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濠光电(301051)

搜索文档
信濠光电无实控人认定是否存疑?四大董事席位人员疑均与立讯精密产生交织
新浪证券· 2025-06-27 11:35
公司关联交易与治理结构 - 立讯精密近期接盘信濠光电旗下亏损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标的公司主营光伏及储能业务,但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营收2.14亿元,净利润-2774.51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0.29亿元,净利润-6908.28万元 [1][2][3] - 立讯精密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通信及汽车电子等领域,与光伏业务协同性较低,接盘合理性存疑 [3] - 2024年8月立讯精密子公司以5247万元收购信濠光电另一亏损标的东莞信濠100%股权,该标的2023年及2024年1-7月营收均为0,净利润持续亏损 [5][6][7] 董事背景与潜在关联 - 信濠光电四大董事均与立讯精密存在关联:董事长白如敬曾任立讯精密董事及高管,董事王雅媛为立讯精密实控人王来胜之女并持股22.77%,董事周旋曾任职立讯精密经管部,董事姚浩曾担任立讯精密保荐代表人 [8][9][10][11][12] - 姚浩曾任职的深圳市凯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立讯精密接盘标的原控股股东桓灿投资的母公司,桓灿投资最终受益人为罗伟强,罗伟强在信濠光电IPO前突击入股,现为第五大股东 [14][16][17] 标的资产质量与行业环境 - 安徽信光资产总额从2023年末7.66亿元降至2024年9月末4.12亿元,负债总额7.52亿元,所有者权益仅7563万元 [3]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2024年底硅料、硅片等环节产能过剩均超100%,行业全年亏损超600亿元 [4] - 信濠光电光伏业务因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加剧,海外库存积压,净利润受显著拖累 [4]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争议 - 信濠光电第一大股东王雅媛与第五大股东罗伟强合计持股超25%,但公司仍宣称无实际控制人 [16][17] - 公司股价较上市初期峰值下跌超70%,当前市值约40亿元,2021年IPO募资净额18.95亿元 [8]
信濠光电:股东梁国豪减持615.07万股
快讯· 2025-06-26 14:05
股权变动 - 梁国豪及其一致行动人梁国强持股因股份转让减少615.07万股,持股数量从3191.33万股降至2576.25万股 [1] - 持股比例从15.72%下降至12.69%,变动幅度为3.03个百分点 [1] - 股份转让已完成,但过入方信息尚未披露 [1]
信濠光电(301051)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6-26 14:02
权益变动 - 2025年6月25日梁国豪转让6150738股,持股降至25762541股,占比12.69%[8][12][16] - 梁国豪持有股数从27377279股(占比13.48%)变为21226541股(占比10.45%)[18] - 梁国强持股4536000股,占比2.23%,变动前后无变化[18] 股份状态 - 截至签署日,梁国豪股份全质押、冻结,梁国强部分质押、冻结[17] - 2025年4月24日梁国豪2100001股司法划转并完成过户[19] 未来计划 - 截至签署日,未制定未来12个月增减持计划[13][30] - 若发生权益变动将履行披露义务[30]
信濠光电(301051)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转让触及5%整数倍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6 14:02
股份转让 - 2025年6月25日梁国豪6,150,738股股份转让完成[2][3][4] - 转让后梁国豪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25,762,541股,占比12.69%[2][3][4][5] - 本次转让股份占梁国豪转让前持股22.47%,占总股本3.03%[7] 股份状态 - 截至披露日,梁国豪持股21,226,541股,占10.45%,全部质押冻结[11] - 梁国豪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22,426,541股,占持股87.05%,占总股本11.05%[11] - 梁国豪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冻结股份22,066,541股,占持股85.65%,占总股本10.87%[11] 其他 - 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减持,违规减持公司保留追责权利[12] - 公司将密切关注并及时披露信息[12]
信濠光电:欲借关联方解套亏损包袱,密集扩产反噬触发连锁风险
钛媒体APP· 2025-06-24 09:59
信濠光电转让安徽信光股权 - 公司筹划将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转让给关联方立讯精密,交易构成关联交易[2][3] - 安徽信光主要从事智慧能源设计和制造,产品包括光储解决方案、逆变器等,定位为通过户储产品开拓海外市场[3] - 公司两年前以约1亿元收购安徽信光(含增资7000万元),但该子公司持续亏损,2023年1-4月亏损839.66万元,7-12月亏损扩大至4051.37万元[3] - 转让安徽信光可优化资源配置并美化财报[4] 光储业务调整 - 公司表示未来将专注于玻璃防护屏业务,同步发展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6] - 公司未完全放弃光储业务,2024年通过增资9360万元取得三家储能电站相关公司各50.98%股权,但三家公司中两家分别亏损66.77万元和10万元,仅一家盈利0.01元[5] - 此前公司已将东莞信光新能源等子公司转让给关联方,确认投资收益598.8万元[6] 主营业务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玻璃防护屏业务,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脑、智能头显等,主要客户包括华为、OPPO等[7] - 2024年营收16.87亿元同比降2.72%,归母净利润转亏至-3.53亿元[7] - 玻璃盖板销售量22,270万片同比降10.16%,生产量22,978万片同比降8.28%[9] - 毛利率降至-6.30%,主要因产能爬坡阶段成本高及产品次品率上升[7][9] 产能扩张与资金压力 - IPO募投项目已投入9.74亿元,进度64.96%[8] - 在恩施投资8亿元建设生产基地,一期已投产[8] - 滁州生产基地设计产能3KK/年,预计2027年达产[8] - 2024年合计投资额22.12亿元同比增77.58%[8] -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中有11.67亿元为受限资产[10] - 短期借款达15.88亿元(2021年仅2.26亿元),货币资金8.69亿元无法覆盖[10]
