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数据(GDS)

搜索文档
GDS(GDS)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11-20 16:00
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4.9%至23.676亿元人民币(3.328亿美元),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9%至23.676亿元人民币(3.328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3.397亿元人民币(477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0.9%至10.666亿元人民币(1.499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45.0% [3][13][14] - 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成本为18.748亿元人民币(2.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毛利润为4.928亿元人民币(6930万美元),同比增长8.2% [8] - 2022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367593千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净收入为6921597千元人民币[42] - 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润为492805千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毛利润为1447823千元人民币[42] - 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339663千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净亏损为1088223千元人民币[42] - 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40016千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为1088144千元人民币[42] - 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在2022年第三季度为0.24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为0.90元人民币[42] - 2022年第三季度综合亏损为559415千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为1463681千元人民币[44] - 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综合亏损为560325千元人民币,九个月累计为1464516千元人民币[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净亏损为10.88223亿元人民币(1.52979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8.78331亿元人民币有所扩大[46][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净亏损为3.39663亿元人民币(4774.9万美元),较上一季度的3.75307亿元人民币有所收窄[46][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调整后毛利润为35.4831亿元人民币(4.98813亿美元),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1.3%[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调整后EBITDA为31.79926亿元人民币(4.47027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5.9%[51] 面积相关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客户承诺和预承诺总面积增加30,315平方米,达到618,369平方米,同比增长16.0% [4][15] - 2022年第三季度服务中面积增加6,128平方米,达到510,511平方米,同比增长12.4% [4][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服务中面积承诺率为95.6%,在建面积预承诺率为71.5% [4][18] - 2022年第三季度客户使用面积增加14,184平方米,达到359,862平方米,同比增长19.8%,使用率为70.5% [4][5][18][19] 费用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25.4%,一般和行政费用同比增长21.9%,研发成本为670万元人民币(90万美元) [10][11][12] - 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息费用同比增长13.3%,外汇兑换损失为230万元人民币(30万美元) [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净利息费用为13.68647亿元人民币(1.92401亿美元)[51] 项目进展情况 - 第三季度公司为香港4号项目进行售后回租交易,马来西亚努沙再也三个数据中心开始建设且全部已预承诺 [17][19] - 公司完成收购由中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控制的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合资企业少数股权,该合资企业持有北京13和北京14数据中心[22] 财务指标使用说明 - 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使用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财务指标评估运营绩效[25]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财务指标有局限性,评估时应与最可比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绩效指标进行核对[29][30] 货币换算说明 - 公告中的人民币金额按2022年9月30日汇率换算成美元仅为方便读者,不代表可按特定汇率兑换[3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为90.924亿元人民币(12.782亿美元),短期债务总额为55.573亿元人民币(7.812亿美元),长期债务总额为361.361亿元人民币(50.799亿美元)[20]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为99.68109亿元人民币,2022年9月30日为90.92404亿元人民币(12.7819亿美元)[38]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额为17.32686亿元人民币,2022年9月30日为26.4895亿元人民币(3.72383亿美元)[38] - 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716.32443亿元人民币,2022年9月30日为748.75917亿元人民币(105.25888亿美元)[38] - 截至相关时期,公司总负债为45736281千元人民币,较之前有所变化[39] - 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当期部分为5948013千元人民币[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受限现金为9.253805亿元人民币(1.300879亿美元)[46] 融资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获得新项目债务融资35.843亿元人民币(5.039亿美元)[20] 全年指引情况 - 公司确认2022年全年总收入指引为92.5 - 9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42 - 42.8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指引约为120亿元人民币不变[23]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流通普通股数量基本和摊薄在2022年为1463520253股[4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折旧和摊销为23.68631亿元人民币(3.32977亿美元),高于2021年同期的18.77722亿元人民币[46][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9.50164亿元人民币(2.7415亿美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91.43923亿元人民币(12.85432亿美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9.96347亿元人民币(5.61797亿美元)[46]
