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林生物(300813)
icon
搜索文档
泰林生物(300813) - 泰林生物调研活动信息-1
2022-11-21 05:30
公司基本情况 - 2020 年 1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致力于生命科学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破多项国际垄断 [3] -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建有多个研发中心,拥有 270 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 25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 [3] - 疫情期间完成“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定向采购订单,获“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优质合作方”称号 [3] - 主营业务为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产品、有机物分析仪器等制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各类耗材、仪器和设备,可应用于多个大健康产业领域,客户数量达数千家,覆盖多个领域 [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22 年 2 月 17 日下午 13:00,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 2930 号公司 12F 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广发资管、博道基金等多家机构,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叶星月和证券事务代表叶军君 [2][3] 提问环节要点 隔离器相关 - 无菌隔离器应用从无菌检测向无菌生产和高致敏性药物生产发展,可用于高活性、细胞毒性药物生产防护,达 OEB5 最高防护等级,还可用于细胞治疗,已在医院等领域拓展 [4] - 公司无菌隔离器国外竞争对手有洁定集团等,国内有上海东富龙 [4] 收入确认节奏 - 公司主要产品收入确认,合同有明确约定按约定时点;未明确约定时,国内销售需验收的在送达并验收合格或约定时间无异议时确认,不需验收的在客户收货时确认;国外销售在报关取得提单、收入金额确定、收回货款或取得收款凭证、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且成本能可靠计量时确认 [4] - 向中间商或贸易商销售,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未约定时,国内需安装验收的在送达终端用户并完成安装调试且验收合格或无异议时确认,不需安装验收的在收货时确认;外销满足报关等条件时确认 [5] 核心部件及原材料 - 公司拥有完整生产工艺技术路线,产品大部分结构件、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和加工,部分功能部件设计确认后向外部定制或采购 [5]
泰林生物(300813) - 泰林生物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7 14:31
公司概况 - 2020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致力于生命科学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破多项国际垄断,替代进口,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 -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拥有27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 [1][3] - 疫情期间完成“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定向采购订单,获“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优质合作方”称号 [3] - 主营业务为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产品等制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各类耗材、仪器和设备,应用于无菌药品生产和质量检测等,客户达数千家,覆盖多个领域 [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有德邦证券、景顺长城基金等,时间为2022年6月21日上午10:00,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2930号公司12F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叶星月和证券事务代表叶军君 [1] 提问环节要点 富阳新项目 - 为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包括开发高端膜分离技术产品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新材料 [3] - 建成后年产3000台/套生物新材料和精密智造装备,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亩均850万元/亩,预计50000万元人民币,年税收不低于50万元/亩 [3] 产品规划 - 标准化产品为培养器等一次性使用耗材类及标准化仪器类产品,定制化产品为环境控制产品系列及灭菌技术系列产品 [3] - 后续以现有技术为平台,通过研究前沿技术和市场反馈进行持续技术升级和设计开发,拓展应用行业和领域 [4] 供应链安全 - 产品大部分结构件、核心零部件由公司自主设计和加工,供应可满足生产需求 [4] - 部分功能部件受市场环境影响,如电子元器件存在采购价格波动大、交货期长等情况,但无明显短缺或卡脖子情况 [4]
泰林生物(300813) - 泰林生物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7 14:28
公司基本情况 - 2020 年 1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致力于生命科学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破多项国际垄断,替代进口,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 -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拥有 270 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 25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 获“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被授予“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优质合作方”称号 [2] - 主营业务为制药装备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各类耗材、仪器和设备,应用于无菌药品生产和质量检测等,客户数量达数千家,覆盖多个领域 [2] 项目规划 - 富阳经开区新材料和精密智造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 3000 台/套生物新材料和精密智造装备,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亩均 850 万元/亩,预计 50000 万元人民币,年税收不低于 50 万元/亩,但项目用地未招拍挂,建设与投产时间未定 [2] 膜材布局 - 2018 年成立膜技术事业部,已完成 MCE 膜、N66 膜、PES 膜开发量产,今年 3 月完成 NC 膜开发和生产线建设并小批量生产 [2][3] 子公司情况 - 近期增资两家子公司,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经营微生物检测系列产品等;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经营环境生物污染控制装备等 [3]
泰林生物(300813) - 泰林生物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7 14:28
