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匠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陕煤澄合矿业合阳公司:“五引领”聚合力,共绘发展新图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1:30
在陕煤澄合矿业合阳公司的矿区里,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在晨光中走进井下现场,或在深夜伏 案研究技术方案,或在讲台上分享管理心得。他们不是明星,却频频登上公司"星光榜";他们岗位不 同,却共同点亮了企业前行的灯塔。 近年来,该公司以"五引领"为抓手,用榜样力量激发内生动力,让先进典型从"一棵树"成长为"一片 林",绘就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企业发展新画卷。 头雁领航,作风先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公司领导班子坚持"严、细、实"作风,不喊口号、不摆架子,用脚步丈量 责任。无论是重点项目推进,还是安全生产检查,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蹲点调研、现场办 公,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领导都带头下井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综采队职工雷志秦说道。这种"跟我上"的担当,悄然转 化为全员"争着干"的热情。如今,主动加班加点、跨部门协作攻坚的场景已成常态。 星光闪耀,榜样在身边 每月一次的"星级员工"评选,成了大家最期待的"高光时刻"。该公司通过宣传栏、班前会等多种形式讲 述他们的故事,有人连续百天零失误,有人自创维修小妙招提升效率,有人主动承担新员工"导师"带出 一班骨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先进"不再抽象,而是可 ...
广州多部门发力多维度支持为匠心护航 促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广州日报· 2025-09-27 02:58
小工匠携"老手艺"闯出"新市场" 从文旅搭台、市监赋能到金融护航,广州助力"小个体"稳健前行、守护文化根脉,让工匠精神不褪色、 传统技艺有未来,让广州的商贸活力与文化魅力,在一代代"小个体"的坚守与创新中,绵延不绝、焕发 新生。 相关附件 市市场监管局则以"名特优新"认定为支点,从四个维度为个体工商户"把脉定向",推动商户精细化转 型,为工匠精神传承注入动能。增城区广州双红美食店的非遗何氏豆腐花,承载百年技艺。获评"名特 优新"后,这份老手艺与背后的匠心故事获官方认可推广,稳定的订单接踵而至,研学团队也走进店 里。店主何远志更加坚定信心:要让家族手艺从"谋生技能"蜕变为"文化符号",让工匠精神在市场浪潮 中稳稳扎根、代代相传。 金融机构的精准助力,更解了不少非遗传承"小个体"的燃眉之急,让匠心传承没有后顾之忧。老字 号"圣绣坊"创始人朱女士坚守广绣,同时融合湘绣、苏绣手法,力图让"艺术品"走进日常。然而市场前 景未知,在朱女士需要大胆尝试之际,农行广州分行精准注入400万元金融"活水",不仅解了经营难 题,更支撑团队潜心打磨技法。其创新作品屡获金奖,并拓展了多家企业客户。 广州商贸文化在千年流转中生生不息,个 ...
大国工匠李敏:“电网机长”的“满格”成长
中国能源网· 2025-09-26 08:58
9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 庆举办,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李敏作为本届"大国工匠"应邀参会。 从"仰望"到"攀登" 百米高空的硬核蜕变 一场跨界转型的突破 2017年12月19日,李敏在1000千伏泉乐II线开展山东电网首次特高压带电作业。徐可/摄 2013年的一场航模表演,让李敏的职业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看着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穿梭,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在电网巡检 中的巨大潜力。当时,传统巡检仍依赖"望远镜看、小本子记",不仅效率低下,许多隐患也难以发现。尽管已是带电作业技术骨干,李 敏毅然选择从零开始,投身无人机巡检这一全新领域。 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三班班长李敏,曾是爬塔走线的"电力小白",如今是玩转无人机的"电网机长"。15年,累计爬塔3000余 基,巡线2000余千米,26项国家专利,14项省部级以上创新奖项......他从一线走来,用匠心守护电网,用创新点亮未来。 2011年,刚大学毕业的李敏,目睹师傅王进完成世界首次±660千伏带电作业,深受震撼。他把训练场当"健身房":白日里,别人爬5 趟铁塔,他偏 ...
