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技术(300409)

搜索文档
道氏技术:道氏技术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
2023-05-16 13:14
证券代码:300409 证券简称:道氏技术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3-005 回复:今年随着粉体新产能的投放,粉体自供比例同步 提升,今年将实现 100%自供。 问题 2:今年前驱体出货量展望? | | 群益证券:洪玉婷 | | --- | --- | | | 上海晨燕资产:滕兆杰 | | | 上海盘京投资:高凯 | | | 天堂硅谷资产:刘军洁 | | | 上海翀云:张晓 | | | 红杉资本投资:闫慧辰 | | | 禾永投资:马正南 | | | 深圳市金广资产:周俊陶 | | | 郑州云杉投资:李晟 | | | 北京源乐晟资产:卢奕璇 | | | 深圳云天志基金:聂石桥 | | | 鸿运管理(海南):张丽青 | | | 上海摩旗投资:沈梦杰 | | | 深圳市尚诚资产:杜新正 | | | 佳许盈海(上海):刘贵进 | | | 上海保银:李璇 | | | 新活力资本:王雨寒 | | | 上海君和立成投资:钱思远 | | | 浙江壁虎投资:张小东 | | | 上海劲邦股权投资:张宇豪 | | | 广州睿融:许高飞 | | | 上海极灏:王照峰 | | | 上海谦心投资:柴志 ...
道氏技术(30040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00
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波动,因上半年钴镍产品价格波动大,钴金属产品3月起单边下滑,产品销售单价下滑但采购成本高,对部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 - 2022年营业收入68.62亿元,同比增长4.46%[1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18.94万元,同比下降84.66%[1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34.91万元,同比下降117.36%[1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17.03亿元,同比增长46.47%[1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4.12亿元,同比增长20.48%[1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8.55亿元、18.70亿元、15.62亿元、15.76亿元[1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05亿元、-1.25亿元、-0.65亿元[1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24.31万元[19] - 公司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个税返还[20]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21] - 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86212.98万元,同比增长4.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618.94万元[5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8.62亿元,同比增长4.46%[55] - 制造业收入68.62亿元,占比99.99%,同比增长4.46%;其他收入29.96万元,占比0.01%,同比下降7.69%[56] - 锂电材料收入39.44亿元,占比57.47%,同比增长4.27%;陶瓷材料收入14.08亿元,占比20.53%,同比下降5.62%;碳材料收入7.30亿元,占比10.64%,同比增长27.34%;其他收入7.79亿元,占比11.36%,同比增长8.09%[56] - 国内地区收入53.99亿元,占比78.69%,同比下降2%;海外地区收入14.62亿元,占比21.31%,同比增长38.04%[56] - 制造业毛利率为16.35%,同比下降6.99%;陶瓷材料毛利率为25.16%,同比增长4.47%;锂电材料毛利率为9.00%,同比下降12.94%;碳材料毛利率为19.06%,同比下降6.34%;其他业务毛利率为35.11%,同比增长0.59%[56][57] - 国内地区毛利率为14.68%,同比下降7.12%;海外地区毛利率为22.51%,同比下降8.84%[58] -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未达30%[56] - 公司制造业产能626,000,在建产能108,000,产能利用率61.95%,产量387,797[60] - 主要陶瓷材料产能440,000,产能利用率73.4%,产量323,086[60] - 主要锂电材料产能114,000,在建产能63,000,产能利用率23.8%,产量27,127[60] - 主要碳材料产能40,000,在建产能45,000,产能利用率60.3%,产量24,130[60] - 陶瓷材料销售量337,624吨,同比增1.88%;生产量323,086吨,同比降5.58%;库存量29,317吨,同比降33.23%[62] - 锂电材料销售量24,146吨,同比降17.58%;生产量27,371吨,同比降7.32%;库存量5,421吨,同比增212.72%[62] - 碳材料销售量24,781吨,同比增86.37%;生产量24,130吨,同比增63.12%;库存量2,286吨,同比降1.66%[62] - 2022年制造业原材料成本5,089,003,994.33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8.66%,同比增14.60%[64] - 2022年制造业人工费用126,207,703.08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20%,同比增59.41%[65] - 2022年销售费用7374.17万元,同比增加18.65%;管理费用2.70亿元,同比减少15.34%;财务费用1.33亿元,同比增加32.49%;研发费用3.00亿元,同比增加21.21%[67] - 2022年投资收益 -12,128,908.1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21.76%,营业外收入5,069,008.44元,占比9.09%,营业外支出13,203,598.73元,占比23.68%[76]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538,389,499.22元,占总资产比例13.14%,较年初比重增加0.56%[7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602,756,118.53元,占总资产比例13.69%,较年初比重减少2.98%[76] - 2022年末存货2,145,665,156.87元,占总资产比例18.33%,较年初比重减少3.45%[76] - 2022年末固定资产2,651,189,046.01元,占总资产比例22.65%,较年初比重增加6.95%[7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JIANA HK