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音(BA)
icon
搜索文档
DLS MARKETS:周二美股回调只是财报失望,还是更大的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19
市场整体表现 - 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回落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46% 标普500下跌0.30% 纳斯达克回落0.38% [3] - 道琼斯运输指数下挫2.3% 创两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3] - 市场情绪出现微妙转变 此前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刷新纪录高位 [1] 重点公司财报表现 - 联合健康集团盈利预测低于市场预期 股价重挫7.5% 成为拖累道指的主要因素 [3] - 波音亏损收窄但未能赢得投资者信心 跌幅达4.4% [3] - 默克因延长对中国HPV疫苗出口暂停时间 收跌1.7% [3] - 联合包裹(UPS)大跌10.6% 拒绝给出全年指引 [3] - 宝洁下跌0.3% 市场对其上调产品价格计划反应冷淡 [4] 行业影响分析 - 运输和物流环节信心快速下滑 联合包裹业务受贸易战潜在升级影响 [3] - 消费品板块面临压力 关税成本传导至终端消费 消费者显现疲态 企业提价空间受限 [4] - 传统盈利支柱公司表现失速 迅速动摇市场信心 [3] 未来市场焦点 - 科技巨头财报将陆续披露 Meta、微软、亚马逊和苹果业绩权重足以左右整个指数走向 [4] - 美联储政策声明即将公布 通胀路径、就业数据与增长预期之间的平衡带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3] - 贸易政策走向及下半年全球需求恢复情况将成为市场核心变量 [4] 市场趋势判断 - 财报季成为波动导火索 而非预期中的稳定器 [1] - 短期调整可能是风向初步信号 市场难再现无惧利空的单边上涨 [4] - 投资者需要重新思考涨势背后是否已埋下过热隐忧 [4]
商务部长一嘴滑,把波音特权曝光了!美国人都傻了眼…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49
波音公司关税豁免事件 核心观点 - 美国商务部长意外透露波音公司享受进口零部件关税豁免特权,暴露美国贸易政策中的不公平现象 [1][3] - 波音年均120亿美元进口关键零部件(钛合金机身、碳纤维机翼、航电系统)却无需缴纳关税,形成与其他企业的政策鸿沟 [3][7] - 公司利用政策红利同时将总部迁至爱尔兰都柏林避税,节省4.3亿美元企业税,形成"特权获利+海外避税"双重操作 [5][7]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美国商务部对战略材料(高技术壁垒产品)实施选择性豁免,波音等"白名单企业"优先获得通行权 [7][9] - 贸易战背景下,政策实际保护全球化大公司而非本土制造业,与宣称的"保护工人利益"目标背离 [7][9] - 芯片、军工、能源行业存在类似特权制度,形成由少数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体系 [9] 公司行为分析 - 波音在享受关税豁免和政府补贴同时,持续裁员并将工厂外包,与"创造就业"承诺相矛盾 [7] - 公司进口零部件来源国包括意大利、日本、韩国,全球化供应链依赖与"本土保护"政策形成讽刺性对比 [3][7] - 商务部长口误事件揭示政商合作模式,企业通过游说获取特殊待遇成为系统性现象 [9][11] 经济结构矛盾 - 普通消费者承担进口商品关税,变相补贴大企业特权,形成纳税人负担转移机制 [5][11] - 政策导致市场竞争扭曲,小企业在关税壁垒下难以生存,与自由市场原则冲突 [9] - 美国商务部2025年5月报告显示,战略材料豁免清单存在标准不透明问题 [7]
【环球财经】波音二季度亏损收窄
新华社· 2025-07-30 07:16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亏损6 12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14 39亿美元亏损额显著收窄 [2] - 营业收入227 5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主要受民用飞机交付量增长驱动 [2] 业务运营 - 第二季度交付150架民用飞机 同比增幅达63% [2] - 737机型月产量提升至38架 预计年底增至42架 [2] - 787机型当前月产量为7架 [2] 管理层表态 - 公司正通过产品安全和质量变革推动业绩改善 [2] - 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业绩复苏计划 [2]
