国家级及省市级科创平台,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实现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4] - 丽星集团46年薯粉智造之路:1990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粉皮机,2021年创新"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重塑鲜粉口感标准 [4] 企业案例与市场动态 - 立达老汤作为国内首家老汤工业化企业,建设年产50万吨产业园引领天然调味潮流,肥汁米线、螺蛳粉等爆款出自其手 [5] - 麻六记铺设10万线下网点,通过"产品+场景"双驱动实现增长,定位餐饮食品零售 [5] - 京东超市合作破亿品牌超500家,粉类食品增长空间广阔,将深化品类渗透与跨品类合作 [5] - 乐百氏创新添加GI值仅8的塔格糖,破解"想喝怕胖"消费痛点 [5] 行业组织与全球化布局 - 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将发布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并开展企业调研 [4] - 启动"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计划对接东南亚原料基地、欧洲零售渠道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6][9] - 发布"2025供应链创新企业"名单,包括乐百氏、丽星、立达老汤等25家标杆企业 [6][7]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00后消费主力推动粉类产品向便捷、美味、安全方向创新,植物蛋白应用是关键突破口 [5] - 姐弟俩CEO指出顾客需求升级为健康营养,低GI土豆粉等产品以科学定义健康边界 [6] - 莫小仙强调无自建供应链则无未来,河南基地实现全流程管控 [6] - 嗨吃家提出竞争三段论:短期拼产品、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供应链 [6]
链式思维构建千亿石化产业集群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11:58
项目投产与产业链整合 - 山东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正式投产,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并打破国外垄断 [1] - 项目总投资22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9.5亿元,实现从原油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 [1] - 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原料苯乙烯、丙烯腈、MMA等自给自足,显著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1]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利津经济开发区通过"铸链、延链、补链、强链"布局,构建涵盖9大产业链、90多种产品的千亿级石化产业矩阵 [2] - ASA项目串联"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树脂"全链条,推动基础原料向高附加值新材料升级 [2] - 开发区产业生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如东营瑞辉合成材料科技公司依托区内资源研发高性能改性材料并远销海外 [2] 重点项目与未来规划 - 万吨级聚甲醛项目在建,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装置 [3] - 6000吨/年高端油品添加剂项目聚焦"专精特新"领域,三氯蔗糖中间物料资源化利用项目践行循环经济 [3] - 开发区计划深化"利华益新材料生态产业链+"招商模式,加速形成区域影响力产业集群 [3]
利津经济开发区:“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06:38
项目进展 -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 [1] - 万吨级聚甲醛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装置 [2] - 年产6000吨高端油品添加剂项目和三氯蔗糖中间物料资源化利用项目同步推进 [2] 产业链布局 - 利华益集团实施"铸链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布局 构建9大产业链条衍生90多种产品的千亿级石化产业矩阵 [1] - ASA树脂项目串联"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特种工程树脂"全链条 实现基础原料到高附加值新材料升级 [1] - 开发区深化"利华益新材料生态产业链+"招商模式 以生态链思维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 [2] 企业协同效应 - 东营瑞辉合成材料科技依托区内资源优势 专注于ABS/PC/PA66/ASA-PC合金等高性能改性材料研发生产 [1] - 瑞辉科技产品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新型光源等领域 远销江浙沪及马来西亚市场 [1]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850万元 2025年1-5月已完成1550万元营收 业绩连年攀升 [1] 战略定位 - 利津经济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 以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 [1] - 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成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的核心磁力 [1] - 推动开发区从单一项目突破迈向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崛起 [2]
潍坊安丘:加快推进由农业大县向健康食品强市转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1:53
山东渠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产能扩张 - 公司新增谷朊粉4线后上半年生产总值预计提高25% [1] - 计划将谷朊粉产能从当前水平提升至10-12万吨/年,增幅达50% [1] 安丘市大健康产业概况 - 规上食品加工企业126家,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0%以上 [1] - 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5%,1-5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9.2% [1] - 农品年供国内高端市场超20万吨,出口80余国,大姜/大葱/洋葱出口量占全国80% [3][6] 生态农业基础建设 - 建成8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年产生态果蔬200余万吨,10余种作物获有机认证 [2] - "双码"认证体系覆盖70余种果蔬,认证农产品溢价稳定在30%以上 [2] - 生姜产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出口沙特及日本高端市场(日本市场份额占1/3) [2][6] 产业链集群发展 - 形成农副食品加工、饮料、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四大细分行业 [4] - 拥有预制菜、冻干食品、健康糖醇等特色集群,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 [4] - 中粮面业、今麦郎等企业推动高端产品转化,鲁丰集团预制菜获英国BRC认证 [4] 科技创新与标准输出 - 抗性姜苗工厂实现土传病害减少90%,姜辣素提升30%,出口价翻倍 [5][6] - 制定14项技术标准,生态大姜全产业链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6] - "安丘大姜""安丘大葱"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区域品牌价值增长25% [6] 产业升级战略 - 实施"链主企业+产业集群"双轮驱动,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 [4] - 通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场"联盟推动技术标准商业化 [5][6] - 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覆盖3种农产品,119个绿色有机品牌形成储备梯队 [6]
1-5月社消稳涨7.7%、进出口激增36.99%,“龙泉速度”背后的“全链力度”
新浪财经· 2025-07-03 03:40
经济表现 - 2025年1-5月成都市龙泉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亿元,同比增长7.7%,外贸进出口总额91.1亿元,同比增长36.99% [1] - 1-5月汽车工业营业收入760.7亿元,同比增长16%,产销率103.7% [2] - 高新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3% [8] 汽车产业 - 领克成都工厂目标全年生产超20万辆,领克Z20在欧洲市场以27万元人民币售价热销,首发50天后第10000辆下线 [2][5] - 一汽大众新速腾6月下线,捷达VS8预计9月前下线并计划出口,沃尔沃ES90将国内外同步销售 [5] - 区域集聚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领克)、沃尔沃等整车企业及超50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6] 技术创新与出口 - 鲲鹏KP-200无人机功率重量比达6.66kW/Kg,超越西门子同期产品(5.2kW/Kg),填补国产大功率电机技术空白,获挪威、阿联酋订单 [8] - 方大炭炭第四代高温气冷堆芯石墨产品量产,最大直径1.5米领先全国,一季度产量环比增长30%-40%,计划全年投入超10000吨石墨胚料 [9] -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将具备30GWh年产能,计划2027年量产400Wh/kg混合固液电池技术 [10] 市场拓展 - 一季度与98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对日本、俄罗斯、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62.7%、2538.0%、54.7%,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51.2% [14] - 春节效应叠加补贴政策带动新能源汽车订单同比翻倍,桃花荟活动及赛事经济促进消费多元化 [15] 产业链生态 - 政府搭建平台助力企业出海,通过广交会、贸促商法服务等活动拓展国际市场 [6] - 产业布局覆盖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中创新航等项目强化动力电池产业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