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荒漠化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治沙样本”迎来车企力量:长安福特解锁企业社会责任的“绿色密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2:45
全球荒漠化治理现状 - 全球167个国家近20亿人面临荒漠化威胁 每年有1200万公顷耕地消失 [2]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历时46年 用30万棵植被构筑3046公里绿色长城 [2] - 中国治沙技术跨洲移植至非洲萨赫勒地区 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杰出贡献奖 [2] 长安福特治沙行动实施 - 长安福特成为首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环保行动的车企 带领车主深入沙漠腹地赠送10000余棵幼苗并参与种植 [5][14] - 福探长行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吸引超6.8万名车主加入 执行百余场公益行动 [12] - 公益活动覆盖鸟类栖息地保护 农产品助销 儿童心理关怀等多个领域 [12] 车辆性能与用户体验 - 探险者车队穿越奥陶纪地质运动形成的柯坪大湾沟刀片路 依托纵置后驱平台与纯机械托森差速器保持强劲牵引力 [15] - 在图昆公路风沙环境中 四驱系统实时感知路况变化并分配扭矩 [15] - 车辆后排座椅纯平放倒可形成近6㎡空间 配合B&O音响系统提供沙漠露营体验 [17] 企业战略与社会协同 - 福特汽车持续开展环保奖 员工志愿行动 福野守护计划等更美好世界公益项目 [12] - 将环保公益转化为可感知 可参与 可传承的用户深度体验 [14] - 社会力量与国家工程协同发力 构建企业车主共建共治的创新模式 [20][22]
行业首个!长安福特以“车轮之力”,参与书写中国治沙新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9-25 13:17
伟大事业的成就,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涓滴汇聚。在这场宏大的自然守护行动中,我们逐渐看到一些超越传统角色界限的力量正在加入,比如车企与车主。 源于福特品牌基因中的"长期主义",在行业普遍收缩公益投入的背景下,长安福特仍选择逆流而上。恰逢福特中国30周年,长安福特携25年"福特汽车环保 奖"沉淀,通过"福探长"接过了环保公益的接力棒,带领车主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赠送10000余棵幼苗,并亲身参与种植,助力锁边巩固与生态修复。 这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一种理念的播种、一种精神的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永森 一支由福特探险者车队组成的特殊队伍驶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自驾之旅,而是车企带领车主奔赴"全球治沙样本"工程前线的公益远 征。在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的广袤沙海中,"福探长"们正以独特方式参与这场生态保卫战——他们用车轮丈量中国治沙的壮阔历程,以行动传递 助力生态治理的温暖力量。 破解全球荒漠化难题,中国方案构筑绿色长城 目前,全球167个国家近20亿人面临荒漠化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耕地消失。在这场关乎人类存续的生态战役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历时46年,用 30万棵植被构筑起 ...
中国第七大沙漠治理率达40% 实现“更绿的沙漠”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3:09
中新社鄂尔多斯9月18日电(记者李爱平 陈溯)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16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 尔多斯市召开。在库布其沙漠一处新能源大基地里,作为与会嘉宾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 对外关系官马科斯·蒙托罗·阿卢埃并没看到他想象中的荒芜沙漠,而是欣赏到绿意盎然的秋景以及银光 闪闪的光伏板。 9月16日, 库布其沙漠中银光闪闪的光伏板。 杨净毓 摄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7年,库布 其沙漠治理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联合国宣言。此后,鄂尔多斯设立了国际荒漠化防治技 术创新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推动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共赢。2023年,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启 动"沙特百亿棵树灌木种质工程和立体光伏治沙工程"合作项目,库布其治沙模式开始惠及全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表示,如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率,已从 本世纪初的4.6%达到现在的40%,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今年是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理念提出 ...
