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氏技术(300409)
icon
搜索文档
道氏技术(300409):业绩如期兑现,静候新技术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8-18 08:4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 [4][16] 核心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97.18亿元(+25.4% YoY)、115亿元(+18.3% YoY)、133.03亿元(+15.7% YoY) [1][3]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58亿元(+192% YoY)、7.08亿元(+54.5% YoY)、9.10亿元(+28.7% YoY) [1][3] - 2025H1实际业绩:营业收入36.54亿元(-11.64% YoY),归母净利润2.30亿元(+108.16% YoY),25Q2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达24.75%/10.62% [1] 业务板块表现 - 锂电材料:2025H1营收12.68亿元(-43.37% YoY),毛利率9.55%(+3.42pct YoY)受原材料涨价提振 [2] - 碳材料:2025H1营收3.29亿元(-1.68% YoY),毛利率18.49%(+1.63pct YoY)出货量提升对冲降价影响 [2] - 战略资源:2025H1营收17.34亿元(+53.67% YoY),产能利用率90.79%,单吨利润稳定在8000-9000元区间 [2] 战略布局与新技术 - 资源端:拟投资1.65亿美元在刚果(金)建设30kt阴极铜湿法冶炼厂 [3] - 固态电池:布局单壁/寡壁碳纳米管、高镍三元前驱体等材料,碳导电管/硅碳负极已导入客户 [3] - AI协同:联合芯培森建立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中心,推动"AI+材料"研发体系 [3] - 人形机器人:与苏州能斯达合作开发电子肌肉/皮肤材料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8.86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3.7X/21.8X/17X,PB为2.2X/2.1X/1.9X [1][4] - 2025年EV/EBITDA为15.9倍,2027年降至10.5倍 [9] 行业与市场表现 - 所属基础化工行业,总市值147.53亿元,流通市值129.66亿元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8.84亿元,股价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4][6]
电池板块8月18日涨1.27%,远航精密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1.7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45
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电池板块整体上涨1.27%,领涨个股为远航精密(涨11.93%至42.32元)[1]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 成交量居前个股包括道氏技术(116.92万手)、诺德股份(107.20万手)、先导智能(75.63万手)[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十个股中远航精密成交额3.44亿元,崇建电子涨11.81%成交6.92亿元,厦钨新能涨10.73%成交7.53亿元[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壹石道(跌3.85%至31.44元)、骄成超声(跌3.25%至81.15元)、科达利(跌2.62%至121.50元)[2] - 德福科技虽下跌2.31%但成交活跃,成交额达23.09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76亿元,游资净流出2765.7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2.03亿元[2] - 宁德时代获主力净流入1.98亿元(占比2.45%),但遭散户净流出2.23亿元[3] - 雄韬股份主力净流入1.95亿元(占比23.04%),游资净流出1.02亿元,散户净流出9234.78万元[3] - 道氏技术获主力净流入1.29亿元(占比5.52%),但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5772.40万元和7163.87万元[3]
12家百亿私募持仓超180亿元 冯柳加仓安琪酵母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0:00
私募基金调仓动向 - 12家百亿规模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18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超180亿元 [1] - 高毅资产基金经理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加仓安琪酵母,6月末持股市值升至12.3亿元 [1] - 冯柳小幅减持海康威视和东诚药业 [1] - 睿郡资产新进入道氏技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1] - 银叶投资新进入浩欧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1] - 乐溪私募斥资超5亿元新进九号公司,成为其第五大流通股东 [1] 重点公司持仓变化 - 安琪酵母获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加仓,持股市值达12.3亿元 [1] - 海康威视和东诚药业遭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减持 [1] - 道氏技术获睿郡资产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1] - 浩欧博获银叶投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1] - 九号公司获乐溪私募新进持股超5亿元,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1]
道氏技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8.16%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04: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8.16% [1] - 基本每股收益0.3192元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11% [1]
又一锂电项目暂缓!
