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期货黑龙江分公司两产业帮扶项目圆满结项 助力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 2025-09-29 15:22
桦川县苏家店镇玉米精加工设备建设产业帮扶项目紧扣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战略,针对当地玉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痛点,引入自 动化加工设备,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体系。项目建成后,汇水粮食加工厂日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开发升级深加工产品,通过订 单种植模式覆盖周边4000亩农田,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50元以上。企业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形成"种植标准 化、加工精细化、销售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汤原县鹤立镇团结村运材路路灯建设产业帮扶项目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在团结村主要道路及运材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覆盖道路里 程5.2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和秋收运输的安全隐患。项目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亮度,年节约用电超3万 度,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路灯工程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民生,更激活了县域经济活力。鹤立镇党委负责人指出,夜间照明条件的优化促 进了农产品夜间运输效率提升,降低了物流损耗,同时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饶红浩)9月16日,中信期货黑龙江分公司在佳木斯市桦川县和汤原县实施的两个产业帮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以金融力量 激活乡村振 ...
项目引领 产业跃迁 民生升温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40
在青岛平度市,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场场产业盛会接连举办,一栋栋居民新房交付入住,共同勾勒出 这座北方县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今年以来,平度市坚定实施"1153"工作思路,在统筹推进"五区"建设方面攀"高"逐"新",从优化营商环境激 发市场活力,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能级,再到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平度正以"走在前、开 新局"的奋进姿态,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宋祖锋 青岛报道 通讯员 袁嘉利 项目引领 作为2024年青岛市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100亩,致力于打造重型装备生产行业具有示范性 的高品质现代化工业园区。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6亿元。 "从拿地到开工缩短近2个月,多项审批同步进行,主体施工阶段又解决了道路、用水用电、通信信号等多 项难题。项目从落地到投产的高效推进,无时无刻不让我们感叹平度精准化、全流程的服务。"项目负责 人杜同玉说。 项目建设投产的背后离不开平度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平度市瞄定重点项目关键领域先行先 试,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高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通过流程再造,将分散在 多个部门的规划核实、消防 ...
申银万国期货服务农业强国(麦盖提)主题活动顺利召开
搜狐网· 2025-09-19 13:43
近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的支持下,由申银万国期货承办的郑商所"稳企安农 护航 实体"申银万国期货服务农业强国(麦盖提)主题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 了当地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深度探讨了"保险+期货"模式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各参与单位围绕"保险+期货+N"模式进行了主题分享。中华联合财险新疆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 总经理孙宏疆、麦盖提刀郎果农董事长赵志中、中华联合财险喀什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部副经理雷志 强、申万智富"保险+期货"负责人开国彦、喀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麦盖提支行副行长曹新海分 别就各自领域涉及的优化"保险+期货"模式及各方的探索与展望前景进行了讲解。他们分析了当前该领 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方案和前景展望,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 平,引入创新技术进一步开发"保险+期货"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标志着"保险+期货"模式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推 广,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未来在各单位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的探 ...
苏芳:把握壮大县域经济的方法方向
经济日报· 2025-09-18 00:06
县域经济战略定位 -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石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 - 需摆脱依赖要素投入和城乡分割的传统发展模式 聚焦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1] 高质量发展核心内涵 -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通过产业升级和就业机制完善促进居民增收与消费升级 [2] - 城乡融合是关键支撑 需破解"城镇要素难下乡 乡村要素留不住"的结构性矛盾 [3] - 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要求 需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色转型 [4] - 消费升级是动力来源 县域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 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突破口 [5] 重点实施路径 - 构建"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特色村"三级联动城镇体系 优化城乡空间格局 [7]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县域信贷资源倾斜 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 [7] - 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新路径 设立生态产品与碳汇交易平台 [8] - 构建以县城为中心 乡镇为重点 村为基础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 [8] - 布局数字农业 智能装备 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 构建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 [9] 协同治理机制 - 整合省 市 县 乡 村多级治理资源 搭建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协商共治平台 [9]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构建多维度协同治理体系 [9]
把握壮大县域经济的方法方向
经济日报· 2025-09-17 22:3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以县 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统 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 济,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推动县域经济摆脱依赖要素投入、城乡分割的发展模式,聚焦提 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筑牢坚实根基。 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民生改善锚定价值方向、 以城乡融合优化发展空间、以生态赋能坚守绿色底线、以消费升级激活内生动力、以产城协同凝聚发展 合力,通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协同治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 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 障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增强基 ...
河源连平鹰嘴蜜桃年产值超21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04 08:05
"这颗带着'鹰钩鼻'的果子,是我们连平人祖祖辈辈的宝贝。""80后"新农人谢少剑站在自家果园里,手 机镜头正对着枝头沉甸甸的果实。 九连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去,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桃林已泛起绿浪。7月12日,2025连平鹰嘴蜜桃文化 周暨南山·连平招商推介会在此举行,8.8万亩桃林孕育的"甜蜜经济"正插上科技与电商的翅膀,飞向全 国乃至全球市场。 2017年,谢少剑放弃深圳工作返乡种桃时,父母还担心销售难题。如今通过电商平台对接,自家种产的 鹰嘴蜜桃不仅销往大湾区,还通过冷链物流48小时直达黑龙江。"去年扩建了20亩地,今年准备再扩30 亩。" "我们要让每颗桃子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连平县委书记邓小强表示。这场甜蜜事业裂变效应在 2025年的连平鹰嘴蜜桃上得到体现。活动现场签约5个产业项目,涵盖食品加工、农业科技等领域,计 划投资总额9.9亿元。世界创新大会组委会授予连平鹰嘴蜜桃"创新农产品和全球名优水果"荣誉称号, 单果重520.5克的"桃王"再次刷新纪录。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当前,连平鹰嘴蜜桃产业年产值突破21亿元,带动8100余户桃农增收致 富,培育出古坑、小水等4个"亿元村"。连平县 ...
