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天退(300280)
icon
搜索文档
*ST紫天(300280) - 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暨停牌进展的公告
2025-07-02 08:42
监管处罚 - 2025年2月14日收到责令整改决定,未聘请事务所和提交报告[2][5][8] - 2025年6月27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处罚[3][6] 股票情况 - 2025年5月6日起因未披露年报停牌,预计7月7日复牌[2][7][8] - 2025年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月19日前未整改将终止上市[2][5][8] 业绩问题 - 2022、2023年虚假记载营收合计24.9927534789亿元,占比63.53%[3][6] 退市风险 - 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叠加警示[4][6]
紫天科技锁定三重退市:25亿营收造假 高管联合对抗执法 “行刑民”立体追责体系启动
新浪证券· 2025-06-30 07:55
违法事实 - 财务造假规模巨大:2022-2023年虚增营收24.99亿元,占两年总营收的63.53%,其中2023年互联网广告业务虚增17.2亿元(占当期营收78.63%),云服务与短信业务虚构收入9.85亿元,两年虚增利润总额超1.64亿元 [2] - 系统性阻碍执法:2024年现场检查时拒绝提供2021-2023年财务账目,高管集体失联,审计机构北京亚泰撤回审计底稿并拒接监管电话 [3][4] - 信披严重违规:未披露涉及3亿元的重大诉讼,未在法定期限披露2024年年报且整改期内未聘请合规会计师事务所 [6][7] 处罚结果 - 高额罚款与市场禁入:公司累计罚金近4000万元,12名高管被罚,其中原实控人姚小欣罚400万元,4名核心高管被处10年市场禁入,审计机构合伙人田梦珺6年禁入 [8][9][10] - 立体追责体系启动:公安机关以"隐匿会计凭证罪"立案,投资者维权通道已开启(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27日期间持股者可索赔) [10][11] 退市风险 - 同时触发三大退市机制:规范类退市(2025年7月19日前未完成整改)、重大违法退市(虚增营收24.99亿/63.53%)、年报类退市(未披露2024年年报),可能成为A股首例"规范类退市"案例 [12] 事件本质 - 蓄意对抗监管:形成系统性阻挠机制掩盖财务造假,内控完全失效导致独董辞职,审计机构北京亚泰主动配合隐匿底稿并最终注销证券资格 [13][14][15] 监管信号 - 执法常态化:"资格罚+财产罚"双拳出击(10年市场禁入+高额罚款),退市制度刚性化(三重条款并行),立体追责成范式(行政+刑事+民事联动) [16][17][18] - 资本市场健康化里程碑:案件成为注册制下强化监管标志性案例,揭示财务造假与对抗监管将导致市场驱逐,中介机构失职将付出毁灭性代价 [19]
*ST紫天,凉凉!被罚约四千万,面临三重退市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06:54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2022年收入5.5亿元、利润0.85亿元 [6] - 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采用总额法虚增2022年收入2.28亿元 [7] - 两项业务合计虚增2022年营业收入7.78亿元,占比达44.59% [8] - 2023年半年报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2.07亿元、利润0.79亿元,占比分别为14.56%和51.64% [9] - 2023年年报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再次采用总额法虚增收入17.20亿元,占比78.63% [9] 阻碍执法行为 - 公司拒绝向福建证监局报送2021-2023年财务明细账等资料 [10] - 相关负责人通过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规避执法文书送达 [3] - 截至听证环节仍未按要求提供财务账证资料 [11] 处罚结果 - 公司及12名管理层合计被罚约4000万元 [11] - 2名主要责任人被终身市场禁入 [11] - 部分责任人被处以5至10年市场禁入 [11] 退市风险 - 可能成为首例因未按期整改财务造假问题而被"规范类退市"的公司 [12] - 同时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但因规范类退市程序更快可能先被退市 [13] - 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构成第三重退市风险 [14]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加大对财务造假打击力度,典型案例包括*ST九有连续四年造假被罚3600余万元 [15] - 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如越博动力案中两名配合造假主体被追责 [15] - 建立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强化对配合造假方的追责 [16] - 投资者保护力度加大,已有投资者对*ST紫天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4][16]
*ST紫天(300280) - 关于公司股票停牌进展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5-06-24 08:45
监管处罚 - 2025年2月14日被责令30日内更正年报并审计[2][3] - 福建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100万元罚款[6] - 4人拟各处以80万元罚款并被禁入市场十年[6] 退市风险 - 2025年5月20日起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3][4] 停牌复牌 -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继续停牌[2][5] - 若未披露年报预计2025年7月7日复牌[2][5] 立案调查 - 2024年9月6日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6] - 2025年5月6日因未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6]
*ST紫天(300280) - 关于公司股票停牌进展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5-06-18 09:47
监管处罚 - 2025年2月14日被责令30日内更正年报并审计[2][3] - 福建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100万元罚款[6] - 福建证监局拟对4人各处以80万元罚款并禁入十年[6] 退市风险 - 2025年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3][4] 股票停牌 - 2025年5月6日起继续停牌,预计7月7日复牌[2][5] 立案调查 - 2024年9月6日因信披违规被立案[6] - 2025年5月6日因未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6]
