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唯特偶(301319)
icon
搜索文档
唯特偶(301319) - 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
2025-05-08 10:54
股票期权行权 - 2024年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271人符合条件,可行权86.2750万份,价格33.52元/股[2]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等待期届满,行权比例50%[4] - 2024年公司营收1,212,056,394.42元,较2021 - 2023年均值增26.63%,满足行权条件[4] - 业绩单元2024年层面行权比例100%[5] - 28名激励对象20.155万份期权将注销[5] - 271名激励对象2024年绩效“A”,个人层面行权比例100%[5] - 首次授予等待期12、24个月,第一个行权期比例50%,时间12 - 24个月[6][7] - 可行权期权约占总股本1.0147%[8] - 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对象获授总量172.5500万份,本次可行权86.2750万份[8] 其他信息 - 唐欣和王维任期届满仍符合条件,资春芳当选董事[9] - 行权股票来源定向发行A股,方式自主行权,承办券商为国泰海通证券[10] - 行权期限2025年5月9日 - 2026年4月7日[10] - 本次行权不影响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12] - 行权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4] - 不符条件期权统一注销[15] - 激励对象个税自行承担,公司代扣代缴[16] - 公司将在报告中披露股权激励信息[17]
QYResearch调研报告数据被引用案例集合 | 截止至4.30号(持续更新)
QYResearch· 2025-04-30 08:48
LED照明行业 - 2023年全球LED防爆照明市场销售额达49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79亿元,CAGR为7.8%,主要应用于石油采矿、军事基地及工业领域[4] - LED防爆灯因安全照明需求增长显著,成为行业重要驱动力[4] 外墙翻新服务市场 - 2023年全球外墙翻新服务市场已具规模,预计2030年进一步扩大,2024-2030年CAGR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存在稳定增长[9] - 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是主要区域市场[9] 红外光学市场 - 全球红外光学市场规模预计以12.5%的CAGR增长,2028年达250亿美元[11] - 行业增长受军事、安防及工业检测需求推动[11] 高压清洗机市场 - 2029年全球高压清洗机市场规模预计达40.4亿美元,2024-2029年CAGR为4.7%[14] - 欧美贸易政策对海外市场形成结构性影响[14] 血制品市场 - 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88.71亿美元,2022-2027年CAGR为12.1%[16] - 行业呈现高速扩张态势[16] 渗透性泻药市场 - 2022年渗透性泻药市场份额达31.78%,代表药物包括乳果糖、聚乙二醇等[18] - 肠道健康经济崛起推动市场产业化布局[18] 季铵化合物市场 - 2023年全球季铵化合物销售额12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6.05亿美元,CAGR为4.3%[20] - 应用领域涵盖消毒剂、柔软剂等化学制品[20] 锌锰一次电池市场 - 2018-2022年全球锌锰电池市场规模CAGR为3.2%,2022-2029年预计提升至3.9%[23] - 碱性及碳性电池仍具较大增长潜力[23]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市场 - 2029年全球半导体陶瓷加热器市场规模预计20.1亿美元,2022年CR5达91%[26] - 半导体用陶瓷静电卡盘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16.3亿美元,CR10为92%[26] 电能质量监测市场 - 2029年全球电能质量监测产品市场规模预计4.8亿美元,CAGR为4.6%[28] - AI技术融合推动产品创新加速[28] 谷朊粉市场 - 2030年谷朊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2024-2030年CAGR为4.8%[31] - 健康消费升级与植物基食品需求扩张是核心驱动力[31] 车灯市场 - 2028年全球车灯市场规模预计476亿美元,头部企业目标市占率10%[34] - 智能化升级与全球化布局成关键增长路径[34] 工业芯片市场 - 2023年全球前五大工业芯片厂商市占率合计46%,欧美日企业仍占垄断地位[37] - 自主芯片研发成为国家工业安全战略重点[37] 工业物联网市场 - 2021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980.86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3038.59亿美元,CAGR为20.74%[39] - 传感器作为底层核心部件面临需求爆发[39] 功能性薄膜市场 - 2031年全球功能性薄膜市场规模预计832.7亿美元,CAGR为6%[42] - 电子、建筑、新能源等领域推动高端化应用延伸[42] 椰汁市场 - 2030年全球椰汁市场规模预计86.5亿美元,2024-2030年CAGR为8.1%[44] - 植物基饮料赛道持续扩容[44] 汽车微电机市场 - 2029年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规模预计195.6亿美元[46]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驱动需求增长[46] MOSFET市场 - 2022年全球MOSFET市场CR10达80%,英飞凌等国际品牌主导[49] - 国内企业华润微、士兰微进入前十但份额仍有限[49] 数据中心模块化电源市场 - 2030年数据中心模块化不间断电源市场规模预计39.67亿美元[51] - 液冷技术革新成为高密度算力场景新趋势[51] 半导体硅片市场 -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额158.