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丽迪(300905)

搜索文档
宝丽迪(300905) - 300905宝丽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8
2025-09-18 07:52
财务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低位 流动性风险可控 [3] - 现金储备丰厚 可覆盖短期债务 [3] - 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覆盖能力强劲 无短期偿债压力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新品研发聚焦功能化 绿色化 多元化战略方向 [3] - 研发领域从纤维母粒扩展至膜用 塑料领域 [3] - COFs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未实现批量销售 [3] - 年产200吨COFs产线项目正在建设中 [3] 市场与战略规划 - 色母粒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3] - 战略聚焦绿色科技 功能材料创新和产业生态协同 [3] - 以技术研发为核心 深耕原液着色技术 [3] - 通过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推进市场多元化布局 [3] - 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研发能力 [3] 收购与协同效应 - 收购厦门鹭意彩色母粒有限公司提升盈利能力 [3] - 双方在战略方向 销售网络 产品系列 技术工艺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3] - 实现产品系列优势互补 完善产品线 [3] - 帮助厦门鹭意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规避经营风险 [3]
化学纤维板块9月16日涨1.41%,同益中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856.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纤维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1% [1] - 上证指数报收3861.87点,上涨0.04%,深证成指报收13063.97点,上涨0.45% [1] 领涨个股表现 - 同益中收盘价19.75元,涨幅5.00%,成交量11.00万手,成交额2.15亿元 [1] - 宝丽迪收盘价36.61元,涨幅3.92%,成交量14.16万手,成交额5.13亿元 [1] - 南京化纤收盘价16.04元,涨幅3.35%,成交量12.20万手,成交额1.92亿元 [1] - 华峰化学收盘价8.96元,涨幅2.63%,成交量39.62万手,成交额3.50亿元 [1] - 新乡化纤收盘价4.39元,涨幅2.09%,成交量74.95万手,成交额3.30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海阳科技收盘价39.82元,跌幅4.12%,成交量7.74万手,成交额3.11亿元 [2] - 汇隆新材收盘价27.99元,跌幅1.20%,成交量3.33万手,成交额9366.16万元 [2] - 华西股份收盘价7.90元,跌幅0.50%,成交量26.44万手,成交额2.08亿元 [2] 资金流向 - 化学纤维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856.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283.8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1亿元 [2] - 宝丽迪主力净流入6063.16万元,占比11.82%,游资净流入378.04万元,占比0.74% [3] - 新乡化纤主力净流入2676.26万元,占比8.10%,游资净流出2550.58万元,占比7.72% [3] - 同益中主力净流入1471.97万元,占比6.85%,游资净流出1303.31万元,占比6.07% [3]
化学纤维板块9月12日涨0.14%,宝丽迪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08:31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纤维板块9月1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1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83.69点,深证成指上涨0.13%至12996.38点 [1] - 板块内涨幅前三个股为宝丽迪(+7.90%)、皖维高新(+5.02%)和恒申新材(+5.00%) [1] - 跌幅前三个股为海阳科技(-2.30%)、中复神鹰(-2.24%)和吉林碳谷(-1.57%) [2] 个股交易数据 - 宝丽迪成交量达15.33万手,成交额5.60亿元,收盘价36.33元 [1] - 皖维高新成交量80.99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4.82亿元,收盘价6.07元 [1] - 恒申新材成交量38.61万手,成交额2.33亿元,收盘价6.09元 [1] - 海阳科技成交额1.97亿元,收盘价39.89元 [2] - 中复神鹰成交额9218.03万元,收盘价27.07元 [2] 资金流向 - 化学纤维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823.8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40亿元 [2] - 皖维高新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672.50万元(净占比7.72%),但游资净流出3072.68万元 [3] - 宝丽迪主力资金净流入3032.71万元(净占比4.55%),游资净流出3678.85万元 [3] - 华峰化学获游资净流入2537.45万元(净占比9.05%),主力净流入379.89万元 [3] - 恒申新材游资净流入1119.93万元(净占比4.04%),主力净流入711.01万元 [3]
宝丽迪(300905) - 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2025-09-10 11:46
减持计划 - 杨军辉计划2025年7月11日至10月10日减持不超380,000股,占总股本0.2136%[1] 减持结果 - 实际减持378,500股,均价32.4123元/股,占总股本0.2128%[1] - 减持后持股1,239,766股,占总股本0.6969%[2] 合规说明 - 本次减持符合规定,与计划一致且实施完毕[3] 影响情况 - 本次减持不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治理及经营[3]
宝丽迪: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调整 - 公司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以提高董事会运作和决策效率并优化治理结构 [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 - 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完毕 公司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 [2] 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成就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向146名激励对象归属100.9740万股 [2]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向3名激励对象归属0.7200万股 [2]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向6名激励对象归属10.1000万股 [2] 限制性股票作废处理 - 因激励对象离职及个人绩效考核原因 作废47.6160万股已授予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 [4][5]
宝丽迪: 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三次会议决议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 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且已取得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2] - 调整程序履行了必要审议程序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2] 归属条件成就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3][4] - 151名激励对象(含4名重复对象)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111.7940万股限制性股票满足归属条件[4]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公司具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主体资格[3] 部分股票作废处理 - 公司对不符合归属条件的已授予尚未归属部分限制性股票进行作废处理[4] - 作废事项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相关考核管理办法规定[4] - 作废程序已取得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 履行了必要审议程序[5] 会议程序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三次会议[1][2] - 会议应到独立董事3人 实际参会3人 由李健飞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2] - 会议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2]
