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新兴(300098)
icon
搜索文档
高新兴(300098) - 2019年11月5日、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9:10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19 年 11 月 5 日和 6 日 10:00 - 11:30,地点在集团本部会议室 [3]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BURGUNDY、华创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执行副总裁、董秘陈婧和证券事务代表黄璨 [3] 公司业务参观与战略 - 参观公司无线通信模组、车联网等产品及公安视音频一体化管理系统等 [3] - 2019 年度聚焦车联网和公安执法规范化两大业务,加强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 [3] 车联网业务情况 - 车联网产品线清晰,“端 + 云”技术架构完备,形成海外 + 国内市场优势壁垒 [3] - 后装 OBD 产品与更多海外运营商达成供应关系,前装 TBox T1 与国际一流车厂合作 [3] - 正在研发基于高通平台的车规级模组,是高通全球首个阿尔法客户,预计是全球首批 5G CV2X 商用落地项目 [3][4] - 车联网总体架构分终端设备层、路侧设备层、平台层、应用层,产品包括车联网和电子车牌产品线 [4] - 2019 年拓展 C - V2X 业务,布局车载和路侧设备,打造人 - 车 - 路 - 网 - 云一体化智慧出行新生态 [4] 公安执法规范化业务情况 - 产品体系成熟,以“国内执法规范化第一品牌”为目标,开拓执法规范化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3] - 拿下多个区域性办案区执法规范化项目,在多地开通试验局,参与 70 周年国庆阅兵安保等重大活动树立品牌形象 [3] 5G 模组进展 - 今年 6 月推出基于 Qualcomm SDX55 芯片平台开发的 5G 模组 GM800、GM801,支持全球主要地区和运营商商用网络频段 [3][4] 前三季度营收下降原因 - 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集成业务结构切换,挑选项目更看重回款等指标,影响整体营收 [4] - 参与国庆阅兵安保项目直接业绩贡献有限,其他公安业务进度部分延后 [4] - 应对中美关系影响,完善海外供应链布局带来费用增长,影响毛利率 [4] - 铁路总公司组织结构变化导致招标项目延后,影响创联公司营收 [5] - 今年前三季度研发、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27.52% [5] 改善现金流措施 - 收紧 PPP、BOT 项目,做回款条件好的短期型项目并优化管理 [5] - 加强收款压力传递,将收款与绩效挂钩 [5] - 组建供应链和子公司加大采购规模优势获取谈判优势 [5] - 严格控制期间费用,提高费用效能 [5] 车联网行业进展和前景 - 预测基于 LTE - V2X 的车联网 2019 年预商用测试,2020 年正式商用 [5] - 公司定位 5G 车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技术提供商,车联网商用蓄势待发,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5]
高新兴(300098) - 高新兴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09:01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处于战略和资源聚焦阶段,未来重点聚焦车联网和公安执法规范化两大垂直产品线,实现物联网“终端 + 应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布局 [3] 车联网业务 业务板块与营收 - 车联网业务分为车载单元、车路协同、车联网平台三个板块,车载单元和车路协同是主要营收来源 [3] 市场情况 - 后装产品增量市场主要在欧洲和东南亚,预计 2019 年海外出货量提升;国内 2018 年与比亚迪等接触适配,2019 年合作厂商将拓展 [3] 发展规划 - 2019 年启动 5G 和 V2X 整体研发,投入期 2 - 3 年;2019 年车联网板块希望较 2018 年增长 50%,占总体营收比重争取提高到 30% [3] 汽车电子标识项目 - 重庆项目开展 10 年,400 多万辆车安装电子车牌标签,6000 - 7000 个读写设备,运营体系良好,未来向郊县拓展;2018 年新增订单约 3 亿,2019 年高速发展 [4] V2X 相关情况 - 海外宝马、奥迪等,国内北汽、上汽等车厂开展 V2X 研发,公司与吉利紧密合作,未来开展更紧密合作并试点 [4] - 业内认为车装载量到 20% + ,V2V 才有效用,商业逻辑是示范带动规模,V2I 会首先发展促进其他板块 [4] 技术关系与市场成熟度 - 超高频 RFID 和 V2X 频段有差别,但产品形态可能整合,电子车牌市场成熟度领先,2020 年正式商用,V2X 未来空间更大 [5] 投资模式 - V2X RSU 路边单元建设方可能是城市或封闭高速公路单位,车载终端采购前装为车厂、后装为消费者,运营商负责销售渠道,运营模式和投资主体多样 [5] 执法规范化业务 产品情况 - 执法规范化产品客户以派出所为主,市场空间 400 - 500 亿,沿海省份推进快,2018 年整合相关业务成立公共安全事业群负责 [5][6] 立体云防系统 - 新一代立体云防系统技术功能和场景应用居市场前列,目标市场层级从分局级上升到省级,已落地两百多个试点 / 合同项目 [6] 其他情况 - 公司部分投资者解禁,多数为中长期股东暂无出售愿望,优选战略投资者为新股东 [6]
高新兴(300098) - 2022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1:22
项目建设 - 知识城“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于2021年底奠基开工,预计2023年6月30日完成第一期土建工程,2024年6月30日完成第二期土建工程 [1] 合作关系 - 与华为保持长期战略合作,是华为领先级ISV、生态合作伙伴,联合成立多个产业联盟,在多业务领域有深入合作及标杆案例,是华为交警业务全国优选集成商和四家总集之一,获多项华为荣誉奖项 [2][10] - 与百度、文远知行、轻舟智行等在无人驾驶领域进行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交流合作 [2] - 与吉利保持良好深度合作,合作针对车载前装模组和车载前装T - BOX终端 [11] 业务经营 - 2021年车联网业务实现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115.77%,缺料问题通过替代方案解决 [2] -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上涨3.06%,新增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4% [4][8][9][10] - 参股子公司高新兴机器人2021年累计销售1,000余台机器人,营业收入达5,130万元,合同额1.2亿元 [9] 影响因素 - 疫情对2022年一季度经营有影响,影响物流供应和项目交付进度,但全年影响可控 [3] - 2022年一季度亏损,一是业务有季节性,一季度收入少费用多;二是疫情影响项目交付和收款,信用减值计提较多 [3] - 一季度减值计提较多是因部分收款受疫情影响,回款进度延迟 [4] 应对措施 - 针对应收账款回收,签单环节做好客户资信管控,针对存量账款加强与客户沟通和内部协同,不排除动用法律手段 [3][4] - 2022年重点进行市场开拓,配套升级研发和供应链体系,优化管理体系,采取降费增效措施,推出第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4]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早在2014年进入AR行业应用领域,在元宇宙领域有基础性研发投入和细分场景解决方案计划,有多项专利成果和落地实践案例 [5][11][12] - 与有数字孪生技术的公司开展行业应用合作,但暂未涉足该领域技术研发投入 [6] - 推出内置北斗 + GPS卫星定位芯片的NB - IOT模组产品并投入市场,V2X产品等与北斗适配 [6] - 目前没有推出核酸机器人产品,参股公司高新兴机器人是巡逻机器人产品与方案提供商 [6] - 车联网智能终端基于鸿蒙系统尚在规划中 [12] 其他事项 - 独立董事胡志勇监督公司信息披露,调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情况,审慎行使表决权 [5] - 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撤回申请文件,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原募投项目继续投入 [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东为80,696户 [9] - 北美车载OBD项目未达重大订单披露标准未公告,终端客户因保密要求不便透露 [10][11] - 入围深圳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路侧设备试点厂商名单,配合前期研发工作,电子车牌项目已落地广州、石家庄等城市 [11] - 积极完善汽车电子标识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运营商业模式,抢占两轮电动车电子车牌市场,扩建生产线提升供应能力 [12]
高新兴(300098) - 2022年8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03:26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1] - 参与单位有华泰证券、创金合信基金等多家公司 [1] - 时间为2022年8月30日15:00 - 16:00 [1] - 地点是华泰证券线上交流平台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高新兴副总裁刘佳漩、财务总监刘宇斌、证券事务代表万诗颖 [1] 分组2:2022年半年度经营情况 整体业绩 - 营业总收入11.11亿,同比增长4.87%,剔除剥离子公司因素增幅更大 [1] - 归母净利润 -6,543.19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剔除后两年同期亏损规模基本持平,且亏损集中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46.41万元,扣非后盈利1,033.42万元 [2] 分行业情况 - 交通行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加41.19%,电子车牌相关业务收入增长超432%,轨道车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增至36.43% [2] - 公安行业收入4.25亿元,实现8.49%的稳健增幅,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38.25%,交通和公安行业总收入接近75% [2] 分产品情况 -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应用”和“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两大类产品收入比重占总营收60%以上 [2] - “车联网产品”收入1.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7%,因疫情导致业务结算不及时,部分订单推迟至下半年确认收入 [2] - 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收入增长58.92%,高毛利自研软件业务有较大增幅 [2] 国内外收入情况 - 海外收入1.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84%,车联网产品早已规模发货,CPE方案产品、工规模组上半年实现海外批量发货 [2] 费用控制情况 - 上半年销管研三项费用约减少2,000万元,合计下降5.24%,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3] 分组3:投资者关注问题回复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围绕物联网领域发力,重点聚焦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两大高价值领域,收入比重合计接近75% [3] - 车联网及智慧交通板块:交通板块上半年收入4.04亿元,同比增加41.19%;车联网产品业务收入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电子车牌业务收入0.76亿元,同比增长432.68%;轨道车列控和无线通信业务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3.94%,车路协同、深圳地铁项目有进展 [3] - 公安板块:业务收入增长8.49%,占收入整体比达38.25%,主要由智慧执法、监管平台,警务终端以及其他警务信息化产品、自研软件构成 [3] 电子车牌业务情况 - 落地城市:广东省以广州、深圳为主,北方城市有石家庄、邢台等,长三角的杭州、南京等一线城市有需求放出 [3] - 落地节奏:产品上先推动上牌,后续完善道路侧读写设备建设;城市上先在一线城市渗透,再带动二、三线城市;电动自行车落地速度较汽车更迅猛 [4] 物联网业务其他产品情况 - 除车联网外,还有无线通信模块、金融物联网检测主机、CPE方案产品以及动力环境监控等产品 [5] - 车联网及智慧交通是公司聚焦的高价值赛道,也是国家未来发展重点培育行业,公司会持续发力 [5] 两轮车电子车牌竞争力情况 - 技术方面:有超十余年RFID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经验,积累大量技术知识和人才队伍,拥有近400项RFID核心专利 [5] - 产品方面:提供全系列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及细分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 [5] - 