GDS(GD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23 18:2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4%,调整后EBITDA增长18% [6] - 第二季度服务收入环比增长2.6%,调整后EBITDA环比增长0.2%,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6%,低于上一季度的47.1% [15] - 第二季度净新增使用面积为13,659平方米,其中8,300平方米位于受封锁影响的一线城市,5,300平方米来自未受影响的偏远地区B-O-T项目 [15] - 第二季度每月每平方米服务收入为2,265元,环比下降1.4%,主要由于B-O-T项目的稀释效应 [16]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毛利率为50.9%,低于上一季度的52.4%,主要由于夏季极端高温导致PUE上升以及电价上涨 [16] - 第二季度公用事业成本占服务收入的30%,高于第一季度的28.3%和去年同期的26.9% [17] - 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为92.5亿至9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EBITDA为42亿至42.8亿元人民币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公司赢得三个新的超大规模订单,分别来自全球汽车客户、中国云客户和中国大型银行 [7] - 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占第二季度新订单的40% [7] - 上半年新订单面积为31,000平方米,全年目标为70,000平方米,未来目标为每年80,000至90,000平方米 [8] - 公司目前积压订单为240,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供应有限的一线城市 [9] - 上半年交付了16,500平方米的容量,下半年计划交付31,000平方米,原计划中的39,000平方米被推迟到明年及以后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一线城市市场受到封锁影响,但仍实现了超过13,000平方米的净新增使用面积 [9] - 香港1号数据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几乎已售罄,公司正在为香港2号数据中心争取锚定客户 [11] - 在东南亚,公司已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园区获得超大规模容量,所有园区正在建设中 [12] - 东南亚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数据中心市场之一,公司预计该地区业务将成为继中国大陆之后的第二增长引擎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加速区域化战略,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 [11] - 公司成立了67亿元人民币(约10亿美元)的中国大陆数据中心基金,以增强融资策略 [13] - 公司计划通过国际控股公司为区域业务筹集股权资本,并计划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完成少数股权出售 [20] - 公司正在考虑通过项目级股权投资者参与中国大陆数据中心项目,以增强资本获取能力 [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当前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经济放缓和疫情封锁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6] - 尽管需求环境疲软,公司仍看到显著的新业务机会,并相信在需求恢复时将处于有利位置 [6]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大陆业务将实现自筹资金,随着更多数据中心达到稳定状态,自由现金流盈亏平衡差距正在缩小 [20] - 公司对未来的业务运营和财务能力充满信心,认为数据中心行业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成立67亿元人民币(约10亿美元)的中国大陆数据中心基金,70%资金来自投资者,30%来自公司 [21] - 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基金设立并注入至少一个项目,同时也在与国内金融机构讨论类似的基金结构 [22] - 公司计划通过国际控股公司为区域业务筹集股权资本,目标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完成少数股权出售 [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中国数据中心基金的用途 - 基金的用途广泛,包括从公司收购数据中心项目以及通过并购从第三方收购数据中心 [27] - 初期重点是从公司自身组合中注入少量项目,以实现资本回收,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注入3亿至5亿美元的股权价值 [27] 问题: 关于B-O-T项目的回报预期 - 公司历史上进行了大量B-O-T项目,但近年来由于回报下降,公司拒绝了部分交易 [29] - 公司仍愿意接受合适的B-O-T项目,但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29] 问题: 关于东南亚市场的定位和竞争 - 东南亚市场与中国的B-O-T项目类似,公司在该地区的策略是专注于一线市场,特别是新加坡 [31] - 公司认为在东南亚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包括对客户和地区的熟悉度、大规模建设能力以及运营效率 [33] 问题: 关于中国数据中心基金的项目选择 - 基金初期将选择处于建设阶段、部分投入使用且至少三年后才能完全稳定的项目 [34] - 这些项目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距离产生收入和EBITDA还有较长时间 [35]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 - 中国市场需求正在从传统云服务提供商转向大型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客户 [44] - 公司认为电信运营商的云业务增长不会完全取代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市场份额 [45] 问题: 关于数据中心基金的预期回报 - 基金的回报将基于单个项目的投资,具体回报因项目而异 [46] - 公司将通过长期管理合同获得管理费收入,并可能从基金中获得利润分成 [47] 问题: 关于B-O-T项目的资本注入方式 - 公司将向基金出售100%的项目股权,并将30%的出售收益再投资到基金中 [51] - 公司预计基金初期将注入少量项目,未来可能根据市场情况扩大规模 [52] 问题: 关于东南亚项目的预期收益 - 公司预计东南亚项目的资本支出将从今年的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明年的40亿元人民币 [57] - 公司计划通过国际控股公司筹集约3亿美元股权资本,以支持未来18个月的资本支出 [57]
GDS(GD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8-23 13:03
业绩总结 - 202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4.0%,达到人民币23.10亿元(约合344.9百万美元)[5]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8.6%,达到人民币10.62亿元(约合158.6百万美元),EBITDA利润率为46.0%[5] - 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损失为375,30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98,463千元人民币增加了25.7%[62] - 2022年第二季度的毛利润为468,60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439,869千元人民币增长了6.5%[62] - 2022年第二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8,924千元人民币,占总运营费用的比例为13.4%[62] 用户数据 - 新客户承诺(净)增加13,045平方米或34 MW,总承诺面积同比增长16.1%,达到588,054平方米或1,312 MW[5] - 总使用面积为345,678平方米,同比增长22.7%,利用率为68.5%[5] - 2022年第二季度的承诺面积为483,522平方米,预承诺面积为104,532平方米[42] - 2022年第二季度的承诺率为95.9%,预承诺率为64.1%[42] - 客户1占2022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的24.2%[57] 未来展望 - 2022年修订后的总收入指导为9,250至9,400万元,同比增长18.3%至20.2%[37] - 2022年修订后的调整后EBITDA指导为4,200至4,280万元,同比增长13.4%至15.6%[37] - 自建数据中心BJ13 Phase 2的面积为8,438平方米,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5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新项目债务融资或再融资设施获得人民币18.26亿元(约合272.6百万美元)[5] - 2022年总资本支出为2,072.5万元,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4,837.2万元下降了57.0%[2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自建数据中心在大湾区有19个,成都-重庆地区有3个[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建数据中心的总面积为6,432平方米,利用率为96.6%[46] 负面信息 - 2022年第二季度成本同比增长29.3%,达到人民币18.42亿元(约合2.75亿美元)[2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净亏损为375,307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2,882千人民币有所增加[66] - 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息费用为470,838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411,722千人民币增加了14.3%[62]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债务与调整后毛利润的比率为4.2倍[35] - 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为7.2倍[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4,015,725千人民币,较2021年6月30日的62,456,383千人民币增长了18.5%[63]
万国数据(0969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23 11:30