公司概况 - 2020 年 1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致力于生命科学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破多项国际垄断,替代进口,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 -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拥有 270 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 25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 [1][2] - 疫情期间完成“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定向采购订单,获“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优质合作方”称号 [2] - 主营业务为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产品、有机物分析仪器等制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各类耗材、仪器和设备,应用于无菌药品生产和质量检测及大健康产业,客户数量达数千家,覆盖多个领域 [2] 提问与解答 NC 膜市场份额问题 - 浙商研报称 NC 膜市场规模达 34 亿/年,公司 NC 系列产品膜可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目前产能小,后续场地扩建和设备引进尚在进行,短期内产能受限,销售业务刚起步,占公司整体销售比例低,产品上市时间短,品牌影响力小,市场需求受疫情波动等因素影响,未来销售业务不确定 [2]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利好问题 - 《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等四大重点领域,公司作为生命科学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聚焦多领域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产品应用广泛,规划发布表明国家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公司将紧跟战略,深化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构筑特色产业生态系统 [3] 创新保护问题 - 公司核心竞争力涉及多因素,专利成果是重要方面,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务实创新提升竞争力 [3]
泰林生物(300813) - 泰林生物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4 06:22
公司基本情况 - 2020 年 1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1] - 致力于生命科学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破多项国际垄断,替代进口,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1] -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建有多个研发中心 [1] - 拥有 290 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 25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 获“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被授予“新冠灭活疫苗二期扩产项目优质合作方”称号 [2] - 主营业务为制药装备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耗材、仪器和设备,应用于多领域 [2] - 客户数量达数千家,覆盖制药企业等多个领域 [2] 市场竞争情况 - 作为市场先行者,产品在细分行业有较强技术和质量优势,应用价值有一定不可替代性 [2] - 产品线齐全,客户可一站式采购,同类产品国内竞争者少 [2] - 培养器耗材类产品质量和仪器、设备类产品技术性能等好于国内厂商同类产品,能依托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 [2] - 国外竞争对手产品价格和售后服务能力基本无竞争力 [2] - 微生物检测产品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默克密理博等;环境控制产品系列竞争对手包括洁定集团等;灭菌技术系列产品竞争对手主要为 Bioquell PLC 集团等;有机物分析技术系列产品竞争对手主要为美国通用电器等 [2][3] 项目建设进展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用地招拍挂工作未进入挂牌阶段实质性工作,暂无明确时间 [3] - 拟定替代措施,一是积极协调其他可用地块,二是与其他区域政府沟通寻找后备建设用地,已有初步意向 [3] 微生物检测技术板块产品 - 自主开发的微生物检测系统包括无菌检测系统和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 [3][4] - 集菌仪等为仪器类设备,培养器等为耗材类产品 [4]
泰林生物(30081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营业收入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801.53万元,同比增长23.2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8.09%[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8.1%至2.34亿元[20] 净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96.12万元,同比增长8.4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26.00万元,同比增长11.53%[5] - 净利润为4726万元,同比增长11.5%[21] 成本与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4%至1.03亿元,主要因收入增长及原材料成本上涨[1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4%至1.03亿元[2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9%至4504.33万元[20]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36.08%至1亿元,主要因工资及年终奖发放增加[11] - 支付职工现金1亿元,同比增长36.1%[2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02.80万元,同比增长768.08%[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3002.8万元,上年同期为-345.9万元[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42亿元,同比增长18.6%[23] - 收到税费返还490万元,同比增长34.1%[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57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投资相关现金3.4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36亿元,主要来自借款4992万元和其他筹资收款2.06亿元[25] - 收到可转债资金2.06亿元,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11]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73.67%至5.25亿元,主要因可转债资金增加[11]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73.7%至5.25亿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49.4%至5000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149.4%至5000万元[16]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6.3%至4090.97万元[16] - 存货较年初增长7.9%至1.32亿元[16]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1365.9%至964万元,主要因未完工在建工程增加[11] 每股收益与特殊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下降32.14%[5]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较上年同期0.82元下降30.5%[22] - 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522.92万元(年初至报告期)[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3.5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8]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60.49%至754万元,主要因补助款及退税款增加[11]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入657.34万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20]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08.4万元,上年同期为-152.6万元[21] 所有者权益与融资活动 - 总资产9.3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79%[5] - 资产总计较年初增长42.8%至9.37亿元[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90%[5] - 公司于2021年12月28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1亿元[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31亿元,较期初1.73亿元增长33.8%[25] 股权结构信息 - 实际控制人叶大林持股53.49%,合计持有4448万股[13] - 宁波高得股权投资持股7.22%,为第二大股东[13] - 普通股股东总数10,630户,较期初无优先股股东[13]
