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搜索文档
持续推进“长钱长投” 助力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1
较"十三五"末增长32%。同时,更加注重业绩稳健、分红稳定的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当然,提升长钱入市比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目前,长期资金入市规模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保险资金 等对权益类资产的实际配置比例较政策允许的上限尚有一定距离。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优化仍是一个长 期过程,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引领、示范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 未来,推进"长钱长投"仍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从目前来看,当务之急是着力推进已有政策 落实落细,大力提升政策质效。比如,在推动长周期考核落地方面,可考虑建立健全对资金管理人的长 期激励机制,稳步拓宽实施长周期考核的资管机构范围。此外,优化偿付能力等监管标准,畅通银行理 财等资金入市渠道。 推进"长钱长投"的重要基础是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在监管部门综合施策下,上市公司回 报投资者的能力和意识显著增强,应着力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稳定分红,并通过增持、注销式回购、并 购重组等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同时,加强监管力度,持续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多元化退 市渠道,不断优化市场生态。 约21.4万亿元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 ...
证监会: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适配性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15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也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 吴清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 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 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吴清介绍,过去五年,"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投 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逐步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 成。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 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 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 ...
资本市场改革下一步怎么走?这场发布会勾勒百万亿市场新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3: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9月22日下午,时隔三个半月,证监会主席吴清再度做客国新办发 布会。 此次发布会旨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吴清共进行一席介绍、三次回答记者提问,从其四 次发言中,可以窥见资本市场建设的全景图。 发布会上,吴清一句"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生动的表述引发市场关注。朋友圈扩大背 后,是一系列数据的支撑,包括"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 269家企业境外上市等。 实际上,在过去的五年间,资本市场迎来了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市场体系更加完备,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多层次股权市场结构日趋合理,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深化,北交所高效运行,债券、REITs、期货期权等产品创新加速涌现。投融资功能协同发展,近五年 股债融资总额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31.6%,科技企业市值占比超1/4,上市公司分红回购 规模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超八成。 改革开放举措成效显著。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社保、保险等资金持股规模较"十三五"末增 长32%;融资端注册制全面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举措密集出台;上市公 ...
“稳”字打底 “活”力提升 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释放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政策实施近一年来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活"的生态加速形成 [1]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上升,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两融余额达24024.65亿元,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政策协同显效背景下市场"稳"的基础不断巩固,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从市场层次、资金结构、服务实体等多维度提升市场韧性和深度 [4]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提升市场活力和稳定性的关键,制度安排着力疏通入市堵点,推动"长钱长投" [5] -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基础仍需加强,下一步需深化投融资改革,融资端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产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6][7][8] 市场活跃度指标 - 全市场两融规模上升,融资融券余额为24024.65亿元,显示投资者正不断加大A股权益配置 [2] - 日均成交额明显提升,今年以来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 [2] - 投资者入场步伐加快,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持续净申购成为居民增量资金入市主要渠道 [3] 政策效果与制度创新 -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资金供给、市场结构、生态建设实现多维度突破 [1] - 科创板"1+6"政策推出、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与公募基金改革、《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发布 [4]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对公募基金、养老金等全面实施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着力解决A股"长钱不足""长钱不长"等问题 [5]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5] 市场参与主体行动 -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功能、国资委强力推进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机构投资者联手加仓 [5] - 中金公司认为两融余额重返高位显示市场活跃度继续提升 [2] - 招商证券认为偏股公募基金发行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3] 未来改革方向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拓展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 [6] - 完善保险、年金等资金的权益投资监管,推广长周期考核,优化理财、信托等入市机制 [7]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财务造假惩防体系建设,用好市值管理工具,增强投资者回报 [7] - 深入落实"并购六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严格执行应退尽退,加速劣质企业出清 [8]
广东启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月活动
中证网· 2025-09-20 06:18
广东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站在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起点,辖区上市公司应更加主动融入国家 发展大局,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持续夯实发展基础、优化治理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公司质 量、投资价值与市场形象,以持续稳健的经营业绩和切实可观的分红回报,真正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与长 期支持。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资本市场一直保持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广东辖区(不含深 圳)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59家,总市值超过6.59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辖区上市公司进一步坚定发展 信心,整体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关键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辖区459家 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5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7%和 9.19%。 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广东上市公司积极响应一年多次分红号召,增加分红频次,稳定分红预期。截 至8月底,广东辖区74家上市公司开展中期分红超160亿元,其中美的集团、海天味业等4家上市公司中 期分红金额超10亿元,22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2024年度,广东辖区共有329家公司实施分红 或回购,累计金额达1218.6亿元 ...