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71.1亿美元,CAGR为8.1%[52] - 300mm大硅片2030年占比将超76.7%[52] VIP板市场 - 2022年全球VIP板销售额17亿美元,欧洲占40%、中美合计超45%[54] - 绝热性能优势推动冰箱领域渗透率提升[54] 机器人关节模组市场 - 2031年全球机器人关节模组销售额预计58.9亿元,2025-2031年CAGR为13.3%[57] - 工业自动化需求催生高速增长[57] 物流用eVTOL市场 - 2024年全球物流用eVTOL市场规模2.04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6.82亿美元,CAGR为35.7%[59] - 货运无人机成为新兴应用突破口[59] 高速直连铜电缆市场 - 2029年全球高速DAC电缆市场规模预计17亿美元,CAGR为12.3%[61] - 数据中心流量爆发驱动高速互联需求[61] HVDC市场 - 2029年全球HVDC市场规模预计156.8亿美元,CAGR为6.9%[63] - AI数据中心加速替代传统UPS电源[63] 海洋机器人市场 - 2022年海洋机器人UUV市场中ROV占62.83%,AUV占37.17%[67] - 深海勘探商业化推动产业链发展[67] 大豆蛋白市场 - 2020年全球大豆蛋白市场规模228亿元,中国占50%份额,预计2026年达288亿元,CAGR为3.4%[70] - 植物蛋白需求持续释放增长潜力[70] 家用储能市场 - 2024年Tesla、BYD和LG合计占全球家用储能系统41%市场份额[72] - 能源转型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72] BAW滤波器市场 - 2023年全球BAW滤波器销售额73.46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36.5亿美元,CAGR为9.4%[74] - 5G通信推动射频器件需求激增[74] 解热镇痛原料药市场 - 2025年全球消化胃溃疡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1.7亿美元,2019-2025年CAGR为3.8%[76] - 医药原料供应链稳定性受关注[76] 电动护理床市场 - 2023年全球电动护理床市场规模61亿元,预计2030年达78亿元,CAGR为3.6%[78] - 老龄化社会催生医疗康护需求[78] 汽车悬挂减震器市场 - 2023年全球汽车悬挂减震器市场规模130.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65.4亿美元,CAGR为3.6%[81] - 汽车轻量化与舒适性需求并存[81] 胶原蛋白肠衣市场 - 2029年全球胶原蛋白肠衣市场规模预计7.92亿美元,CAGR为3.92%[85] - 中国作为核心产区贡献近半产能[85] 以太网PHY芯片市场 - 2023年全球以太网PHY芯片市场规模30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28亿美元,CAGR超20%[87] - 海外厂商仍占据技术主导地位[87] 石英晶振市场 - 2023年全球石英晶振市场规模33.86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67.09亿美元,CAGR为12.07%[89] - AI算力需求推动元件技术升级[89] 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 - 2024年全球先进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规模136.1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80.5亿美元,CAGR为10.2%[91] - 芯片集成度提升带动材料创新[91] 电子级锡焊料市场 - 2023年全球电子级锡焊料市场规模68.91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08.88亿美元,CAGR为6.75%[93] - 中国占全球61.07%份额且增速高于平均水平[93] 脓毒症治疗药市场 - 2023年全球脓毒症治疗药销售额35.9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56.27亿美元[95] - 特异性药物研发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95] ADHD药物市场 - 2024年全球ADHD药物市场规模132.4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86.5亿美元,CAGR为4.9%[97] - 精神健康领域用药需求稳定增长[97] 车载以太网关市场 - 2024年全球车载以太网关销售额9.35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2.36亿美元,CAGR为19.7%[99] - 智能网联汽车推动车载通信架构升级[99]
唯特偶(301319) - 关于全资子公司完成设立登记的公告
2025-04-23 10: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3月12日公司审议通过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议案[2] - 2025年3月13日披露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公告[2] - 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3] - 子公司名称为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经销管理有限公司[3] - 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3]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6]
唯特偶成立新材料经销管理公司
快讯· 2025-04-22 03:01
公司动态 - 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经销管理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廖高兵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高性能密封材料销售 密封用填料销售 表面功能材料销售 合成材料销售等 [1] - 该公司由唯特偶全资持股 [1]