泰林生物(30081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31.2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9.88万元,同比增长13.18%[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0.4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增长15.15%[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增长9.09%[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3%,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22] - 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31.22%[60] - 营业成本6131万元,同比增长54.16%[60] - 研发投入2899万元,同比增长33.55%[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5.6万元,同比增长160.46%[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1亿元,同比增长1811.80%[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896万元,同比增长113.26%[60] - 公司营业收入从1.11亿元增长至1.46亿元,增长31.2%[180] - 净利润从2765万元增长至3129万元,增长13.2%[181] - 研发费用从2171万元增至2899万元,增长33.5%[1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29.88万元,同比增长13.2%[1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35.58万元,同比改善160.5%[187]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同比增长15.2%[182] - 信用减值损失1164.02万元,同比增长2173.6%[185] - 利息收入437.94万元,同比下降24.6%[1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4.6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9.71万元由负转正[1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75亿元有所改善[1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48.8万元大幅改善[1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657.7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51亿元明显改善[19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58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1亿元有所减少[192]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559.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39.4万元有所增加[192]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960.12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68.22万元有所下降[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64亿元,同比增长27.6%[187] - 支付给职工现金7214.09万元,同比增长44.5%[18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413,724,860.60元,较年初302,461,349.97元增长36.79%[17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0,450,684.93元,较年初20,047,945.21元增长401.05%[17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146,272,203.28元,较年初122,447,136.04元增长19.45%[173] - 货币资金从2.84亿元增长至3.93亿元,增长38.3%[1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05万元大幅增长至1.00亿元,增长401.1%[177] - 长期股权投资从2800万元增至1.08亿元,增长285.7%[178] - 应付债券从零增至1.40亿元[175][179] - 合同负债从2970万元降至1927万元,下降35.1%[178] - 公司流动比率从3.35提升至5.24,增长56.42%[16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2.53%,较上年同期24.16%上升8.37个百分点[168]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的6.56亿元增长至8.67亿元,增长32.2%[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97亿元增至5.85亿元,增长17.7%[175] - 总资产为8.67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2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65%[22] 各业务线表现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营业收入47.3百万元,同比增长5.70%,毛利率54.31%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62]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营业收入55.76百万元,同比增长238.39%,营业成本28.17百万元同比增长241.81%[62] - 灭菌技术系列产品营业收入16.88百万元同比下降42.20%,毛利率67.16%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62] - 有机物分析技术系列产品营业收入12.5百万元同比增长46.32%,毛利率66.19%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62] - 营业收入2808.14万元,同比下降29.2%[184] - 营业成本1829.41万元,同比下降36.3%[184] - 研发费用51.78万元,同比下降64.4%[184]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微生物检测系统、环境生物污染控制装备及总有机碳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0] - 公司自主研发的环境生物污染控制装备包括隔离器、无菌传递舱和过氧化氢消毒机,应用于医药行业无菌药品研发生产和检验[36] - 公司以隔离器技术为平台开发了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生产集成化装备,满足ATMP产品的GMP无菌制备要求[38] - 多功能细胞处理工作站集成细胞离心机、CO2培养箱等设备,提供持续受控的无菌操作环境[39] - 蜂巢式培养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拓展培养空间,满足大规模不同批次细胞培养需求[39] - 无菌分装工作站可用于细胞及质粒病毒载体的自动化分装加塞和轧盖,满足临床I期II期小批量高精度分装[40] - 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将液态过氧化氢闪蒸生成汽态过氧化氢,用于洁净室和医疗场所消毒[40] - 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采用微型气泵产生干雾状态过氧化氢,可对医院病房手术室等密闭空间消毒[40] - TOC分析仪主要用于无菌制剂制药用水检测分析,可进行在线实时监测或离线抽样分析[40] - 固体燃烧装置主要用于环保污泥、土壤改良和塑料有机物含量等方面的样品检测分析[40] - 生物降解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各材料生物降解能力的检测分析,应用于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0] - 培养器属于一次性使用的耗材类产品[42] - 标准化产品包括培养器、集菌仪、微生物检验仪、TOC分析仪等[42] - 定制化产品包括无菌隔离器、无菌传递舱、VHPS灭菌器等[42] - 公司推出细胞治疗产业化和生物降解检测领域新产品[87] 研发与知识产权 - 研发团队规模为231名研发人员[50] -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10%[50] - 