党建引领聚合力丨旗正红·暖职工,为幸福加码
齐鲁晚报· 2025-09-26 07:41
党建品牌建设 - 公司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实现从"有"到"优"、由"规模集群"向"精品集群"升级,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格局 [1] - 党群工作部党支部创建"旗正红·暖职工"品牌,形成"四用发力、五字推进"工作法,通过"用心、用情、用智、用力"传递党的关怀 [3] - 以"红、旗、永、暖、欣"五大着力点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3] 思想理论教育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开展理论学习,通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等活动推动党员成为旗帜 [4] - 组织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获全国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受全国总工会通报表扬 [8] - 开展劳模工匠主题宣讲4场,强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理念 [14] 企业文化宣传 - 以红色基因赋能企业文化,推动文化宣传深入基层 [15] - 开展职工文艺汇演、廉洁文化巡演、微电影大赛等活动,推出企业文化情景短剧、主题歌曲MV及职工文创产品 [18] - 秉承"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精神传播榜样故事 [18]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种子工匠—青年工匠—首席工匠"三级培养机制,实施"千名工匠培育工程" [19] - 开展"百场万人能工巧匠技能争霸赛",建立"日常练兵+专项比武+技能攻坚"立体化竞赛体系 [23] - 承办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多人获"山东省技术能手""济南市技术能手"称号 [29] - "中国重汽工匠学院"获评首批市级工匠学院,成为职工技能提升重要平台 [35] 职工关怀保障 - 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专项慰问,关注驻外团队、三高试验团队等特殊群体,提供医疗、保险、家庭服务支持 [43] - 设置"爱心小药箱",推动车间微改造,提高职工生日、生育、结婚慰问标准 [43] - 实现全员健康体检覆盖,组织劳模和一线职工疗休养,设立职工荣退纪念章及仪式 [43] 职工文体活动 - 举办"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多元体育赛事、文艺球类兴趣小组等活动 [44] -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新建职工活动阵地4处 [44] - 开展单身青年联谊、青春快闪、青年歌咏比赛及青春建功行动 [44] 荣誉成果 - 202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2人、省级荣誉十余项 [8] - 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8]
小仙炖景德镇中秋燕窝宴:以瓷为媒,焕活东方滋补新韵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09:37
一道燕窝,一碗匠心,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日前,鲜炖燕窝领导品牌小仙炖在千年瓷都景德镇, 有着"世界最美柴窑"之称的丙丁柴窑举办"珍品盛器,滋养古今"主题中秋晚宴。活动现场星光熠熠,小 仙炖代言人、著名演员陈数,小仙炖挚爱大使吴尊,非遗缂丝传承人陈文,中餐业联合会企业家主席、 大董中国意境菜创始人董振祥,国际意大利名厨Nicoló Rotela,丙丁柴窑创始人黄眉,小仙炖鲜炖燕窝 创始人、首席产品官、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林小仙,小仙炖鲜炖燕窝董事长、CEO苗树,以及小仙炖用户 等齐聚一堂,共同品鉴林间燕窝盛宴,见证"月满安康"中秋礼盒发布。 瓷都窑火,照见千年匠心与文化交融 景德镇,自宋元起便为天下烧制器物的千年瓷都,是制瓷匠人世代相传的火、土、水与时间的淬炼。从 选料、拉坯到烧制,每道工序皆经时光打磨,终成中华瓷器文明巅峰。这份坚守与小仙炖传承东方滋补 的匠心工艺异曲同工:小仙炖创新还原古法炖煮,对燕窝品质精益求精,二者皆以工匠精神延续中华文 明脉络,让千年瓷文化与东方滋补文化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瓷器的英文"China",承载着深厚的东方哲思、精神与美学,景德镇延绵的窑火正是这份文化的传承载 体 ...
实力圈粉德国青年 郑州航空港收获跨国点赞
环球网· 2025-09-25 09:02
来源:环球网 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举办。一批特殊的"观众"成为赛场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 自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成员高校的100多名国际学生,带着对中国发展的浓厚兴趣,从同 济大学来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启了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探索之旅。 9月22日上午,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郑州航空港印象展厅,一场未来城市的体验正在上演。 随着德国学生安东尼亚的手掌轻触感应区,整座城市仿佛被瞬间"激活"——双鹤湖科创走廊的立体蓝图 在光影中流光溢彩,道路如血脉般延伸……周围德国学生纷纷凑近,有的模仿手势操控,有的掏出笔记 本疾速记录,惊叹声此起彼伏,用阵阵掌声表达内心的震撼与敬意。 而在数字沙盘的另一侧,互动屏幕和展板详细展示着郑州航空港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 前沿产业的布局,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难以想象,一座城市能在短短十年间完成如此 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德国学生贝尼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眼前的郑州航空港让他重新理解了"中 国速度"的内涵。 参访期间,每一个区域的精彩讲解都引发阵阵惊叹。特别是在了解INNOPORT大赛政策时,这批德国青 年表现出浓厚兴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薛魁:34 载扎根独山子,从 “代培生” 到乙烯行业 “技术大牛”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3:55
在新疆独山子石化的乙烯装置区,有这样一位身影:他从高考失利的 "代培生" 起步,成长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专家、独山子石化公司首席 技师;他扎根边疆 34 载,见证并参与了新疆乙烯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他用精湛技艺攻克无数生产难题,用倾囊相授培育大批技能人 才。他,就是乙烯行业的技术 "大牛"—— 薛魁。近日,我们走近这位 "大国工匠",听他讲述与乙烯为伴的岁月里,关于初心、攻坚、创新与传承的故事。 从 "恐惧" 到 "热爱",锚定产业报国路 "最初接触乙烯生产时,我心里满是不安,甚至对一些突发状况感到恐惧。" 回忆起刚入行的经历,薛魁的思绪回到了在抚顺实习的那个夜班。彼时,控制 室的灯突然闪烁,通讯中断,班长第一时间冲向现场关闭燃气,他跟在身后帮忙,沿着装置走廊检查时,耳边传来炉管 "噼里啪啦" 崩断的清脆声响。"白天 再去看,一片碎钢管,那种场景让我特别害怕,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选对了方向。" 就在薛魁迷茫之际,师傅递来一张手绘的工艺逻辑图。"那张图一下子把设备、控制和工艺之间的联系打通了,我终于明白,那晚的事故不是不可控,而是 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太浅。" 师傅的点拨让薛魁豁然开朗,也 ...
