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m plc(ARM)
icon
搜索文档
Arm神经技术,打造移动端图形性能新标杆
半导体芯闻· 2025-08-21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Arm通过推出神经技术(Arm Neural Technology)和专用神经加速器,旨在将PC级别的AI图形性能首次引入移动设备,显著提升移动端图形处理能力和AI计算效率,同时通过开放开发套件赋能开发者生态,推动端侧AI图形技术的创新和应用[3][6][10][23] Arm技术发展历程与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移动端图形性能突破,2022年推出光线追踪和可变速率着色功能,2023年引入延迟顶点着色技术,2024年进一步强化性能与功能表现[1] - 近期推出Arm精锐超级分辨率技术(Arm ASR),通过基于着色器的高效算法为现有移动设备提供高质量优化升级[1] - 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提升计算着色器性能来增强GPU的AI能力,并积极布局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挑战[3] Arm神经技术核心创新 - 为GPU增添专用神经加速器作为硬件核心组件,针对AI工作负载优化,可紧密集成到GPU着色器核心中实现高效AI计算[7] - 该技术通过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填补移动端高质量AI图形处理的市场空白,使开发者能轻松集成AI技术到图形应用中[6] - 测试数据显示,专用神经加速器可将GPU工作负载减少多达50%,同时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和处理速度,使移动设备实现PC或高端游戏主机级别的图形效果[10] - 技术不仅适用于游戏领域,还对神经摄像头工作负载等应用产生实质影响,支持画质优化升级和路径追踪等端侧用例[10] 开发套件与生态赋能 - 同步推出针对神经技术的开放开发套件,包含虚幻引擎插件、Vulkan PC仿真环境、示例代码和文档等资源,帮助开发者快速集成和优化AI图形应用[12] - 通过GitHub和Hugging Face提供完全开放的模型,并推出面向Vulkan的Arm机器学习(ML)扩展,引入专为神经网络推理打造的图管线(Graph Pipeline),使AI能作为图形管线的原生部分整合到移动端渲染[13][14] - 公司选择在硬件上市前发布技术,以鼓励开发者基于该技术进行创新,并已与Enduring Games、网易游戏、Sumo Digital、腾讯游戏和Traverse Research等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神经图形开发套件[12][23] 神经超级采样技术应用 - 作为神经技术的首款应用,神经超级采样(NSS)融合超分辨率技术与AI神经网络,在保持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GPU工作负载[16] - 技术通过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利用AI神经网络预测并补充细节信息实现分辨率提升,能在每帧4ms延迟下将分辨率从540p提升至1080p并接近原生画质效果[18] - 与传统超分辨率技术相比,NSS能消除动态模糊,同时提升图像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在游戏场景中可通过降低GPU负载来提升帧率、增强特效或优化其他性能指标[18] 未来技术规划与行业影响 - 公司计划未来推出神经帧率提升(NFRU)和神经超级采样与降噪(NSSD)等应用,进一步扩展神经技术应用范围[19] - NFRU技术通过分析连续视频帧并利用AI生成中间帧实现帧率翻倍,NSSD技术专注于提升实时路径追踪的图像质量,通过减少光线投射数量并利用神经技术填补细节信息来降低计算成本[22] - GPU内置神经加速器将在2026年的Arm GPU产品中实现,搭载该技术的设备预计于2026年底上市,有望推动游戏、元宇宙和其他图形密集型应用领域的视觉体验升级[23][25] - 公司采用全面开放策略,提供重新训练模型所需的完整模型架构、权重参数及工具链,允许开发者针对独特工作负载进行深度适配优化,区别于封闭的桌面端生态[23]
美股异动 | 芯片股普跌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超2.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5:26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三,芯片股普跌,截至发稿,费城半导体指数跌超2.8%, 英特尔(INTC.US)跌超 7%,美光科技 (MU.US)跌超6%,台积电(TSM.US)跌超3%,英伟达(NVDA.US)跌超2.5%,Arm Holdings(ARM.US)跌超4.8%。 ...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软银20亿美元“救火”英特尔
前瞻网· 2025-08-20 10:52