拥有292项技术专利包括26项发明专利[50] - 获得62项软件著作权[50] - 参与制定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14项为第一作者[50]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数量达数千家,其中制药企业客户近1400家[52] - 医疗卫生单位客户400余家[52] - 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客户200余家[52] - 科研单位客户20余家[52] - 营销策略拓展防疫机构、医疗卫生、科研机构等领域客户[88] - 大力发展区域经销商渠道以提高产品覆盖率[88] - 参与药机展、细胞产业大会等行业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88]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应对竞争风险[88] - 公司采取多元化市场策略并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以应对政策风险[84]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402.06百万元,累计投入93.14百万元,变更用途109.49百万元占比27.23%[6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58.8百万元,其中150百万元用于理财投资,108.8百万元存放专项账户[67]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及相关耗材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65.61%,累计投入金额9,185.22万元[68]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1.95%,本报告期投入54万元,累计投入117.2万元[68]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另一项)投资进度为0.05%,本报告期投入11.09万元,累计投入11.09万元[6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8,886.98万元[70]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及相关耗材生产基地项目节余募集资金4,953.9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26,679.64万元[70]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中5,000万元用于购买单位大额存单,10,000万元用于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70] - 原研发中心项目及销售网络及技术服务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余额变更为用于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70]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及相关耗材生产基地项目实际产能为年产760套,低于原计划的3500套[70] - 变更后募集资金总额为5995.46万元用于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73] - 本报告期实际投入募集资金54万元[73] - 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17.2万元[73] - 投资进度为1.95%远低于计划[73] - 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7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净利润1376.6万元[79] - 子公司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922.2万元[79] -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81]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81]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8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叶大林和倪卫菊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9.32%股份[89] - 叶大林通过高得投资间接控制公司7.22%股份[89] - 公司董事会加强对实际控制人及高管的培训管理[89] -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89]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60%[96]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为103.94万股[9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87人,授予数量为93.90万股,授予价格为41.66元/股[99]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0.04万股,授予价格为41.66元/股[99] -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日为2022年5月9日[9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9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5664.416万股占总股本68.12%[138]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2650.784万股占总股本31.88%[138] - 境内自然人持股变动后为5064.416万股占总股本60.91%[138] - 境内法人持股变动后为600万股占总股本7.22%[138] - 控股股东叶大林持股53.49%,持股数量44,480,000股,其中11,2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47] - 宁波高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7.22%,持股数量6,000,000股[147] - 股东倪卫菊持股5.83%,持股数量4,848,000股[14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652户[147] - 限售股份期末总额为56,644,160股,其中叶大林限售股44,480,000股[143] - 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大林持股数量从27,800,000股增至44,480,000股,增幅60%[150] - 董事倪卫菊持股数量从3,030,000股增至4,848,000股,增幅60%[15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夏信群持股数量从530,100股增至848,160股,增幅60%[150]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志林持股数量从402,700股增至644,320股,增幅60%[150]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叶星月持股数量从164,000股增至262,400股,增幅60%[150]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三零九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790,408股[149] - 银华多元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737,519股[149] - 境内自然人潘春晓持股比例为0.79%,持有656,638股[148] 利润分配与转股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5197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59.1万元[21] - 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6股合计转增3118.2万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315.2万股[21] - 公司实施2021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5月17日[21]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且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8]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合计派发15,591,000元[140]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6股,合计转增31,182,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3,152,000股[140] - 