信濠光电拟转让安徽信光回笼资金 聚焦两大核心业务首季净利亏损逾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23 17:03
资产剥离交易 - 公司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给关联方立讯精密 [1] - 安徽信光成立于2022年,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储能设备研发与生产 [1] - 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兼副董事长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安徽信光业务与公司主业协同性较弱 [1]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整体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05亿元 [1] - 通过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优化产业布局 [1] 业务战略调整 - 剥离安徽信光后,公司将集中资源发展玻璃防护屏主业与混合储能调频电站项目 [1] - 在玻璃防护屏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专业供应商之一,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 [2] - 2024年公司玻璃盖板业务收入增长11.99%,毛利率提升至17.57% [2] 新能源业务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拓展新能源市场 [2] - 未来将依托玻璃防护屏业务的现金流优势,持续投入储能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 [2] - 形成"主业+新能源"双轮驱动的格局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减少2.72%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53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21亿元,同比下降3.57%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同比下降270.31%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9亿元,同比下降254.92% [2]
信濠光电(301051)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被轮候冻结的公告
2025-06-23 10:18
股东持股 - 梁国豪持有公司股份27,377,279股,占总股本比例13.48%[2] - 梁国强持股4,536,000股,占比2.23%[8] - 截至2025年6月20日,梁国豪和梁国强合计持股31,913,279股,占比15.72%[8] 股份冻结 - 梁国豪本次轮候冻结股份1,600,000股,占其所持比例5.84%,占总股本0.79%[3] - 截至2025年6月20日,梁国豪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117,357,261股,占其所持428.67%,占总股本57.80%[5] - 梁国强累计被冻结840,000股,占其所持18.52%,占总股本0.41%[8] - 截至2025年6月20日,二人累计被冻结28,217,279股,占其所持88.42%,占总股本13.90%[8] 股份竞拍 - 梁国豪7,380,886股于2025年6月10日完成竞拍,未完成过户[6]
信濠光电转让安徽信光100%股权 进军光伏行业最终惨谈收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3 10:04
交易公告 - 信濠光电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给立讯精密 双方于6月22日签署股权转让意向协议 [1] - 转让目的为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 专注玻璃防护屏业务并发展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 [1] - 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王来胜系信濠光电持股5%以上股东王雅媛之父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4] 安徽信光经营状况 - 信濠光电于2023年5月收购安徽信光 收购前2-4月净利润亏损839.66万元 [2] - 2023年安徽信光营业收入7858.13万元 净利润亏损4052.37万元 [2] - 2024年出现大幅亏损(未披露具体数值)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及价格战导致业绩恶化 [2][5] 信濠光电业绩影响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减少2.72%) 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972.54%) [2] - 业绩下滑主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业务板块拖累 [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4.21亿元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 [3] 行业背景分析 - 光伏行业2024年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技术迭代加速等挑战 跨界企业普遍终止项目或亏损 [2][5] - 安徽信光作为光伏业务子公司深受行业寒冬影响 [2] - 立讯精密接盘被业内视为为信濠光电"兜底"行为 [5] 交易双方背景 - 立讯精密为消费电子制造企业 客户包括苹果、华为 2023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9位 [4] - 截至2024年末立讯精密总资产2238亿元 净资产693亿元 年度营业收入2687亿元 净利润133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2381亿元 净资产725亿元 [5] 战略调整评估 - 交易若达成意味着信濠光电两年前跨界光伏领域努力完全失败 [4] - 剥离亏损业务有助于公司聚焦玻璃防护屏主业并转向储能市场发展 [1][4] - 立讯精密通过关联交易承接资产 其业务协同性未在公告中明确 [4][5]
信濠光电拟出售亏损光伏资产,立讯精密“接盘”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23 08:55
关联交易 - 信濠光电拟将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转让给立讯精密 双方已达成初步意向[1] - 立讯精密是信濠光电关联法人 因信濠光电持股5%以上股东兼董事王雅媛的父亲王来胜是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并任副董事长 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1] - 公司表示此次转让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 专注于玻璃防护屏业务并同步发展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1] 市场反应与历史交易 - 交易公告后次日信濠光电股价盘中一度涨超6% 收盘上涨2.74%[2] - 去年8月立讯精密子公司曾以5247万元接手信濠光电(东莞)100%股权 该子公司2023年至2024年前7月营收为0且净亏损超230万元[2] - 此前交易为信濠光电提供576万元净利润[2] 标的公司状况 - 安徽信光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营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3] - 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 三个月后被信濠光电收购并获增资7000万元 是信濠光电光伏业务主要子公司[3] - 标的公司同样处于未盈利状态[2] 行业环境与业绩影响 - 2024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 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导致产品价格暴跌 大型企业盈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3] - 信濠光电虽调整布局转向国内市场 但因竞争激烈未能形成市场竞争力 光伏业务收入较少[3] - 公司2024年营收16.87亿元同比下降2.72% 归母净利润亏损3.53亿元同比下降972.54%[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21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同比下降270.31%[3]
光伏业务大幅亏损后 信濠光电拟向立讯精密关联转让全资子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2 15:22
公司关联交易 - 信濠光电拟将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转让给立讯精密,构成关联交易因立讯精密实控人之一王来胜系信濠光电董事王雅媛之父 [1] - 安徽信光为信濠光电光伏业务主要子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该业务出现大幅亏损 [1] 光伏业务历史与现状 - 安徽信光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1亿元,主营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业务 [2] - 2023年5月信濠光电以净资产值收购安徽信光并增资7000万元,收购时该公司1-4月净利润亏损839.66万元 [2] - 2023年安徽信光营收7858.13万元,净亏损4052.37万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848.91万元,净亏损5465.68万元 [3] - 2024年信濠光电整体营收16.87亿元(同比降2.72%),归母净亏损3.53亿元(同比降972.5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009.48万元(同比降171.37%) [4] 光伏行业困境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海外库存积压及价格下跌,导致销售毛利大幅下降 [4] - 公司研发投入未量产叠加国内市场开拓受阻,国内光伏收入少而成本高 [4][5] - 2024年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因海外库存跌价及客户回款逾期 [4] 战略调整与储能业务 - 转让安徽信光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聚焦玻璃防护屏主业并发展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 [6] - 2024年通过增资控股三家储能电站公司(各持股50.98%),"其他储能"业务营收3818.54万元(同比增39.89%) [5][6] - 储能电站业务定位为研发制造新一代储能电站产品 [5] 交易进展与影响 - 当前签署的为意向协议,最终交易价格未定,需履行后续决策审批程序 [6] - 若交易完成预计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