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vian Automotive(RIVN)
icon
搜索文档
Rivian 宣布在美投资 1.2 亿美元加强供应链建设,以应对关税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5-07 00:37
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投资1.2亿美元(约8.69亿元人民币)在伊利诺伊州诺默市工厂附近建设供应商园区 [1] - 此前已公布15亿美元(约108.64亿元人民币)的工厂扩建计划 [1] 供应商园区规划 - 园区面积达120万平方英尺,通过地下隧道与主厂区连接 [1] - 涵盖零部件制造与组装环节,旨在降低物流成本并加速2026款Rivian R2 SUV生产 [1] - 预计未来两年新增数百个工作岗位,直接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 [1] 生产战略调整 - 为节省现金储备,2023年暂停乔治亚州新工厂建设,将R2生产转移至诺默工厂 [3] - 计划2026年上半年量产R2车型,2026年恢复乔治亚工厂建设,2028年起生产R2及R3跨界车 [3] 政府支持与激励 - 伊利诺伊州政府提供1600万美元(约1.16亿元人民币)激励措施,包括20年税收减免及资本补助 [3] - 公司需至少投资1.196亿美元(约8.66亿元人民币)并创造93个就业岗位 [3] 产能与产品线 - 诺默工厂当前年产能为21.5万辆,生产R1T皮卡、R1S SUV及商用电动货车 [3] - 供应商园区是2026年同步生产R2、R1系列及商用货车时提升产能的关键 [1] 行业背景 - 此举是应对美国政府加征进口关税的重要举措,目前公司仍有大量零部件依赖进口 [3] - 奔驰、本田、日产及丰田均已宣布扩大本土生产 [3] - 伊利诺伊州州长表示项目将推动该州构建电动汽车生态圈,吸引全球供应商投资 [3] 资金支持 - 2024年1月公司获得美国能源部66亿美元贷款 [3]
Tariff Talk Returns to Sink Markets; Plus Q1 Earnings
ZACKS· 2025-05-06 23:05
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下跌389点(-095%)标普500指数下跌43点(-07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54点(-087%)罗素2000指数下跌21点(-105%)[1] 政策影响 - 特朗普总统重新提出强硬关税政策讨论涉及对进口药品加征新关税[2] 公司财报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 Q1每股收益096美元超出预期3美分 营收744亿美元显著高于Zacks共识预期的712亿美元 当前季度营收指引上调至74亿美元(Zacks共识预期735亿美元)[3] Wynn Resorts (WYNN) - Q1每股收益107美元低于预期122美元 营收17亿美元略低于预期的173亿美元 公司宣布股票回购计划 中国澳门业务受中国经济影响 美国业务受关税政策干扰[4] Rivian Automotive (RIVN) - Q1每股亏损041美元优于预期的-080美元 营收124亿美元同比转正并远超预期的102亿美元 季度毛利润206亿美元 大众汽车已对公司进行投资[5] 未来事件 The Walt Disney Co (DIS) - 预计Q2每股收益下降248% 营收增长477% 主题公园部门受关注 年度首部热门电影《雷霆特工队》即将上映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7%[6] 美联储政策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结束 利率决议将于美东时间下午1点公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可能涉及降息时间表及2026年任期前替换问题[7]
Rivian Automotive(RIV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2.06亿美元毛利润,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毛利润 [6][17] - 第一季度汽车业务收入9.22亿美元,主要源于生产14,611辆并交付8,640辆汽车;软件和服务收入3.18亿美元,主要来自新车辆电气架构和软件开发服务、再营销销售以及维修保养服务 [18][19] - 总毛利润2.06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毛利润9200万美元,软件和服务毛利润1.14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亏损3.29亿美元 [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72亿美元;预计从大众集团获得最多35亿美元增量资本,从能源部获得最多66亿美元贷款,还可使用经修订并延长至2030年4月8日的ABL信贷安排下的13亿美元额度 [20] - 公司将交付展望修订为40,000 - 46,000辆汽车,维持调整后EBITDA展望区间为负17亿 - 负19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适度正毛利润,将资本支出指导提高至18亿 - 19亿美元 [22][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业务第一季度生产14,611辆、交付8,640辆汽车,交付量下降因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较多EDV,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EDV交付量有限;平均售价因消费者交付比例较高以及汽车监管信贷销售增加而上升 [18] - 