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公共图书馆5年间到馆人次增长4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4:03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 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 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力 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需求日益强烈,希望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更多便 利。"十四五"以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主要成果,老百姓得到了哪些实惠? "我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鼓励开展延时错时服务,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文化和 旅游部副部长王建华在发布会现场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 到馆人次比2019年增加4.4亿、增长49%。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 转变,把选择权更多交给群众,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孙业礼表示,"十四五"以来,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 ...
文商旅体融合赋能 2025成渝戏剧双城记活动在蓉启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1:50
关注青年戏剧力量的成长与聚集,也是本届双城记的亮点之一。活动面向全国专业院团、艺术高校、社 会艺术团体征集原创作品,遴选出11部优秀作品将参加青年戏剧竞赛评选。同时,彭州百里一·龙兴集 街区设立青年戏剧大本营,通过演出以及戏剧大师课、自在对谈、戏剧工作坊等互动交流活动,为青年 戏剧人、青年戏剧爱好者提供交流互动与实践成长平台。 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本届活动精心策划"跟着戏剧去旅行"系列主题线路。以彭州青年戏剧演 出、"漫游的史诗"巡展、山间音乐会为核心,串联龙门山自然风光、白鹿中法风情小镇等资源,设 计"戏剧体验+彭州旅游专线"旅游产品,带动彭州餐饮、住宿及文创消费,实现戏剧与文旅的双向赋 能。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动活动,2025成渝戏剧双城记将通过国际化剧目展演、青年表达与创作,以 及多样化的活动构建文旅消费场景,展现成渝地区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与蓬勃发展的城市活力,为大众 呈现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戏剧盛宴,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动活动——2025成渝戏剧双城记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启幕,为期18 天的成渝戏剧盛宴由 ...
奏响“四季额济纳”新乐章
央视网· 2025-09-26 00:20
额济纳旗通过"3+1"文旅项目的集中亮相,不仅拓展了旅游产品的内容纵深,更从体验方式、科技融 合与文化表达等层面系统升级,为游客构建了一个立体、互动、有温度的旅行目的地新形象。 额济纳旗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2025年的新型旅游业态,继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游 客无论何时到来,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品位、内涵与温度。" 近日,以"声撼居延夜・燃动额济纳"为主题的2025额济纳电音狂欢季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正式启动。活 动将持续至10月20日,横跨整个胡杨林最佳观赏期,以"音乐+文旅"的创新形式,为游客打造一场融合自 然奇观、潮流文化与沉浸式体验的秋日盛宴。 本次2025额济纳电音狂欢季以浓郁地域风情与现代摇滚碰撞出独特舞台魅力;顶尖杂技团队呈现力与 美交织的高难度表演。此外,多元艺术形式轮番登场,打破传统演艺边界,让每一晚的额济纳化身为星光 与音浪交织的狂欢舞台。 以2025电音狂欢季为契机,额济纳旗于2025年同步推出三大重磅文旅项目,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维 度。额济纳胡杨林观光小火车,以慢行交通方式深度链接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提供沉浸式生态游览体 验;胡杨林沉浸小火车光影夜游,通过声光电技术重构夜胡杨场 ...