财务表现 - 2022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24.0%至人民币2,310.4百万元(344.9百万美元)[5] - 2022年第二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6%至人民币2,302.7百万元(343.8百万美元)[5] - 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375.3百万元(56.0百万美元)[5]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8.6%至人民币1,062.2百万元(158.6百万美元)[5]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0.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9]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毛利为人民币1,172.3百万元(175.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6.4%,环比下降0.2%[9] - 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开支为人民币26.3百万元(3.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9%,环比下降8.0%[9] - 2022年第二季度研发成本为人民币9.4百万元(1.4百万美元),同比增加9.3%,环比下降4.1%[10] - 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375.3百万元(56.0百万美元),同比扩大25.7%,环比扩大0.5%[11] - 2022年上半年净收入为45.54亿元人民币(6.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30]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为9.62亿元人民币(1.44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6.26亿元人民币有所扩大[30] - 2022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为45.46亿元人民币(6.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5%[30]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35.99亿元人民币(5.3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30]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9.55亿元人民币(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30]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69亿元人民币(0.40亿美元),同比增长0.3%[30] - 2022年上半年利息开支净额为9.24亿元人民币(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0.1%[30]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亏损为0.66元人民币(0.10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0.43元人民币有所扩大[30] - 2022年6月30日净亏损为人民币375,307千元(约56,031千美元),同比增长25.7%[31] - 2022年6月30日综合亏损为人民币517,594千元(约77,274千美元),同比增长21.1%[31] - 2022年6月30日经调整毛利率为50.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33] - 2022年6月30日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1,062,201千元(约158,582千美元),同比增长18.6%[35] - 2022年6月30日经调整EBITDA率为46.0%,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35] 数据中心运营 - 2022年第二季度已获客户签约及预签约总面积增加13,045平方米至588,054平方米,同比增长16.1%[6] - 2022年第二季度运营面积增加12,039平方米至504,383平方米,同比增长18.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运营面积的签约率为95.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建面积为163,102平方米,预签约率为64.1%[6] - 2022年第二季度计费面积增加13,659平方米至345,678平方米,同比增长22.7%[6] - 2022年第二季度运营面积的计费率为68.5%[7] - 2022年第二季度末已获客户签约及预签约总面积为588,054平方米,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2.3%[12] - 2022年第二季度末运营面积为504,383平方米,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2.4%[13] - 2022年第二季度末运营面积签约率为95.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13] - 2022年第二季度末计费面积为345,678平方米,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1%[13] - 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深圳龙华区SZ11数据中心的100%股权收购,预计产生7,089平方米净机房面积[13] 资本与债务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为人民币9,159.2百万元(1,367.4百万美元),短期债务总额为人民币5,593.7百万元(835.1百万美元),长期债务总额为人民币34,118.1百万元(5,093.7百万美元)[14] - 公司预计202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9,250百万元至9,400百万元,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4,200百万元至4,280百万元,资本支出指引约为人民币12,000百万元[17] - 公司与一家主权财富基金签订框架协议,计划设立离岸中国数据中心基金,总投入人民币67亿元(10亿美元),其中公司出资30%,投资者出资70%[16] - 公司已完成出售乌兰察布1号数据中心项目公司49%股权,该项目成为继HL1一期数据中心后的第二个B-O-T合资企业数据中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40.16亿元人民币(110.50亿美元),较2021年底的716.32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19.97亿元人民币(17.91亿美元),较2021年底的134.65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8] 现金流 - 2022年6月30日经营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619,166千元(约241,736千美元),同比增长345.7%[32] - 2022年6月30日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72,510千元(约309,418千美元),同比下降57.2%[32] - 2022年6月30日融资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610,815千元(约688,568千美元),同比增长136.8%[3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B类普通股每股享有20票表决权,A类普通股每股享有1票表决权[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67,590,336股B类普通股,受益人为黄伟先生[37] - B类普通股可在特定条件下自动转换为A类普通股,转换后不同投票权架构将终止[37] - 黄伟先生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不少于5%的实益拥有权时,B类普通股持有人有权提名5名董事[38] - 黄伟先生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少于5%但不少于2%时,其委任的董事(除黄伟先生外)将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39] - 黄伟先生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少于2%时,其委任权将停止,相关董事将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39] - 股东大会法定人数要求至少两名有投票权的股东出席,代表不少于公司总投票权的10%[39] 业务发展与市场前景 - 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有前瞻性陈述,涉及固有风险和不确定性[26] - 公司预计中国高性能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市场将增长[26] - 公司面临与策略性收购及投资相关的风险及不确定性[26] - 公司需应对中国及全球整体经济及业务状况的波动,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26] - 公司将继续加强及维持与新客户及现有客户的关系[26] 公司背景与业务模式 - 万国数据是中国高性能数据中心的领先开发商及运营商,设施位于中国主要经济中心的战略位置[24] - 公司提供托管和一系列增值服务,包括托管混合云服务、管理式网络服务及转售公共云服务[25] - 公司拥有21年的服务交付往绩,客户群包括超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等[25] - 公司数据中心拥有较大的净机房面积、高电力容量、密度和效率,并在关键系统上有多重冗余[24] - 公司中立于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客户能够访问中国所有主要电信网络及全球最大公共云服务[24] 财务披露与审计 - 公司使用经调整EBITDA、经调整EBITDA率、经调整毛利和经调整毛利率等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来评估经营业绩[20] - 公司未审计财务资料为初步资料,可能会在年终审计时进行调整[23] - 公司公告中的人民币金额按2022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6981元兑1.00美元的汇率换算为美元[22] 投资者关系 - 公司管理层将于2022年8月23日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并回答投资者及分析员的提问[18]
