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开发类ChatGPT应用,仅供内部测试新版Siri;Anthropic:国际员工将增长两倍,AI团队扩张五倍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9-28 00:08
1.【李开复:如果十年后回顾DeepSeek如何让中国未落后美国,答案一定是开源】9月27日,零一 万物CEO李开复在长江CEO组织20周年返校日庆典上表示,DeepSeek对中国AI发展的核心贡献在于 推动了开源生态的形成。"如果十年后,我们回顾DeepSeek怎么让中国没有落后于美国,答案并非其 技术能力本身,而是它带来了中国(大模型)开源时代。"李开复提到,自DeepSeek开源以来,国内 多家企业相继开源大模型,形成了"既开源、又比拼速度"的良性竞争局面。他认为,开源模式高度契 合中国企业的学习特性,有望助力中国在AI领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界面新闻) 2.【OpenAI CEO:2030年前通用人工智能将到来,未来AI接管人类40%工作】OpenAI CEO奥特 曼表示,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2030年前到来,这种AI将"远比人类聪明",号称是"超级AI"。奥 特曼认为人们不应以悲观的视角看待AI,他指出,即使没有AI,很多30年前的工作如今也不复存在, 他声称AI将在未来接管人类经济社会中30-40%的工作。(同花顺财经) 3. 【Anthropic:国际员工将增长两倍,AI团队扩张五倍】9月 ...
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重庆召开,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建设进入关键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07:52
8月29日,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在重庆举行,本次大会以"开源拓界 众行致远"为主题,共同探讨开源共 建模式的深化应用、生态可持续性与产业生态协同机制等重要话题。 本届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支持,普华基础软件(重庆)有限公司和中电科芯片技术(集 团)有限公司承办,聚集了来自政、产、学、研、用等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会议同期,还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开放原子 开源基金会园区行(重庆站)、生态展示区活动,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与芯片、开源生态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开源模式是生态竞争的创新之路 21世纪的竞争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开源模式是在智能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之路。开源车用操作系统体系的价值,不仅在 于减少行业的重复投入、避免分散的生产力,更在于通过顶层设计把芯片、服务商、测试、量产和人才紧密连接起来,形成真正协同、可持续、互利共赢 的产业生态。 为构建高效开源软件服务网络与优质的人才梯队,开源小满EasyXMen社区搭建"开源小满认证服务提供商"与"开源小满 ...
搅动AI风云的扎克伯格:哈佛“辍学生”的传奇与争议
36氪· 2025-07-31 10:34
公司发展历程 - Meta(原Facebook)由马克·扎克伯格于2004年在哈佛大学宿舍创立 最初名为"TheFacebook" 旨在提供基于真实身份的在线社交平台 通过个人档案、好友添加及状态发布功能打破传统社交时空限制 [9][10] - 平台推出后迅速在哈佛校园内引发轰动 随后扩展至斯坦福、哥伦比亚、耶鲁等高校 并进一步覆盖美国及加拿大、英国等多国大学 用户数量快速增长 [10] - 2004年获得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的50万美元投资 为初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1] - 2005年9月正式更名为Facebook 2012年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同年完成纳斯达克上市 市值持续攀升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公司之一 [15] 技术产品创新 - 早期开发具有智能推荐功能的媒体播放器"Synapse" 可根据用户音乐偏好自动推荐歌曲 获得微软、苹果等公司关注但最终选择免费开源 [6] - 在哈佛期间先后创建课程选课网站"Course match"和照片评分网站"Facemash" 后者因隐私问题被关闭但为Facebook奠定社交网络洞察基础 [7][9] - Facebook通过搭建稳定服务器架构、开发高效算法及简洁界面 实现好友推荐和信息展示功能 累计用户数在2004年秋季突破100万 [10][12] AI战略转型 - 2021年10月公司更名为Meta 聚焦元宇宙和AI技术开发 坚持开源Llama系列模型以构建开发者生态 [18][20] - Llama 3.1 405B模型在代码生成和多语言理解任务接近GPT-4水平 开源模型下载量突破十亿次 吸引AWS、NVIDIA等科技巨头加入生态联盟 [20] - 2025年初Llama 4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不及预期 在aider polyglot编码基准测试得分仅16% 落后于32B参数竞品 因4000亿参数混合专家架构存在推理效率低下问题 [22] - 公司启动"超级智能计划" 从OpenAI、苹果、谷歌挖角顶尖人才 组建3400人规模AI团队 并为顶级研究员提供4年3亿美元薪酬(首年兑现1亿美元股票) [22][23] 商业策略调整 - 扎克伯格近期表态将放弃AI开源策略 强调需严格管控超级智能安全风险 与一年前承诺开源立场形成显著转变 [23] - 公司通过"技术开源-应用闭源"商业模式规避与OpenAI直接竞争 利用开发者社区反哺技术迭代 [2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法媒:大会体现中国AI领域雄心
