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产业化

搜索文档
两连板天际股份:控股股东汕头天际在9月26日、9月29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45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0:04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推动硫化锂材料制备专利的产业化项目 [1] - 该项目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00万元人民币 [1] - 项目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1] 股东交易动态 - 控股股东汕头天际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2025年9月26日、2025年9月29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450万股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履行完毕 [1]
天际股份:正推动硫化锂材料制备专利产业化,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03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推动硫化锂材料制备专利产业化 项目由7名研发人员组成 其中核心研发人员3名[1] - 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00万元 项目基本通过小型试验[1] - 后续需进行放大试验分析候选工艺成本及工业难易程度 确定种子工艺后再进入中试阶段[1] 技术开发阶段 - 技术开发过程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专利到商业化产品需要经历漫长工艺优化和验证过程[1] - 中试阶段需验证生产稳定性及设备适配性 并完成客户送样[1] - 项目存在产业化及商用化不及预期风险[1]
全国首批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在宁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9-02 23:39
产品创新 - 全国首批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在南京、无锡、青岛等城市落地 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 [1] - 保险整合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 专利被侵权损失 侵犯专利权责任 专利产品责任四大核心责任 形成从技术落地到终端消费的全流程保障 [2] - 保单累计赔偿限额60万元 保障范围从单点覆盖升级为全链条防护 避免企业因投保多类单一保险产生保障缺口和重复投保问题 [2] 行业意义 - 专利产业化是通过政策引导与机制创新推动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经济活动 是衡量创新质量与转化效率的重要标尺 [1]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1] - 创新保险产品构建"风险有保障 创新敢投入"的良好生态 帮助企业在专利产业化路上轻装上阵 [3] 企业案例 - 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首批投保企业 业务涵盖信息技术服务 保险经纪等多个领域 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方面展现强劲实力 [1] - 企业核心专利"保险方案配置投放系统及其投放方法"获得全流程保障 保险支撑使企业敢于试错 [1][2] - 传统专利险种大多聚焦单一风险场景 难以应对专利产业化过程中的复合型风险 [2]
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新华网)
新华网· 2025-08-27 02:56
创新能力提升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产品96个 [2] - 全省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2] - 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 [3] 产业赋能与运用 - 拓展陕西省和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核心竞争力 [2]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贯通确权评估、交易对接、金融服务闭环 [2] - 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关键技术攻关 [3] 区域协调发展 - "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全县木耳总产值13.3亿元 [3] - 按照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的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 [3]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推出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等文旅线路 [3] 知识产权金融 - 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3000万以内贷款额度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风险补偿 [4] - 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5家 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 [4] - 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和专利产业化提升科技金融改革成效 [4]
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
新华社· 2025-08-26 16:06
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产品96个[2] - 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2] - 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贯通确权评估 交易对接 金融支持服务闭环[2] 产业赋能与创新驱动 - 拓展陕西省 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2] - 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促进创新资源整合与关键技术攻关[3] - 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3] 区域协调发展 - 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实现总产值13.3亿元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3] - 按照关中协同创新 陕北转型升级 陕南绿色循环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3]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推出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等文旅线路[3]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 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3000万以内贷款额度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风险补偿[4] - 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5家 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4] - 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提升专利产业化潜能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降低创新风险 激励企业“敢投”
新华日报· 2025-08-24 21:52
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落地 - 全国首单专利产业化综合保险在无锡落地 由政府提供50%保费补贴 新能源企业签署保单 累计赔偿限额40万元 [1] - 保单包含三大核心保障:专利成果转化责任险 专利被侵权险 侵犯专利权责任险 精准对接企业专利产业化核心需求 [1] 专利产业化风险与保险保障机制 - 专利产业化面临研发投入大转化失败风险 以及核心专利易遭侵权维权成本高昂问题 抑制企业创新积极性 [2] - 专利成果转化责任险覆盖研发失败风险 专利被侵权险提供法律和调查费用支持 侵犯专利权责任险消除企业侵权顾虑 [2] - 政府保费补贴降低50%投保成本 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风险保障 [2] 创新风险全流程管理系统方案 - 需建立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流程风险管理系统 包括研发端设立创新风险补偿基金 按投入比例给予风险补贴 [3] - 转化端建立专利价值评估平台 对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前景进行预判 避免盲目投入 [3] - 维权端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设立法庭绿色通道 缩小侵权案件审理周期 [3] -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利质押贷与保险组合产品 保险覆盖逾期风险 解决融资难和还款忧问题 [3] 创新激励机制与生态建设 - 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重拳打击恶意侵权行为 保障企业创新成果 [4] - 通过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倾斜政策 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采购支持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4] - 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生态 使创新收益看得见落得实 推动企业从不敢投转向主动投 [4]