软件和服务业务第一季度收入3.18亿美元,主要来自新车辆电气架构和软件开发服务、再营销销售以及维修保养服务 [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R1S仍是加利福尼亚州起售价超7万美元的最畅销SUV,也是美国起售价超5万美元的最畅销电动SUV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通过AI创新,计划尽快实现逐向自动驾驶,从免提眼睛注视扩展到免提眼睛离开,秋季将举办AI和自动驾驶日分享产品和技术路线图 [9][10] - 公司在R2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开始验证性生产、扩建伊利诺伊州诺马尔制造工厂、建设供应商园区;明年计划开始佐治亚州工厂建设,建成后将为R2和R3提供每年40万辆的额外产能 [11][12] - 公司与大众集团的合资企业取得进展,达到毛利润里程碑,预计6月获得10亿美元资金 [6][17] - 公司面临全球贸易监管和政策环境的挑战,影响全球供应链、贸易和消费者情绪,公司正积极应对,包括战略采购和与政策制定者积极沟通 [13][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外部因素如政府政策和法规变化、宏观经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贸易和关税政策对供应链的影响,可能影响公司2025年预期;公司预计关税将影响材料和贸易关税成本,但认为到2025年及2026年初美国有足够电池用于生产 [21] - 管理层对R2的推出充满信心,认为R2将为公司增长和盈利带来变革,有望更快实现盈利,并降低诺马尔工厂所有车辆的单位固定成本 [12][18] - 管理层认为自动驾驶将成为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消费者对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需求将增加,但如何实现价值变现尚待观察 [81][83] 其他重要信息 - Aiden Gomez将加入公司董事会,他是Cohere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在AI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11] - 公司与特斯拉建立合作关系,允许客户使用特斯拉充电网络,同时也在建设自己的充电网络,该网络拥有超700个充电器,正常运行时间高于98%,被《消费者报告》称赞性能出色且易于使用 [9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电池和关税影响及LFP电池策略 - 公司表示到2025年底的电池库存可应对关税增加;2026年R2使用的4,695电池最初从韩国采购,2027年将在亚利桑那州生产;对于R1的2,170电池和LFP电池,公司正积极应对贸易变化,灵活调整采购策略 [28][29] 问题:关税影响的时间段、涉及车辆及R2成本结构变化 - 公司预计2025年每辆车的关税直接影响为数千美元,正在探索多种抵消成本增加的方法,包括战略采购、调整激励支出和改善产品组合;公司一直在努力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R2推出前仍有时间调整采购策略 [30][32] 问题:如何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追赶特斯拉,以及是否需要外部合作伙伴 - 公司认为自动驾驶是重要业务领域,第二代车辆的传感器和计算能力有显著提升,数据飞轮对性能提升很重要,高质量数据可弥补车队规模较小的不足;公司对内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充满信心,其数据基础设施独特,可有效训练端到端模型 [35][38] 问题:应对稀土供应问题的措施 - 公司正在深入研究稀土供应问题,长期规划包括为R2开发无重稀土电机、使用更易获取的磁铁以及开发无需稀土金属的转子组件 [41][42] 问题:每辆车2000美元的关税成本是否包含最新美国制造报销计划,以及关税主要影响是否在电池 - 公司预计2025年每辆车的关税影响为数千美元,包含报销计划的好处;公司提到R2电池未来将在美国生产,也在考虑长期的电池采购策略 [46] 问题:R1和R2剩余材料成本的优化机会 - 第一季度每辆车的COGS改善3300美元,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高和固定成本杠杆效应;2025年剩余季度预计仍会有原材料成本节约,但会受到关税增加的影响 [49][51] 问题:折旧费用下降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 第一季度因生产车辆多于交付车辆,更多折旧费用计入库存,导致折旧费用下降;随着明年R2投产,折旧费用将回升 [55][57] 问题:过度生产是否有助于降低全年关税影响,以及与上季度未披露的政策影响的比较 - 第一季度的过度生产有助于抵消下半年工厂关闭一个月的生产损失,减少关税影响;上季度提到的数亿美元政策影响涉及关税预期、消费者电动汽车采用福利和监管信贷等更广泛因素 [58][60] 问题:降低全年交付展望的原因 - 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倾向于低价产品,公司当前产品平均售价较高,市场规模有限;R2起售价45,000美元,有望开拓更大市场 [64][65] 问题:公司是否仍预计2025年获得3亿美元监管信贷收入 - 公司仍预计全年监管信贷收入约3亿美元 [67][68] 问题:库存未大幅增加的原因及是否采取释放资金措施 - 公司通过实施精益制造原则,减少原材料库存,增加成品库存,降低了营运资金;公司在物流方面注重流程优化,减少工厂和供应链中的库存 [71][72] 问题:自动驾驶平台是否会与大众分享,以及是否利用大众市场份额获取传感器数据 - 公司的自动驾驶平台与合资企业分开,合资企业涵盖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和区域ECU,但不包括内部计算平台、感知堆栈、基础模型和自动驾驶软件 [73] 问题:现有关税制度是否会影响R2的投产时间和起售价 - 公司目前不计划改变R2的45,000美元起售价,正在积极应对关税政策,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与供应商合作来降低影响 [77][78] 问题:自动驾驶的经济考量,包括成本和变现方式 - 公司认为消费者对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需求将增加,自动驾驶是关键价值驱动因素,但如何实现价值变现尚待观察,可能表现为增量付费功能、车辆定价提升或市场份额增加 [81][83] 问题:公司为提高电动汽车在美国和西方市场渗透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 公司认为美国市场缺乏低于50,000美元的电动汽车选择,R2将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公司还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与特斯拉合作并拥有自己的高正常运行时间充电网络;自动驾驶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 [92][95] 问题:是否有其他汽车制造商与公司洽谈合作 - 公司与大众集团的合作进展顺利,目前专注于执行合资企业的项目,也对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持开放态度,但暂无更多信息 [99][100] 问题:特斯拉相关情况对公司需求的影响,以及Slate汽车对公司的意义 - 公司旗舰产品平均售价约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两倍,R2在定价上更具可比性;Slate产品与Rivian产品面向不同消费者群体,市场定位不同 [105] 问题:交付指导变化主要是来自货车还是消费者车辆,以及是否包含供应风险 - 交付指导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以及商业合作情况;公司在评估关税环境对供应商的成本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努力避免供应中断 [108][109] 问题:R2的重新装备和生产停机时间更新,以及是否已采购所需资本设备 - R2的验证性生产正在进行,用于车身车间和组装的建筑已完工,设备已采购并正在测试;下半年将有停机时间用于整合R2到涂装车间 [117][118] 问题:是否仍按计划明年在特定条件下推出眼睛离开功能,以及R2的自动驾驶硬件系统是否因配置级别而异 - 公司计划明年在高速公路等特定环境下推出免提眼睛离开功能;R2的感知堆栈相对于R1有所增强,配备6500万像素摄像头,公司认为R2应具备强大的自动驾驶平台 [124][125]
Rivian earnings: EV maker cuts delivery guidance because of Trump's tariffs and trade wars
TechCrunch· 2025-05-06 21:37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下调2025年电动车交付量预期至4万至4.6万辆 较此前预期的4.6万至5.1万辆减少12%-20% [1][2] - 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18亿至19亿美元 较原16亿至17亿美元增加2亿美元 主要因关税影响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2.06亿美元毛利润 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 达成与大众集团合资协议中解锁10亿美元资金的里程碑 [6] - 一季度净亏损5.41亿美元 同比大幅收窄(2024年同期亏损14亿美元) [7] 行业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多家车企调整预期 福特预计2025年成本增加25亿美元 通用汽车预计影响50亿美元 [3] - 联邦电动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可能取消 将进一步打击需求 [4] 财务数据 - 一季度汽车业务收入降至9.22亿美元(2024年同期11.2亿美元) 软件与服务收入激增至3.18亿美元(2024年同期8800万美元) [9] - 软件服务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新车型电子架构开发 二手车销售及维修保养服务 [9] 产品与运营 - 2024年交付量51579辆 2023年50122辆 已连续两年无增长 下调指引后2025年交付量或进一步萎缩 [5] - 平价车型R2 SUV预计2026年上市 被寄望提升销量规模 [5]
Rivian Automotive(RIVN)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5-06 21:00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20549 FORM 10-Q (Mark One) ☒ QUARTERLY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quarterly period ended March 31, 2025 OR ¨ TRANSITION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________ to ________ Commission file number 001-41042 Rivian Automotive, Inc. (Exact name of registrant as specified in its charter) | Delaware | 14600 Myford ...