动产融资市场 - 我国动产融资市场总体规模约1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政策支持引领以激发市场活力 [2] - 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累计注册登记用户15.2万个 覆盖银行及合作金融机构等各类担保权人 [2] - 系统服务的担保人数量近1800万个 以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为主 [2] 储能技术突破 - 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在长沙完成储气密封循环试验 压力突破18兆帕创最高压力等级纪录 [3] - 通过高低压循环及长时保压"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 储气库密封性及稳定性达国际一流水平 [3] - 试验创下超高压力、超严密封、超高可靠、超全感知、超高效率五项世界纪录 将推动压缩空气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 [3] 企业动态与财报 - 柯达发布声明否认停止运营或申请破产传闻 称相关报道源于对SEC财报中技术性信息的误解 [4] - 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 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06亿元 [5]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76亿元 同比增长204.4% 净利润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 均创历史新高 [5] 产业政策与研发 - 广东省政府发布商业航天发展措施 鼓励企业攻关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低成本卫星等技术 [4]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省级不超过50%的配套资金支持 并享受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4][5] 市场竞争与回应 -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援引奥维云网数据称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保持领先 回应"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传闻 [6]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称"CEO被调查"为彻底谣言 当日东方甄选股价波动幅度达43% [7] 技术人才与人事变动 - 阿里巴巴创始团队成员蔡景现(多隆)离职后加入贝联珠贯科技 曾主导淘宝交易系统及搜索引擎开发 [8] 产品与市场发布 - 特斯拉Model Y L在中国上市 起售价33.9万元 预计2025年9月交付 [9] - 日本金融厅拟于秋季批准发行首款锚定日元资产的稳定币 目标应用于国际汇款等领域 [9] 投资与合作协议 - 软银以每股23美元价格对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 双方称合作旨在加速人工智能及云计算技术发展 [10] - xAI在孟菲斯的超算集群由208个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供电 预计总投资达300-400亿美元 [10]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Arm聘请亚马逊AI芯片专家Rami Sinno开发自研芯片 其曾负责亚马逊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研发 [11] - 苹果扩大印度五家工厂的iPhone产量 以供应美国市场新款机型 [11] 企业战略调整 - Shein考虑将总部迁回中国 旨在为香港IPO铺路 目前讨论处于初步阶段 [12] 卫星互联网服务 - 韩国预计下月推出由Eutelsat OneWeb支持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服务 SpaceX同步准备在韩推出星链服务 [13] 融资与上市动态 - 魔仓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哇牛资本及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基金 [13] - FastRead寻求500万股权融资 用于多模态技术研发及企业级服务拓展 [13] - 立讯精密及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4]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02% 深成指跌0.12% 创业板指跌0.17% [15] - 恒生指数跌0.21%报25122.90点 科技指数跌0.67% 国企指数跌0.30% [15]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跌0.08% 纳指涨0.03% 标普500跌0.01% [15]
美股AI泡沫深夜崩盘,新一轮东升西落来了
36氪· 2025-08-20 10:11