波音财报:商用飞机交付回升带动营收增长 净亏损显著收窄
环球网· 2025-07-30 05:59
交付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206架737 MAX飞机 [1] - 787产能从每月5架提升至7架 [1] 财务与运营 - 交付表现推动营收回升并增强市场对现金流修复能力的信心 [1] - 运营正趋于稳定 安全与质量计划持续推进 [1] 订单情况 - 二季度新增净订单455架 包括卡塔尔航空和英国航空的多型号787与777-9订单 [1] - 上半年累计净订单达625架 [1] 积压订单 - 期末总积压订单规模达6190亿美元 [1] - 商业飞机积压订单超过5900架 价值5220亿美元 [1]
波音Q2亏损大幅度缩减 CEO称2025是“逆转之年”
搜狐财经· 2025-07-30 05:2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上半年营收4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 [1][2] - 第二季度净亏损6.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14.39亿美元亏损大幅收窄,上半年净亏损6.43亿美元,同比改善 [1][2] - 商用飞机部门收入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81%,营业利润率提升至-5.1% [3] - 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第二季度实现2.27亿美元现金流入,去年同期为-39.23亿美元 [2] 运营进展 - 第二季度交付150架飞机,达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4] - 737 Max月产量稳定在38架,公司计划第三季度与FAA协商提升产量限制 [3] - 国防和航天部门收入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服务业务收入53亿美元,同比增长8% [4] 战略与挑战 - 公司支付4.45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就737 Max空难达成和解 [2] - 737 Max 7和Max 10型号认证可能推迟至2026年 [4] - 国防部门面临合同指控风险,3200名员工投票否决新劳动合同可能引发罢工 [4] - 管理层预计第四季度实现正向现金流,强调安全与质量优先的复苏策略 [3]
土耳其航空一架波音客机起落架冒烟,紧急降落!逃生滑道打开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04:22
当地时间7月29日,土耳其航空一架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飞往土耳其安塔利亚的波音777客机因起落架冒 烟,在安塔利亚机场紧急降落,引发关注。7月30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土耳其国家机场管理局总局获 悉,目前机上247名乘客和13名机组成员均安全撤离,无人员伤亡。飞机亦被牵引至安全区域。目前, 相关调查与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当地时间7月29日,土耳其航空一架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飞往土耳其安塔利亚的波音777客机在安塔利亚 机场紧急降落。同日23时,土耳其国家机场管理局总局发布通报称,土耳其航空编号为TK-2430的波音 777-300型客机在执行伊斯坦布尔至安塔利亚航班任务时,在落地滑行过程中,由空中交通管制员观察 到起落架部位出现烟雾,并通知飞行员。机场救援与消防部门立即启动应对机制,机场管理局方团队迅 速赶赴现场。 通报称,机上247名乘客与13名机组成员已被安全疏散。事发后,飞机在相关部门的检查与引导下,已 被成功牵引至安全区域。目前,相关调查与评估工作正在有关主管部门协调下持续进行。 针对此事件,土耳其国家机场管理局总局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也于29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我向全体 乘客、机组人员和客舱团队致以诚挚 ...
摩通上调波音目标价至251美元
格隆汇APP· 2025-07-30 03:40
格隆汇7月30日|摩根大通:将波音(BA.US)目标价从230美元上调至251美元。 ...