LIMITED盈利16.07%,金额为1,024,248,511.78元[7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231,399,995.95元,较期初增加10,580,000.00元[79]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947,521,277.60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80] - 报告期投资额为2,111,718,616.56元,较上年同期的1,156,695,537.76元增长82.56%[81] 公司分红情况 - 公司以2023年4月24日总股本581,666,921股为基数,派发现金股利29,083,346.05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4] - 2021年度公司以578,995,58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合计派现28,949,779.05元[194] - 2023年拟以581,666,92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合计派现29,083,346.05元[196]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96] 公司未来规划 - 未来公司将拓展供应渠道、优化供应链管理、精细化管理库存控制采购成本与规模,改善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工艺和定价策略适应价格波动[2] - 未来随着战略规划推进,锂电材料业务市场份额将逐步递增[29] - 公司以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推动业务向新材料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转型升级[48] - 公司坚持以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加快三元正极产业布局,推进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规模化和产业化[110] - 公司积极加快布局钠电池等新技术研发,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合作[110] - 公司专注新材料产业,涵盖碳材料、锂电材料和陶瓷材料三大领域,按五年(2021 - 2025)发展战略规划前进[110] - 公司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和培养人才,扩大员工规模[111] - 公司将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应对经营和投资风险,如原料采购保持合理库存[111] - 公司优化经营管理,降本增效,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111] - 碳材料板块推进兰州基地建设,在建2.5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111] - 锂电材料板块推进刚果(金)基地产能扩建和印度尼西亚基地建设[111] - 公司推进可转债发行,为扩张计划筹措资金[111] - 公司加强研发创新,碳材料聚焦高端少壁管和硅基负极,锂电加大单晶、高镍产品迭代[111] - 公司深化与现有客户战略合作,开拓新客户,锂电材料开展国际销售[111]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920GWh,同比增长69.5%,中国出货655GWh,同比增长100%,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接近2500GWh[22] -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占锂电池总量比例为74.5%,国内动力电池出货480GWh,同比增长超1倍,储能电池出货130GWh,同比增长1.7倍,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超1700GWh[22] - 2022年动力电池领域导电剂市场炭黑占比约65%,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比24%,预计2025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比达58%[23] - 预计2025年碳纳米管导电剂在储能领域占比达35%[23] - 2022年国内三元前驱体总产量86.07万吨,同比增长38.7%,全球总产量100.62万吨,同比增长34.6%,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224万吨,市场规模约2400亿[24] - 2022年1 - 12月全国陶瓷砖实际产量同比降低15.21%,预计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数量为1012家,较2022年减少36家,同比下降3.4%[24] -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680GWh,同比增长超80%,占锂电池比例75%,预计2022 - 2030年我国锂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23.84%[108] - 2022年动力电池领域导电剂市场炭黑占比约65%,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比24%,预计2025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比达58%[110] - 2022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71.8万吨,同比增长71%,预计2025年超200万吨,2021 - 2025年CAGR为29.7%[110]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分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碳材料和锂电材料与新能源锂电池相关且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协同性强[41] - 碳材料业务以格瑞芬为主体,完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扩张经营范围布局石墨化和碳基负极[42] - 碳材料业务加强与大客户合作拓展核心客户,完善产业链提高粉体自供率,推动销售规模并提高利润率[42] - 碳材料产品包括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剂,在多项前瞻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第四代产品可使导电剂添加量降低30%-50%[42][43] - 碳材料业务采购根据生产计划制定月度采购计划,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主要直销给国内外电池厂商[43] - 锂电材料业务以芜湖佳纳为核心平台,设立香港道氏布局海外镍资源[43] - 锂电材料业务主要由广东佳纳开展,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钴盐和电解铜[43][44] - 