匠心赋能智造,共托制造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9-25 03: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 高技能人才。"乘"数"而上、向"智"而行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大国工匠的角色非但没有弱化,对高技 能人才的需求反而更加迫切。培育基石栋梁,夯实微观基础,产业升级才能积跬步至千里。 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需要顺势而为,更需要有力保障。从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健全 职业发展体系,到维护劳动经济权益、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从开办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到推动研 究课题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拓渠道、强保障,让大国工匠能心无旁骛地精钻细 研,科技成果就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制造工艺。当政策护航、产业需求、人才成长同频共振,"工匠红 利"就会加速溢出。 匠心聚,百业兴。新时代、大舞台,激励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展现新作为、积蓄新动能。竞相迸发 的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的聪明才智,定能汇聚成技能报国的硬核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 拥抱新技术、开辟新赛道,"智造"之于"匠心",不是取代而是相互赋能,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融合。30多 年"锯削锉磨",练就了用高速钻头"蛋壳钻孔、蛋膜不破"的非凡手感,江铃汽车冲压厂模具钳工刘辉 ...
【中国梦 大国工匠篇】薛魁:34 载扎根独山子,从 “代培生” 到乙烯行业 “技术大牛”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2:00
在新疆独山子石化的乙烯装置区,有这样一位身影:他从高考失利的 "代培生" 起步,成长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专家、独山子石化公司首席 技师;他扎根边疆 34 载,见证并参与了新疆乙烯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他用精湛技艺攻克无数生产难题,用倾囊相授培育大批技能人 才。他,就是乙烯行业的技术 "大牛"—— 薛魁。近日,我们走近这位 "大国工匠",听他讲述与乙烯为伴的岁月里,关于初心、攻坚、创新与传承的故事。 从 "恐惧" 到 "热爱",锚定产业报国路 "最初接触乙烯生产时,我心里满是不安,甚至对一些突发状况感到恐惧。" 回忆起刚入行的经历,薛魁的思绪回到了在抚顺实习的那个夜班。彼时,控制 室的灯突然闪烁,通讯中断,班长第一时间冲向现场关闭燃气,他跟在身后帮忙,沿着装置走廊检查时,耳边传来炉管 "噼里啪啦" 崩断的清脆声响。"白天 再去看,一片碎钢管,那种场景让我特别害怕,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选对了方向。" 就在薛魁迷茫之际,师傅递来一张手绘的工艺逻辑图。"那张图一下子把设备、控制和工艺之间的联系打通了,我终于明白,那晚的事故不是不可控,而是 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太浅。" 师傅的点拨让薛魁豁然开朗,也 ...
“苏州智造”闪耀工匠大会
苏州日报· 2025-09-25 00:47
昨天(9月24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人 头攒动的江苏展区,"苏州智造"系列展品引人注目。 绿色革新,让蚕桑茧开出"创新之花" 在盛虹控股集团的展台上,一件标注"全球首款基于完整碳捕集纤维产业链生产"的轻质冲锋衣引发 观众好奇。"看似普通的冲锋衣却藏着'消化'二氧化碳的绿色密码。"企业党群主管许迎秋介绍:"我们捕 捉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纤维级乙二醇,进而织成具备防水透湿功能的环保面料。"她现 场算了一笔生态账,每生产1吨碳捕集纤维可消耗364千克二氧化碳,比原生纤维碳排放降低 28.4%。"若结合绿电绿氢技术,未来有望实现全流程零碳排放。" 在太湖雪展区,一片以蚕茧制成的花艺墙吸引众多目光。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线下渠道总 助朱思琪现场演示蚕茧变花瓣的过程:"从甄选茧材、染色定型到组合成花,每朵需经历多道精细工 序。我们希望通过创意设计,让非遗技艺可感知、可触摸、可延续。" 体验者是重庆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杨严竣。他说:"这次展会拓宽了我的视野,原来机械创新完全 可以打破传统边界。这堂创新课让我对未来科研方向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科技向善,为品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