公司实施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51,9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591,000元[162]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6股,合计转增31,182,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3,152,000股[162] - 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5197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6股合计转增3118.2万股[139]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至8315.2万股[139] - 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59.1万元[139]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公司于2021年12月28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1亿元[134]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1亿元[161] -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为87.38元/股[161] - 泰林转债转股价格从87.38元/股调整至54.43元/股,自2022年5月18日起生效[162] - 可转债持有人叶大林持有1,123,214张可转债,金额112,321,400元,占比53.49%[164] - 可转债持有人倪卫菊持有122,433张可转债,金额12,243,300元,占比5.83%[164]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100,000张,募集资金总额210,000,000元,净额204,121,111.10元[145] 财务投资与理财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总额为30000万元[75] - 其中募集资金委托理财15000万元[75] - 自有资金委托理财15000万元[7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38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36亿元略有增加[1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5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00万元大幅增加[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1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201.86万元有所增加[19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法规调整可能导致制药装备需求周期性波动[83] - 公司面临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失密风险,可能削弱技术优势[85] - 公司面临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涉及高投入和产业化不确定性[86]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涉及集菌仪、培养器、无菌隔离器等产品[87] 应对措施 - 公司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来保持核心技术骨干稳定[85]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进行产品改造升级以推动业务增长[86]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0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02]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环境监测体系[104] - 分布式光伏项目容量610Kw,预计首年发电60余万度[109] - 光伏项目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200多吨,减排600余吨二氧化碳[109] - 公司为全员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08] 租赁与资产 - 租赁面积合计13,729.88平方米,涉及7项租赁协议[127] - 最大单笔租赁面积9,524.88平方米,年租金约365万元[127] - 租赁协议包含年租金递增条款,增幅3%-7%不等[127] - 部分租赁协议明确到期不续租,涉及面积2,000平方米[127]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5] - 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13] - 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2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损益达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128]
泰林生物(30081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7153.48万元,同比增长48.9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2.52万元,同比增长45.08%[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68.16万元,同比增长50.32%[3]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7153.48万元,较上期4804.32万元增长48.9%[16] - 营业利润本期发生额为1479.95万元,较上期1086.89万元增长36.2%[16] - 净利润为1392.52万元,同比增长45.1%[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同比增长50.00%[3]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50.0%[1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额为1370.10万元,较上期928.67万元增长47.5%[16] 现金流量表现(同比)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50.25万元,同比提升78.8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25万元,同比改善78.8%[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58.57万元,同比改善63.0%[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8029.96万元,同比增长46.0%[18] - 支付给职工现金4007.42万元,同比增长48.8%[1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564.57万元,同比增长177.8%[2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17亿元,较年初3.02亿元增长71.1%[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元,较年初2004.79万元减少100%[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931.88万元,较年初3848.28万元增长2.2%[12] - 存货期末余额为1.24亿元,较年初1.22亿元增长0.9%[1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7.20亿元,较年初5.14亿元增长40.0%[1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8.67亿元,较年初6.56亿元增长32.1%[13]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8743.45万元,较年初9156.10万元下降4.5%[13] - 总资产增长至8.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2.1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8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9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9亿元,较期初增长84.7%[2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4.36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8.03万元及金融资产收益11.52万元[5]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6%,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3] 筹资活动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46.93万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20]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叶大林持股比例为53.49%,质押股份700万股[7]