GDS(GDS) - 2022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2-08-22 16:00
财务收入与利润 - 2022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24.0%至23.104亿元人民币(3.449亿美元),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6%至23.027亿元人民币(3.438亿美元)[3] - 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3.753亿元人民币(56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8.6%至10.622亿元人民币(1.586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46.0% [3]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成本为18.418亿元人民币(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主要因公用事业成本和折旧摊销成本增加 [8]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4.686亿元人民币(7000万美元),毛利率为20.3%,调整后毛利润为11.723亿元人民币(1.75亿美元),调整后毛利率为50.7% [9][10] - 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630万元人民币(390万美元),同比增长20.9%,一般和行政费用为9880万元人民币(1480万美元),同比下降2.5% [12][13] - 2022年第二季度研发成本为940万元人民币(140万美元),净利息费用为4.708亿元人民币(7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4.4% [14] - 2022年第二季度外汇兑换收益为360万元人民币(50万美元),净亏损为3.753亿元人民币(5600万美元),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为0.27元人民币(0.04美元) [16][19] - 2022年第二季度末服务区域利用率为68.5%,高于2021年同期的66.0%和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67.4%[24] - 2022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2310410千元人民币,上半年净收入为4554004千元人民币[53]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468601千元人民币,上半年毛利润为955018千元人民币[53] - 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375307千元人民币,上半年净亏损为748560千元人民币[53] - 2022年第二季度综合亏损为517594千元人民币,上半年综合亏损为904266千元人民币[55] - 2022年第二季度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为0.27元人民币,上半年为0.66元人民币[53] - 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75,307千元人民币(56,031千美元),上半年净亏损748,560千元人民币(111,757千美元)[58][64] - 2022年第二季度折旧和摊销为791,547千元人民币(118,175千美元),上半年为1,573,303千元人民币(234,888千美元)[58][64] - 2022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毛利润为1,172,339千元人民币(175,024千美元),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0.7%;上半年调整后毛利润为2,346,987千元人民币(350,396千美元),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1.5%[61] - 2022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062,201千元人民币(158,582千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6.0%;上半年调整后EBITDA为2,113,357千元人民币(315,516千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6.4%[64] 业务规模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客户承诺和预承诺总面积达588,054平方米,同比增长16.1%,服务中面积达504,383平方米,同比增长18.2% [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建面积为163,102平方米,在建面积预承诺率为64.1%,客户使用面积达345,678平方米,同比增长22.7% [5] - 公司战略扩张至东南亚,印尼和马来西亚项目进展顺利,与投资者达成组建新基金协议,将提供替代资本来源并加速货币化进程 [5] - 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收购深圳龙华区目标公司100%股权,其数据中心SZ11在建,净建筑面积7089平方米[24] - 乌兰察布1号数据中心成为B - O - T合资数据中心,公司出售49%股权,持有51%股权[27] - 与主权财富基金达成组建中国数据中心基金框架协议,双方将出资67亿元人民币(10亿美元),公司出资30% [27] 资金状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为91.592亿元人民币(13.674亿美元),短期债务总额为55.937亿元人民币(8.351亿美元),长期债务总额为341.181亿元人民币(50.937亿美元)[25] - 2022年第二季度获得新债务融资和再融资18.26亿元人民币(2.726亿美元)[25]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为99.6810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30日为91.59176亿元人民币(13.67429亿美元)[49]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额为17.32686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30日为26.73236亿元人民币(3.99104亿美元)[49] - 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716.3244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30日为740.15725亿元人民币(110.50259亿美元)[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45736281千元人民币,较之前有所变化[50] -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当期部分为5948013千元人民币[50] - 应付账款为3901799千元人民币[50] - 长期借款(不包括当期部分)为18284514千元人民币[50] - 可赎回优先股为958480千元人民币[50] 公司股权与治理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加权投票权受益人黄威廉持有67,590,336股B类普通股[67] - B类普通股可由持有人选择或在自动转换事件发生时自动转换为A类普通股,全部转换后公司将增发67,590,336股A类普通股[68][70] - 当黄威廉拥有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本5%的实益权益时,B类普通股持有人有权提名5名董事[71] - 当黄威廉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5%的实益权益时,部分董事轮换退休,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提名新董事,黄威廉仍有权任命和罢免1名董事[72] - 当黄威廉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少于2%的实益权益时,黄威廉的任命权终止,相关董事轮换退休,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提名新董事[73] - 股东大会法定人数通常需至少两名有权投票的股东,代表不少于公司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面值的三分之一;特殊召集的股东大会,两名代表不少于公司总表决权10%的股东构成法定人数[74] 财务预测 - 公司预计2022年总收入为92.5亿 - 9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EBITDA为42亿 - 42.8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指引约120亿元人民币不变[28]