A股医疗服务板块走低,三博脑科跌超12%,华南生物跌停,万邦医药跌超5%,澳洋健康、通策医疗等跌幅居前。
快讯· 2025-04-22 01:37
医疗服务板块股价表现 - A股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走低 [1] - 三博脑科股价下跌超过12% [1] - 华南生物股价跌停 [1] - 万邦医药股价下跌超过5% [1] - 澳洋健康与通策医疗位列跌幅前列 [1]
营收持续高增!微电子焊接材料龙头唯特偶“三驾马车”齐驱,“国产替代+海外扩张”大步迈向全球行业领军者|业绩有得秀
全景网· 2025-04-21 08: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12亿元,同比增长25.75%,其中第四季度营收3.57亿元,同比增长超40%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935.73万元,扣非净利润7681.99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43.17%,扣非净利润增长22.46% [7][8] - 微电子焊接材料产品2024年营收10.29亿元,同比增长27.58%,占总营收84.91% [2][3] - 辅助焊接材料产品2024年营收1.60亿元,同比增长21.26%,占总营收13.18% [2][3]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一站式电子装联及可靠性材料解决方案商" [1][12] - 实施"大客户深耕+渠道下沉+海外扩张"三驾马车战略 [9][10] - 2024年经销模式收入同比增长94.09%至1.36亿元,经销收入占比升至11.19% [2][3][11] - 在可靠性材料板块布局热学、力学、防腐蚀等电子新材料,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2][17] - 战略投资优威高乐(持股20%)完善可靠性材料产业链布局 [17] 市场拓展与客户结构 - 直销客户覆盖华为、比亚迪、通威股份等头部企业,客户粘性持续增强 [2] - 海信集团年度销售额增长至2087.80万元,跃升为公司前五大客户 [10]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84%,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1.38% [3][11] - 在香港、新加坡、墨西哥、美国、越南、泰国设立6个海外分支机构 [11] 行业前景与产能扩张 - 全球电子级锡焊料市场规模2023年68.91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08.88亿美元,CAGR 6.75% [19] - 中国市场规模2023年42.1亿美元,占全球61.07%,预计2030年达73.92亿美元,CAGR 8.38% [19] - 公司追加投资1.59亿元用于"微电子焊接材料产能扩建项目",总投资达3.37亿元 [21][22] - 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锡膏年产能1270吨,焊锡丝年产能800吨 [21] - 设立江苏唯特偶作为长三角地区研产销一体化基地 [21] 机构预测与业绩目标 - 中泰证券预测公司2025年营收13.29亿元(+19%),2026年营收15.44亿元(+16%) [24][2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9亿元(+24%),2026年1.60亿元(+24%) [24][25] - 股权激励目标:2025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5%,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 [25][26] - 2026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 [25][26]
分红率达76%!唯特偶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近7000万元
全景网· 2025-04-21 08:32
分红政策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8 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802 24万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76 12% [1] - 2021-2023年公司分红比例逐年提升,年度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分别为30 40%、49 63%和80 36% [1] - 公司表示持续高比例分红体现了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长期价值创造的坚定信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 12亿元,同比增长25 75%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935 73万元 [1]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达1 6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 [1] - 2024年研发投入3290 08万元,较2023年的2669 28万元有所增长 [2]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微电子焊接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锡膏、焊锡丝、焊锡条等微电子焊接材料以及助焊剂、清洗剂等辅助焊接材料 [4] - 2024年完成从电子装联材料到"电子装联+可靠性材料"双板块的跨越,构建起完整的产品矩阵 [4] - 成功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一站式电子装联及可靠性领域整体方案解决商"的战略转型 [4] 行业地位 - 高分红政策在所属行业中较为少见,分红比例居行业前列 [4] - 反映了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4] - 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和海外布局深化,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4]