项目经验:参与20多个城市电子标识相关项目建设,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在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领域有优势,累计斩获多个省会城市近千万张数字号牌订单并在多个重点城市试点应用 [5] - 供应链能力:号牌、读写设备供应产能有优势,日均产能能满足上牌需求,在广州中新知识城建设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6] 毛利率情况 - 上半年毛利率下滑原因:电子车牌业务以电动自行车发牌为主,号牌侧供应毛利率偏低;传统动环监控业务因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 [6] - 下半年预计随着大项目结算,整体毛利率会回升 [6] 成本结构情况 - 上半年工程安装调试费用增长快,原因是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集成收入上升 [6] 车联网行业竞争情况 - 车联网业务竞争格局处于快速增量阶段,竞争激烈,公司力争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将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7] 股权激励目标情况 - 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和第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定利润目标1亿,收入目标增速超过20%,公司有信心实现 [7] 三项费用规划情况 - 公司倡导降本增效和战略聚焦,上半年三项费用下降约两千万,后续会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和研发效率,降低三项费用占总营收比重 [7] 车路协同业务情况 - 公司是国内车路协同领域布局较早的公司,2019年投入2.14亿专项研发资金 [7] - “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具备完备“端 + 云”技术架构,覆盖多层面,支持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是国内少数具备车联网全栈式产品覆盖等能力的企业 [7] - 近年来在多地落地多个项目,参与多个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与全球14,000多种车型自适应适配,拥有多家主机车厂、Tier 1客户商用定点和应用案例,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领域经验丰富,积极与互联网上下游企业合作 [8] 软件系统规划情况 - 未来向高毛利软件产品发力,提升自研产品占比 [8] - 对软件解决方案业务进行聚焦,挑选优质客户、地区和项目,改善回款和毛利水平,提高经营质量 [8]
高新兴(30009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45,282,741.24元,同比增长5.81%;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655,943,400.77元,同比增长5.18%[5] - 营业总收入为16.56亿元,较上期的15.74亿元增长约5.2%[36]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76,144.98元,同比下降112.6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73,508,071.00元,同比下降399.36%[5] - 营业利润为-9883.60万元,较上期的-133.19万元亏损扩大[39] - 利润总额为-8880.73万元,上期为盈利301.23万元[39] - 净利润为-7593.22万元,上期为盈利1216.22万元[3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50.81万元,上期为盈利2455.49万元[39] - 少数股东损益为-242.41万元,上期为亏损1239.27万元[39]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417,353,688.04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289,736,497.15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0%[5] - 公司资产总计从59.07亿元降至54.17亿元,降幅约8.3%[31,35] - 公司负债合计从24.91亿元降至20.72亿元,降幅约16.8%[31,35]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4.16亿元降至33.45亿元,降幅约2.1%[35] 部分资产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较期初减少56.75%,因部分业务销售回款集中在四季度及主动降低银行借款规模[11] - 应收票据本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47.34%,因销售收到的票据增加[11] - 在建工程本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73.23%,因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投入增加[11]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282,288,729.63元,年初为652,707,257.50元[2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627,627,057.33元,年初为1,647,019,064.27元[29]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629,709,174.77元,年初为696,677,325.96元[29]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393,777,039.04元,年初为3,819,832,255.68元[29] 部分费用项目变化 - 税金及附加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67.85%,因申报增值税附加税增加[14] - 信用减值损失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23,574.63%,因本期收款延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增加[14] 现金相关项目变化 - 