*ST紫天(300280) - 关于公司股票停牌进展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5-06-10 09:45
监管处罚 - 2025年2月14日需30日内更正年度报告并审计[2][3] - 2025年2月14日公司拟被罚100万元,4人各拟被罚80万元并被禁入市场10年[6] 退市风险 - 2025年5月20日起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未整改可能终止上市[2][3][4] 股票停牌 - 2025年5月6日起公司股票继续停牌,若未披露年报预计7月7日复牌[2][5] 立案调查 - 2024年9月6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6] - 2025年5月6日公司因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6]
*ST紫天: 关于公司股票停牌进展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1:23
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原因 -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福建证监局责令公司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对相关年度报告进行更正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全面审计[1]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聘请具备证券 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也未向福建证监局提交整改报告[1] - 若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 公司股票可能会被终止上市[1] 停牌进展及后续安排 - 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继续实施停牌[2] - 若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年度报告 预计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7日复牌[2] 行政处罚及人员责任 - 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相关案件正在调查中[2] - 福建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100万元罚款 对宋庆 李琳 LIXIANG(李想) 姚小欣等4人各处以80万元罚款[2] - 对上述4人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2]
*ST紫天(300280) - 关于公司股票停牌进展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5-06-03 10:45
监管处罚 - 2025年2月14日被责令30日内更正年报并审计[2][3] - 福建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100万元罚款[6] - 福建证监局拟对4人各处以80万元罚款并禁入市场十年[6] 退市风险 - 2025年5月20日起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3][4] 停牌复牌 - 2025年5月6日起股票继续停牌,预计7月7日复牌[2][5] 立案调查 - 2024年9月6日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6] - 2025年5月6日因未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6]
*ST紫天(300280) - 关于公司股票停牌进展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5-05-29 10:46
监管处罚 - 2025年2月14日被责令30日内更正年报并审计[2][3] - 福建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100万元罚款[6] - 福建证监局拟对4人各处以80万元罚款并禁入十年[6] 退市风险 - 2025年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未整改可能终止上市[2][3][4] 停牌复牌 - 2025年5月6日起继续停牌,未披露年报预计7月7日复牌[2][5] 立案调查 - 2024年9月6日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6] - 2025年5月6日因未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6]
“摆烂”花样迭出 紫天科技“脚踩”退市红线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10:50
公司概况与事件发展 - 紫天科技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广告业务,2023年营收21.8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2.10亿元,与前三季度2.06亿元净利润形成巨大反差 [4][6] - 公司因财务造假、未披露年报等问题于2025年5月2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起持续停牌 [3][4] - 公司官网无法访问,证券事务代表联系方式失效,办公场所无人,高管团队集体失联躲避监管检查 [3][7] 财务与业务问题 - 2022-2023年通过总额法计算互联网广告收入及提前确认云计算收入虚增营收,导致2023年亏损吞噬过去十年累计净利润(2013-2022年合计归母净利润不足11亿元) [12] - 2024年预亏1.5亿至2.2亿元,主因互联网广告客户预算缩减及市场竞争加剧 [13] - 公司拖欠审计费用及独董津贴,因1051万元服务合同纠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3] 监管与公司应对 - 深交所多次发出关注函和问询函,公司11次延期回复,董事长以身体原因拒绝沟通 [7] - 福建证监局2025年2月对公司罚款100万元,对4名高管各罚80万元并实施10年市场禁入,审计机构北京亚泰被罚100万元 [8] - 独董因公司内控失效、管理层辞职及拖欠津贴相继辞职,2024年报审计工作未启动 [9] 股价与股东影响 - 2025年1月至3月停牌期间股价从22.27元/股跌至8.33元/股,跌幅62.6% [1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股东户数约3.3万户,投资者无法通过互动平台获得回应 [15] 历史转型与业务布局 - 前身南通锻压2011年上市后转型互联网广告,通过收购剥离原主业,实控人变更为姚海燕、郑岚 [11] - 2023年曾计划以14亿元收购广告服务商并布局数据中心业务,但交易终止 [11] - 旗下游戏公司参与爆款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第二部制作,此前推出过"合成大西瓜"等热门游戏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