锂电材料业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景气和市场开拓战略,销售规模持续增长,高镍产品成增长重要动力[44] - 陶瓷材料业务服务现有大客户,拓展战略客户提升市场份额,加大研发投入巩固行业地位[42] - 锂电材料业务主要集中在广东佳纳,生产销售三元前驱体、钴盐、电解铜等产品[45] - 陶瓷材料板块主要产品为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用于建筑陶瓷行业[45][46] - 2022年陶瓷材料业务受房地产下行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46] - 四季度以来房地产放松政策出台,行业景气度有望加速修复[46] - 锂电材料业务原材料采购有年度采购和零散采购两种形式[45] - 锂电材料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45] - 锂电材料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45] - 陶瓷材料业务采购由多部门共同负责,与主要供应商长期合作[46] - 陶瓷材料业务销售以直销为主[47] 公司技术与专利情况 - 公司于2022年将产品线延伸至石墨负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相关生产基地在建设中[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授权专利3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1件,正在申请中专利29件[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锂电材料板块已授权专利202件,其中发明专利101件,实用新型专利101件,正在申请专利63件(含3项pct)[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陶瓷材料板块已授权专利93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正在申请专利9件[31] - 碳材料板块自主开发新型石墨烯制备技术,碳纳米管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48] - 锂电材料板块拥有多个创新平台,专注核心引擎技术开发[48] - 陶瓷材料板块深入研究基础技术,开发核心技术,建立完整产品体系[49] - 少壁碳纳米管研发项目可批量生产,客户小批量导入中,目标是开发管径4 - 7nm、壁数3 - 6层且有优良取向性的产品[68] - 单双壁碳纳米管工艺与设备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客户评测中[69] - 高结构度碳纳米管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处于小试研发中,目标是使导电阈值比相同管径碳管降低50%以上[69] - 3000吨级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开发项目设备调试中,目标是单个反应器生产量达3000吨/年[69] - 高纯碳纳米管低能耗连续纯化项目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应用评测中,目标是纯化效率提高200%等[69] - 钠电 - 新品NiMn系列已完成产品百吨级试产,客户处于放量测试期[69] 公司客户与合作情况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陶瓷墨水处于国产第一梯队[31] - 公司陶瓷墨水与广东东鹏控股、蒙娜丽莎集团等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31] - 广东佳纳拥有先进湿法冶炼技术和完整钴盐及三元前驱体生产销售体系,高端钴盐出口量处于行业前列[2
道氏技术(30040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15.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647.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27%[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4.3%至15.89亿元,上期为18.55亿元[20]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3634.14万元,上期净利润为1.73亿元[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009万元,同比下降128.7%[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同比下降120%[2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管理费用8814.2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2%,因公司人员增加[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3.6%至5706.15万元,上期为7464.58万元[21] - 资产减值损失8117.0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883.50%,因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变动[8] - 所得税费用188.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72%,因利润总额下降[8] - 支付的职工现金1.54亿元,同比增长14.5%[25] 现金流相关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75.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70%[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2.7%,从4.62亿元降至3375万元[23][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0.5%,从17.46亿元降至13.89亿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87亿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2.83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6亿元,其中吸收投资收到3.36亿元,借款收到15.92亿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83亿元,较期初增加5.05亿元[25] - 收到的税费返还1167万元,同比增长665.8%[23] 资产和负债环比变化 - 货币资金23.