2025安徽县域综合实力30强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18 06:13
论坛活动与榜单发布 - 第七届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于2025年8月16日在界首市举办 [1] - 论坛发布《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25》及多项榜单包括"2025安徽县域综合实力30强"和"2025安徽县域有效投资竞争力十强" [1] 县域综合实力排名 - 桐城市位列2025安徽县域综合实力30强第13名 较2024年排名22提升9个位次 [1] - 怀宁县位列2025安徽县域综合实力30强第21名 较2024年排名29提升8个位次 [1] 有效投资竞争力排名 - 太湖县位居2025安徽县域有效投资竞争力十强榜单第三名 [1] 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 县域综合实力评价涵盖9项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增速、财政收入、有效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1] - 县域经济被定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载体 [1] 发展时机与意义 -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1] -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和区域竞争优势强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百强山东 | 稳健增长6%,滕州缘何多年入榜
新浪财经· 2025-08-13 04:43
经济表现 - 2024年GDP达1039.3亿元,跻身千亿县梯队[1] - 2025年上半年GDP为537.62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枣庄市0.7、0.4和0.1个百分点[1] - GDP总量占枣庄市比重达43.58%,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1] - 位列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全国第42位,连续多年入选百强县[1] 区位优势 - 地理位置显要,为连接京津冀与长三角的枢纽节点,京沪高铁穿境而过,到北京、上海均仅需2.5小时[3] - 京台高速、日荷高速、104国道和京杭大运河等七大交通动脉交汇,构建3430公里路网体系[3] - 便利交通网络降低物流成本,吸引清峦福兴、威达重工等头部企业落地[3] - 毗邻京杭大运河,滕州港2025年3月运输10400吨煤炭南下江浙,并成功开发聚丙烯、石油焦等新货种[4] 产业布局 - 形成"化机锂医数"五大产业集群:化工与新材料、机床与高端装备、锂电与新能源、新医药与医养健康、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7] - 机床产业拥有400余家企业,年产值超200亿元,年产量突破20万台(套),中小型数控钻铣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7] - 玻璃产业转型光伏领域,金晶玻璃投资4.5亿元建设全球首条大面积TCO产线,与仁烁光能形成完整钙钛矿电池产业链[11] - 2025年上半年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47家,威智医药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 投资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大幅领先全国5.3个百分点[5] - 盘活低效闲置资产价值20.33亿元,去化率达18.1%[5] - 实施"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目标2028年产业规模近500亿元、出口占比超30%[8] - 山东海特数控机床获省级扶持资金1192万元,北航研究院等平台攻克5项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185项[8] 营商环境 - 市级领导牵头重大项目专班,实施"清单化调度、节点化推进"[11] - 鲍沟镇创新"1+1+N"服务机制,专员驻厂破解土地、审批等堵点[11] - 司法系统建立政法机关护企联动机制,2025年7月部署深化"遍访服务"[11] - 清峦福兴集团在"一企一策"帮扶下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AI智能编程机床实现百倍级效率提升[8]
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县城发展的重要性与现状 - 县城是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支撑 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枢纽 县域经济主要载体 [1] - 截至2021年底 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达1.6亿人 394个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达0.9亿人 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 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约65% [2] - 部分县城探索出市场导向 特色优势产业支撑 政府作用保障的特色发展道路 但总体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短板 [2]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 -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 目前存在大城市病突出与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减弱并存现象 [3] - 县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资源要素集聚 进而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升级 产业结构会随条件变化向高级化发展 [3] - 县域经济发展良好地区均通过提升城市品质 发展公共服务 增强人口吸纳能力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以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3] 县城发展现存问题 - 市政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历史欠账较多 补短板任务较重 [4] - 产业特色优势不足 难以将资源或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4] - 产业平台低效发展 园区布局分散 开发强度低 产业定位不清晰 功能配套不完善 导致产业集聚能力弱 综合效益低 [4] -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上学难 看病难 养老难问题普遍存在 [4] - 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缺少可持续顶层设计 营商环境意识不强 服务企业能力较弱 [4] 县城发展提质升级路径 - 补短板: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作为扩大内需重点任务 提高建设标准 推进市政管网 对外交通 防洪排涝 通信网络等设施新建改造 [5] - 中西部县城在"十四五"时期将迎来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进入高峰 需用足政策资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5] - 抓特色:找准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 凝聚具有商业意识的人才 依托数字经济 消费升级和物流效率提升 建设高标准创业园区 [6] - 引人才:搭建优质创业平台 优惠政策平台和优享生活平台 精准吸引外出创业人才 技术人才和特殊人才回乡发展 [6] - 优服务:增加优质公办学校资源供给 提升义务教育和高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 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6] - 塑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突破口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推出一站式涉企服务 建立招商亲商安商协同机制 [7]
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布:百强县经济规模稳中有进
新华网· 2025-08-12 06:22
县域经济总体规模 - 2024年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 准千亿县(GDP超900亿元)达21个 [1] - 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100个 700亿元以上县域接近150个 [1] - 全国县域GDP从2015年31.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8.3万亿元 [5] - 百强县GDP从2015年7.4万亿元增至2023年12.6万亿元 [5] 县域经济贡献度 - 百强县以全国2%土地和7%人口创造约10%的GDP [5] 县域发展类型与特点 - 大城市周边县/陆地边境县/沿海县/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文旅名县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快速发展 [5] - 陆地边境县转型为双循环节点和制度高地 沿海县向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产业转型 [5] 县域经济结构 - 县域二产增加值占比达40% 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 [5] 县域发展路径 - 未来需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驱动 新型城镇化为空间支撑 乡村振兴为必由之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