【新华社】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闭幕 与会各方达成共识
新华社· 2025-09-18 02:56
论坛举办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了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技术和创新应用实践,分析了当 前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技术难题及其解决之道,探讨了推动产业融合和政策协同的现实需求,共商全球携 手应对之策。 在闭幕式上,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 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发布了《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伙伴关系倡议》。 共识倡议科学划分封禁保护区、系统修复区和合理利用区,治可治之沙、需治之沙;呼吁加强全球 行动,将草原保护修复纳入全球生态治理核心议程,推动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倡议成立 国际草原联盟,支持设立国际草原日。 9月17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闭幕。与会各方达成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 ...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闭幕 与会各方达成共识
新华社· 2025-09-17 12:56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7日电 (记者 恩浩)17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 治区鄂尔多斯市闭幕。与会各方达成《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 共识倡议科学划分封禁保护区、系统修复区和合理利用区,治可治之沙、需治之沙;呼吁加强全球 行动,将草原保护修复纳入全球生态治理核心议程,推动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倡议成立 国际草原联盟,支持设立国际草原日。 论坛举办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了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技术和创新应用实践,分析了当 前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技术难题及其解决之道,探讨了推动产业融合和政策协同的现实需求,共商全球携 手应对之策。 在闭幕式上,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 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发布了《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伙伴关系倡议》。 ...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达成共识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1:25
中新社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 李爱平)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17日在内蒙 古鄂尔多斯闭幕,与会各方达成《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 本届论坛聚焦科学防治荒漠化、科技赋能综合治理、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土地友好型商业 发展等议题,通过主旨报告、专题发言、对话交流、现场参观等环节,展示了中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 进新时代"三北"工程的科学理念、实践措施、成效进展和美好蓝图。(完) 共识强调,防治荒漠化不仅是对生态的恢复,更关乎人的尊严,主张尊重自然,科学防治,坚持山水林 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修复退化沙化土地与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相结 合,全力构建人沙和谐共生新格局。 共识倡议科学划分封禁保护区、系统修复区和合理利用区,治可治之沙、需治之沙;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和应用技术攻关,推动荒漠化防治从经验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变;呼吁加强全球行动,将草原保护修复纳 入全球生态治理核心议程,推动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倡议成立国际草原联盟,支持设立 国际草原日;欢迎全球企业界响应"土地友好型商业发展"倡议,加大绿色投资,创新商业模式;重申支 持广泛开展国际交 ...
2.57亿公顷、2亿亩、1200亿元……多角度“数”看“黄皮肤”持续披新绿
央视网· 2025-09-17 03:43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6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三北"工程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超2亿 亩,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牧草、经济林果、中药材、沙漠旅游等沙产业,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 中国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先后成立中阿、中蒙和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在蒙古、中亚、非洲等地建立 治沙示范基地。 中国荒漠化土地有2.5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通过相继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 耕还林还草等一批重点工程,中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万公顷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 减67万公顷。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植被平均盖度达到20.22%,较10年前上升了2.6%。近 10年,发生沙尘天气次数较上个10年减少了30%。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长黄采艺介绍,"十四五"以来,"三北"工程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超2亿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 缩减"。重点治理区实现由" ...
国际代表“点赞”中国治沙成就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3:14
中新社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16日电 题:国际代表"点赞"中国治沙成就 中新社记者 陈溯 李爱平 从"死亡之海"到"绿色奇迹",植被覆盖率从不到3%提升至50%以上、沙尘暴发生频率下降约90%......作 为中国防沙治沙的缩影,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近日吸引全球目光。16日至17日,第十届库布 其国际沙漠论坛期间,多位国际代表"点赞"中国治沙成就。 "土地退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着我们的星球,每年有1亿公顷土地退化,相当于每秒消失四个足球场, 这破坏了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经济以及人类尊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 行秘书亚丝明·福阿德表示,当前全球面临的荒漠化挑战极其严峻,迫切需要世界采取行动。 "在库布其,人们已早早采取行动。"亚丝明·福阿德表示,中国政府、企业、社区并肩携手,同心协力 把荒漠变成生命之源,"这正是世界所需要的经验"。 20年前,中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防沙治沙跑出"加速 度"。中国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515 万亩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0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到2 ...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6:23
中新社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16日电(记者 陈溯 李爱平)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 尔多斯市开幕。本届论坛以"科学治沙 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科学防治荒漠化、草原保护与可持续经 营等议题,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等国内外20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以来,"三北"工程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 超2亿亩,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中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 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000万亩。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 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植被平均盖度达到20.22%。近10年发生沙尘天气次数较上个10年减少30%。 据悉,本届论坛将举办主旨论坛、专题论坛和院士对话,还将组织中外嘉宾参观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 带建设、"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创新模式,全方位展示中国荒漠化防治新经验、 新模式、新成效。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始终聚焦荒漠化治理和绿色经济发展,促成了多项双边、多边 合作倡议和协议,推广了多个荒漠化治理 ...
中国荒漠化治理获国际赞誉
新华社· 2025-09-14 12:31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4日电(记者李云平、赵泽辉)9月13日至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多国驻 华使节及联合国相关组织代表实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地的荒漠化防治成果。 来自哈萨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国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节、代表探访中国 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沙棘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示范 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和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等生态建设现场,深入了解中 国"三北"工程在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 国家林草局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中国将继续主动分享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荒漠化综合防治、生物 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实践经验,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将于9 月16日开幕,进一步围绕"科学治沙 绿色发展"主题,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合作。 活动中,各国代表高度评价中国治沙成就。近年来,中国先后成立了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中 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了 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