GDS(GDS)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5-19 05:1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增长2.6%,基础调整后毛利增长2.3%,基础调整后EBITDA增长2.4%,基础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7.1% [15] - 2022年第一季度单位电力成本较上一季度增长约10%,每千瓦时比几个季度前多支付约15%,预计电价上涨对今年利润率影响1 - 1.5个百分点 [17] - 2022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49亿元人民币,包括22亿元人民币的有机资本支出和27亿元人民币的收购对价 [18] -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113亿元人民币(18亿美元)现金,净债务与上一季度年化调整后EBITDA比率为7.0倍,2022年第一季度实际利率为4.7%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净新增使用面积12,545平方米,其中约7,500平方米在受封锁影响的一线城市市场,5,000平方米在未受影响偏远地区的BOT项目 [15] - 2022年第一季度每月每平方米服务收入为2,296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下降2.4%,预计2022财年MSR同比呈中个位数下降 [16] - 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18,000平方米客户承诺,包括三个超大规模订单,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占第一季度新预订量约45%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加坡是全球前五大数据中心市场之一且增长迅速,目前市场总量为2000兆瓦,当地政府暂停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将外溢 [11][25] - 香港是全球前十大数据中心市场,提供出色网络连接和主要云服务,第一季度签署HK3定制租赁协议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短期内应对挑战,中长期通过拓展客户群体、增加资源管道、整合市场和加速区域扩张强化战略地位 [7] - 缩减今年产能交付以适应市场环境,第一季度投入4,500平方米产能并启动一个新数据中心建设 [9] - 成为在新加坡周边建立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项目的先行者,在马来西亚柔佛和印度尼西亚巴淡岛均有项目布局 [11][12] - 目标是多元化客户群体,从企业客户起步,抓住互联网和云服务发展机遇,目前需求来自云、互联网和企业领域更均衡 [4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具有韧性和防御性,尽管面临挑战,第一季度仍取得稳健业绩,有信心实现全年约90,000平方米净新增销售目标 [6][10] - 认为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望达到中国市场规模,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23][24] - 假设未来一到两个月封锁逐步解除,下半年迁入率适度回升,公司仍有望实现收入和调整后EBITDA的原指引范围 [20] 其他重要信息 - 因新冠疫情,中国多个地区实施大规模城市封锁,公司82个运营数据中心中有58个经历封锁,超30个仍处于封锁状态 [7] - 封锁期间约880人被隔离在数据中心内,包括660名公司员工和220名客户人员,所有数据中心正常运行 [8] - 第一季度通常是淡季,加上封锁影响迁入率,但仍实现超112,000平方米净新增使用面积,利用率提高到67% [8] - 公司拥有243,000平方米积压订单,相当于已使用面积的73%,为未来增长提供高可见性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东南亚市场长期潜力及增长预期,与中国国内市场对比 - 东南亚市场由中国客户和美国支付方驱动,当地市场潜力巨大,人口约6亿,未来有望达到中国市场规模,目前处于早期阶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23][24] 问题2: 东南亚项目客户是否包括本地和国际公司,以及项目内部收益率预期 - 公司服务各类客户,优先服务已在该地区开展业务的现有客户,也会与国际和本地企业合作 [27] - 项目回报率有望达到中国水平,可能处于中国目前回报率范围的高端,因新加坡市场受限、需求过剩,周边市场开发和运营成本较低 [28] 问题3: 资本支出不变但交付进度放缓的抵消因素,以及并购环境和融资选择 - 今年资本支出指引为120亿元人民币,其中80亿元为有机支出(60亿元在中国内地,20亿元在香港和东南亚),40亿元为收购和土地储备 [31] - 第一季度已产生约27亿元收购相关支出,剩余部分主要在第二季度支付,有机支出第一季度仅超过20亿元,符合季度运行率,下半年资本支出可能低于上半年 [32][33] - 公司已为现有项目融资,若有新机会,可通过公开或私募方式获取资金,过去有多次私募和合资经验,行业受私募资本关注 [35][36] 问题4: 中国市场内互联网、企业和云业务的需求情况更新 - 去年金融机构新业务显著增加,第一季度金融服务和企业业务占新预订量45%,第二季度预计约40% [39] - 公司目标是多元化客户群体,目前需求来自云、互联网和企业领域更均衡,去年开始加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市场的销售投入,效果显现 [40][41] 问题5: 2022年有机租赁目标中东南亚/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具体拆分,以及实现90,000平方米目标的可见性和客户反馈 - 未提供具体拆分数据,有多个项目在香港和新加坡周边,但披露销售订单取决于客户的坚定承诺,预计东南亚会有足够锚定订单证明项目可行性 [44][45] - 有信心实现90,000平方米目标,虽目前难以判断是否加速,但客户在为未来增长做准备,中长期需求不变 [46] 问题6: 影响公司能否实现业绩指引的主要因素,客户是否解决供应链问题和设备安装问题 - 主要影响因素是封锁,3月中旬给出指引时未预料到上海等地长时间封锁,大量数据中心受影响 [49][51] - 假设未来一到两个月封锁逐步解除,下半年迁入率恢复到去年水平(不包括收购,去年季度迁入量为一万多平方米),公司有望实现收入指引 [52][53] 问题7: 与云客户就未来增长的讨论情况,以及金融服务客户的需求特点、对内部收益率和每月每平方米服务收入的影响 - 云服务提供商仍是数据中心需求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虽更注重选择性,但仍追求20% - 30%的增长率,市场总需求与去年相当,但需求从云服务向终端用户直接购买数据中心转移 [56] - 企业和金融机构客户需求规模大,类似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主要是市中心数据中心,市中心和边缘城镇的内部收益率相似,金融服务业务对平均内部收益率和运营成本结构影响不大 [57][59] 问题8: 北京地区光伏监测和碳排放配额管理政策收紧对公司或行业的中长期影响 - 政策对公司无负面影响,可能有积极影响,若有需求转移会受益,公司是市场上最高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提高电力效率是日常目标 [62][63] 问题9: 未来一到三年企业和金融业务收入占比目标,第一季度新合同中云合同谈判情况,以及下半年产能注入的最大下行风险 - 公司不设定特定客户或市场的收入配额,注重定位战略高价值客户群体以捕捉需求 [66] - 每月每平方米服务收入变化主要受新合同定价(取决于容量位置)影响,续约对其影响较小,部分旧合同续约有小幅下降但不构成重大影响 [66][67] - 今年产能注入减少到约60,000平方米是因迁入率放缓,执行风险较小,公司与供应商合作良好,受供应链问题影响不大,香港建设受物流影响较小 [68][69] 问题10: 对明年展望是否仍持乐观态度及关键假设 - 公司处于周期中,当前迁入与积压订单比率低于历史水平,认为是周期性的,一旦影响因素消除,历史比率有望恢复,届时将实现更高增长率 [71][72]
GDS(GDS)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5-19 04:10
业务运营 - 一季度净新增使用面积12,545平方米,总面积达332,019平方米,同比增长32.2%,利用率67.4%[5] - 净新增承诺面积18,188平方米或43兆瓦,总面积同比增长24.5%至575,009平方米[5] 财务表现 - 总营收同比增长31.5%至22.436亿元人民币(3.539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8.5%至10.512亿元人民币(1.658亿美元),利润率46.9%[5] - 一季度净债务与LQA调整后EBITDA比率为7.0,有效利率4.7%[26] 业务战略 - 交付计划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加速区域化布局,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有多个项目在建或待开发[13][18] 客户与市场 - 一季度新增超大规模客户承诺,按净新增承诺面积划分,云服务提供商占27.9%,大型互联网企业占27.7%,金融服务与大型企业占44.4%[15][17] - 前五大客户按总承诺面积占比分别为40.2%、16.0%、4.6%、4.1%、4.0%,按营收占比分别为23.9%、20.8%、6.7%、5.8%、4.3%[51][52] 数据中心情况 - 截至3月31日,共有98个自建数据中心,总面积660,473平方米,承诺率95.3%,预承诺率63.1%,利用率67.4%[36] - 15个BOT数据中心总面积72,350平方米,利用率57.5%[44] 融资活动 - 获得新项目债务融资或再融资33.7亿元人民币(5.32亿美元),2022年3月通过私募7年期可转债筹集6.2亿美元[5] 未来展望 - 2022财年全年指引不变,预计总营收93.2 - 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 - 23.8%,调整后EBITDA 42.85 - 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 - 20.2%,资本支出约1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30]
万国数据-SW(0969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8 22:06
