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海生物(300653)
icon
搜索文档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3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07:0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0年营业总收入约2.93亿,同比增长4.82%;净利润约1.19亿,同比增长10.51%;基本每股收益0.99元,同比增长11.24% [1] - 口腔受疫情影响收入同比减少但销量略升,种植及民营渠道销量占比提升,生物膜产品同比增幅乐观,骨修复材料和皮肤修复膜产品有同比增长 [2] - 2020年第四季度业绩承压,一是控制终端库存量和产品规格,二是新厂区建设收尾和研发活动产生较大费用 [2] 带量采购影响 - 涉及带量采购产品仅脑膜,江苏已执行但公司产品占比小、执行时间短,影响待观察;山东中标但未执行,工作在衔接中 [2] - 带量采购是大势所趋,短期内冲击业绩,长期促进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紧密跟踪政策并准备多套应对方案 [2] 活性生物骨进展 - 研发超十几年,因创新性、产品复杂、审评联合开展、资料补充复杂及疫情影响,周期较长 [3] - 2020年完成发补方案制定、样品制备,部分发补项目研究并取得报告,正全力推进资料补充工作 [3] 活性生物骨市场定位 - 立项用于骨缺损等病症治疗,临床用途预期涉及骨科各方面,以注册证批准范围为准 [3] - 若产品性能被市场发掘,将成新业绩增长点,公司希望获批更多适应症并推进注册工作 [3] 其他事项 - 公司在激励时间和方式选择上在探讨阶段,后续方案成熟会信息披露 [3] - 计划今年3、4月启动搬迁,新厂区预计上半年投入使用 [4]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6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12
公司产品与原材料 - 公司生产的生物再生材料以牛源动物组织为基础,主要原材料包括牛源皮肤组织和牛骨 [1] - 畜牧业市场化程度高,原材料供应充足 [1] 产能与研发 - 新厂区产能是老厂区的4-6倍,未来可根据需求继续扩充 [2] - 在研项目包括乳房补片和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分别处于临床试验准备和总结阶段 [2] 产品应用与市场 - 骨修复材料主要用于牙(颌)骨缺损的填充和修复,并非所有种植牙患者都需要使用 [2] - 公司代理销售创英医疗牙种植体,看好国产替代市场前景,前期需投入市场开发费用 [3][4] 激励与合作 - 公司考虑股权激励,目前仍在探讨阶段 [5] - 公司与江苏创英签署《产品经销协议》,未来会根据需要探讨更多合作 [3]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2-11-22 03: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 [1] - 参与投资者 185 位 [1] - 活动时间为 2021 年 5 月 17 日下午 13:30 - 14:40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沙树壮,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陆美娇,副总经理杨兴 [1] 口腔拓展合作情况 合作内容 - 代理创英医疗的牙种植体系统及相关口腔产品,为全国民营渠道代理 [1] 合作原因 - 看好口腔种植领域市场前景,发挥创英医疗产品品质优势与公司渠道和营销能力优势,提升民族品牌影响力,促进国产种植体产业发展 [3] 合作期限与授权范围 - 合同期限 5 年,授权经销区域为全国民营医疗机构 [4] 销售预期与盈利能力 - 看好牙种植体国产替代市场前景,前期投入市场开发费用不影响整体口腔渠道利润水平,中后期寻求回报和增量 [4] 其他合作可能性 - 本次合作产品为牙种植体系统相关产品,今后会根据需要探讨更多围绕主业且有益的合作 [5][6] 口腔领域产品布局 - 处于临床试验效果评价阶段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性能将有所提升 [6] - 齿科修复材料 - 通用树脂和齿科修复材料 - 粘结剂分别处于中试试验及注册检验阶段 [6] - 2020 年新立项项目大块树脂处于工艺研究阶段 [6] 公司业绩情况 2020 年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293,281,582.66 元,同比增长 4.82% [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8,333,984.88 元,同比增长 10.19% [6] - 口腔修复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 5.88%,实现 12,871.70 万元 [6]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收入 13,732.96 万元,同比增长 13.16% [6] 2021 年一季度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10,212.76 万元,同比增长 127.65%,相对于 2019 年同期增长 66.29% [6]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399.26 万元,同比增长 126.58%,相对于 2019 年同期增长 62.65% [6] 其他业务情况 销售网络覆盖 - 基本实现销售网络全国覆盖 [6] 活性生物骨注册进度 - 处于注册发补资料的补充阶段,已完成部分实验结果和数据搜集,进展顺利 [7] 带量采购政策看法 - 带量采购是大势所趋,对企业并非完全利空,优势企业可实现以价换量,促进行业集中化 [7] - 公司紧密跟踪各区域政策,准备多套应对方案,积极应对并转化机遇 [7] - 涉及带量采购的产品是脑膜,目前影响不明显,山东集采中标后终端数量有所增加,数据需更长时间观察 [7]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8