雅安文旅“矩阵”这样建
四川日报· 2025-09-05 06:25
8月,在荥经县龙苍沟镇的桌山花栖谷内,以百日菊为主的30余亩花田花开正盛。雅安观察 黄刚 摄 近日,"国宝在绿水青山"二〇二五大熊猫生日季丰容活动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举行。雅安观察 黄 刚 摄 位于环贡嘎山地户外旅游片区的石棉县草科温泉小镇即将打造完工。雅安观察 黄刚 摄 8月15日,雅安市名山区的百丈湖水上运动休闲俱乐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雅安观察 黄 刚 摄 构建"1+5"矩阵打造文旅品牌 1 以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为引领 + 5 建设5个文旅目的地 近日,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举行,一组数据引人关注——2024年,雅安全市共接待游客3000万 人次,旅游总花费达315.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17%、39.12%。 高增长态势下如何再提速?雅安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积极补齐短板弱项,探索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 展优势的更快路径。 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突出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天府之肺·熊猫雅安"文旅品牌。如聚焦大熊猫文化 世界级IP,打造来雅必游的文旅旗舰项目,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等。 突出优势 8月末,暑期已到尾声,来雅游客却没有减 ...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 好吃更好玩 “文旅+”花式打开乐山
四川日报· 2025-09-04 00:46
文旅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文旅经济总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1] 新业态发展 - 夹江县杨湾纸坊上半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打造书画纸产业基地实现纸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2] - 峨眉派女子功夫团通过融合武术与书法、国画等传统元素 用场景化叙事复刻武侠经典 [2] - 拥有3处世界级遗产、39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 实施"三年攻坚计划" 重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精品再造等五大行动 [2] - 目标实现入境游客人数、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三个倍增 [2] 文旅新场景建设 -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催生"文旅+"和"+文旅"多种模式 推动从景区游到全域游、观光游到体验游转变 [4] - 峨眉山叠川麦芽威士忌体验中心体现工旅融合实践 [1][4] - 推进峨眉南山旅游综合开发 重点发展康养度假、户外运动和工文旅融合 [4] - 下半年将举办近30场重大赛事和演艺活动 [4] 产业发展目标 - 三年内再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两张世界级名片 [4] - 重点做强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四大特色产业 [4] 传统文化创新 - 夹江竹纸制作技艺通过现代化生产与活态博物馆融合实现文化产业化 [2] - 峨眉武术通过挖掘流派故事和文化内涵打破传统框架 [2]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01:12
行业政策与发展规划 - "十四五"期间行业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 - 行业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有力发挥作用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1] 市场规模与消费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 同比增长20.6% 出游花费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2] - 贵州榕江"村超"单日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2] - 行业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增长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引导扩大消费[2] 文旅融合与产品创新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城至2024年底观演人次超4000万 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80%[4] - 红色旅游类A级旅游景区数量和游客接待量连年增长[7] - 传统文化类景区从2012年2064个增至4000余个 年均增长8%[7] - 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增强旅游功能 非遗有机融入旅游产品[7] 产业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现有1.65万家A级旅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处[8] - 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近900家 旅游休闲街区700余家 乡村旅游重点村镇9500余家[8] - 2021年以来15个乡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总数居世界第一[8] 政策支持与消费促进 -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中国旅游日"活动 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活动[3] - 实施《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培育新增长点的政策措施[3] - 推动景区强基焕新行动 加强景观风貌和服务设施微改造精提升[9]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满足“诗和远方”新期待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新华网· 2025-08-26 00:11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满足"诗和远方"新期待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新华社记者徐壮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以来,我国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到"旅游+""+旅游"活力四射,再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 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旅游业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旅 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暑热渐消,位于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热度不减。这个景区没有自然风光,也不是历史遗迹,却 凭借21个剧场、近千名演员打造的近700分钟沉浸式演出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自2021年6月开城至 2024年年底,超4000万人次到这里观演,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80%。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令人深感文旅融合的魅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更加"有料"、有趣、有 深度。 绿茵场上人声鼎沸,赛场周边"一房难求",夜市小店 ...