鑫椤锂电· 2025-08-15 08:34
项目暂缓实施 - 公司决定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和"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 [1] - 三元前驱体项目计划投资170,624.65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投入进度为18.67% [2] - 循环研究院项目计划投资9,920.04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投入募集资金 [2] 项目背景与市场变化 - 三元前驱体项目系2023年可转债募投项目 旨在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并提升高性能三元前驱体供应能力 [3]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海外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发展不及预期 [3] - 磷酸铁锂材料凭借成本优势抢占中低端市场 对三元正极材料形成挤压 [3] - 新兴领域如具身智能和低空经济带来的锂电池增量需求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3] 暂缓原因与后续安排 - 现有产能已满足当前订单需求 继续投资建设剩余产能的时机不成熟 [4] - 暂缓期间仅支付已建成部分的合同尾款 不再新增募集资金投入 [4]
6大固态电池上市公司披露最新进展
DT新材料· 2025-08-14 16:04
固态电池行业布局进展 - 鹏辉能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从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产品无需加压模组且性能更稳定,计划2025年9月建成中试线,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2] - 鹏辉能源研发的消费类半固态电池已通过针刺测试,正在准备送样,核心优势为高安全性[2]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电芯良品率达90%,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采用硫化物路线能量密度350Wh/kg,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计划2027年小批量量产[2] 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动态 - 德尔股份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第二代产品能量密度260Wh/kg,第三代目标突破400Wh/kg[3] - 恩捷股份子公司完成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和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建设,具备供货能力但尚未规模化收入[3] - 恩捷股份判断全固态电池将优先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等高性能需求领域[3]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泰和科技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项目处于中试阶段,部分产品已送样验证[4] - 道氏技术与珠海冠宇合作开发固态电池材料,珠海冠宇建成全固态电池实验线并投产富锂锰正极材料[4] - 珠海冠宇开发的消费类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850-900Wh/L,已应用于部分产品[4] 固态电池产业化展望 - 行业预计2025-2026年中试线密集落地,2027年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2028-2029年在低空经济等领域率先放量[5] - 国内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7GWh增长至2030年65GWh[5] - 固态电解质材料路线逐渐向硫化物路线收敛[5]
道氏技术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突遭终止 固态电池突围暗藏研发投入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14 11:58
项目调整与市场环境 - 公司暂缓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及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 原计划投资17.06亿元的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投入进度仅18.67% [1] - 市场环境重大变化: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 海外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不及预期 磷酸铁锂材料以成本和安全优势挤压三元材料中低端市场 [1][1]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三元前驱体项目投资风险陡增 尽管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带来锂电池增量空间 但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规模化拉动仍需周期 [1]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下降41.39% 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900万元(降幅31.72%)[2] - 2024年研发支出2.39亿元(同比下滑16.7%)研发投入强度3.1% 显著低于新能源材料行业5%-8%的平均水平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呈现减收增利 [2] - 期间费用严控:上半年期间费用3.86亿元 同比减少4609.97万元 其中销售费用降18.32% 管理费用增11.14% [2] 战略转型与技术布局 - 公司将研发资源集中于固态电池全产业链材料解决方案 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硅基负极、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 [2] - 研发投入下降发生在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期 对技术转型前景形成制约 [2] 实控人减持与市场反应 - 控股股东荣继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541.66万股(占总股本1.97%)减持后持股比例从16.19%降至14.2%左右 [3] - 减持时点与公司技术突破节奏高度重合 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约20% [3] - 市场担忧实控人减持传递对公司短期前景的谨慎态度 与加大研发投入的需求形成反差 [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磷酸铁锂材料持续蚕食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对三元材料形成结构性挤压 [1] - 固态电池未来前景光明但产业化道路充满挑战 [4]
新款石墨薄膜问世,晶粒尺寸约为传统人造石墨的1万倍!概念股不足10只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1:48
技术突破 -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开发出毫米级晶粒石墨薄膜 晶粒尺寸为传统人造石墨1万倍 [1] - 新材料杨氏模量达969吉帕斯卡 拉伸强度1.29吉帕斯卡 接近单晶石墨理论极限 [1] - 平面热导率高达2034瓦/米·开尔文(超铜) 电导率达22500西门子/厘米 刷新宏观人造石墨性能纪录 [1] 应用前景 - 高品质石墨有望推动热管理 电子器件 先进电池等领域应用升级 [1] 市场格局 - A股市场涉及石墨业务股票不足10只 [1] - 仅3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龙佰集团 贝特瑞 中科电气 [1] 业绩表现 - 中科电气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2亿元至3.01亿元 同比增长235%至335% [1] - 道氏技术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亿元 同比增长108.16% [1]