财务收入与亏损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加31.5%至22.436亿元(3.539亿美元)[4][7] - 2022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1.6%至22.435亿元(3.539亿美元)[4][7]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733亿元(589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787亿元[4]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733亿元(589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2.787亿元,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3.129亿元[10] - 2022年3月31日总净收入为224359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8737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57%[33] - 2022年3月31日净亏损为37325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2882千元人民币扩大约19.3%[33] - 2022年3月31日归属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7446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0688千元人民币扩大约63.81%[33] - 2022年3月31日每股普通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39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0.24元人民币增加约62.5%[33] - 2021年3月31日净亏损278,73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净亏损312,882千元人民币,2022年3月31日净亏损373,253千元人民币、58,880千美元[37] 经调整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8.5%至10.512亿元(1.658亿美元),经调整EBITDA率降至46.9% [4]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调整毛利为11.746亿元(1.853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26.6%,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2.3%[8]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调整毛利率为52.4%,2021年第一季度为54.4%,2021年第四季度为52.5%[8] - 2022年3月经调整毛利为117464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的114839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29%[36] - 2022年3月经调整毛利率为52.4%,与2021年12月基本持平[36]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经调整EBITDA分别为817,947千元人民币、1,027,386千元人民币、1,051,156千元人民币、165,816千美元[37]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经调整EBITDA率分别为47.9%、47.0%、46.9%、46.9%[37] 面积相关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已获签约及预签约总面积增加18188平方米至575009平方米,同比增加24.5% [5] - 2022年第一季度运营面积增加4461平方米至492344平方米,同比增加36.6% [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运营面积签约率为95.3%,在建面积为168128平方米,在建面积预签约率为63.1% [5] - 2022年第一季度计费面积增加12545平方米至332019平方米,同比增加32.2%,运营面积计费率为67.4% [6] - 2022年第一季度末已获客户签约及预签约总面积为575,009平方米,较2021年第一季度末同比增加24.5%,较2021年第四季度末环比增加3.3%[13] - 2022年第一季度末运营面积为492,344平方米,较2021年第一季度末同比增加36.6%,较2021年第四季度末环比增加0.9%[14] - 2022年第一季度末在建面积为168,128平方米,较2021年第一季度末同比减少1.2%,较2021年第四季度末环比增加4.1%[14] - 2022年第一季度末运营面积签约率为95.3%,在建面积预签约率为63.1%,计费面积为332019平方米,同比增加32.2%,环比增加3.9%,运营面积计费率为67.4%[15] - SH18一期将产生6680平方米净机房面积,已预签约67.5%,预计2022年下半年运营[15]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完成收购武汉数据中心场地100%股权,完全开发后将产生约8400平方米总净机房面积[15]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完成收购马来西亚柔佛州地块,计划开发为约18000平方米总净机房面积或54兆瓦总IT电力容量的数据中心园区,一期18兆瓦预计2024年交付[15]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完成收购印度尼西亚巴淡岛地块,计划建设约10000平方米总净机房面积或28兆瓦总IT电力容量的数据中心[16]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完成收购香河1号地块多数股权,全面开发将产生约30000平方米净机房面积[16]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就租赁香港HK3数据中心建筑外壳订立协议,预计2024年下半年交付,将产生7265平方米净机房面积[16] - 公司近期完成收购深圳11号数据中心100%股权,将产生约7089平方米净机房面积[18] 业务合作与开发情况 - 公司与YTL合作在马来西亚共同开发绿色数据中心园区 [6] - 公司与YTL合作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开发168兆瓦数据中心,一期2024年投入使用[19] 资金筹集与融资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通过发行私人配售可转换优先票据筹集6.2亿美元,取得债务融资及再融资信贷约5.32亿美元 [6] - 2022年3月8日公司出售6.2亿美元2029年到期0.25%可转换优先票据,与红杉中国订立战略合作协议[16] 毛利与毛利率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4.864亿元(767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22.6%,较2021年第四季度减少0.2%[8]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21.7%,2021年第一季度为23.3%,2021年第四季度为22.3%[8]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成本为980万元(15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及2021年第四季度分别为930万元及1240万元[10] - 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开支净额为4.535亿元(715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26.8%,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2.4%[10] - 2022年3月折旧和摊销为78175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的73917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76%[35]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利息开支净额分别为357,670千元人民币、442,828千元人民币、453,481千元人民币、71,535千美元[37]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所得税费用分别为59,343千元人民币、62,332千元人民币、71,968千元人民币、11,353千美元[37]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折旧和摊销分别为560,220千元人民币、739,176千元人民币、781,756千元人民币、123,319千美元[37]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与预付土地使用权有关的经营租赁成本分别为9,506千元人民币、10,553千元人民币、22,625千元人民币、3,569千美元[37]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资产报废成本分别为1,834千元人民币、1,483千元人民币、1,602千元人民币、253千美元[37] - 2021 - 2022年部分时期股权激励支出分别为108,111千元人民币、90,906千元人民币、92,977千元人民币、14,667千美元[37] - 2021年3月31日收购价格调整收益为0,2021年12月31日为 - 7,010千元人民币[37]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3月经营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406095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为负数[35] - 2022年3月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493202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的272964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5] - 2022年3月融资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461081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的4118458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1.95%[35] 全年指引情况 - 公司确认2022年全年指引不变,总收入介于人民币93.2亿元至96.8亿元之间,经调整EBITDA介于人民币42.85亿元至44.5亿元之间,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120亿元[21] 