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0.61%,主要因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17亿元,较年初15.38亿元增长50.7%[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6.63亿元,较年初16.03亿元增长3.7%[1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2.68亿元,较年初2.50亿元增长7.3%[16]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2.05亿元,较年初3.23亿元下降36.5%[1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74亿元,较年初1.11亿元增长56.0%[16] - 存货环比增长17.6%至25.22亿元,上期末为21.46亿元[17] - 短期借款环比增长20.9%至26.72亿元,上期末为22.10亿元[18] - 长期借款环比增长46.5%至14.30亿元,上期末为9.77亿元[18] - 长期借款14.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6.44%,因经营需要增加银行借款[8] - 合同负债环比增长86.6%至5614.93万元,上期末为3008.82万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4.5%至56.55亿元,上期末为54.12亿元[18] - 总资产130.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40%[5] 股东和股权结构信息 - 控股股东荣继华期末限售股数为9254.44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约91.6%[13] - 无限售条件股东梁海燕持股3108.52万股,为第一大流通股东[11] - 无限售条件股东荣继华持股3084.81万股,为第二大流通股东[11] - 通过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持股占比:纵贯私募基金100%、倪威100%、吴理觉100%[11] 其他重要事项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00.30万元人民币[6] - 公司获证监会批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6]
道氏技术: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5 14:34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2 年年度报告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已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刊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证券代码:300409 证券简称:道氏技术 公告编号:2023-038 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 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召开时间:2023 年 5 月 15 日(星期一)15:00 2. 召开方式:网络及电话会议方式 二、公司出席人员: 总经理张翼先生,董事会秘书吴楠女士,财务总监胡东杰先生,独立董事彭 晓洁女士,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晨先生。 三、参会方式: 1.网络端参会: (1)电脑端参会:https://s.comein.cn/ANG8C (2)手机端参会:登陆进门财经 APP/进门财经小程序,搜索"股票代码" 进入"道氏技术(300409)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或扫描 下方二维码参会。 为使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公司 ...
道氏技术(300409) - 2023年3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24 14:11
公司概况 -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是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 + 陶瓷材料”发展格局 [3] - 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为格瑞芬,下属多家子公司,拥有完整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产品包括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剂 [3][4] - 2023 年锂电材料业务由广东佳纳和江西佳纳开展,产品有三元前驱体、钴盐和电解铜,芜湖新能源材料处于项目建设中 [4] - 陶瓷材料业务为陶瓷釉料和墨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4] 业绩预告 - 2022 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00 万元 -1105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0.33%-84.87%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502.06 万元 -8052.06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5.74%-90.26% [4] 问答环节 基地进展 - 2 月下旬,兰州基地首期年产 2.5 万吨的石墨化产线已投产 [4] 技术路线 - 公司同时拥有硅氧和硅碳两条技术路线,结合客户需求规划 [4] 市场份额 - 随着动力电池综合要求提升,人造石墨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 [4] 竞争优势 - 导电剂产品获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主流企业认可,具有全品类优势,一体化布局降本增效 [5] - 第五代单壁管产品管径(1 - 4nm)和纯度(>9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 产能情况 - 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配套钴镍盐产线,英德基地年产 4.4 万吨,龙南基地一期 5 万吨已建成,芜湖基地开工建设中 [5] 客户情况 - 国内前驱体客户覆盖振华新材、贝特瑞等,2022 年 11 月子公司佳纳能源与 POSCO CHEMICAL CO., LTD 签订约 59 亿元三年购买合同,拓展海外市场 [5]
