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

搜索文档
《环球ESG观察》(第七期):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ESG实践迈向新阶段
环球时报· 2025-09-29 05:0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可持续发展非一日之功,ESG实践需久久为功。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以多维度实践, 回应能源安全、科技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 为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 -2027年)》。首个中国组织制定的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为全球技术评估提供了统一框架。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枪总数已达1734.8万个,绿色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区域合作持续 深化,沪港两地举办可持续信息披露研讨会,共商标准衔接与企业实践。企业层面,蒙牛、南方电网、 中远海运、唯品会等公司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员工日常与运营细节。这些实践共同勾勒出政策、市场与技 术协同推动绿色转型的图景。 一、国内动态 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七部 门联合印发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包括组织创作 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农民群众乐于 ...
青春华章|江豚、丹顶鹤、东方白鹳……这些“国一”保护动物为何青睐这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3:32
作为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新济洲上的居民曾饱受洪水侵扰、交通不便和环境破坏之苦。转折发生在2000年11月,南京市江 宁区对岛上3000多位居民全部实施"生态移民",新济洲开启了休养生息模式。随后,湿地公园范围内其余几个岛也陆续不再进 行生产活动。 中新网南京9月28日电(记者 高萌 葛勇)一只獐子跃入长江,四脚快速划动着。涨水了,它要游到夹江对岸的新济洲去,那里有牢 固的堤防和原始的生态环境,是个理想的新家。 潘小玲在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工作已经7年多了,每到汛期,她和同事们总能看到獐子过江的有趣场面。不仅是獐子, 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推进,这里正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江上天堂"。 日前,记者跟随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登船前往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江风习习,沿途可 见岛上植被密布,满目葱茏。宣教员张皖宁告诉记者,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片水域生活着一群珍贵的"居民"——国家一 级保护动物江豚。 江豚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目前,新济洲附近的"常住居民"从2016年的16头增加到了32头,"由一个老祖母带着一个家族。"张皖 宁介绍,江豚每隔一会儿要到水面来换气,高兴了也 ...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9月22日至2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 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代表参会。 这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本届大会以"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展示我 国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就,为全球环境治理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 划"秘书长安东尼奥·艾伯鲁表示,中国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 网络,其中的许多保护区已成为平衡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全球典范。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单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肩,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 标和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治理 中国生物圈保护工作一直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中国开发了集图像、声纹及视频于一体的动植物物种智 能识别技术,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和移动智能终端,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 ...
AI智慧鲸豚保护实践亮相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1:01
9月22日至2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 护区大会在杭州召开。在中国鲸豚监测和保护技术边会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白鱀豚保 护基金会、联想集团携AI智慧鲸豚保护项目亮相大会,展示了长江江豚保护成果及最新进展。 在公众参与层面,随着"大江之歌"科普计划、AI互动展览,以及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与"赏豚 攻略"等举措的相继落地,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学校、志愿者通过影像记录、科普教育、巡护支援 等方式加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第六届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指出,水生生物保护 比陆生生物保护的难度更大,当下开展的研究和探索所积累的鲸豚保护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希望未来可 以复制到全世界大江大河之中的更多物种。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表示,科技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保护效率,更在于连接 多元主体、赋能多元参与。联想集团愿继续以技术为桥梁,与各方携手,让更多人、更多机构能够以自 己擅长的方式,加入到鲸豚保护这项美好事业中,让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成为一场全民参与、世代延续 的共同行动。 据介 ...
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举办 华泰证券倡议共同投资可持续未来
新华网· 2025-09-26 10:29
公司ESG战略与项目 - 华泰证券将生物多样性纳入ESG治理并于2018年创设"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助力"长江大保护" [1] - 项目覆盖区域从长江源头延伸到入海口 从物种保护和社区发展拓展到青年人才发展和上市公司生物多样性保护 [1] - 2024年6月5日华泰证券携手红树林基金会在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开启"一个长江"江苏滨海湿地保护示范项目 [1]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上海 深圳 北京三家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要求部分上市公司最晚在2026年披露生物多样性信息 [2] - 《指引》将企业经营行为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紧密连接 引导资本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和责任担当 [2] 论坛倡议与行动 - 华泰证券呼吁社会各界汇聚金融和社会力量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2] - 公司青年员工代表和环保活动资助计划代表发布"青年参与滨海湿地保护宣言" 号召通过日常行动参与环保 [2]
解开这座“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的生态密码
新华社· 2025-09-26 02:32
新华社杭州9月25日电 题:解开这座"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的生态密码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黄筱、顾天成 9月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闭幕。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约4000名代表的见证下,杭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称 号,杭州市临安区被授予"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发展实践地"称号。 这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首次落地亚洲,为何选择杭州?获得"人 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荣誉背后,杭州又有哪些生态密码有待解开?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只要把耳朵贴在树干上,就能听到大树生长'嘎拉嘎拉'的低语声。"每次漫步天目山, 杭州临安天目山镇天目村村民王雪良都会与大树"亲密交流"。在当地人心中,这些古树 是"森林的主人",千百年来被精心守护。 在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分布着全球同类树种中最高的金钱松、面积最大的柳 杉古树群、最古老的野生银杏群落,以及稀有的野生天目铁木和野生羊角槭。自1996年加 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来,该保护区建立了一系列创新保护机制。 "我们保护的动物与整个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 护员章叔岩介绍,保 ...