财务会议情况 - 公司管理层将于2022年5月18日下午8时(美国东部时间)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并回答提问[22] - 会议结束约两小时后可收听电话重播,直至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5月26日上午9时59分为止[23] 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情况 - 公司使用经调整EBITDA、经调整EBITDA率、经调整毛利和经调整毛利率等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评估经营业绩[24] - 该等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有局限性,投资者评估公司业绩时不应单独考虑或取代公认会计准则指标[25] 汇率换算与财务资料说明 - 公告中人民币金额按人民币6.3393元兑1.00美元的汇率换算为美元[26] - 盈利公布所载未经审计财务资料为初步资料,可能会作出潜在调整[27] 公司概况 - 万国数据是中国高性能数据中心的领先开发商及运营商,拥有21年服务交付往绩[28]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扣除呆账拨备为11,320,911千元人民币(1,785,830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4,511,799千元人民币(2,289,180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5,665,423千元人民币(11,935,927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3,221,501千元人民币(2,085,641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50,669,898千元人民币(7,992,980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夹层股权总额为954,346千元人民币(150,544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3,981,922千元人民币(3,783,055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4,041,179千元人民币(3,792,403千美元)[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夹层股权及权益总额为75,665,423千元人民币(11,935,927千美元)[32] 前瞻性陈述说明 - 公告包含前瞻性陈述,实际业绩或财务表现可能与陈述存在重大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29][30]
万国数据(0969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22:18
VIE及其子公司收入占比情况 - 2019 - 2021年,VIE及其子公司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7.4%、95.0%及96.1%[5] -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净收入分别有97.4%、95.0%及96.1%来自VIE及其子公司[134] 受限制净资产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受限制的净资产为人民币20,939.9百万元(3,285.9百万美元),包括VIE及其子公司受限制净资产人民币210.1百万元(33.0百万美元)和子公司受限制净资产人民币20,729.8百万元(3,252.9百万美元)[9] 向非VIE子公司注资或提供贷款情况 -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通过中间控股公司向非VIE子公司注资或提供公司间贷款分别为人民币4,473.7百万元、人民币4,940.0百万元及人民币9,935.4百万元(1,559.1百万美元)[9] VIE及其子公司公司间贷款情况 -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未向VIE或其子公司提供额外公司间贷款,VIE及其子公司也未偿还现有公司间贷款[10] 美国相关法案对公司影响 - 2020年12月美国颁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公司核数师连续三年未经PCAOB检查,证券可能被禁止于纳斯达克或其他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最终可能导致美国存托股退市[11] - 2021年6月2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生效,核数师连续两个“非检查”年度未经PCAOB检查,美国证交会将禁止发行人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11] - 2021年12月2日,美国证交会宣布将最终修订纳入实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规则[11] - 2021年12月16日,PCAOB发布报告,无法彻底检查或调查总部位于中国内地或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公司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11] 公司牌照及许可证情况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中国子公司、并表VIE及其子公司已取得必要牌照及许可证,包括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及节能审查意见[12] 公司境外发行及外商投资相关情况 - 就先前向外国投资者发行的证券,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中国子公司、并表可变利益实体及其子公司无需取得中国证监会许可、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未被中国当局要求取得有关许可[12] - 中国政府有意加强对境外发行及外商对立足中国的发行人投资的监督和管控[12] 数据中心运营面积及签约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运营中的总净机房面积为487,883平方米,其中93.8%已获客户签约[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在建净机房面积为161,515平方米,其中61.3%已获客户预签约[14] - 201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面积签约率分别为92.1%、94.6%、93.8%;计费率分别为67.9%、70.3%、65.5%[17] - 截至2019 - 2021年12月31日,待完成订单分别为120,521平方米、203,369平方米及237,347平方米[23] - 2019 - 2021年12月31日,运营面积签约率分别为92.1%、94.6%及93.8%[23] - 2019 - 2021年12月31日,运营面积计费率分别为67.9%、70.3%及65.5%[23] - 201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预签约率分别为66.5%、77.4%、61.3%[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建总净机房面积161,515平方米,其中61.3%已预签约[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运营中总净机房面积487,883平方米,签约率93.8%,计费率65.5%[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已签约面积556,822平方米,运营和在建面积分别为457,838平方米和98,983平方米[26] 公司客户服务情况 - 公司拥有21年运营历史,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760名客户提供服务[14][16] - 与超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和大型互联网客户订立的协议一般为期3至10年[16] - 与金融机构及企业客户订立的协议通常为期1至5年[16] - 主要客户签约后12 - 24个月迁入,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客户3 - 6个月迁入[22] - 2019 - 2021年平均季度客户流失率分别为0.5%、0.8%及0.4%[23] - 2021年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282名商业用户反馈,平均客户满意度得分9.585分(满分10分),净推广者得分83.4%[62] -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平均季度客户流失率分别为0.5%、0.8%及0.4%[60] 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 2021年启动在新加坡及其周边战略位置建设东南亚战略开发数据中心[15] - 公司数据中心主要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香港、成都和重庆等地开发和运营[15] - 2021年开始建设14个新自主开发数据中心等,总净机房面积121,872平方米[25] - 2021年完成18个新自主开发数据中心建设,总净机房面积116,477平方米[25] 公司业务及能力情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开发商及运营商,中立于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14] - 公司提供托管和管理服务,包括与领先公有云直接私有连接等[14] - 公司建立了内部数据中心设计能力,能作出服务水准承诺[16]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规划、开发数据中心,获取客户签约,提供托管和管理服务,保持客户满意度[18] - 公司获取新数据中心资源的方式有收购或租赁物业开发、从第三方租赁、从其他公司收购[19] - 公司提供托管服务、管理服务(包括管理托管服务和管理云服务)及咨询服务等[46] - 公司数据中心具备高性能、高可用性、高电力密度及高电力效率特性,其IT基础设施平台战略性位于一线市场及其附近[48] - 