公司概况 - 正海生物于2021年5月16日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庆祝上市四周年 [5][6] - 公司高管团队全员出席,包括董事长王涛、董事兼总经理沙树壮、董事兼副总经理赵丽等 [5] 业务拓展 - 公司代理江苏创英医疗器械的种植体系统,授权经销区域为全国民营医疗机构 [8] - 公司看好牙种植体国产替代的市场前景,预计代理销售利润率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8] 研发策略 - 公司研发项目筛选基于技术平台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8] - 研发拓展路径包括基于脱细胞技术的升级迭代和横向应用延展,以及基于现有渠道的新产品开发 [9] 横向发展 - 公司横向发展路径包括对外技术合作、商业合作和收购兼并 [9] - 未来收购兼并方向考虑与现有渠道协同的标的,以及跨技术平台、跨赛道的标的 [9] 产品进展 - 活性生物骨已完成发补方案制定和部分发补项目研究,进展较慢因创新性和复杂性 [10] - 活性生物骨技术壁垒在于BMP-2因子,具有诱导活性的骨支架材料 [10] - 活性生物骨预期竞品包括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等植入材料 [10] 医美布局 - 乳房补片项目用于乳房重建中的软组织修复,处于注册检测阶段,并开始准备临床试验 [11] 人才激励 - 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励体系完善,有完整的激励考核机制 [11]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2-11-22 03:0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12.76万元,同比增长127.65%,相对于2019年同期增长66.29% [1] - 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9.26万元,同比增长126.58%,相对于2019年同期增长62.65% [1] 产品应用领域 - 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颌面外科和种植牙领域,颌面外科临床应用价值高、市场需求稳定,种植牙领域市场增速较快 [2] 销售模式 - 公司销售分为经销及直销两种模式,直销针对医院类客户,经销通过与经销商签订协议销售 [2] - 民营渠道是口腔修复膜重要增长点,终端数量多、客户散,除大型连锁诊所外主要以经销为主,公司建立民营事业部针对民营渠道尤其是种植牙领域 [2] 产品技术与竞品 - 活性生物骨技术壁垒在于“活性”即BMP - 2因子,其与骨支架材料结合形成有诱导活性的骨支架材料,BMP - 2能保持在损伤部位高浓度 [2] - 活性生物骨预期治疗骨缺损等病症,竞品为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等植入材料 [2] 产能情况 - 公司4月底完成新厂区搬迁并投入使用,新厂区膜类和骨修复材料类产品产能是老厂区的4 - 6倍,未来可扩充产能 [2] 医保与带量采购 - 海奥口腔修复膜大多数地区未纳入医保目录 [3] - 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品种有临床用量大等特点,公司已上市产品均属高值医用耗材,目前涉及带量采购的只有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目前影响没预期大,数据需长时间观察 [3]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1
参与机构及人员 - 华西证券崔文亮、谭国超等 63 位机构投资者参与 [1][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是 2021 年 4 月 29 日 10:00 - 11: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沙树壮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陆美娇 [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212.76 万元,同比增长 127.65%,相对于 2019 年同期增长 66.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399.26 万元,同比增长 126.58%,相对于 2019 年同期增长 62.65%,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新高 [4][5] 在研产品进展 - 活性生物骨发补阶段工作到后端,完成方案制定、样品制备和大部分项目研究,结果符合预期,公司超 10 个在研项目,该项目推进排第一 [5] - 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和外科用填塞海绵预期用于耳鼻喉科手术后止血和支撑,优势是可降解、不与创面黏连,前者进入临床试验病例入组阶段,后者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5] - 乳房补片用于乳房重建中的软组织修复,项目处于注册检验阶段 [5] 产品拓展路径 - 脱细胞技术路线,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延展膜产品线;基于已覆盖科室和渠道,借助品牌优势开发新产品 [5][6] 横向发展路径 - 对外技术合作,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共建产业研发基地和创新联合实验室 [6] - 对外战略合作,与优秀企业接触探讨,达成强强联合 [6] - 横向收购兼并,坚持并购标的与公司有协同效应,带来价值 [6] 带量采购影响 - 涉及带量采购的产品是脑膜,目前影响没预期大,数据需更长时间观察,江苏执行时间短且公司产品占比小,山东刚开始执行不久 [7] 新厂区产能情况 - 新厂区已基本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膜类和骨修复材料类产品产能是老厂区的 4 - 6 倍,未来可扩充产能 [8][9]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8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2-11-21 16:12