收到的税费返还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52.22%,因收到的出口退税增加[1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6,180.92%,因收到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款增加[1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减少53.89%[19]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439.96%[19]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减少45.01%[19]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减少41.15%[19]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年初到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减少73.22%[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 1,794,292,874.00 元,上期为 2,019,846,174.07 元[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 1,999,977,434.75 元,上期为 2,212,457,471.09 元[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05,684,560.75 元,上期为 -192,611,297.02 元[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86,110,671.76 元,上期为 -48,799,239.60 元[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83,325,139.39 元,上期为 -282,805,431.02 元[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373,162,944.57 元,上期为 -524,598,473.24 元[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 265,730,381.01 元,上期为 373,671,533.68 元[4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6,774,刘双广持股比例15.50%,持股数量269,352,559股[20] 其他综合收益与每股收益变化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 -74,077,233.50 元,上期为 12,132,690.03 元[42]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0.0425,上期为 0.014[42]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 -0.0425,上期为 0.014[42] 营业成本变化 - 营业总成本为17.25亿元,较上期的16.80亿元增长约2.7%[36]
高新兴(30009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23亿元[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65亿元[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75亿元[26] - 营业收入为1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543.19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6.81%[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4元[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下降100%[3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11,066.07万元,同比增长4.87%[15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543.19万元,同比下降66.81%[150]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1,546.41万元[150] - 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4.87%[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49%[26] - 营业成本8.25亿元同比增长6.44%[194] - 管理费用8138.55万元同比下降10.47%因业务聚焦提升费用效率[194] - 研发投入15,645.99万元,占主营收入14.09%[150] - 研发投入1.56亿元同比下降4.22%[194] 经营活动现金流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1亿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1.89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31.44%[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9亿元同比下降31.44%因部分客户回款延迟[197]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车联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56%[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执法规范化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1.72%[26] -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业务收入61,256.27万元,占营业收入55.15%[150] - 车联网产品收入12,328.91万元,同比下降5.37%[150] - 子公司高新兴智联电子车牌业务收入7,646.32万元,同比增长432.68%[150] - 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58.92%[197] - 车联网产品收入1.23亿元同比下降5.37%[197] - 交通行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41.19%[197] - 电信行业收入2.11亿元同比下降35.53%[197] 各地区表现 - 国外销售收入12,046.31万元,同比增长81.84%[150] - 国外销售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81.84%[199]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末总资产为人民币50.12亿元[2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35.21亿元[26] - 总资产55.