唯特偶2024净利下滑,战略性投入影响、价格传导滞后性挤压利润空间
深圳商报· 2025-04-21 06:4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增收不增利,主要受原材料成本攀升与战略转型投入双重影响;2025年一季度业务调整初现成效,营收大增但净利润微增 [1][3][4] 2024年财报情况 - 营业总收入12.12亿元,同比增长25.75% [1] - 毛利润2.15亿元 [1] - 归属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12.53% [1] - 扣非净利润7681.99万元,同比下降7.73%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 [1] 2024年净利下滑原因 - 战略性投入影响,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合计约7266万元,短期内增加运营成本 [2] - 价格传导滞后性,原材料锡金属价格波动未能及时反映在产品售价中,成本压力冲击利润空间 [2] - 原材料成本攀升,锡、铜等价格高位震荡,客户压价,成本传导能力受限 [3] - 新产品未形成规模收入,海外渠道建设初期成本高,效益滞后 [3] - 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减少,使净利润下滑幅度大于扣非净利润 [3] 2025年一季度财报情况 - 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加43.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6.22万元,同比增加0.7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59.01万元,同比增加22.46% [1]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1] 2025年一季度业务成效 - 业务调整初现成效,锡膏等产品在消费电子客户中份额回升,存货周转效率改善 [4]
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电子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微电子焊接及辅助焊接材料,2024年在产能扩建、人事变动、对外投资、战略合作等方面有重要进展,还通过了利润分配预案 [5][12][18] 公司基本情况 主营业务 - 专注电子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微电子焊接及辅助焊接材料,技术创新优势明显,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未变 [5] 主要产品 - 包括微电子焊接材料(锡膏、锡条等)和辅助焊接材料(助焊剂、清洗剂),应用于多个产业环节和众多行业,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6][7] 主要经营模式 - 盈利模式: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关材料获利,核心竞争力在产品配方和制备工艺,以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导向实现盈利 [8] - 采购模式:设采购部负责采购,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签年度采购框架协议,择机采购并采用套期保值策略 [8] - 生产模式: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采用“以销定产”和“备货式生产”结合模式,建立完整业务流程和运营体系 [9]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模式,设营销中心和销售团队,直销对接客户,经销为补充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10] 重要事项 产能扩建 - 2024年3月同意以自有资金15,893.37万元追加投资微电子焊接材料产能扩建项目,新增30,000吨微电子辅助焊接材料产能,变更、调整部分事项 [12] 董监高换届 - 2024年11 - 12月选出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 [13] 人员变动 - 副总经理黎晓明因个人原因辞职 [14] 对外投资 - 截至报告期末,完成香港唯特偶、唯特偶光伏子公司、越南唯特偶注册登记 [15] - 2024年4月同意以新加坡唯特偶为主体设美国唯特偶,以新加坡唯特偶和香港唯特偶为主体设墨西哥唯特偶,截至报告期末已设立完成 [16] - 以新加坡唯特偶和香港唯特偶为主体在泰国设泰国唯特偶,截至报告期末完成注册登记 [17] 战略合作 - 2024年10月与深圳市优威高乐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拓展电子胶粘剂等可靠性板块 [18] 财务相关 审计意见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该所 [3] 利润分配预案 - 以85,028,0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5股 [4]
白宫将成立工作组,紧急处理对中国加征关税危机;基金一季报密集亮相……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4-20 23:50