道氏技术(300409) - 2023年2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01 15:1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409,证券简称为道氏技术 [1] - 2023 年 2 月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包括特定对象调研、路演活动、电话会议等,参与单位众多,如太平洋证券、华泰证券等 [2][3] - 活动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高发社区深云路二号侨城一号广场主楼(公司深圳办公室)及其他,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吴楠女士 [3] 公司业务布局 碳材料业务 - 运营平台为佛山市格瑞芬新能源有限公司,下属多家子公司,拥有完整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产品体系质量领先 [4] - 2022 年上半年新增兰州基地,建设石墨负极产线,规划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 [4] - 产品主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在产销规模、客户结构、产品研发实力等方面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4] 锂电材料业务 - 2023 年由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相关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和钴盐,是国内重要钴产品供应商之一,电解铜也是主要产品,芜湖新能源材料处于项目建设中 [4][5] 陶瓷材料业务 - 为陶瓷釉料和陶瓷墨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5] 2022 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00 万元 -11,05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0.33%-84.8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502.06 万元 -8,052.06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5.74%-90.26% [5] 问答环节要点 - 单壁管已给客户送样验证 [5] - 碳纳米管产品因性能指标不同,各公司定价有差别 [5] - 粉体预计 2023 年 4 月中旬生产产能满足自身需求 [5] - 截至目前,电解铜产能为 3.2 万吨/年 [5] - 2022 年钠离子前驱体产品已批量出货,新建三元前驱体产线可用于生产钠离子前驱体,后续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决定是否扩大产量 [5] - 参股公司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开发等相关业务 [5][6] - 碳酸锂产品原料来源包括锂矿石提锂和回收 [6] - 碳酸锂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 [6]
道氏技术(300409) - 2023年2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20 11:21
公司概况 -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是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碳材料 + 锂电材料 + 陶瓷材料”发展格局,锂电材料成核心战略业务 [2] - 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为格瑞芬,下属多家子公司,拥有完整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产品质量领先,2022 年上半年新增兰州基地,规划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 [3] - 2023 年锂电材料业务由广东佳纳和江西佳纳开展,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钴盐和电解铜,芜湖新能源材料处于项目建设中 [3] - 陶瓷材料业务为陶瓷釉料和墨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3] 业绩预告 - 2022 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00 万元 - 1105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0.33% - 84.8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502.06 万元 - 8052.06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5.74% - 90.26% [3] 问答环节 可转债与募投 - 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预计募集资金量不超过 260000 万元 [3] - 募投资金用途包括年产 10 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 7 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 3 万吨硫酸镍)172000 万元、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 10000 万元和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78000 万元 [3][4] 钠离子电池材料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研发体系,开发出全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体系 [4] - 目前已与多家钠离子正极材料客户供货 [4] 产品市场选择 - 高镍和中镍高电压产品不矛盾,海外客户未来两三年预计以高镍为主,中镍高电压产品因安全性和成本优势,未来在国内将占一定市场份额 [4] 碳纳米管产品 - 碳纳米管浆料获比亚迪、南都电源、安驰新能源等客户认可,已批量供货宁德时代,进入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珠海冠宇等企业供应商体系 [4] - 碳纳米管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重视创新,持续投入研发,优化产品、降低成本 [4]
道氏技术(300409) - 2023年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3 13:18