参与单位及人员 - 太平洋证券盛丽华等48位机构投资者参与活动 [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097.83万元,同比增长49.50%,半年度收入首破两亿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8.89万元,同比增长47.3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910.85万元,同比增长52.68% [4] - 每股收益0.68元,同比增长47.82% [5] - 口腔修复膜销售收入9,448.75万元,同比增长75.89% [5]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销售收入8,390.08万元,同比增长19.46% [6] - 与2019年上半年比,口腔修复膜收入增长46.90%,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增长45.21% [9] 投资者问答 代理销售进展 - 5月16日与创英医疗签署《产品经销协议》,已开展市场预热活动,期待渠道协同效应 [9] 毛利率下降原因 - 新厂区全面运行,资产折旧、费用摊销大,产品分摊成本增加致毛利率略降 [9] 自酸蚀粘接剂情况 - 上半年提交注册申请,7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通知书》,将丰富口腔产品线 [9] 口腔领域产品布局 - 自酸蚀粘接剂处于注册申请阶段;引导组织再生膜处于临床试验效果评价阶段;通用树脂处于中试阶段;大块树脂处于工艺研究阶段 [9] 活性生物骨进展 - 处于注册发补资料补充阶段,已完成大部分实验结果和数据搜集,在做提报资料准备工作 [10] 活性生物骨销售团队建设 - 销售团队储备骨科销售人才,做市场研究和销售策略准备,力争产品上市后快速推广 [10]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8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2-11-21 16: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097.8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50%,半年度收入首破两亿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8.89万元,同比增长47.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910.85万元,同比增长52.68% [1] - 每股收益0.68元,同比增长47.82% [1] - 2021年上半年口腔修复膜销售收入9,448.75万元,同比增长75.89%,较2019年同期增长46.90% [1][2] - 2021年上半年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销售收入8,390.08万元,同比增长19.46%,较2019年同期增长45.21% [1][2] 问答环节 产品毛利率问题 - 产品毛利率下降因营业成本增加比例超收入增速,新厂区全面运行,资产折旧和费用摊销大,产品分摊成本增加 [2] 产品区别与定位问题 - 外科用填塞海绵和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针对“鼻腔、中耳与外耳术后的暂时压迫性止血与支撑”开发,技术路径和产品结构有别,分属二、三类医疗器械,外科用填塞海绵进入山东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2] 活性生物骨问题 - 活性生物骨处于注册发补资料补充阶段,已完成大部分实验结果和数据搜集,在做提报资料准备工作 [2] - 活性生物骨预期有粉末、颗粒、不同形状块状等多种产品型号和规格 [2] 代理销售问题 - 5月16日与创英医疗签署《产品经销协议》,获种植体产品全国民营渠道代理权,已开展市场预热活动,口腔渠道优势与代理产品渠道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 [2] 政策相关问题 - 带量采购是大势所趋,虽短期冲击企业业绩,但长期促进行业集中化,公司跟踪区域政策,准备多套应对方案,争取将政策变化转化为机遇 [3]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山东集采中标,刚开始执行不久,目前对经营业绩无明显影响,需更长时间观察 [4] 股权激励问题 - 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完善激励约束体系,激励方式和时间选择在探讨阶段,方案成熟后公布 [5]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1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2