Rivian Automotive(RIV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2.006亿美元毛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毛利润 [5][15] - 第一季度汽车业务收入9.22亿美元,软件和服务收入3.18亿美元 [16][17] - 调整后EBITDA亏损3.29亿美元 [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72亿美元 [18] - 预计获得大众集团最高35亿美元的增量资本、能源部66亿美元贷款以及13亿美元ABL信贷额度 [18] - 因关税影响,将资本支出指引提高至18 - 19亿美元,交付展望调整为4 - 4.6万辆 [20][21] - 维持调整后EBITDA展望在 - 17 - - 19亿美元,预计2025年实现适度正毛利润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生产14,611辆,交付8,640辆汽车,主要因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较多EDV导致本季度EDV交付量受限 [16] - 第一季度汽车业务毛利润9200万美元,排除监管信贷和折旧影响后实现正毛利润 [16][17] 软件和服务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18亿美元,毛利润1.14亿美元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R1S在加州是起售价超7万美元的最畅销SUV,在美国是起售价超5万美元的最畅销电动SUV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通过AI创新,计划今年秋季举办AI和自动驾驶日,分享产品和技术路线图 [7][9] - 推进R2项目,包括开始验证性生产、扩建伊利诺伊州工厂和建设供应商园区,预计明年开始建设佐治亚州工厂 [10][11] - 公司认为自动驾驶平台和数据飞轮对自动驾驶发展很重要,已为第二代车辆推出免提驾驶功能 [7] - 全球贸易监管和政策环境复杂,影响公司供应链、贸易和消费者情绪,公司积极应对以降低风险 [12][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全球汽车市场长期将实现全面电动化,但当前面临政府政策、宏观经济和供应链等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 [20] - 公司对R2的推出充满信心,认为其将推动公司增长和盈利 [12][22] 其他重要信息 - Aiden Gomez加入公司董事会,他是Cohere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10] - 公司与特斯拉建立合作关系,允许客户使用其充电网络,同时也在建设自己的充电网络,拥有超700个充电桩,正常运行时间超98% [9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电池和关税影响及LFP电池策略 - 公司表示到2025年底有足够库存应对关税增加,2026年R2使用的4,695电池将从韩国采购,2027年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生产,对于R1的2,170电池和LFP电池,公司正在积极调整采购策略 [26][27] 问题2: 关税影响的时间段、涉及车辆及R2成本结构变化 - 公司预计2025年每辆车的关税直接影响为数千美元,正在探索战略采购、调整激励支出和优化产品组合等方式来抵消成本增加 [28] 问题3: 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竞争及发展策略 - 公司认为数据飞轮的质量比车辆数量更重要,其高性能摄像头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可弥补车队规模较小的不足,随着车队规模扩大和数据飞轮加速,自动驾驶性能将不断提升 [33][34] 问题4: 稀土供应的应对策略 - 公司正在探索战略采购,长期来看,计划开发无稀土电机和转子组件,贸易挑战将加速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38][39] 问题5: 每辆车2000美元关税成本的确认及是否包含最新美国制造报销计划 - 公司预计2025年每辆车的关税影响为数千美元,已考虑报销计划的影响,同时正在探索长期的电池采购策略 [42] 问题6: R1和R2的材料成本机会 - 第一季度每辆车的COGS改善3300美元,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高和固定成本杠杆效应,预计2025年剩余季度原材料成本将有所下降 [45][46] 问题7: 折旧费用下降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 第一季度生产多于交付,部分折旧费用计入库存,随着明年R2投产,折旧费用将回升 [51][53] 问题8: 交付量展望下调的原因 - 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公司旗舰产品ASP较高,市场规模有限,R2起售价4.5万美元,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 [60][61] 问题9: 监管信贷收入的展望 - 公司预计全年监管信贷收入约3亿美元 [64] 问题10: 库存未大幅增加的原因及自动驾驶平台是否与大众共享 - 公司减少了原材料库存,增加了成品库存,并通过实施精益制造原则降低了营运资金,自动驾驶平台与与大众的合资企业无关 [66][69] 问题11: R2是否受现有关税制度影响及自动驾驶平台的经济模式 - 公司不计划改变R2的起售价,正在积极应对关税挑战,自动驾驶技术是关键价值驱动因素,但价值实现方式尚不确定 [73][79] 问题12: 提高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技术和策略 - 公司认为市场缺乏价格低于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选择,R2将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公司正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并与特斯拉合作 [88][91] 问题13: 是否有其他OEM寻求合作 - 公司目前专注于与大众集团的合作项目,对与其他OEM合作持开放态度,但暂无更多信息 [96][97] 问题14: 特斯拉对公司需求的影响及Slate汽车的看法 - 公司旗舰产品ASP约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两倍,R2在价格上更具可比性,Slate汽车与公司产品定位不同 [101] 问题15: 交付量指导变化的原因及是否考虑供应风险 - 交付量指导反映了消费者行为和商业合作的预期,公司正在评估关税对供应商成本和健康的影响,以避免供应中断 [104][105] 问题16: R2的重新装备和生产停机时间及资本设备采购情况 - R2项目进展顺利,正在进行验证性生产,相关设备已采购,今年下半年将有停机时间用于整合R2生产线 [109][113] 问题17: 是否按计划在明年推出特定条件下的免提驾驶功能及R2的自动驾驶硬件配置 - 公司计划明年在高速公路等特定环境下推出免提驾驶功能,R2将配备增强型感知系统,包括6500万像素摄像头和成像雷达,公司认为自动驾驶是客户体验的关键部分 [121][124]
Rivian Automotive(RIV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2.006亿美元毛利润,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毛利润 [6][17] - 第一季度汽车业务收入9.22亿美元,主要源于生产14,611辆并交付8,640辆汽车;软件和服务收入3.18亿美元,主要来自新车电气架构和软件开发服务、再营销销售以及维修保养服务 [18][19] - 总毛利润2.006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毛利润9200万美元,软件和服务毛利润1.14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亏损3.29亿美元 [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72亿美元;预计从大众集团获得最高35亿美元增量资本,从能源部获得最高66亿美元贷款,还可使用经修订并延长至2030年4月8日的ABL信贷安排下的13亿美元额度 [20] - 公司将交付展望修订为40,000 - 46,000辆汽车;维持调整后EBITDA展望在 - 17亿至 - 19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适度正毛利润;将资本支出指导提高至18亿 - 19亿美元 [22][23][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生产14,611辆汽车,交付8,640辆,汽车业务收入9.22亿美元;排除监管信贷和折旧影响后,汽车业务产生正毛利润 [18] - 第一季度每辆车的COGS改善3300美元,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固定成本杠杆效应 [49][50] 软件和服务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18亿美元,主要来自新车电气架构和软件开发服务、再营销销售以及维修保养服务 [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R1S仍是加利福尼亚州起售价超过7万美元的最畅销SUV,也是美国起售价超过5万美元的最畅销电动SUV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通过AI创新,计划尽快实现逐向自动驾驶,从免提视线关注扩展到免提视线离开;今年秋季将举办AI和自动驾驶日,分享产品和技术路线图 [9][10] - 公司在R2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开始验证性生产、扩建伊利诺伊州诺马尔工厂以及建设供应商园区;明年计划开始佐治亚州工厂建设,建成后将为R2和R3提供每年40万辆的额外产能 [11][12] - 公司与大众集团的合资企业取得进展,达到毛利润里程碑后,大众集团预计6月投资10亿美元购买公司普通股 [6][20] - 行业面临全球贸易监管和政策环境的复杂性和快速变化,影响公司全球供应链、贸易和消费者情绪;公司虽大部分车辆在美国制造且大部分物料在美国或USMCA地区采购,但仍受全球贸易和经济形势影响 [13][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外部因素如政府政策和法规变化、宏观经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贸易和关税政策对供应链的影响,可能影响公司2025年预期;公司正积极监测并采取措施减轻潜在风险 [21] -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对长期内全球汽车全面电动化充满信心;认为R2将对公司增长和盈利能力产生变革性影响 [22][25] 其他重要信息 - Aiden Gomez将加入公司董事会,他是Cohere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在AI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11] - 公司与特斯拉建立合作关系,允许客户使用特斯拉充电网络,同时公司也在建设自己的充电网络,目前拥有超过700个充电器,利用率高于98%,被《消费者报告》称赞性能出色且易于使用 [9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电池和关税影响及LFP电池策略 - 公司表示到2025年底有库存应对关税增加;2026年R2使用的4,695电池最初从韩国采购,2027年将在亚利桑那州生产;对于R1使用的2,170电池和LFP电池,公司正积极应对贸易变化,灵活调整采购策略 [28][29] 问题2: 关税影响的时间段、涉及车辆及R2成本结构变化 - 公司预计2025年每辆车的关税直接影响为数千美元,正探索战略采购、调整激励支出和改善产品组合等方式抵消成本增加;Javier Varela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有时间在R2推出前调整采购策略 [30][31][32] 问题3: 自动驾驶方面如何与特斯拉竞争及是否需要外部合作伙伴 - 公司认为其第二代车辆传感器大幅改进、车载推理能力强,数据飞轮对提升性能很重要;虽车队规模较小,但高质量数据可弥补不足;公司对自身数据基础设施有信心,认为可有效用于端到端模型训练,暂未提及需要外部合作伙伴 [36][37][38] 问题4: 应对稀土供应问题的措施 - 公司表示这是复杂问题,正深入研究;长期来看,计划为R2开发无重稀土电机,使用更易获取的磁铁,最终开发无需稀土金属的转子组件 [41][42] 问题5: 每辆车2000美元关税成本是否包含最新美国制造报销计划及主要关税暴露点 - 公司表示预计2025年每辆车关税影响数千美元,包含报销计划的好处;RJ提到R2电池长期将在美国生产,降低关税影响 [46] 问题6: R1和R2剩余材料成本机会 - 第一季度每辆车COGS改善3300美元,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固定成本杠杆效应;未来虽有关税增加,但预计2025年剩余季度仍有原材料成本节约 [49][50][51] 问题7: 折旧和摊销下降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 第一季度生产多于交付,更多折旧计入库存,导致折旧和摊销下降;随着明年R2投产,折旧将回升 [55][57] 问题8: 产量过剩对关税影响的抵消作用及与上季度政策影响的对比 - 上季度指导中的数亿美元影响涉及关税、消费者电动汽车补贴和监管信贷等多个方面;第一季度产量过剩有助于抵消下半年工厂关闭的生产损失,后续销售这些车辆关税影响较小 [61] 问题9: 降低全年交付展望的原因 - 消费者需求面临挑战,对价格更敏感,公司旗舰产品ASP较高,市场规模受限;R2起售价45,000美元,有望开拓更大市场 [64][65][66] 问题10: 监管信贷收入展望 - 公司仍预计全年监管信贷收入约3亿美元 [68] 问题11: 库存未大幅增加的原因及是否采取释放资金措施 - 第一季度原材料库存减少约2.2亿美元,产成品库存增加约5.63亿美元;公司注重精益制造原则,Javier Varela表示在运营中加速实施精益制造,减少库存和在途物料,释放营运资金 [70][71] 问题12: 自动驾驶平台是否会与大众分享及利用大众市场份额获取数据 - 公司表示自动驾驶平台与合资企业分开,合资企业涵盖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和区域ECU,但不包括内部计算平台、感知堆栈、基础模型和自动驾驶软件 [72] 问题13: 现有关税制度对R2投产时间和起始价格的影响 - 公司表示不计划改变R2 45,000美元的起始价格,正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在供应链和供应商方面采取措施 [76] 问题14: 自动驾驶的经济考量,包括成本和货币化 - 公司认为消费者对更高水平自动驾驶的需求将增加,这是关键价值驱动因素;自动驾驶价值的实现方式尚不确定,可能表现为增量付费功能、车辆定价提升或市场份额增加,具体取决于竞争格局 [80][82][84] 问题15: 提高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技术措施 - 公司认为美国市场价格低于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选择不足,R2将提供更多选择,吸引消费者从内燃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公司还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与特斯拉合作并拥有自己的充电网络;自动驾驶功能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户选择电动汽车 [91][92][95] 问题16: 是否有其他OEM寻求合作 - 公司表示与大众集团的合作进展顺利,目前专注于执行相关项目;对与其他OEM合作持开放态度,但暂无更多信息 [100][101] 问题17: 特斯拉相关情况对公司需求的影响及Slate汽车的意义 - 公司旗舰产品ASP约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两倍,有部分客户交叉选择;R2在价格上更接近特斯拉产品;Slate产品面向不同消费者群体,公司鼓励市场有更多产品选择 [105] 问题18: 