研判2025!中国氧化钴行业生产流程、产量及价格分析:产量激增与政策赋能共驱需求,地缘博弈与回收体系重构价格[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4 01:26
行业概述 - 氧化钴是钴的氧化物统称 包括氧化亚钴 四氧化三钴和氧化钴三种形态 [2] - 氧化亚钴理论含钴量78.65% 在室温下易氧化生成氧化钴和四氧化三钴 [2] - 四氧化三钴理论含钴量73.43% 氧化钴理论含钴量71.06% 为不稳定化合物 [2] 生产工艺 - 含钴矿物通过火法富集后采用湿法冶炼制成氯化钴或硫酸钴溶液 再经化学沉淀制备氧化钴 [4] - 针对含钴废料或低品位矿石 采用火法工艺通过高温还原实现钴富集 [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钴矿 回收料 碳铵溶液 硫酸等原材料及采矿 破碎 焙烧 萃取等生产设备 [6] - 中游为氧化钴生产制造环节 [6] - 下游应用于电池材料 颜料与陶瓷 磁性材料 催化剂 消费电子等领域 [6] 资源供应格局 - 2024年全球钴陆地储量1100万吨 刚果(金)储量600万吨占比55% [8] - 2024年全球钴原料产量29.13万金属吨 同比增长22.39% [8] - 刚果(金)产量22万吨占全球75.86% 中国钴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 [8] - 2025年6月刚果(金)宣布延长钴出口禁令三个月 预计引发供应缺口并加速库存消耗 [8] 市场供需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氧化钴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年上半年产量0.95万吨 同比增长40.69% [10]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800万辆 动力电池领域对高纯度氧化钴需求激增 [10] - 储能电池市场因双碳目标加速发展 消费电子领域新兴产品单机钴含量较传统机型提升40% [10] - 政策层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为动力电池应用提供长期利好 [10] 价格走势 - 受钴价下滑影响 氧化钴价格保持低位 [12] - 2025年2月刚果(金)实施钴出口禁令后钴价反弹近60% 氧化钴价格实现翻倍 [12] - 2025年3月中旬中国氧化钴价格升至20.75万元/吨 [12] - 2025年6月底价格保持19万元/吨 同比增长51.39% [12] 重点企业分析 - 华友钴业为行业龙头 掌握刚果(金)6处钴矿资源 实现40%原料自给率 [14] - 金川集团凭借丰富矿产资源和稳定生产能力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14] - 格林美依托镍钴资源回收技术构建动力电池材料闭环 [14] - 华友钴业2024年钴产品营业收入33.81亿元 同比下降19.20% 毛利率15.54%增加6.82个百分点 [15] - 寒锐钴业2024年钴产品营业收入23.48亿元 同比增长30.80% 毛利率10.58%增加5.54个百分点 [17] 发展趋势 - 刚果(金)2025年出口禁令延长导致全球钴供应减少6.7万吨 推动钴价单周飙升59% [19] - 印尼红土镍矿伴生钴资源快速崛起 2025年钴中间品对华出口占比达99% [19] -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资源布局强化供应稳定性 华友钴业控股刚果(金)TFM/KFM项目 洛阳钼业推进水电站建设 [19] - 技术突破方面 清远先导取得废水处理专利 中伟股份研发4.48V高电压四氧化三钴 格林美实现99.9%纯度钴回收 [20] - 新能源汽车 储能电池及消费电子要求氧化钴纯度≥99.9%且粒度可控 [20]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 欧盟碳关税通过下游需求间接影响钴价 [21] - 动力电池退役潮推动构建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模式 回收体系将成为核心 [21]
道氏技术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增108.16%,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3 22: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上升108.1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8.96亿元,同比下降11.15%,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上升93.57% [1] - 毛利率20.51%,同比增18.63%,净利率6.83%,同比增97.05% [1] - 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增66.2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85元,同比增46.89% [1] - 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上升119.72% [1] 资产负债表变动 - 货币资金26.96亿元,同比下降21.89% [1] - 应收账款8.69亿元,同比下降44.48% [1] - 有息负债36.57亿元,同比下降37.11% [1] - 合同负债变动幅度139.05%,因客户预付合同款增加 [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84.15%,因收回投资 [2] - 其他应收款变动幅度-58.56%,因应收出口退税款减少 [2] - 其他非流动资产变动幅度39.84%,因预付设备采购款增加 [3] - 应付票据变动幅度-42.08%,因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付款减少 [4] - 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38.61%,因支付年终奖 [4] - 其他应付款变动幅度-40.72%,因偿付股利 [5] - 应付债券变动幅度-100.0%,因可转换债券转股及赎回 [6] - 其他权益工具变动幅度-100.0%,因可转换债券转股及赎回 [7] 现金流与费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97.54%,因加快存货、应收项目周转 [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125.38%,因收回银行结构性存款 [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动幅度118.12%,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增加 [9] - 三费占营收比8.14%,同比增19.84% [1] - 研发投入变动幅度-41.39%,因直接研发材料投入及人员费用减少 [9] - 所得税费用变动幅度34.21%,因利润增长 [8] - 税金及附加变动幅度43.21%,因战略资源销售增长 [9] - 其他收益变动幅度43.8%,因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减增加 [9] 业务与投资回报 -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幅度172.98%,因应收账款减少 [10] - 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幅度132.8%,因产品价格上涨 [10] - 去年ROIC为2.41%,净利率为2.48%,中位数ROIC为5.07% [10] - 2023年ROIC为0.84%,投资回报一般 [10]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11] 基金持仓 - 中海能源策略混合持有118.76万股,新进十大 [13] - 汇安添利18个月持有混合A持有6.00万股,新进十大 [13] - 中邮绝对收益策略定期开放混合持有5.00万股,新进十大 [13] - 中海能源策略混合规模7.73亿元,最新净值0.5994,近一年下跌3.3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