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电东送
icon
搜索文档
光耀雪域十四载 “电力天路”的扩容升级与精神守望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09:40
风起戈壁,光耀高原。在青藏广袤的戈壁腹地,±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如钢铁巨人般矗 立,设备低沉的嗡鸣声回荡在天地间,如同高原的心跳。这里不仅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 的"心脏",更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在青藏高原的关键支点。 9月28日,随着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这条能源大动脉的 输电能力实现历史性倍增——最大输电功率从60万千瓦跃升至120万千瓦,相当于为西藏再 造一条"电力天路",为雪域高原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天路心脏"的跨越之路 十四载砥砺前行,柴达木换流站从双换流器到四换流器,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人 工巡检到智能运维,不仅见证了青海电网的跨越式发展,更成为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直流 工程的标杆。 图为完成二期扩建的±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张朋摄 西-柴达木输电线路沿线三站加装串补平台,于2018年底投运,提升线路输送能力40%,增 强了系统稳定性和东西部清洁能源交换能力。2020年底,柴达木换流站调相机工程投运,两 台300兆乏调相机如同"无功心脏",为青藏直流、疆电外送及青海主网稳定提供了关键支 撑。 为满足西藏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2024年5月,青藏直流二期扩建 ...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山西侧配套电源送出工程全面开工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09:39
工程还将进一步强化晋北与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传统产业 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刘澄谚 】 工程投运后可为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支 撑,增强华北电网"西电东送"能力,每年将向京津唐地区输送电量约182亿千瓦时,更好满 足京津唐负荷增长需求;同时还将有效发挥火电机组的深度调节作用,提升晋北地区清洁能 源利用率,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9月29日,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山西侧配套电源送出工程全面 开工建设。 工程起于装机容量均为200万千瓦的湖东电厂、同热三期电厂,止于大同1000千伏特高 压变电站,新建线路长度110.409公里,铁塔275基,预计将于2026年9月30日建成投运。工 程总投资约9.45亿元,将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近20亿元。 ...
苏能股份:“蒙电送苏”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西电东送”再添高效电源点
全景网· 2025-09-29 03:38
项目建设进展 - 苏能股份乌拉盖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项目1机组(1000MW)于2025年9月24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运营 [1] - 该项目为"蒙电送苏"工程——"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电源点 主要服务于江苏市场 [1] - 机组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采用创新燃烧技术实现褐煤稳定高效清洁燃烧 [2] 技术优势与经济效益 - 百万千瓦级褐煤机组在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及低负荷稳燃能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褐煤机组相比烟煤机组具有明显燃料成本优势 在单位建设成本、供电煤耗及运行效率等关键指标上较早期小机组显著优化 [2] - 机组投运有望增强江苏省能源保障能力 巩固企业区域战略地位并开拓新盈利空间 [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完成从传统煤炭业务向煤炭、煤电、新能源三大主业并重的战略转型 [1] - 百贯沟煤业年产能由60万吨扩建至120万吨获批 为西部煤炭开发提供关键支撑 [3] - 新能源领域实现垞城"渔光互补"、麟游"农光互补"、睢宁50MW储能等多项项目投运 正持续推进正镶光伏风电及配套储能项目 [3] 行业与区域影响 - "蒙电送苏"工程是"西电东送"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将内蒙古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满足江苏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 [1] - 江苏省能源消费规模较大 省内能源供应存在缺口 市场需求旺盛 [2] - 公司围绕保障江苏能源安全使命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在发挥火电压舱石作用同时提升绿色能源比重 [3]
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今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3:34