泰林生物(30081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8 16:00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41.4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3万元,同比增长31.3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00万元,同比增长42.5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96万元,同比下降66.16%[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2%,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1.22元/股,同比增长28.42%[21] - 营业收入283,248,491.21元,同比增长41.46%[60]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529,851.10元,同比增长31.30%[6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83亿元,同比增长41.46%[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96.1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16%[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4.21%[94][95] - 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52.99万元[168] 业务线表现 - 制药行业收入2.54亿元,占总收入89.55%,同比增长44.52%[78]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收入9388.25万元,同比增长152.77%[78]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收入9423.59万元,同比增长22.84%[78]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6.63%至3,279,873件[82]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隔离技术系列)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165.22%至244台[82]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及整体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83] 地区与销售模式表现 - 直销模式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77.50%,占比54.79%[78] - 国内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43.75%,占比95.57%[78]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销售模式同时通过中间商和贸易商拓展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46] - 公司以直销为主并大力发展各区域经销商渠道[127] - 公司逐步增加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总销售额的占比[121] - 公司力争国际贸易实现销售订单额和净利润稳健增长[123] 成本与费用 - 制药行业毛利率58.80%,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80]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毛利率52.45%,同比上升2.58个百分点[81] - 制药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9.54%至56,762,134.09元[85] - 制药行业人工工资成本同比激增95.91%至31,587,763.07元[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93%至55,047,569.33元[8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83%至39,140,942.42元[89] - 政府补助2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3%[26]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技术涉及VHPS灭菌器、TOC分析仪等高端灭菌与检测设备[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生物检测系统包括集菌仪、培养器及全自动无菌试验培养仪组成的无菌检测系统[35] - 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由匀浆仪、微生物限度检测仪、过滤杯、微孔滤膜及自动菌落计数器组成[35] - 微孔滤膜可分离直径0.05μm~10μm的组分用于去除微米颗粒和细菌[36] - 酶底物法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36] - 公司成功自主研发NC膜应用于传染病检测包括新冠病毒、艾滋、乙肝等[36] - 环境生物污染控制装备包括隔离器、无菌传递舱、过氧化氢消毒机及配套设备[39] - 隔离器由不锈钢、钢化玻璃构成刚性舱体或透明聚氯乙烯柔性舱体组成[39] - 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生产集成化装备包括多功能细胞处理工作站和蜂巢式细胞培养系统[39] - 多功能细胞处理工作站集成细胞离心机、CO2培养箱、细胞显微镜等设备模块[41] - 阻遏隔离器可达到OEB5最高防护等级用于高活性药物生产[41] - 公司建立多层次研发组织架构包括泰林研究院实验检测中心及各产品研发中心[45][49] - 公司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检院浙江大学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45] - 研发团队规模为227人,超过5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0] -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以上[50] - 拥有263项技术专利,包括24项发明专利和58项软件著作权[50] - 参与制定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14项为第一作者[50] - 公司2021年技术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61] - 公司2021年完成新产品开发24项和产品技术升级改进16项[61]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GB/T 40024-2021等[70] - 公司参与制定的3项机械行业标准于2021年8月21日发布[70] - 研发团队规模达227人[73] - 研发人员数量227人同比增长60.99%[91] - 研发投入金额5504.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8%[9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43%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92]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112人同比增长89.83%[92] - 公司聚焦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装备等新领域[120] - 公司计划加大前瞻性技术研究投入并建立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121] - 公司持续加大前沿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并巩固知识产权成果[123] - 公司针对细胞治疗产业化和生物降解检测领域推出新产品[126] - 微生物检测与控制领域需求增加产品包括集菌仪、培养器、无菌隔离器等[126]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21.4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7亿元,同比增长11.96%[21] - 总资产655,871,410.07元,同比增长21.46%[6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46.12%同比下降13.45个百分点[98] - 应收账款3848.2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3%[98] - 存货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98] - 合同负债9156.