环球时报· 2025-07-28 22:47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况 - 大会展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1] - 现场发布300项项目采购需求,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约162亿元 [1] - 数十款人形机器人亮相,涵盖倒啤酒、打麻将、拳击等多样化功能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AI技术正从"渐进式创新"转向"指数级跃迁",大模型呈现"周级迭代"爆发态势 [2] - 人工智能从算法层云端计算下沉至现实操作终端,落地进程全面加速 [1] - 中国AI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正在加快,服务型与工业型机器人加速落地 [1] 中国企业大模型进展 - 京东言犀大模型升级为JoyAI,750B大模型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 - 阿里巴巴开源三款大模型,性能可比肩Claude4、GPT4.1、Gemini2.5 pro等顶尖闭源模型 [2] - 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1.0并宣布全面开源 [2] - 月之暗面Kimi K2模型上线后开源,代码和智能体任务达到顶尖闭源模型水平 [4][5] 中美AI发展模式对比 - 美国AI企业主要采用闭源模式,中国采取开源模式,通过工程实现和市场规模优势实现商业冲击 [3] - 中国AI企业从低中端市场起步快速商业变现,逐步向高端发展,技术紧随美国创新步伐 [5] - 月之暗面Kimi K2在无法获得最先进GPU条件下,通过算法创新实现性能突破 [4][5] 行业生态与用户特征 -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指出国产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耀眼,但在图像视频领域仍需提升 [5] - B站数据显示每月超1.4亿用户观看AI内容,用户画像呈现"高线、高知、年轻"特征,一、二线城市占比近50% [6] - 中国AI应用开发势头强劲,企业积极拥抱AI技术商业化 [6]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中方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引发外媒关注,美国对此态度相对消极 [1] - 英伟达CEO黄仁勋点名中国大模型DeepSeek R1、阿里通义千问和月之暗面Kimi,认可其在受限环境中的创新 [4]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27 21:57
行业整体表现 - 1月至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 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 利润增速较收入高1.6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质量改善 [1][2]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096亿元占比68.3% 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1] - 软件业务出口额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拓展及AI/云计算领域技术优势 [2] 区域发展格局 - 东部地区贡献全国84.2%软件业务收入 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别增长12.3%和11.9% [2] - 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五大重点省市地位稳固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农村普及率69.2% 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84.1% [3]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 [3] 人工智能驱动变革 - AI辅助开发工具提升研发效率 通用大模型降低技术门槛 439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 [4] - 上半年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达1810个超2024年总量 AI产品成为骨干企业新增长点 [5][6] -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超1200款总量11.9亿台 应用与元服务超2.5万个 生态伙伴450家 [5] 技术创新动力 - 开源、云与AI三重趋势叠加 开源模式降低创新门槛 国内开发者群体庞大 [7] - SaaS模式推动软件向服务转变 大模型技术注入新活力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 [7][8] - 工信部将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 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 [8] 未来展望 - 6月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景气度超55% 预计全年行业增速保持10%以上 [8] - AI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将维持高增长率 [8]
前谷歌CEO施密特:要先给AI“立规矩”,更偏好开源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06:46
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与合作 - 前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与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开对话,聚焦AI时代的全球竞争与合作 [1] - 两位科技领袖认为AI技术边界的设定需通过跨国合作完成,并建立明确的价值共识 [1] - 施密特指出竞争推动行业进步,引用基辛格观点强调中美AI合作需从零建立信任 [1] AI治理与规则制定 - 基辛格在2021年呼吁全球在AI发展中平衡兴奋与警觉,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 [2] - 施密特指出当前缺乏让AI彻底"守规矩"的方法,美国研究显示AI模型仍存在撒谎和作弊行为 [2] - 施密特提出理想状态是从训练阶段确保AI"不会学会做坏事",并强调需通过对话解决AI控制武器等关键问题 [2] 开源与闭源模式比较 - 中国领先AI模型多开源或开放权重,美国模型则以闭源为主 [2] - 施密特偏好开源模式,认为开源生态促进技术普惠、全球创新共享及跨国研究人员交流 [2] - 施密特曾主导Android开源战略,认为开源有利于技术发展但存在安全风险,闭源模型更可控 [3] - 开源技术需在开放与安全间平衡,灵活限制或能拓展应用前景 [3]