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今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中新社西宁9月26日电(祁增蓓)记者26日从中国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玛尔挡水电站(以下简称"玛尔挡水 电站")获悉,截至9月26日,玛尔挡水电站今年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9月15日,航拍黄河流域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 (无人机照片,玛尔挡水 电站供图)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千米的黄河干流上,所处地区平均海拔 3300米,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由4台单机容量为55万千瓦和1台单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 成,是黄河干流建成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 点。 今年以来,玛尔挡水电站抢抓夏季用电高峰与汛期来水增多的双重机遇,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推进智慧 电站建设等举措,显著提升水能利用效率与设备可靠性;并通过隐患排查、水位预调等措施,成功抵御 1548立方米每秒洪峰,实现水资源高效调配与安全度汛,保障机组最优运行。 2024年10月8日,航拍黄河流域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 (无人机照片,玛 尔挡水电站供图) 自2024年4月1日,玛尔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完成年度检修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03:17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大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每年安排对±800千伏 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展年度集中检修。此次工程青海段年检于9月15日启动,国网青海省电力有限公司组 织10个检修组、500余名检修人员对该工程送端站青南换流站及青海境内231千米直流线路、433基铁塔 进行全方位巡查检修,共涉及32个作业面,并同步对配套建设在青南换流站内的调相机工程1号、2号调 相机组开展检修,确保特高压基础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护航青海清洁能源可靠外送。 9月22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集 中检修工作顺利完成,这是该工程自投运以来的第五次年检,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提供可靠保 障,进一步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 青豫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输电通道。该工程将 青海海南地区丰富的风电、光伏、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输送至河南,为中东部地区能源转型和"双碳"目 标落地注入强劲动能。工程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86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 消耗39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2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检修工作顺利完成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07:34
9月22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集中检修工作顺利完成,这是该工程自投 运以来的第五次年检,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提供可靠保障,进一步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 此外,本次年检首次规模化应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接地线搭挂、盐灰密取样及仿线飞行等作业,切实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和作业效 率。同时,对青南换流站智能巡检系统、阀厅红外双视系统进行维护及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设备状态感知与缺陷识别精准率。 【责任编辑:王少晨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开展青南换流站极Ⅱ低端换流变压器引线拆除工作。张朋/摄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在青南换流站对换流变压器开展检修工作。张朋/摄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大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电网公司每年安排对±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展年度集中检修。 此次工程青海段年检于9月15日启动,国网青海电力组织10个检修组、500余名检修人员对该工程送端站青南换流站及青海境内231公里直 流线路、433基铁塔进行全方位巡查检修,共涉及32个作业面,并同步对配套建设在青南换流站内的调相机工程1号、2号调相机组开展检 修,确 ...
青豫直流工程青海段完成2025年度检修
新华社· 2025-09-22 06:13