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3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749.06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15.33万元人民币[40]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形成5G+V2X模组、OBU、RSU、V2X协议栈、MEC、雷视融合算法等全系列车联网产品矩阵[90] - 公司OBD产品已服务于全球20多家运营商[95] - 公司开发射频与视频一体化识读设备以扩大车辆信息采集范围并实现视射频信息比对[82] - 公司开发双天线射频一体机为停车场或出入口数据采集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82] - 公司开发手持式读写模块为路面稽查、现场核验、行业拓展应用提供设备支持[82] - 公司开发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智能分析终端实现辅助交警非现场执法功能[82] - 公司开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基于射频和视频双基识别技术[82] - 执法视音频一体化管理平台V3.8布局执法记录仪及采集工作站市场提供更优数据业务融合方案[113] - 小型化采集工作站应对小型部门需求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113] - 国产化端到端解决方案完成视音频平台国产化适配有利于市场开拓及客户升级换代[113] - 推出全球首批商用LGA封装车规级5G+C-V2X模组GM860A[165] - 5G+V2X车载终端在全球首批投入预商用测试[165] - 新一代列控产品GYK-160G通过国铁集团多个铁路局上道试用考核并实现时速从120km提升至160km的历史性突破[167] - 地铁工程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V2.0在广州地铁试点运行并通过验收[167] - 铁路货场"云眼"智能安全管控系统V1.0在国铁集团上线运用并实现销售[167] - 5G模组GM800取得入网证、无委核准证、CCC认证及中国电信入库认证,支持四大运营商网络[181] - 公司完成智慧用电平台及APP研发并成功对外发布,空开网关工程样机生产正推进批量生产[182] - 公司推出变电站三维智能巡检系统V3.5稳定版本并在南京变电站试点[182] - 公司推出C3I 2.3版本、能耗管理V2.0版本,升级了辽宁移动、福建移动、广西移动等项目[182] 知识产权与技术能力 - 公司牵头制定电子标识13项国家标准并拥有相关核心专利400+项[81]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已申请专利130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1300项[135] - 公司全球累计实现物联网设备连接超1亿台,累计交付车联网整机终端超1000万台[136] - 公司积极参与车联网技术、产业应用相关课题及标准起草工作超80项[136] - 公司获得100+车联网产品相关专利,拥有完整研发生产体系[136] - 公司完成多车型接口协议,与14000多种车型自适应适配[136] - 公司拥有10余家主机厂、Tier 1客户的商用定点和应用案例[136] - 公司获得TUV莱茵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136] - 公司获得CMMI Level 5证书以及德国大陆VDA 6.3认证[136] - 公司掌握400+ RFID核心专利[13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已申请专利1,30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1,300项[192] - 后装车载智能终端产品实现全球14000多种车型自适应适配[163] - 车规级模组具有百万级配套经验[162] 市场拓展与项目成果 - 累计建成5G基站18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17.9%[45] - 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6.39亿户[45] - 公司累计承接300+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项目[141] - 累计斩获多个省会城市近千万张电动车数字号牌订单[154] - 汽车电子标识项目在近20个城市落地应用包括重庆长沙南京厦门无锡深圳北京天津和武汉等[155] - 斩获西北区域重庆等全城覆盖汽车电子标识亿元级项目[155] - 智慧交通项目交付广东湖南辽宁甘肃贵州内蒙古等其中逾亿级项目超过十个[161] - 深圳地铁16号线工程警用通信系统设备采购等多次斩获亿元以上深圳轨道交通订单[161] - 智慧执法体系已覆盖23个省、300+地级市、1600+县级市,累计落地500+项目[174] - 立体防控云防系统遍布全国24个省、100+个市、200+个项目[177] - 突破中国海关总署缉私办案平台、中国海警执法办案平台等全国级平台及10余个省级平台[174] - 完成河南、山西等4个省级行政执法单位视音频平台建设[175] - 智能执法办案平台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74] - 服务客户包括国铁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中石油、中石化及多家地铁单位[167] - 公司在国内运营商动环监控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182]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市场,为全球1,000+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187] - 国内市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73多个地市级服务网点,20余个省级驻外办事机构[187] - 公司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销售平台,产品输出至美国、加拿大、德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187] - 公司成功拿下陕西DCIM项目、河南数据中心能耗项目及多个数据中心动环监控项目[182]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预计从2020年126亿台增至2025年342亿台[45] - 2021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25亿辆,年增量2500万辆[54] - 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保有量达3.5亿台,新车销量9800万台[62] - 2025年中国新车联网比例预计达80%,销量规模2800万辆[62] - 