黄仁勋:中国AI“世界级”,很想买辆小米汽车
金十数据· 2025-07-16 08:14
英伟达CEO黄仁勋链博会演讲核心观点 - 盛赞中国AI模型"世界级",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承诺继续在华投资 [1] - 未来十年将诞生能理解物理世界并执行任务的AI,颠覆传统工厂模式,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 [1] - 高度评价中国电动汽车进步"令世界震惊",特别表达对小米汽车的兴趣 [1] 英伟达业务动态与市场反应 - 准备恢复向中国出货H20芯片,此前因美国出口限制自4月起暂停销售 [3] - 出口限制导致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几乎减半,4月当季损失25亿美元销售额 [3] - 预计截至7月当季还将损失80亿美元,季度销售额预期为450亿美元 [3] -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单日上涨4.04%,市值单日增长1618亿美元 [3] 中国AI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有数百个"数字孪生"研究项目,使用英伟达Omniverse平台训练机器人 [2] - 超过150万中国开发者使用英伟达技术 [2] - 中国企业采用开源模式推动国际合作,如月之暗面Kimi K2模型在某些编码指标上超越ChatGPT与Claude [2] 行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与小米在多个领域密切合作,特别提及小米自动驾驶、智能手机等技术 [1][3] - AI正全面驱动中国消费科技领域,包括微信、淘宝、抖音、美团等平台 [3] - 点名腾讯、网易、米哈游、字节跳动、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等推动全球AI发展 [2] 未来AI发展趋势 - AI将成为不亚于电力与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 [2] - 未来工厂将以软件和AI为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生产智能产品 [2] - 未来十年AI发展方向是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系统,能与人类协作并理解物理世界 [3]
欧洲汽车科技反击战开启!大众、奔驰、宝马等11家巨头联手打造开源软件平台
华夏时报· 2025-07-01 11:17
欧洲车企软件联盟 - 大众、宝马、奔驰联合博世、大陆等11家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开源汽车软件平台,目标重新掌控数字化未来[1] - 合作获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将建立共享开源核心软件栈以降低研发成本,适用于各品牌[1] - 软件栈由中立的Eclipse基金会管理,采用"代码优先"策略,企业直接共享可执行模块提升开发效率[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欧洲车企面临特斯拉、Waymo的技术壁垒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压力,2030年欧洲汽车软件市场规模预计800亿欧元,但本土企业份额不足30%[1] - 车辆核心软件模块70%以上专利由美资企业掌握,大众旗下CARIAD三年亏损58亿欧元,保时捷、奥迪等多款车型因软件问题推迟上市[2] - 奔驰曾出现车机大面积故障,涉及地图数据丢失和语音指令延迟超30秒等问题[2] 合作细节与规划 - 联盟成员包括三大豪华车厂、四大顶级供应商及专业软件企业,采用"标准化核心+个性化外衣"模式平衡共性与品牌差异[2] - 核心软件栈计划2026年交付,首批量产车2030年推出,已向法国汽车协会PFA扩展合作[3] 全球竞争格局 - 特斯拉FSD V12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小鹏XNGP系统在巴黎日均回传1.2TB数据,迭代速度提升40%[4] - 博世利用生成式AI缩短自动驾驶训练周期60%,预计2035年相关业务营收超100亿欧元,智能制造AI优化2000余参数提升产线效率18%[4] - 中国车企推出基于Rust的"小满"系统,内存安全率提升90%,适配158款国产芯片,OTA升级周期缩短至6个月[5] 技术趋势与行业影响 - 汽车产业转向"代码即权力"时代,胜负关键从机械性能转向代码行数和AI算力[6] - 全球技术代差和标准争夺(如ISO/SAE 21434与中国信息安全要求)将决定未来产业话语权[5]
国产操作系统将迎曙光:生态筑基石,政策护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6-27 01: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基础软件,当下进入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时代”,国产操作系统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4][7] - 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但在追赶,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空间大,信创 PC 及服务器市场出货量高增 [4][8] - 国内已出现多个成熟国产操作系统,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华为、麒麟信安等厂商不断取得核心突破 [9] - 建议关注国产操作系统领先企业,重点关注具备生态优势的企业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操作系统:关键核心基础软件 -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纽带,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高效使用 [19] - 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界面和功能特征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桌面、移动、服务器等操作系统 [23][24] - 全球操作系统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024 年约为 53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 572.5 亿美元,2033 年达 963 亿美元 [26] - 海外先发厂商凭借完善的软硬件生态建设占据极高市场份额,如微软和苹果在 PC 操作系统领域合计约占 86.7%,谷歌和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合计达 99%以上 [30] 时代机遇:软硬件发展驱动操作系统更新 - 操作系统的发展伴随硬件技术升级,当前有望进入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时代”,对分布式多终端进行统一管理 [36][37] - 新的软硬件发展趋势为国产操作系统带来契机,如 AI 对操作系统交互产生新需求 [40] 开源共建,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加速发展 - 开源助力操作系统快速开发迭代,形成产业生态,Linux 和 Android 都是成功案例 [43][45] - 我国开源社区推动多个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如基于 OpenAnolis 社区自主研发的龙蜥操作系统 [49] 国产替代: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广阔 - 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但在追赶,操作系统国产化是我国科技发展必由之路,已纳入顶层设计规划 [8][53] - 我国操作系统生态存在风险,国产替代受政策支持,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次指明发展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56][59] - 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空间大,预计 2025 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达 450 亿元,信创操作系统市场有望达 97.5 亿元 [10][72] - 信创 PC 及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保持高增,预计 2026 年信创 PC 总体出货量达 950 万台,2025 年信创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 115 万台 [77] 国产厂商盘点:国产操作系统百花齐放 - 麒麟软件是国产操作系统领军企业,2024 年收入 14.38 亿元,同比增长 13%,归母净利润达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9%,生态逐步完善 [86][87] - 统信软件专业从事操作系统开发,统信 UOS 发展迅速,国产平台装机量超 800 万套,服务客户超 50000 家 [95][98] - 麒麟信安深耕关键领域操作系统国产化,2024 年操作系统业务收入 15574.07 万元,同比增长 84.29%,聚焦电力行业等细分领域 [102][104] - 华为打造开源欧拉、开源鸿蒙两大项目,openEuler 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领先,2024 年市场份额达 50%;HarmonyOS 超越 iOS,成为我国移动操作系统市占率第二 [107][125] 投资建议:关注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 - 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利用开源模式加速发展,在信创产业加速渗透,带动厂商营收快速增长 [10][130] - 国产操作系统市场格局将进一步收敛,生态将成为决定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关注具备生态优势的企业 [10][130]
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超过11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开源鸿蒙兼容性测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4 11:15
开源鸿蒙发展现状 - 开源鸿蒙代码规模达1.3亿多行 代码贡献者8600多位 [1] - 超过11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 覆盖金融、交通、教育、医疗、航天等行业 [1] - 2024年第四季度鸿蒙系统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达19% 超过iOS的17% [1] 鸿蒙操作系统研发背景 - 鸿蒙操作系统源于华为"备胎计划" 2012年组建团队研发移动操作系统 [1] - 2019年8月华为加速打造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并将源代码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1] - 2020年9月华为将HarmonyOS基础能力贡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形成开源鸿蒙项目 [1] 开源模式与行业趋势 - 全球97%软件开发者和99%企业使用开源软件 70%以上新立项软件项目采用开源模式 [2] - 中国开源贡献从使用、参与走向贡献和部分主导 [2] 开源鸿蒙技术进展 - 发布开源鸿蒙5.1 Release版本 聚焦全场景交互体验 [2] - 优化手表和PC设备ArkUI控件体系 提升界面开发效率 [2] - 核心模块迭代升级 支持多设备协同开发与应用生态 [2] 华为设备战略 - 华为发布首款鸿蒙PC和首款鸿蒙折叠PC 均搭载基于开源鸿蒙的HarmonyOS 5 [2] - 华为全系设备2025年都将搭载开源鸿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