美股做空策略与市场观点 - 投资者全仓做空Palantir和英伟达 Palantir市值4500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4.5万亿美元 空头仓位分别盈利20%和5% [1] - 认为美股AI泡沫将崩盘 并预期美联储降息将引发美股恐慌性抛压 [1] - 中国资产表现强势 上证指数在隔夜美股崩盘背景下逆势上涨 [1] 港股市场表现与公司业绩 - 泡泡玛特股价涨近9% 上半年收入13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净利润大增近400% [2][5] - 老铺黄金股价涨近9% 业绩远超市场预期 [2] - 舜宇光学科技业绩远超预期 iPhone 17进入量产阶段 苹果供应链行情持续 [2] - 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等芯片股上涨 华为Pura 80全系显示麒麟芯片型号引发市场关注 [2] -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2] 泡泡玛特业务细节 - 毛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76.2% 占总收入44.2%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48.1亿元 占比34.7% [5] - 毛利率从64.0%提升至70.3% 受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 [6] - 销售费用31.9亿元 同比增长135.9% 运输物流费用从1.0亿元增至6.8亿元 增长546.7% [6] - 海外业务收入55.9亿元 占比40.3% 美洲市场收入从1.8亿元飙升至22.6亿元 增长超11倍 [6] - 美洲零售店从10家增至41家 亚太市场零售店从39家增至69家 [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Arm Holdings招募亚马逊AI芯片主管Rami Sinno 推进自主研发完整芯片系统 [3] - Arm投资芯片及芯粒研发 扩充芯片设计团队 招募惠普前系统设计主管Nicolas Dube和英特尔/高通背景工程师Steve Halter [3] - Arm架构驱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 数据中心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 成为英伟达和AMD的挑战者 [4] 美股与宏观经济展望 - 高盛认为美股面临衰退与降息的拉锯战 未来两个月为决定性观察期 [7] - 美国就业市场疲软信号明确 经济失速风险累积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很高 [7] - 短期美债收益率有下行空间 2年期与5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可能进一步陡峭化 [7]
美股大跌的导火索,这篇MIT的报告有什么特别?
水皮More· 2025-08-20 09:31
核心观点 - MIT报告显示95%的企业从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引发市场对AI商业化能力的质疑 [5][6][9]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警告AI泡沫风险,叠加科技股高估值压力,导致市场情绪转向并引发科技板块抛售 [5][6][15] - 市场资金从高动量科技股轮动至防御性板块,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下跌1.4%,英伟达、Palantir等AI概念股跌幅显著 [6][15] AI投资现状 - MIT报告《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AI现状》指出,仅5%的AI试点项目实现收入快速增长,其余项目对企业损益表无影响 [9][10] - 失败主因是企业内部工具和组织存在"学习差距",以及整合策略缺陷,而非AI模型质量问题 [10] - 通用AI工具(如ChatGPT)在企业环境中适应性不足,无法从特定工作流程中学习 [10] 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差异 - 成功案例多集中于初创公司,策略为聚焦单一痛点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部分公司年收入从零跃升至2000万美元 [12] - 多数企业将超50%生成式AI预算投入销售和营销工具,但最大ROI实际来自后台办公自动化(如削减外包成本) [12] - 购买专业供应商AI工具的成功率(67%)显著高于自建系统(33%),专有系统开发模式失败率更高 [13] 市场反应与估值压力 - 纳斯达克100指数预期市盈率达27倍,较长期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分之一,估值压力加剧 [15] - DeepSeek等竞争对手技术突破曾引发市场动荡,显示投资者对AI商业化进展高度敏感 [15] - 防御性板块(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等)逆势上涨,反映资金避险需求 [6][15]