宝丽迪: 江苏新苏律师事务所关于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及归属条件成就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授予价格因派息从8.44元/股调整为8.14元/股 调整方法为P=P0-V 其中V为每股派息额0.3元 [9][10] - 调整依据为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总股本177,897,756股为基数实施权益分派 [9] - 价格调整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0] 限制性股票作废 - 因激励对象离职及绩效考核未达标 合计作废47.616万股限制性股票 [10] - 具体包括:首次授予部分6名离职人员作废18.9万股 预留第一批次3人因考核作废0.18万股 预留第二批次5人因考核作废2.4万股 [10] - 作废后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从152人调整为146人 未归属股票由431.96万股减至386.924万股 [10][11] 归属条件成就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于2025年9月4日开启 预留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于2025年10月20日开启 预留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于2025年8月26日开启 [12] - 公司层面业绩达标:2024年扣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归母净利润为13,545.73万元 较2022年增长288.86% 超过104%的触发值要求 [16] - 个人层面考核结果影响归属比例:A级100% B级80% C级50% D级0% 首次授予部分146人中24人获100% 93人获80% 24人获50% 5人获0% [17] 本次归属实施细节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100.974万股 涉及146人 占获授总量23.83% [17] - 预留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0.72万股 涉及3人 占获授总量24% [17] - 预留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10.1万股 涉及6人 占获授总量40.4% [17] - 5名高管合计可归属28.8万股 141名核心骨干可归属72.174万股 [17] 程序合规性 - 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及公示流程 [4][5] - 独立董事对各阶段方案发表同意意见 监事会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实 [4][5][7] - 法律意见书确认本次调整、作废及归属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11][19]
宝丽迪: 关于作废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废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部分已授予但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 总计47.616万股 原因包括激励对象离职及个人绩效考核未达标 [3][4] - 本次作废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影响核心团队稳定性及激励计划继续实施 [5]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历史审议程序 - 公司已履行多项审议程序 包括通过激励计划草案、考核管理办法及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的议案 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 [1] - 监事会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公示并核查 未收到异议 [2] - 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激励计划事项、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等议案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均发表同意意见 [2] 本次作废具体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作废45.036万股 其中6名离职激励对象作废18.9万股 122名激励对象因绩效考核未达标作废26.136万股 [3][4] - 预留授予第一批次作废0.18万股 涉及3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未达标 [4] - 预留授予第二批次作废2.4万股 涉及5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未达标 [4] - 作废后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从152人调整为146人 未归属股票从431.96万股减至386.924万股 [4] - 预留第一批次激励对象保持3人 未归属股票从2.76万股减至2.58万股 [4] - 预留第二批次激励对象为6人 未归属股票从25万股减至22.6万股 [4] 公司治理机构意见 - 独立董事认为作废符合相关规定 履行了必要审议程序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5]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为作废程序合法合规 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5] - 审计委员会同意作废决定 认为符合规定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5] - 法律意见认为作废已取得必要授权 符合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 [6]
宝丽迪: 审计委员会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股权激励计划归属安排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首次授予部分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以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归属安排 [1][2] - 首次授予部分有6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丧失资格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涉及3名对象 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涉及6名对象 [2] - 审计委员会审核确认151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条件 其中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有4名与首次授予部分重复 [3] 激励对象资格合规性 - 激励对象任职资格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要求 [2]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获授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条件已成就 [2] - 公司为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股份归属 相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且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3]
宝丽迪: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股权激励计划归属安排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自授予日起24个月后至36个月内 归属比例为30% [2]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安排与首次授予部分一致 归属比例为30% [2][3]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至24个月内 归属比例为50% [3] 本次归属基本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100.974万股 涉及146名激励对象 [1][16]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0.72万股 涉及3名激励对象 [1][16]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10.1万股 涉及6名激励对象 [1][16] - 归属价格经调整后为8.14元/股 [1][14] 公司业绩考核达成情况 - 2024年度经审计扣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45.73万元 [21] - 较2022年净利润基数上升288.86% 远超130%目标值要求 [6][21] - 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1 完全满足业绩考核触发条件 [6][21] 激励对象个人考核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146名激励对象中24人考核结果为A 93人为B 24人为C 5人为D [22] - 预留第一批次3名激励对象考核结果均为B 预留第二批次1人为A 5人为B [22] - 根据考核等级对应个人层面归属比例Y分别为100%/80%/50%/0% [22] 股份来源与股本影响 - 归属股票来源为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 [1] - 本次归属111.794万股将使总股本增加 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摊薄影响 [24] - 归属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 [24] 历史调整事项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由165名调整为161名 授予数量由499.2万股调整为495.2万股 [10] - 因2023年度每10股派5元权益分派 授予价格由8.94元/股调整为8.44元/股 [11] - 因2024年度每10股派3元权益分派 授予价格进一步由8.44元/股调整为8.14元/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