交付指导变化主要来自货车还是消费车辆,是否有供应风险 - 交付指导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敏感性,以及商业合作情况;公司在考虑关税对供应商成本和健康的影响,努力避免供应中断 [109][110] 问题19: R2重新装备和生产停机情况及资本设备采购情况 - R2项目进展顺利,正在进行验证性生产;诺马尔工厂用于车身车间和装配的建筑已完工,设备已采购并在制造商处进行测试;今年下半年将有停机时间用于在涂装车间整合R2生产 [114][118][119] 问题20: 是否仍按计划明年在受控条件下推出视线离开功能,R2的自动驾驶硬件系统情况 - 公司专注于明年在特定环境(如高速公路)实现免提视线离开功能;R2的感知堆栈相对于R1有所增强,配备6500万像素摄像头和成像雷达;公司认为自动驾驶平台对客户体验至关重要,R2将具备强大的自动驾驶能力 [125][126][129]
Rivian cuts 2025 delivery target, ups expected spending amid tariff pressures
CNBC· 2025-05-06 20:07
公司业绩与目标调整 - Rivian Automotive下调2025年交付量目标至40,000-46,000辆 原目标为46,000-51,000辆 [3] - 资本支出目标上调至18-19亿美元 原目标为16-17亿美元 [3] - 公司重申2024年实现"适度正毛利"及调整后EBITDA亏损17-19亿美元的预期 [4] 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每股亏损0.41美元 优于预期的0.76美元亏损 [7] - 第一季度营收12.4亿美元 超出预期的10.1亿美元 [7] -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毛利 主要得益于与大众集团合资带来的10亿美元预期收益 [4] 行业环境与战略合作 - 公司承认全球贸易环境(包括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业务产生影响 尽管所有车辆均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生产 [1] - 与大众集团成立合资企业Rivian and VW Group Technology LLC 涉及58亿美元投资 涵盖软件和电气架构技术合作 [5][4] - 公司指出贸易政策变化及消费者需求不确定性构成主要挑战 [2]
Rivian cuts delivery guidance because of Trump's tariffs and trade wars
TechCrunch· 2025-05-06 20:06
产量预期下调 - 公司下调2025年电动车交付量预期至4万至4.6万辆 较1个月前预测的4.6万至5.1万辆减少6,000至5,000辆 [1] - 下调主因包括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他监管变化 成为最新受新政府经济政策影响的汽车制造商 [1] - 若最终交付量低于4.6万辆 将标志着公司连续第三年无销量增长 2024年交付51,579辆 2023年交付50,122辆 [4] 行业连锁反应 - 福特和通用汽车此前已因关税不确定性撤回全年指引 福特预计2025年成本增加25亿美元 通用预计影响约50亿美元 [2] - 更低价位的R2 SUV需等到2026年才能量产 无法缓解当前销量压力 [4] 财务表现 - 2025年Q1实现2.06亿美元毛利润 涉及8,640辆交付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毛利润 [5] - 但同期净亏损超5.4亿美元 汽车收入从2024年Q1的11.2亿美元降至9.22亿美元 软件和服务收入支撑总收入同比微增 [6] 政策风险预警 - 2月已向投资者预警政府政策变化及需求环境挑战可能威胁车辆需求 [3] - 若联邦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被取消 经营环境将更加严峻 [3]
Rivian Automotive(RIVN) - 2025 Q1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5-06 20:04
During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we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R2, progresse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creased our brand awareness, expanded our commercial footprint, and drove towards profitability. This quarter was our second consecutive and highest quarter of positive gross profit, generating $206 million. R2 builds upon our industry-leading technology platform which enables Rivian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roduct while still delivering an exciting 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 capability, and util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