More Than 95% of Nvidia's $4.3 Billion Investment Portfolio Has Been Put to Work in These 2 Scorching-Ho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The Motley Fool· 2025-08-20 07:06
英伟达投资组合集中度 - 英伟达截至6月底的投资管理规模为43.3亿美元 分布于6只以人工智能为主的股票[6] -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 前两大持仓占总投资资产的95.5%[6] - 第一大持仓CoreWeave占比91.4% 第二大持仓Arm Holdings占比4.1%[7][13] CoreWeave业务特征 - 公司运营模式为向企业租赁人工智能GPU计算基础设施[7] - 已采购25万片英伟达Hopper芯片[7] - 预计2028年销售额将达195.5亿美元 较2024年预估的52.5亿美元增长272%[9] CoreWeave财务表现 - 2024年利息支出预计超10亿美元[10] - 全年净亏损预计约12亿美元[10] - 销售额快速增长但亏损同步扩大[10] CoreWeave与英伟达协同关系 - 英伟达持有CoreWeave约5%股权[8] - CoreWeave按6年周期对GPU进行折旧 预示将定期升级硬件[8] - 通过CUDA软件平台保持生态绑定[8] Arm Holdings商业模式 - 全部收入来源于半导体知识产权授权及版税[14] - 2024财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仅3000万美元[15] - 当季实现10.53亿美元净销售额 按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毛利率达97.2%[15] Arm Holdings增长前景 - 能效优化需求推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需求增长[16] - 其设计架构可降低企业数据中心成本[16] - CPU架构在智能手机领域保持主流地位[17] Arm Holdings估值水平 - 远期市盈率达61倍[18] - 预期可持续增长率为20%[18] - 独特的知识产权龙头地位支撑估值溢价[18]
异动盘点0820|锂业股早盘走低;蔚来涨超4%,Viking Therapeutics跌超42%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20 04:01
港股市场表现 - 周生生预计中期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9亿至9.2亿港元,股价涨超18% [1] - 小鹏汽车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5.3%创单季度历史新高,股价涨超4% [1] - 舜宇光学科技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52.56%,股价涨超6% [1] - 中国黄金国际上半年扭亏为盈,资源储量丰富且产量稳中有升,股价涨超3% [1] - 翰森制药折让6.5%配股净筹39亿港元用于创新药物研发,股价跌超8% [1] - 泡泡玛特上半年经调整净利同比增长3.6倍,股价涨超6% [1] - 昆仑能源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4.36%,中期息派16.6分,股价跌超3% [1] - 歌礼制药拟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净筹4.68亿港元,控股股东套现3.9亿港元,股价再跌超8% [2] - 易鑫集团上半年经调整净利同比增长28%,金融科技收入劲升124%,股价涨超1% [2] - 锂业股走低,赣锋锂业跌超6%,天齐锂业跌近6%,江特电机锂盐厂复工且碳酸锂现货市场面临库存压力 [2] 美股市场表现 - Palo Alto Networks第四财季业绩超预期且最新指引乐观,预计收益高于预期,股价涨3.06% [3] - 必和必拓2025财年派息超预期,铜价上涨未能抵消铁矿石和煤炭价格走弱影响,股价涨0.51% [3] - 蔚来乐道L90车型上市20天累计交付6400台,工厂满产运行加速交付,股价涨4.11% [3] - 新东方受港股东方甄选跳水影响跌2.79%,东方甄选辟谣CEO涉关联交易被立案调查 [3] - Viking Therapeutics实验性口服肥胖症药物VK2735副作用人群较安慰剂更多,股价大跌42.12% [3] - Arm聘请亚马逊AI芯片总监Rami Sinno推进自主开发完整芯片计划,股价跌5.00% [4] - 家得宝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与市场预期一致,同店销售回归正增长,股价涨3.17%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 [4] - 百思买宣布推出第三方网购平台以扩大商品种类及扭转销售下滑趋势,股价涨3.20% [4] - Nexstar媒体集团以62亿美元收购媒体公司Tegna,Nexstar涨0.65%,Tegna涨4.31% [4] - Aurora Innovation被做空指其利润潜力微不足道,股价一度跌超8%收盘跌7.14% [5] - 波音因空客A320交付量即将超越且预计最快下月反超,股价跌3.19% [5]
美股AI和数字币大跌,MIT的报告导致市场发生了什么?