护航高质量发展 广东证监局持续深化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
中证网· 2025-09-17 11:08
走访覆盖与机制建设 - 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上市公司395家 覆盖辖区上市公司总数86% 其中市值1000亿元以上头部公司10家 100亿至1000亿元公司125家 100亿元以下公司260家 [2] - 累计收集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300余条 建立走访工作专班与多轮走访方案 与地方政府及交易所形成常态化互通机制 [2] - 联合证监会上市司及深交所针对性走访美的集团 海天味业 领益智造 华利集团等重点公司 跟踪境外投融资及外汇管理等诉求进展 [2] 企业经营支持成效 - 通过现场办公与联合调研方式破解经营难题 上半年28家经营困难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7.8% 盈利同比增长超2倍 [3] - 多家公司通过重组方式提升发展质量 分类推进"四个一批"思路增强企业自救意愿 [3] - 2025年上半年辖区45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收1.85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150.7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97%和9.19% [4] 市值与质量提升行动 - 截至2025年8月底辖区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达6.54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千亿市值公司3家 [4] - 启动"质量提升 市值提升 形象提升"专项行动 推动监管从"推着走"向"领着跑"转型 [4] - 2025年以来披露及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7单 交易规模超400亿元 数量居全国首位 [6] 投资者回报措施 - 推动74家上市公司开展中期分红超160亿元 其中4家公司分红金额超10亿元 [5] - 22家上市公司中报股利支付率超50% 落实新"国九条"增强分红稳定性要求 [5] - 成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 推动并购重组标的库扩围至2000余家企业 [5]
2家上市公司被严惩 监管直指资金占用始作俑者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53
监管处罚案例 - *ST聆达因资金占用6560万元和违规担保1.26亿元被监管机构合计罚款500万元 [1][2] - 公司关联方通过采购预付款、在建工程、借款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方式转移资金 [2] - 时任董事长王明圣和副董事长林志煌因隐瞒担保事项被分别拟处罚200万元 [3] 资金清收要求 - 新华锦集团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1] - 若1个月内未清收资金将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个月内未清收将停牌 停牌后两个月未整改将终止上市 [1] - 退市新规实施后8家公司合计清收占用资金超80亿元 [4] 监管执法趋势 - 2024年证监会查处资金占用案件35起 今年以来已查处24起 [5]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追回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5] - 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罪司法解释 加强民行刑衔接追责 [6] 问题解决机制 - 采用司法重整与资金占用问题统筹解决策略 压实公司、关联方及属地政府责任 [2] - 需完整履行关联交易或并购重组的信息披露程序 避免二次伤害 [6] - 协调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6] 行业影响分析 - 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体现"占用必偿还 整改有期限 退市不免责"原则 [1][4] - 案件反映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合规意识淡薄 需通过合规培训和案例警示加强震慑 [3][4] - 刑事追责案例较少 因资金占用常被包装为资金拆借 需细化入刑标准 [5]
3600点往后看,未来会有哪些造成亏损的风险
雪球· 2025-08-16 05:15
市场观点 - 市场在3600点震荡整固,投资者情绪高涨,成交量显示做多情绪明显 [5] - 当前市场未出现系统性风险信号,"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双β逻辑进入中期阶段,机会大于风险 [5] - AH股中长期布局窗口期仍存在,值得重视和把握 [16] 投资错误反思 追涨杀跌 - 投资者容易在市场热点频出时追逐短期机会,忽视原有投资逻辑 [9] - 割肉原有布局转向短期热点通常缺乏价值逻辑支撑,技术分析能力不足可能加剧风险 [10] - 需认清自身能力边界,避免盲目跟风导致损失 [11] 金字塔式加仓 - 市场底部区域时投资者因恐惧减仓,高位时反而加仓,导致持仓成本上升且抗风险能力下降 [14][15] 频繁短期交易 - 无逻辑的频繁交易增加摩擦成本,错失机会概率高 [18] - 消耗投资者信心与精力,对长期投资形成负面影响 [19] 错过机会 - 长期来看货币贬值和温和通胀是主旋律,当前通缩环境下定价合理的资产可能是对抗通胀的最佳选择 [21] - 需把握"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双β逻辑的布局时机 [21] 投资策略建议 - 避免情绪化操作,坚持长期正确决策 [21] - 采用分散化配置理念(如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分散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多元化 [22]
牛市中,千万不要犯这些错误!
雪球· 2025-08-14 07:52
市场整体判断 - 市场在3600点震荡整固 成交量显示做多情绪高涨 [4] - 未出现系统性风险信号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与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双β逻辑处于中期阶段 [4] - AH股中长期布局窗口期依然存在 [13] 投资误区分析 - 追涨杀跌易导致忽视原有投资逻辑 普通投资者缺乏技术分析能力 [7][8] - 金字塔式加仓在市场高位增加仓位 反而推高持仓成本并降低抗风险能力 [10][12] - 频繁短期交易产生高摩擦成本 消耗信心与精力且易错失机会 [14][15] 长期投资逻辑 - 货币贬值与温和通胀是长期主旋律 当前通缩环境下定价合理资产具备抗通胀潜力 [16] - 反内卷等政策助推走出通缩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与质量提升的双β逻辑仍值得布局 [16]
规范运作、提升质效 河北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专题培训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04:15
河北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专题培训 活动概况 - 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主办、河北资本市场之家协办、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支持的"河北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专题培训"于7月25日在石家庄举办 [1] - 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模式 吸引82家河北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及董事会秘书共330余人参与 [1] - 河北证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并发言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专家及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进行专题授课 [1][2] 监管要求与职能定位 - 审计委员会被定义为连接董事会与内外部审计的关键纽带 承担保障财务信息质量和维护投资者权益的第一道防线职责 [2] - 河北证监局提出五项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意识 聚焦财务信息质量 保障审计独立性 加强专业学习 强化监督问责 [2] - 新《公司法》实施后 审计委员会将取代监事会职能 此次培训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平稳过渡 [3] 培训内容与成效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专家系统解读《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工作指引》 结合案例剖析履职要点与实践经验 [2] -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分享审计委员会定位思考 提供会计专业独董履职建议及个人经验 [2] - 培训明确委员履职责任边界 深化监督职责认知 增强规范运作内生动力 助力构建透明高效治理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