波音二季度营收227.5亿美元增长35%,交付150架飞机创2018年来新高
金融界· 2025-07-30 02:54
核心观点 - 波音公司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明显复苏迹象 飞机交付量大幅提升 营收实现显著增长 长期危机后迎来最清晰恢复信号 [1] - 连续利好消息逐步修复投资者信心 [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达到227.5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168.66亿美元增长35% [3] - 净亏损6.12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14.39亿美元亏损大幅收窄 [3] - 核心每股亏损1.24美元 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3]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亿美元 远超预估的17.9亿美元亏损额 [3] - 商用飞机部门收入108.7亿美元 同比增长81% [3] - 国防和航天部门收入66亿美元 增长10% [3] - 服务业务收入53亿美元 增长8% [3] - 营业利润率-5.1% 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 [3] 生产交付 - 第二季度交付150架商用飞机 同比增长63% 为2018年以来第二季度最高交付量 [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商用飞机280架 同比增长60% [4] - 737客机产量达每月38架 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设定生产上限 [4] - 787客机产量维持每月7架 [4] - 积压未交付订单增至6190亿美元 包括价值5220亿美元的超5900架商用飞机订单 [4] - 第二季度新增455份商用飞机订单 包括卡塔尔航空120架787和30架777-9飞机 英国航空32架787-10飞机 [4] 产能计划 - 计划今年晚些时候申请将737客机产能提升至每月42架 [4] - 将在每月38架基础上保持稳定 与联邦航空管理局合作争取增加产量 [4] - 第三季度与监管部门展开相关合作 [4] 特殊项目影响 - 公司亏损主要源于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协议影响 涉及737Max飞机两起致命空难事件 [3] - 为此支付4.45亿美元费用 [3]
波音二季度亏损收窄
新华社· 2025-07-30 02:4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亏损6 12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14 39亿美元亏损额显著收窄 [1] - 营业收入达227 5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主要受民用飞机交付量提升驱动 [1] 运营数据 - 第二季度交付150架民用飞机 同比增长63% [1] - 737机型月产量提升至38架 预计年底增至42架 [1] - 787机型当前月产量为7架 [1] 管理层表态 - 公司通过产品安全和质量变革推动业绩改善 下半年将持续推进复苏计划 [1]
谁在发战争财?
虎嗅· 2025-07-30 02:05
美国军费支出与军工行业现状 - 美国军费持续保持高水平,频繁出现高成本防御项目如"金穹"系统预计耗资1750亿美元[1][2] - 2020-2024年五大军工巨头从美国防部获得7710亿美元合同,乌克兰和中东冲突推动武器出口激增[3] - 2023年后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超180亿美元,2022-2025年对乌克兰援助达千亿美元级别,资金主要流向军工企业[4][5] 军工企业收入与政府合作 - 五角大楼每年超1000亿美元机密合同不公开披露,核武器及反恐相关预算进一步增加军工企业实际收入[6][7] - 军工巨头通过游说、选举支持、"旋转门"(高官卸任后任职企业)等方式影响预算分配[9][10][11] - 典型案例如前国防部长埃斯珀任职雷神公司副总裁,卸任后以"前国防部长"身份推销武器[17] 军工巨头产品与市场格局 - 五大军工企业核心产品: - 洛克希德·马丁(3130亿美元):F-35战斗机、导弹防御系统等[13] - RTX(1450亿美元):F-35发动机、爱国者导弹系统等[13] - 波音(1150亿美元):F-15战机、P-8巡逻机等[13] - 通用动力(1160亿美元):核潜艇、M1A2坦克等[13] - 诺斯罗普·格鲁曼(810亿美元):B-21轰炸机、洲际导弹等[13] 新兴科技企业冲击传统军工 - SpaceX、Palantir等科技公司抢占军工市场,涉及AI、无人机、数据平台等领域[23][24] - Palantir近期获美军方三份合同合计15.6亿美元,开发AI数据平台及定位系统[25] - 马斯克公开批评F-35设计,反映硅谷科技公司与传统军工巨头的预算竞争[34][35] 行业未来趋势 - 军工企业推动"大国竞争""军事技术革命"叙事,要求更高预算如30年2万亿美元核武器计划[28][29] - 新兴科技公司与传统军工企业或爆发预算争夺战,可能导致五角大楼预算进一步飙升[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