海尔滚筒洗衣机:专利带动份额增,跨越转化鸿沟
搜狐财经· 2025-06-24 01:21
公司表现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通过复式分区洗护技术的专利产业化,带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3.2个百分点 [1] - 公司专利密集产品收益年均增长17% [1] - 公司探索"技术、专利、标准"联动模式,推进专利转化应用 [1] 行业趋势 - 2024年行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连续5年增长 [1] - 中、小、微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达61.4%、57.8%和36.7%,均创"十四五"新高 [1] - 专利产业化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企业是专利产出与转化主体 [1] 行业挑战 - 企业面临融资难、对接不畅等专利转化痛点 [1] - 难以识别专利与技术、产品关联度,难以判定专利技术成熟度 [1] - 专利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专利匮乏 [1] 发展建议 - 企业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分析行业技术趋势,捕捉用户痛点 [1] - 健全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多维度评价专利,培育转化高价值专利 [1] - 构建多元化支撑体系,培养或引进复合型人才,打造转化团队 [1] - 利用政府扶持政策获补贴,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新通路 [1] -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生态 [1]
以专利产业化释放创新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6-23 22:09
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通过复式分区洗护技术(双子洗衣机)实现"技术、专利、标准"联动模式,带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3.2个百分点,专利密集产品收益年均增长17% [1] - 公司案例生动诠释专利产业化对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1] 中国专利产业化现状 - 2024年中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连续5年稳步增长 [1] - 中型企业产业化率61.4%,小型57.8%,微型36.7%,均创"十四五"时期新高 [1] - 数据表明企业创新活跃度提升,专利转化能力持续增强 [1] 专利产业化现存挑战 - 企业面临融资难、对接不畅、专利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1] - 难以准确识别专利与技术/产品的关联度及技术成熟度 [1] - 具有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相对匮乏制约产业化进程 [1] 提升专利产业化的路径 - 需建立市场导向的研发体系,避免"为专利而专利"的盲目创新 [2] - 应健全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从技术领先性、产业匹配度等多维度评价专利 [2] - 50%受访企业反映缺乏高端专业人才是制约产业化的主因 [2] - 建议通过政府扶持政策获取资金补贴,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新渠道 [2] -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协同创新生态 [2] 专利产业化战略意义 - 专利产业化是企业由强到强的必由之路和加速器 [3]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有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苏州95家企业入选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
苏州日报· 2025-06-23 01:12
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 - 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发布,全省共500家中小企业入库,其中苏州市95家企业上榜,占全省19%,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1] -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建立培育库,开展重点培育 [1] -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专利产业化为核心目标,系统性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着力打通高价值专利迈向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1] 产业链固本培新 - 苏州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85家,数量高居全省首位 [2] - 通过分层分类培育,累计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1863家,形成成长型、优势型、引领型企业梯次并进的强企集群 [2] - 聚焦"1030"产业体系,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长三角光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载体,服务企业超1500家 [2] - 累计推动1443家企业的2499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在国家平台备案,其中235件专利密集型产品获认定,备案数量和认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2] 技术链精准发力 - 苏州市创新成立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研究中心,在"特种电缆""光电产业""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高性能先进金属包装及材料产业"领域分别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 [3] - 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引导项目,已完成37家高校院所近1.4万件专利的入库盘点工作,累计推动7577家企业参与专利盘活工作,约占全省的26%,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3] 服务链持续优化 - 苏州市依托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线上线下交易体系与资源对接平台 [4] - 全市布局38家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累计开展专题培训近百次,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 [4] - 着力培育专家型人才,推动知识产权总监会客厅、转化运用路演大厅与成果展示馆等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 [4] 未来发展方向 -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推进专利转化运用,深化固本培新、精准发力、优化服务三大链条,加速释放高价值专利的创新动能与市场价值 [4] - 推动更多专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知产"动能 [4]
山东十二条硬核举措推动专利产业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7 23:07
专利产业化成效 - 山东省累计盘点高校院所发明专利6 26万件 其中5315件实现产业化 [1] - 培育594家企业进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库 [1] - 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6699件 销售产值达9477 4亿元 [1] - 2024年1月至3月全省专利转让许可1 6万次 同比增长24 7% [1] 政策举措框架 - 《若干措施》推出12条举措 覆盖专利质量提升 供需渠道畅通 服务支撑优化 保护保障强化四个维度 [2] - 政策设计突出集成性 创新性和协同性 强调专利产业双链结合与政府市场协同发力 [2] - 聚焦专利转化全链条布局 包括创造 运用 服务 保护等环节 [2] 重点领域支持 - 精准对接全省标志性产业链和重点产业链 [2] - 制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重点产业专利池等新政策 [2] - 推动专利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2] 资金与市场机制 - 加强资金统筹 激励各类主体参与专利产业化 [3] - 构建市场化金融支持机制 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