【科技日报】AI智慧鲸豚保护实践亮相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科技日报· 2025-09-26 01:25
项目背景与成果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 联想集团联合展示AI智慧鲸豚保护项目 聚焦长江江豚保护成果及技术出海实践 [1] - 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得益于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支持 迁地保护措施落地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1] - 形成自然保护 迁地保护 繁育保护 离体保藏同步进行的保护体系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联想集团开发江豚智能监测平台 引入具身智能六足机器人用于复杂环境数据采集与监测 [2] - 技术探索涵盖AI影像识别与追踪 水下声呐数据分析 生成式AI模型等前沿领域应用 [2] - 保护经验具备普遍意义 可复制至全球大江大河多物种保护 [1] 社会协作与国际化 - 水生生物保护需依靠一线工作者 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突破困境 [1] - 联想集团从技术赋能 公众参与 国际协作三层面展开探索 推动保护技术出海 [2] - 长江江豚保护为世界濒危物种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样本 [1]
《为自然融资》全球报告重磅更新: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扩大至942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34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保尔森基金会) 今日,保尔森基金会在美国发布《为自然融资》(Financing Nature)中期报告(以下简称"中期报告")。该报告是继2020年保尔森基金会、美国大自然保 护协会及康奈尔大学联合发布《为自然融资》(Financing Nature)全球报告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指出,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已从2020年的每年 7110亿美元扩大至9420亿美元。尽管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认识有所提升,但自然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地球上多达一 半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亨利 · 保尔森 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 报告指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尽管资金缺口巨大,但通过制定实施得当的政策和创新的融资机制,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的繁荣和福祉构成深远的风险。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正在不断发掘有效的应对之道。过去五年,我们在开发创新性的融资机制和 推动自然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当前的症结并非认识不足,而在于如何激发更强的领导力与更切实的政府行动。" 该报告在"彭博慈善基金会全球论坛"上发布,恰逢第80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也正值将在亚马逊 ...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AI智慧鲸豚保护实践助力中国方案“走出去”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7:54
会议背景与主题 -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于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 主题为"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系首次在亚洲举办 [1] - 大会期间举办中国鲸豚监测和保护技术边会 展示长江江豚保护成果及技术出海实践 [1] 长江江豚保护成果 - 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得益于长江十年禁渔政策 迁地保护措施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 - 保护模式涵盖自然保护 迁地保护 繁育保护与离体保藏同步进行 自然种群止跌回升 迁地种群稳定增长 [2] - 形成可向近岸小型鲸豚保护复制推广的经验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开发江豚智能监测平台 引入具身智能六足机器人用于复杂环境数据采集与监测 [3] - 探索AI影像识别与追踪 水下声呐数据分析 生成式AI模型等前沿技术实际应用 [3] - 推出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与"赏豚攻略" 通过科普计划与AI互动展览提升公众参与度 [3] 国际合作与经验推广 - 长江江豚综合监测和调查技术已推广至柬埔寨 缅甸和孟加拉等国河流鲸豚研究 [2] - 联合发布"国际小型鲸类保护计划" 推动中国全链条保护模式走向国际舞台 [3] - 未来中国综合保护技术将在亚洲和南美淡水豚分布国家落地实施 [2]
杭州生态实践“圈粉”国际代表
杭州日报· 2025-09-25 03:08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供图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启幕。作为该大会首次落址亚洲、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成员国参与最广的一届盛会,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齐聚,围绕"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 的未来"共话生态发展。多数代表不仅肯定中国生态保护经验,更直言"爱上杭州"。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共生愿景,数字技术应用经验值得全球分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安东尼奥・阿布雷乌如是评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宝 荣点赞浙江:"从理论到实践,平衡保护与发展做得特别好,既守好生态家底,又让百姓有获得感。"马 来西亚国立大学行政主管艾哈迈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得到一些有益借鉴。 为期4天的大会中,将举办5场全体会议以及76场边会和平行论坛。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期间"杭州 经验"备受关注,成为亮眼的"生态名片"。 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的杭州探索 在经验交流环节,杭州上城区分享了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的实践与探索。2024年,杭州市上城区被 列为浙江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友好城区建设试点,在全国城区范围内首创"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融 合宣教模式,并推出全国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