公司业务布局 - 聚焦新材料业务,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共同发展新格局,锂电材料成核心战略业务 [2] - 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为格瑞芬,下属多家子公司,拥有完整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产品包括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剂,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022 年新增兰州基地,规划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 [2][3] - 2023 年锂电材料业务由广东佳纳和江西佳纳开展,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钴盐和电解铜,芜湖新能源材料处于项目建设中 [3] - 陶瓷材料业务为陶瓷釉料和墨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3] 2022 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00 万元 - 1105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0.33% - 84.8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502.06 万元 - 8052.06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85.74% - 90.26% [3] 问答环节要点 产品相关 - 完善碳管粉体产品系列,率先量产高固含量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3] - 2022 年前三季度导电浆料出货数量同比大幅提升 [3] 订单相关 - 2022 年 11 月子公司广东佳纳与 POSCO CHEMICAL 签订为期三年、预估总金额约 59 亿元的《购买合同》,首批 2000 余吨高镍产品已交付 [3][4] 技术壁垒相关 - 催化剂和粉体制备环节技术难度高,浆料分散环节有技术壁垒,公司分散技术能力领先 [4] 负极材料布局相关 - 产品定位走差异化路线,硅碳负极和硅氧负极是战略重点 [4] 合作效益相关 - 引入比亚迪战略投资格瑞芬,双方将在战略层面全方位合作,推动电池业务深入研究 [4] 产能相关 - 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英德基地年产 4.4 万吨,龙南基地一期 5 万吨已投产,芜湖基地在建 [4] - 会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划三元前驱体产能 [4] 业绩下滑原因相关 - 2022 年上半年钴镍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销售单价下滑,原材料成本下跌滞后 [4] - 上半年采购钴产品价格高,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
道氏技术(300409) - 2022年12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30 11:52
公司概况 -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是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发展格局,锂电材料成核心战略业务 [2] - 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为格瑞芬,下属多家子公司,拥有完整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产品体系质量领先 [2] - 锂电材料业务由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钴盐和电解铜,芜湖新能源材料处于项目建设中 [3] - 陶瓷材料业务为陶瓷釉料和陶瓷墨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3] 2022年三季度经营情况 - 截止2022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86亿元,同比增长14.8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66.0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71.53% [3] 产能情况 - 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英德基地年产4.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一期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建成,芜湖基地已开工 [3] - 青岛基地和江门基地分别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碳纳米管浆料产能合计4万吨 [3] - 江门基地已形成年产3000吨粉体产能,目前粉体有部分产能缺口,预计明年上半年基本实现自供 [4] 客户情况 - 三元前驱体国内客户覆盖贵州振华新材料等多家公司,2022年11月子公司佳纳能源与POSCO CHEMICAL签订约59亿元购买合同 [3][4] - 碳纳米管浆料得到比亚迪等客户认可,已批量供货宁德时代,进入中创新航等企业供应商体系 [4] - 目前已与多家钠离子正极材料客户供货 [4] 其他问题回复 - 单壁管已送样头部电池厂 [3] - 2022年锂电板块因钴、镍产品价格波动,从原料采购到产成品出货有周期,价格下跌致原材料和未售产品减值 [4] - 公司自布局新能源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研发体系,开发出特色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 [4] - 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规划建设浆料产能 [5]
道氏技术(300409) - 2015年3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56
调研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招商证券、大成基金等32家机构 [2][3] - 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地点在佛山子公司会议室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荣继华等 [3][4] 公司成长轨迹 - 2009 - 2014年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65%,2008 - 2014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近70% [4] 所处市场状况 - 市场容量:国内建筑陶瓷年产量超100亿,陶瓷生产企业年产值超5000亿元,原辅料按10%增速推算年产值超500亿元 [4] - 市场结构变化:釉面砖逐渐取代抛光砖占主导地位 [4] - 集中度:欧洲色釉料企业集中度高,国内色釉料企业数量多且分散,集中度加速提高 [4] 公司业务能力 - 创新能力:有完整无机纳米材料知识链,领先无机材料分散技术,员工受教育水平高,高端技术人才多,不断推新产品 [4][5] - 商业模式:围绕客户需求,提供原材料开发、技术及设计服务 [5] - 客户资源:拥有众多优质客户资源 [5] - 市场渠道:陶瓷墨水促进公司由区域公司成长为全国性公司 [5] 新战略思维 - 资本市场平台:未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收购、兼并、产业整合等方式发展 [5] - 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建筑陶瓷产业链自身能力和布局 [5] 实证情况 - 与相似下游产业环境上市公司相比,产品和服务不同,市场价值有很大发展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