三大龙头景区引领 阿坝文旅全域绽放
四川日报· 2025-08-25 06:49
核心观点 - 阿坝州文旅产业呈现"月明星稀"格局 三大龙头景区客流优势显著但区域发展不均衡 州政府提出2030年建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 通过全域发展策略推动"星汉灿烂"式均衡发展[5] 景区运营现状 - 九寨沟景区2024年截至8月15日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连续20多天门票售罄[5] - 黄龙景区截至8月19日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 较2024年提前14天达成该目标[5] - 四姑娘山景区7月下旬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5] - 同属九寨沟县域的神仙池 爱情海等景区接待量仅为数万人次 与龙头景区形成显著差距[6] 发展战略与目标 - 提出"五动"策略:景区带动优布局 线路联动兴全域 产业互动增效益 品牌推动拓市场 机制促动强活力[4] - 打造"五个之州":自驾之州带动基础提升 研学之州带动内涵提升 民宿之州带动品质提升 网红之州带动业态提升 好客之州带动服务提升[4] - 目标203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8亿元 旅游总花费达2700亿元 建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4] 空间布局优化 - 构建"三核驱动"发展格局:以九寨沟 黄龙 四姑娘山龙头景区为引领 高品质A级景区为骨架[6] - 差异化开发提升四大片区景区景点 实现多点开花全域绽放的布局[6] - 九寨沟县推动生态旅游景区与特色文化融合 涵盖神仙池 爱情海 甲勿海·熊猫园等7大景区[6] 交通配套提升 - 九寨沟县延伸县内景区直通服务 开行核心景区至金猴谷 甲勿海·熊猫园等周边景区直通车[7] - 推动18家租车公司开通高铁站 城区 景区间租车业务 100辆网约车已获批将逐步投入运营[7] 线路开发计划 - 提出7大主题线路:世界遗产之旅 生态康养之旅 科考研学之旅 藏羌风情之旅 红色育人之旅 户外探险之旅 冰雪浪漫之旅[11] - 重点打造大九寨旅游草原环线 理小路自驾精品线为目标的世界级旅游风景道[9] - 理小路串联毕棚沟和四姑娘山两大景区 被誉为"川版独库公路"[9] 资源开发潜力 - 全州共有360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 目前五分之四(约2880处)尚待开发[9] - 第二梯队景区包括毕棚沟 莲宝叶则 中国古羌城 黄河九曲第一湾等7个景区呈现强劲发展态势[9] 特色文化开发 - 马尔康市深耕"幸福锅庄城·诗歌马尔康"文旅IP 嘉绒锅庄民俗活动首次邀请马来西亚等国舞蹈队参赛[12] - 首设马尔康半程马拉松赛吸引25个国内省份和英国 波兰等国1450余名选手参赛[12] - 松潘县下八寨乡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红谷驿站自去年9月开张以来收入约10万元[11]
四川德阳:加快建设“世界三星堆·安逸游德阳”区域文旅品牌
搜狐财经· 2025-08-19 21:29
核心战略定位 - 德阳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 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 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1] - 提出"世界三星堆·安逸游德阳"区域文旅品牌 以三星堆为文化内核 以安逸游为体验载体 融入全省文旅版图 [9] 三星堆文旅开发 - 三星堆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从1997年70万人次增至新馆建成后超600万人次 增长近9倍 [3] - 着力建设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 世界一流博物馆和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 构建演艺大秀 主题巡游 数字文创等应用场景 [4] - 打造"一核三区"新格局 即以三星堆文化为内核 配以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文旅融合发展引领区和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区 [4] - 将于今年9月举办首届三星堆论坛 常态化举办三星堆面具节和半程马拉松活动 [4] 多元文旅产品体系 - 依托龙门山脉 龙泉山脉自然资源和文庙 德孝城文化瑰宝 深化"文旅+百业"融合模式 [6] - 建设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 打造串联天府冰雪小镇 云溪谷漂流 文博半山的避暑休闲目的地 [6] - 构建工业旅游链 包括金鑫工业文化博物馆和剑南春天益老号等工业体验园区 [6] - 提质升级77个文旅名村 形成"一村一主题 月月有活动"的乡村文旅矩阵 [6] 国际化发展举措 - 依托成都都市圈2500万人口市场和最佳通勤条件 满足近郊体验与观光需求 [8] - 推进总投资千亿元的百个重点文旅项目 将世界级资源转化为世界级体验 [8] - 规划建设"德阳之窗"文化地标 开展文化基因解码行动强化国际表达 [8] - 链接国际友城资源 借力国家驻外机构构建多语种全球营销网络 [8] - 优化快进慢游旅游交通 完善多元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游客获得感 [8]
绵阳实施“五大工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串起景区“珍珠链” 建设文旅新地标
四川日报· 2025-08-15 06:28
核心观点 - 绵阳市通过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和新型业态拓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目标到2027年旅游总花费达1400亿元 2030年建成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4][5][6][10][11] 资源整合与线路规划 - 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1134亿元 [6] - 推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北线串联李白故里、平武报恩寺等景区 东线融合蜀道三国文化与"两弹一星"精神 西线结合大熊猫资源与藏羌文化 [6][7] - 平武县入选"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 依托九绵高速推出8条四季专享旅游线路 [8] 品牌IP建设 - 以李白文化为核心IP 推出沉浸式实景游"太白剧本杀" 实现文化出圈 [9] - 两弹城博物馆2024年7月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 通过科普体验和故事会强化红色教育 [10] - 依托三大IP(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打造全国性文旅地标 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野生种群22.4% [10] 新型业态与消费场景 - 拓展"文旅+百业"模式 重点发展演艺、科技、赛事业态 [11] - 科技城新区研学基地2024年接待超5000人 营收超35万元 [11] - 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暑期客座率显著提升 开通北川至达州/重庆航线 [11] - 2024年计划引进25项以上国家级/省级赛事 举办超350场市县赛事 通过"赛事+旅游"模式带动关联产业 [12] 基础设施与区域协同 - 木座服务区作为九绵高速首个投入使用的服务区 成为地方文旅展示窗口 [4] - 平武县实现成都3小时抵达、绵阳主城区2小时抵达的交通便利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