参与信息 - 74名投资者参与,涉及中信建投证券、交银施罗德、博时基金等机构 [1][2] - 活动时间为2021年12月2日上午10:00 - 11:00,以电话方式进行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沙树壮,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陆美娇,副总经理张东刚 [2][3]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立足再生医学领域,在生物材料、活性因子及干细胞三个板块布局产品,主要收入来自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口腔科、神经外科有渠道优势 [4]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0,102.40万元,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长3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44.39万元,同比增长32.64%;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4,535.50万元,创历史新高 [4][5] - 2017年上市以来,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收入呈良好增长态势 [5] - 口腔科需求端快速增长、竞争格局优化;神经外科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带量采购区域扩大,公司希望把握政策优势发展 [5] - 预计明年四款产品进入获取注册证阶段,包括活性生物骨、高膨止血海绵、硬脑(脊)膜补片、自酸蚀粘接剂,未来有望贡献新业绩 [5] - 乳房补片、3D打印骨修复材料、尿道修复补片等产品研发加快,子宫内膜产品处于产业化落地进程 [5] 问答环节 活性生物骨相关 - 已进入“主审审评”阶段,国家药监局90个工作日内出具最终审评结论,有进展会及时公告 [5] - 预期用于骨缺损、骨不连等病症治疗,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五六百万例,市场需求广阔;定价会考虑研发投入、市场价值等,确保盈利和推广 [6] - 技术壁垒在于“活性”即BMP - 2因子,其与骨支架材料结合,能保持损伤部位高浓度 [6] - 已着手生产车间建设、设备物料采购;销售团队储备骨科销售人才,做市场研究和销售策略准备 [6] - 主要竞品为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等植入材料 [7] - 力学性能可满足局部支架作用,存在形态有粉末、颗粒、块状等 [7] - 载体是2015年已取得注册证的骨修复材料,来源小牛骨,成分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利于成骨 [7] - 未来覆盖医院情况取决于产品力和疗效,若疗效接近自体骨,有望全国大面积覆盖,临床试验成果为推广提供支撑 [7] 带量采购相关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在江苏、山东、福建集采中标,对经营业绩影响不大,江苏销量和收入超往年;产品规格丰富,利于应对集采,公司有信心提高市场占有率 [6] - 口腔耗材宁波、四川个别地区有带量采购政策导向,若种植体带量采购,将扩大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使用量 [6] 高膨止血海绵相关 - 已完成发补资料提交,在山东省药监局审评审批,进入山东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预计取证时间缩短 [7]
正海生物(300653) - 2021年12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时间是2021年12月1日上午10:00 - 11:00,采用电话方式进行 [1][3][4]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平安证券、国泰基金等39位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沙树壮、副总经理陆美娇和张东刚 [2][3][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1年1 - 9月营业总收入30,102.40万元,同比增长39.2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644.39万元,同比增长32.64% [5]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004.57万元,单季度突破1亿元,净利润4,535.50万元创历史新高 [6] - 全年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是主要收入来源,业绩稳定增长;活性生物骨预计带来新业绩贡献 [6][7][8] - 2022年预计四款产品拿注册证,未来乳房补片、子宫内膜等产品研发加快 [8] 活性生物骨相关问题 - 进展:已进入“主审审评”阶段,国家药监局90个工作日内出最终审评结论,有进展会公告 [9] - 市场空间: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五六百万例,市场需求广阔;定价考虑研发周期、市场价值等,确保性价比 [10] - 技术壁垒:在于“活性”即BMP - 2因子,能与骨支架材料结合,保持损伤部位高浓度 [11] - 生产销售准备:生产方面着手车间建设、设备物料采购;销售方面储备人才、做市场研究和策略准备 [12] 其他业务情况 - 代理创英医疗牙种植体:5月16日签5年协议,已进入正常销售阶段,个别地区供不应求 [13]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带量采购:执行省份有江苏、山东、福建,公司中标,对业绩影响不大,整体乐观 [13] 政策及合作看法 - 带量采购政策:是大势所趋,虽短期冲击业绩,但长期促进行业集中化,公司积极应对,转化机遇 [13] - 种植体带量采购对合作影响:看好牙种植体国产替代前景,合作期限5年,会根据市场情况应对,推动决心不变 [13] 激励方案 - 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完善激励约束体系,将适时推出激励方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