货币政策与利率 - 中国央行将于周一公布4月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目前1年期LPR为3.1% 5年期以上LPR为3.6% 均持平前值 为连续五个月维持不变 [1]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4月25日发布4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数据 [1] 中美贸易关系与关税措施 - 美国特朗普政府内部讨论组建工作组 紧急处理对中国商品加征畸高关税导致的供应链危机 工作组可能包括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等高官 [1]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 中国商务部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经贸规则 停止"甩锅推责" 尽早纠正错误做法 [1]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希音(SHEIN)和Temu宣布由于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化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将从2025年4月25日起上调美国地区价格 [2] - 美国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因加征关税暂停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 盛和资源表示已构建多元化稀土原料供应渠道 该事件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6] 国际经贸合作态度 -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表示英国应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伙伴关系而非设置新障碍 认为不与中国接触是非常愚蠢的 [3] 基金投资动向 - 2025年基金一季报进入披露高峰期 截至4月20日42家基金公司旗下近千只基金已披露季报 [4] - 一季度AI领域等新兴行业产品热度持久 对经济活跃度有所提振 中国资产整体表现活跃 基金经理大幅提升持仓"含科量" [4] - 业绩优异基金均重仓科技股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科技股扎堆的主题板块获基金密集持有 [4] 上市公司财报表现 - 唯特偶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43.17% 净利润2176.22万元同比增长0.7% 2024年营业收入12.12亿元同比增长25.75% 净利润8935.73万元同比下降12.53% 拟10转4.5派8元 [5] - 百普赛斯2024年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18.65% 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19.38% 拟10转4派4元 [6] - 慧翰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25.68% 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7.54% 拟10转4.9派25元 [7] - 卓创资讯2024年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3.83% 净利润7050.95万元同比增长35.43% 拟10派10元 [8] - 天孚通信2024年营业收入32.52亿元同比增长67.74% 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增长84.07% 拟10转4派5元 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增长 [9] - 中熔电气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44.98% 净利润6075.49万元同比增长125.81% 2024年营业收入14.21亿元同比增长34.11% 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59.8% 拟10转4.8派6.5元 [10] - 杰创智能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5.45% 净利润1363.38万元同比增长911.82% 2024年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下降24.47% 净利润亏损7997.69万元同比转亏 [11] - 长春高新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97亿元同比下降5.66% 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44.95% 2024年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 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下降43.01% 拟10派26元 [13][14] - 中际旭创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6.74亿元同比增长37.82% 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56.83% 2024年营业收入238.62亿元同比增长122.64% 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3% 拟10派5元 [15] 企业战略合作与资产重组 - 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兴储世纪69.71%股份 同时向控股股东海南琏升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兴储世纪主要从事光伏发电业务和户用及工商业光储一体化系统研发生产销售 [12] - 首钢股份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拟在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建立长期发展的跨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7] 券商观点与市场展望 - 中信证券认为贸易战僵持阶段比的是两国经济韧性 中国的政策选项更多空间更大能耗更久 7月前大规模的国债到期可能是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第一个动摇点 [18] - 中信建投表示市场对关税数字本身反应淡化 关注重点聚焦至内需政策 预计4-5月后续政策可能以货币政策为主 5-6月有望看到更多财政政策发力落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