美股IPO· 2025-08-20 01:49
AI投资回报与市场反应 - MIT报告指出95%的组织在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仅5%的集成AI试点项目获得数百万美元价值 [1][4]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警告AI领域存在泡沫,投资者可能过度兴奋并面临重大损失 [4][8] - 市场对AI商业化回报的疑虑加剧,导致科技股抛售潮 [5][10] 科技股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单日大跌1.4%,创8月1日以来最大跌幅 [2] - 英伟达下跌3.5%,Palantir和Arm分别重挫9.4%和5%,甲骨文和AMD下跌5.9%和5.4% [2][11] - 标普500信息技术子指数自5月中旬上涨14%,但周二领跌的正是这些高动量股票 [11] 市场资金流向 - 资金从科技板块流向防御性板块,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和房地产逆势上涨 [6][13] - 约70%的标普500成分股收高,显示下跌具有结构性特征 [13] - 美国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走低,印证避险情绪升温 [14] 风险资产联动效应 - 比特币下跌2.7%,触及近三周低点并跌破50日移动均线 [6][16] - 黄金和石油价格同步下跌,反映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下降 [16] - Mag7股票过去5天大幅下跌,而标普493指数基本持平 [12] 投资者情绪与历史参照 - 市场对AI负面消息高度敏感,1月DeepSeek技术进展曾引发短暂动荡 [19] - 投资者关注美联储杰克逊霍尔年会和英伟达财报,以测试市场情绪 [21] - 抛售被解读为集中获利了结和风格切换,而非无差别抛售 [17]
美股大跌的导火索,这篇MIT的报告有什么特别?
硬AI· 2025-08-20 01:08
核心观点 - MIT报告显示95%的企业从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引发市场对AI商业化能力的质疑 [2][3]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警告AI泡沫风险,叠加科技股高估值,导致市场情绪转向 [3][12] - 成功的AI部署案例仅占5%,失败主因在于企业内部整合策略缺陷而非技术本身 [6][7][9] AI投资回报现状 - 95%的企业生成式AI项目对损益表无实际影响,仅5%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3][6][7] - 超过一半的生成式AI预算被用于销售和营销工具,但最大ROI来自后台办公自动化 [9] - 购买专业供应商AI工具的成功率(67%)显著高于自建系统(33%) [10] 市场反应 - 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下跌1.4%,创8月1日以来最大跌幅,英伟达跌3.5%,Palantir重挫9.4% [3] - 防御性板块(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房地产)逆势上涨,资金从高动量科技股轮动 [3][13] - 纳斯达克100指数预期市盈率达27倍,较长期均值高出三分之一,估值压力凸显 [12] 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差异 - 成功案例多采用"聚焦痛点+深度合作"模式,初创公司年收入可达2000万美元 [9] - 失败主因包括:中央AI实验室主导(而非一线经理推动)、工具缺乏工作流程适应性 [7][10] - 企业普遍存在"学习差距",错误归因于监管或模型性能而非整合策略缺陷 [7]
美股大跌的导火索,这篇MIT的报告有什么特别?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00:49
市场反应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4% 创8月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低0.7% [1] - 英伟达下跌3.5% Palantir重挫9.4% Arm下跌5% 防御性板块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和房地产逆势上涨 [1] - 抛售集中在年内表现最佳股票 资金从高风险高动能科技股轮动 [1][4] AI投资回报现状 - 95%企业从其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回报为零 [1] - 仅约5% AI试点项目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绝大多数项目对损益表无任何可衡量影响 [2] - 超过一半生成式AI预算用于销售和营销工具 最大投资回报来自后台办公自动化 [3] AI部署成功因素 - 成功策略为选择痛点并出色执行 与使用工具公司建立明智合作伙伴关系 部分初创公司收入一年内从零跃升至2000万美元 [3] - 购买AI工具成功率约67% 自建系统成功率仅三分之一 [3] - 成功关键因素包括赋予一线经理推动应用权力 选择能深度集成并随时间适应工具 [3] 企业AI实施挑战 - 问题核心在于企业内部工具和组织学习差距及存在缺陷整合策略 [2] - 通用工具如ChatGPT在企业环境中常无法从特定工作流程学习或适应 [2] - 许多高管将失败归咎于监管或模型性能 但实际为企业集成过程问题 [2] 市场估值与情绪 - 纳斯达克100指数预期市盈率27倍 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分之一 [4] - OpenAI首席执行官警告投资者过于兴奋可能形成AI泡沫 承认市场会出现非理性繁荣时期 [1][4] - 市场对AI负面消息高度敏感 任何质疑商业化落地能力证据都可能成为市场回调催化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