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98]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泰林生命科学、泰林分析仪器等多家企业[13]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715.29万元[114]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703.80万元[114] -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9.98万元,净利润744.27万元[116]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净利润2563.49万元[118]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03.80万元,净利润2715.29万元[116]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14万元,净亏损33.71万元[119] -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资产2524.97万元,净资产2047.99万元[115]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1.37亿元,净资产1.46亿元[115]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869.77万元,净亏损33.71万元[115] - 公司四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115][116][117][119]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为2021年新设子公司,报告期内产生亏损[115][119] - 公司新设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出资额1,000万元,持股100%[85]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01][102]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本期投资亏损337,146.49元人民币[101][102]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产品分为标准化和定制化两类分别采用备货生产和以销定产两种生产模式[46][47] - 标准化产品包括培养器集菌仪TOC分析仪等定制化产品包括无菌隔离器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生产装备等[46][47] - 培养器作为一次性耗材类产品公司保持安全库存应对客户应急需求[47] - 公司采购原材料包括注塑原料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功能部件辅料五大类[47][48] - 注塑原料采购采用定期订单模式通过中塑网实时查询价格行情[47] - 定制类结构件采购选取签订《核心供应商信用承诺书》的战略合作供应商保障核心技术保密性[48] - 公司组建精密智造事业部并新增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能力[66] - 公司建立内部快速响应的订单生产交付管理体系[66] - 公司运用信息化进行供应商管理并实现生产与采购计划同步[6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3.61%[87] - 公司通过优化ERP和导入MES系统实现生产制造全流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121] 客户与市场 - 制药企业客户数量近1400家[52] - 医疗卫生单位客户超过400家[52] - 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客户达200余家[52] - 公司2021年参加各类展会33场[63] - 公司市场部门收集制药装备等行业资料400余份[64] - 公司针对全国154个生物制药产业园及细胞产业园开展精准营销[64]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1.37%[86] - 公司积极参与药机展、细胞产业大会等行业展会[127] - 公司全面应用CRM系统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销售管理模式[45]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叶大林担任[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叶星月及证券事务代表叶军君联系方式为0571-86589069[18] - 实际控制人叶大林和倪卫菊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9.32%股份[127] - 叶大林通过高得投资间接控制公司7.22%股份[127]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3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34]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证监会及深交所相关规定要求[133]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保持独立性[135] - 公司未发生重大同业竞争情况[136] - 公司设有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负责内外部审计监督[13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大林持有公司股份27,800,000股[137] - 董事倪卫菊持有公司股份3,030,000股[137] - 董事兼副总经理夏信群持有公司股份530,100股[13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志林减持127,400股,期末持股402,700股,减持比例24.0%[137]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叶星月减持47,800股,期末持股164,000股,减持比例22.6%[138] - 离任监事会主席方小燕减持129,000股,期末持股30,000股,减持比例81.1%[138]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减持304,200股,期末总持股31,956,800股[138] - 监事会主席方小燕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3月18日离任[139] - 独立董事黄文礼因任期满于2021年4月22日离任[139] - 倪小璐于2021年3月18日被选举为新任监事会主席[13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25.67万元[149] - 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大林税前报酬为60.6万元[14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夏信群税前报酬为108.15万元[149]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志林税前报酬为91.9万元[149] - 独立董事董明税前报酬为6万元[149] - 独立董事杨忠智税前报酬为6万元[149] - 独立董事李继承税前报酬为4.5万元[149] - 监事会主席倪小璐税前报酬为25.76万元[149] - 监事莫剑刚税前报酬为31.56万元[149] - 职工监事胡美珠税前报酬为22.23万元[149] - 公司2021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52] - 董事杨忠智和董明各参加7次董事会会议且无缺席[152] - 董事李继承参加4次董事会会议其中3次现场1次通讯[152] - 董事黄文礼参加3次董事会会议且无缺席[152]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155]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156]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53] - 董事建议被公司采纳[154]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报告及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155]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各季度报告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专项报告[155][156]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62%[136]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29%[136] - 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20%[136]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27%[136] - 