公司管理托管服务涵盖数据中心IT价值链各层,包括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等多种解决方案[49] - 公司数据中心成功吸引中国大多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将公有云平台托管于此[49] - 公司开发创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客户整合和控制混合云计算环境,还提供咨询服务和云资源[50] - 公司获取数据中心资源时通常寻求能支持每栋至少5000平方米净机房面积和充足电力容量的场地[51] - 公司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在计划交付前六个月至超两年开始建造设施[51] - 公司将部分运营和服务交付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52] - 公司自行承担影响数据中心表现的技术职能和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活动[53] - 公司开发专有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平台,已通过多项认证超十年[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20个数据中心获Uptime Institute“管理和运营认可站点”奖项[53] - 公司销售活动主要通过直销团队进行,直销团队分为华北、华南、华东和西南四个地理区域[64] - 公司采用模块化方法开发、调试、装备和安装数据中心设施,还采用创新的预制技术缩短开发周期[65] - 公司使用几乎完全由内部开发的专有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平台运营数据中心设施[65] - 公司业务不会受到季节性的重大影响[67] - 公司购买了涵盖建筑与安装、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工作中断费用等多种类型的保险[67] - 公司主要与国内和国际运营商网络中立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竞争,也面临来自国有电信运营商的竞争[69]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相关信息可通过特定超链接获取[70] - 公司营销战略包括积极的公共关系和持续的客户沟通计划,参加各类行业会议和研讨会[64] - 公司依靠版权、商标等法律及合约禁制保护知识产权[66] - 公司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及100%使用可再生能源,2021年电力消耗超30%为可再生能源,2021 - 2030年将采购约30,000 GWh绿色电力证书[74] - 2021年公司自主开发稳定运行的数据中心平均PUE约为1.3,截至2021年12月31日,26个自主开发数据中心获可持续发展相关认证[7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净收入从2019年的41.22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7.39亿元,增幅39.2%,2021年达78.187亿元(12.269亿美元),增幅36.2%[17] - 公司净亏损从2019年的4.42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692亿元,2021年达11.912亿元(1.869亿美元)[17] - 公司经调整EBITDA从2019年的18.2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6.806亿元,2021年达37.034亿元(5.811亿美元)[17] - 201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分别为20.572亿元、27.236亿元、39.108亿元(6.137亿美元)[17] -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呆账拨备分别为人民币0.3百万元、人民币2.0百万元及人民币10.1百万元(1.6百万美元),仅2019年核销人民币382千元[61] 公司客户收入贡献情况 - 2019年三名客户分别贡献公司总净收入的27.2%、19.1%和10.8%[54] - 2020年两名客户分别贡献公司总净收入的26.3%和20.5%[54] - 2021年两名客户分别贡献公司总净收入的23.7%和22.2%,截至该日公司为760名客户提供服务[54] 公司签约面积客户占比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云服务提供商、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企业客户分别占总签约面积的69.1%、19.8%及11.1%[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最大的两名客户分别占总签约面积的40.5%和16.6%,无其他客户占比达10%或以上[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前五大客户签约面积分别为客户1是225,777平方米(占比40.5%)、客户2是92,241平方米(占比16.6%)、客户3是26,409平方米(占比4.7%)、客户4是23,295平方米(占比4.2%)、客户5是23,011平方米(占比4.1%)[56] 公司协议服务期及迁入期情况 - 与云服务提供商及大型互联网客户协议服务期一般为三至十年,与金融机构及企业客户协议服务期一般为一至五年[57] - 与主要客户销售协议迁入期通常为12至24个月,与金融机构及大型客户销售协议迁入期通常为三至六个月[59] 公司供应商采购情况 -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三年度,五大供应商在营业开支中采购量均不超60%[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名供应商占年度采购量介乎30%至40%之间,2019年及2020年无供应商占比超30%[63]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于中国拥有151项注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8项商标注册、65项专利及60项专利申请,已注册17个域名;于中国境外拥有1项商标注册;于中国拥有10项待审商标申请[66] 公司各区域数据中心运营情况 - 京津冀地区BJ1运营面积2435平方米,签约面积2429平方米,签约率100%,计费面积2355平方米,计费率97%[32] - 京津冀地区BJ5运营面积13366平方米,签约面积13302平方米,签约率100%,计费面积12570平方米,计费率94%[32] - 京津冀地区BJ4签约率78%,计费率57%[32] - 京津冀地区BJ7签约率92%,计费率23%[32] - 京津冀地区TJ1一期签约率53%,计费率4%[32] - 长三角地区SH3运营面积7950平方米,签约面积7944平方米,签约率100%,计费面积7894平方米,计费率99%[33] - 长三角地区SH9运营面积3330平方米,签约面积3330平方米,签约率100%,计费面积3330平方米,计费率100%[33] - 长三角地区SH7签约率83%,计费率57%[33] - 长三角地区SH13签约率70%,计费率43%[33] - 长三角地区CS1一期签约率100%,计费率17%[33] - 大湾区分数据中心SZ1运营面积4286平方米,签约面积4265平方米,签约率100%,计费面积4230平方米,计费率99%[35] 公司在建数据中心情况 - 京津冀在建数据中心BJ13一期预计1H22投入运营,在建面积5465平方米,签约面积5465平方米,预签约率100%[38] 公司数据中心建筑物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自主开发运营面积中22.5%位于自有数据中心建筑物,77.5%位于租赁数据中心建筑物,平均电力密度约为2.16kW/平方米[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自主开发的在建面积中76.5%位于自有数据中心建筑物,23.5%位于租赁数据中心建筑物,平均电力密度约为2.48kW/平方米[40] 公司可开发数据中心面积情况 - 公司持作未来发展的总可开发净机房面积估计约为475,239平方米[40] - 京津冀持作未来发展数据中心面积为43
GDS(GDS)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4-27 16:00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 - 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20%,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贬值约6.7%,2017年升值约6.7%,2018年和2019年分别贬值约5.7%和1.3%,2020年和2021年分别升值约6.3%和2.3%[579] 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 - 2019 - 2021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为2.9%、2.5%和0.9%[580] ADS及相关业务费用 - 发行ADS费用为每100份(或其部分)5美元,注销ADS费用为每100份(或其部分)5美元,现金分红或其他现金分配最高每份ADS 0.05美元,按股票分红等分配ADS最高每份ADS 0.05美元,存托服务费用为每份ADS每年0.05美元,ADR转让每份证书1.5美元[582] - 美国存托股份(ADS)和A类普通股持有人每次发行或注销ADS,每100份ADS最多支付5美元[594] 公司费用报销情况 - 2021年公司未收到存托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对投资者关系费用和其他项目相关费用的报销款项[586] 股份转换时间 - 香港上市的A类普通股存入中央结算系统,转换为ADS通常需两个工作日;以实物形式持有且未存入中央结算系统的,可能需14个工作日或更长时间[590] - ADS转换为存入中央结算系统的香港上市A类普通股通常需两个工作日;转换为以实物形式持有且未存入中央结算系统的,可能需14个工作日或更长时间[593] 普通股转让收费 - 香港股份登记处对普通股每次转让收费2.50 - 20港元,具体取决于服务速度[594] 公司违约、股息拖欠和逾期情况 - 2019、2020和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未发生违约、股息拖欠和逾期情况[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