工程进展 -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集中检修工作顺利完成 为冬季用电高峰提供可靠保障[1] - 该工程是世界首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 线路全长超1500千米 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1] - 本次年检首次规模化应用无人机作业 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和作业效率 并对青南换流站智能巡检系统进行维护升级[1] 运营数据 - 工程投运以来累计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868亿千瓦时[1] - 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906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6423万吨[1] - 本次为投运以来第五次年检 进一步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1] 战略意义 - 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重要输电通道[1] - 作为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 为跨区域电力调配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持[1]
工业硅:逢高布空思路为主,多晶硅:短期情绪或有降温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19 0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工业硅投资思路以逢高布空为主,多晶硅短期情绪或降温 [1] - 工业硅趋势强度为 -1,多晶硅趋势强度为 -1,均表示看空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方面需关注价格、库存、成本等因素变化,投资以逢高布空为主;多晶硅短期情绪或降温,关注其价格、利润和库存情况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期货市场数据 - Si2511 收盘价 8,905 元/吨,较 T - 1 降 60 元/吨,较 T - 5 涨 165 元/吨,较 T - 22 涨 280 元/吨;成交量 475,698 手,较 T - 1 增 199,708 手,较 T - 5 增 128,079 手,较 T - 22 增 37,385 手;持仓量 285,052 手,较 T - 1 降 621 手,较 T - 5 降 2,719 手,较 T - 22 降 1,553 手 [1] - PS2511 收盘价 53,205 元/吨,较 T - 1 降 285 元/吨,较 T - 5 降 505 元/吨;成交量 198,758 手,较 T - 1 增 12,520 手,较 T - 5 降 79,538 手;持仓量 122,834 手,较 T - 1 降 3,400 手,较 T - 5 降 13,492 手 [1] 基差与价差数据 - 工业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15 元/吨,较 T - 1 降 5 元/吨,较 T - 5 降 25 元/吨,较 T - 22 降 15 元/吨;买近月抛连一跨期成本 49.2 元/吨,较 T - 1 增 49.2 元/吨,较 T - 5 增 17 元/吨,较 T - 22 增 49.2 元/吨 [1] - 多晶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10.0 元/吨 [1] 现货升贴水数据 - 工业硅对标华东 Si5530 现货升贴水 +445 元/吨,较 T - 1 增 60 元/吨,较 T - 5 降 15 元/吨,较 T - 22 降 330 元/吨;对标华东 Si4210 现货升贴水 -105 元/吨,较 T - 1 增 60 元/吨,较 T - 5 降 65 元/吨,较 T - 22 增 965 元/吨;对标新疆 99 硅现货升贴水 -105 元/吨,较 T - 1 增 110 元/吨,较 T - 5 增 35 元/吨,较 T - 22 降 165 元/吨 [1] - 多晶硅对标 N 型复投现货升贴水 -1105 元/吨,较 T - 1 降 335 元/吨,较 T - 5 降 1,555 元/吨,较 T - 22 降 1,425 元/吨 [1] 价格数据 - 新疆 99 硅 8800 元/吨,较 T - 1 涨 50 元/吨,较 T - 5 涨 200 元/吨,较 T - 22 涨 100 元/吨;云南地区 Si4210 9850 元/吨,较 T - 1 涨 50 元/吨,较 T - 5 涨 200 元/吨,较 T - 22 降 100 元/吨;多晶硅 - N 型复投料 52600 元/吨,较 T - 1 涨 50 元/吨,较 T - 5 涨 1050 元/吨,较 T - 22 涨 5600 元/吨 [1] 利润数据 - 硅厂利润(新疆新标 553) -2366 元/吨,较 T - 1 降 60 元/吨,较 T - 5 降 165 元/吨,较 T - 22 涨 55 元/吨;硅厂利润(云南新标 553) -3311 元/吨,较 T - 1 降 60 元/吨,较 T - 5 降 185 元/吨,较 T - 22 降 70 元/吨 [1] 库存数据 - 工业硅社会库存(含仓单库存)54.3 万吨,较 T - 5 增 0.4 万吨;企业库存(样本企业)17.5 万吨,较 T - 5 增 0.10 万吨;行业库存(社会库存 + 企业库存)71.8 万吨,较 T - 5 增 0.50 万吨;期货仓单库存 24.9 万吨,较 T - 1 持平,较 T - 5 降 0.1 万吨,较 T - 22 降 0.4 万吨 [1] - 多晶硅厂家库存 21.9 万吨,较 T - 5 增 0.8 万吨,较 T - 22 降 2.3 万吨 [1] 原料成本数据 - 硅矿石新疆 330 元/吨,较 T - 5 降 10 元/吨,较 T - 22 降 10 元/吨;云南 300 元/吨,较 T - 5 降 20 元/吨,较 T - 22 降 20 元/吨 [1] - 洗精煤新疆 1700 元/吨,较 T - 5 涨 270 元/吨,较 T - 22 涨 450 元/吨;宁夏 1100 元/吨 [1] - 石油焦茂名焦 1400 元/吨;扬子焦 1770 元/吨,较 T - 22 涨 30 元/吨 [1] - 电极石墨电极 12450 元/吨;炭电极 7200 元/吨 [1] 多晶硅(光伏)数据 - 价格方面,硅片(N 型 - 210mm)1.68 元/片,较 T - 5 涨 0.05 元/片,较 T - 22 涨 0.14 元/片;电池片(TOPCon - 210mm)0.305 元/瓦,较 T - 5 涨 0.01 元/瓦,较 T - 22 降 0.59 元/瓦;组件(N 型 - 210mm,集中式)0.682 元/瓦,较 T - 22 涨 0.008 元/瓦;光伏玻璃(3.2mm)20.25 