2021年5月14日通过全景·路演天下举办年度业绩说明会[128] - 2021年9月7日接待平安资产、聚鸣投资等机构实地调研[128][129] - 2021年9月15日接待大成基金、财通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29] - 2021年9月23日接待银华基金、光大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29]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97,935,500元人民币[104][10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2,484,200元人民币[104][105]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109,494,200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55.32%[104][105]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0,524,800元人民币其中5000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105]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检测系统设备项目投资进度65.61%累计投入91,852,200元人民币[106]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1.05%本期投入632,000元人民币[106] - 研发中心项目及销售网络建设项目已终止实施[106] - 变更后募集资金59,954,600元人民币调整用于细胞治疗产业化项目[105][106]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5,995.46万元[111]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63.2万元[111]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1.05%[111]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项目预先投入资金置换募集资金8,886.98万元[109]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项目节余募集资金4,953.9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6,052.48万元[109] - 其中5,000万元用于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109] - 剩余1,052.48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10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19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并转增6股[5] - 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51,9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10,394,000元[165]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息3.00元(含税),每10股转增6股[166] - 现金分红总额15,591,00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66] - 可分配利润为124,872,796.93元[166] - 年末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96亿元[168] - 母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为1001.83万元[168] - 年末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25亿元[168] - 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净利润为1.25亿元[168]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合计派发1559.1万元[168]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合计转增3118.2万股[168]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至8315.2万股[168] 内部控制与审计 - 2021年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0][17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73] - 公司开展内控及专项审计17项[75]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869人,其中母公司79人,主要子公司790人[160] - 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373人,销售人员106人,技术人员227人,财务人员16人,行政人员147人[160] - 员工教育程度为硕士34人,本科236人,大专222人,高中及以下377人[16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68,278.5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773,472.98元[164] - 公司薪酬政策具有市场竞争力,包含基本薪酬、津贴补贴和浮动奖金[161] - 公司建立泰林学院培训体系,包含专业技能、管理提升和通识教育等课程[163] - 公司2022年实施首次股权激励计划针对核心团队和技术业务骨干[123] - 公司通过长效激励机制保持核心技术骨干稳定[125] - 公司存在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削弱技术优势[124] 公司基本信息 -
泰林生物(300813)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42.23万元,同比增长49.47%[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82亿元,同比增长36.18%[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2%至182,460,728.75元[17][18]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2.13万元,同比增长2.23%[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7.51万元,同比增长29.61%[3]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19.27万元,同比增长50.99%[3] - 净利润同比增长29.6%至42,375,107.14元[18][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1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3.1%至67,701,178.11元[18] - 研发费用为3607.86万元,同比增长39.1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2%至36,078,580.13元[18]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48.7%至73,827,756.08元[2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5.91万元,同比下降105.4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5.4%至-3,459,146.50元[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03,662,890.29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9,583,053.62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5,976,434.68元[2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为3435.15万元,较年初增长92.18%[7] - 应收账款增长92.2%至3435.15万元[13] - 存货为1.19亿元,较年初增长87.74%[7] - 存货大幅增长87.8%至1.19亿元[13] - 合同负债为7895.86万元,较年初增长76.78%[8] - 合同负债增长76.8%至7895.86万元[14] - 在建工程增长694.3%至790.16万元[14] - 未分配利润增长28.4%至1.85亿元[15] - 公司货币资金为2.94亿元,较年初3.22亿元减少8.7%[13] 股东持股信息 - 前十名股东中倪卫菊持股5.83%共303万股[11] - 潘春晓持股1.89%共98.1万股[11] - 夏信群持股1.02%共53.01万股[11] - 银华多元机遇混合基金持股0.96%共49.65万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