元/立方米,较 T - 22 涨 2.25 元/立方米;光伏级 EVA 价格 11000 元/吨,较 T - 5 涨 300 元/吨,较 T - 22 涨 1200 元/吨 [1] - 利润方面,多晶硅企业利润 -14.1 元/千克,较 T - 1 涨 0.4 元/千克,较 T - 5 涨 0.7 元/千克,较 T - 22 涨 2.9 元/千克 [1] 有机硅数据 - 价格方面,DMC 10800 元/吨,较 T - 5 涨 100 元/吨,较 T - 22 降 200 元/吨 [1] - 利润方面,DMC 企业利润 -1123 元/吨,较 T - 1 涨 39 元/吨,较 T - 5 涨 101 元/吨,较 T - 22 降 92 元/吨 [1] 铝合金数据 - 价格方面,ADC12 20950 元/吨,较 T - 1 降 100 元/吨,较 T - 22 涨 600 元/吨 [1] - 利润方面,再生铝企业利润 170 元/吨,较 T - 1 涨 10 元/吨,较 T - 5 涨 80 元/吨,较 T - 22 涨 410 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宁夏—湖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每年可输送清洁电力 360 - 400 亿度,满足湖南全省 1/6 用电需求;阳光电源为工程源头的宁夏光伏大基地提供 1.27GW 大功率组串逆变器,攻克极端温差、高风沙挑战,破解弱网运行、电压波动、频率偏移三大技术瓶颈,保障光伏电力长期稳定接入和送出 [1][3]
打通西藏与广东,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
虎嗅APP· 2025-09-18 13:21
文章核心观点 - 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将形成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藏每年向大湾区输送430亿度电能 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一半[4] 该项目将缓解广东电力缺口并支持西藏经济发展[8][31][38] 广东电力需求与能源战略 -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和工业第一大省 2024年用电量达9121亿度 与日本全国用电量相当[9] - 尽管年发电量超7000亿度 仍存在巨大电力缺口 未来AI发展将进一步增加电力消耗[10][11] - 电力补充依赖核电扩容和西电东送 目前外送电力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水电大省[15][16] 西藏能源开发潜力 - 西藏当前年发电量不足200亿度 但水能潜在蕴藏量达210GW 理论年发电潜力超万亿度[19] - 清洁能源开发符合碳中和趋势 仅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度[6][20][22] - 藏粤直流工程对接玉曲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 未来需更多电力天路实现资源外送[22][23][32] 藏粤直流工程技术与投资 - 工程全长2600多公里 采用特高压技术实现9毫秒极速输电 计划2029年建成[25][26][27] - 总投资2000亿元 其中直流项目直接投资532亿元 配套电源投资超1500亿元[30] - 建设面临高海拔、电网薄弱等世界级难题 但将创造输电能力最强等技术纪录[30]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工程预计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 显著促进西藏经济发展[31] - 西藏连续多个季度GDP增速第一 未来10年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省份[38][39] - 超级工程集群包括万亿级雅江水电站、4000亿级新藏铁路等 推动西藏经济位次上移[40][42][43] 广东与西藏经济对比 - 广东GDP达141634亿元 人口12780万人 人均GDP11.1万元[36] - 西藏GDP仅2765亿元 人口370万人 人均GDP7.5万元 为全国经济最弱省[36][37] - 两地通过能源合作实现互补 广东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西藏依托大基建实现追赶[35][45][46]
首次横跨三大地理阶梯 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新华网· 2025-09-17 00:26
"依托藏粤直流工程,我国将攻克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 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董言乐说。 [ 责编:袁晴 ] ——超高海拔。藏粤直流工程是西藏清洁电力送出的首条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全线近90%为山 地、30%为高山大岭。工程建设不仅要面临雪山冻土、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及无人区作业等艰巨任务, 还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的世界级挑战。 ——超远距离。藏粤直流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 区,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 ——超大容量。藏粤直流工程额定输电容量为1000万千瓦,超过昆柳龙直流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 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送电超43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新华社广州9月16日电(记者吴涛、胡拿云)16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 程(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和东西部能源输送大 动脉,也是我国首个跨越青藏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