2021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新车车联网前装搭载率首次突破50%[62] - 2025年全球60%汽车有望搭载车联网[62] - 全国超过25个省份出台电动自行车省级管理条例,超100个城市发布地市级政策[56] - 2020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较2018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62] - 工信部向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车联网直连通信频率使用许可[53] - 电动自行车2020年保有量3亿辆,2021年增幅超汽车保有量增幅[54] - 车载4G通信模组处于快速增长期,5G R17标准推进技术演进[59] - 预计2026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63] - 预计2025年V2X车端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2030年规模超3500亿元[63] - 预计2025年V2X路端市场规模约819亿元 2030年超1000亿元[63] - 2022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 其中汽车3.10亿辆 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63] - 全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约4亿辆[63] - 2021年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近2万起[63] - 电子车牌全国市场规模未来5年可能超1000亿元[63] - 中国数字政府行业规模将从2019年3617亿元上升至2025年7522亿元[69] - 2018年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720.8亿元 2019年815.8亿元 2020年916.3亿元[69] - 预计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2022年突破1000亿元[69] -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保持16%复合增长率[86] - 2019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为432亿元左右预计2024年达到840亿元左右[86] - 2021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9亿元[97] - 2021年中国国家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16亿元[99]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高铁超4万公里)[99] - 十四五规划目标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高铁5万公里)[99] - 2023-2025年计划建设铁路1.17万公里(高铁0.86万公里)[99] - 高铁年均建设目标2867公里/年[99] - 普速铁路年均建设目标1033公里/99] - 国家电网2021年电网投资预计4730亿元,较2020年4605亿元保持高位向上[125] - 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4400亿元增长超50%[125] - 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合计达42.5万个[124] 产品体系与解决方案 - 公司提供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陶瓷标签/条卡标签、室内外阅读器、一体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等感知层设备[81] - 执法管理平台是公司智慧执法产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执法管理缺乏标准、数据散乱等问题[111] - 物管中心管理系统通过建设全国样板点和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保管模式树立规范化执法体系品牌[111] - 案管中心管理系统作为三大实体管理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电子卷宗管理[111] - 办案中心管理系统有利于公司占领执法规范化市场对总体战略和业绩达成有较强正面影响[111] - 智能审讯系统有利于公司拓展至交警监察委等外延行业适应更多审讯谈话场景[111] - 视频联网平台满足各行业视频数据接入和整合需求具有广阔市场空间[118] - 公司在铁路轨道车车载设备垂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100]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铁路行业技术标准[100] 公司治理与激励 - 集团实施第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多个子公司推动高管及核心员工持股方案[191]
高新兴(30009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整体财务状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02,557,285.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6%[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896,047.5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39%[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629,601,313.40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69%[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284,549,094.83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25%[3] - 期末货币资金为501,874,172.66元,年初为652,707,257.50元[17] - 期末应收账款为1,569,104,489.29元,年初为1,647,019,064.27元[17]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3,606,050,826.06元,年初为3,819,832,255.68元[17]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023,550,487.34元,年初为2,086,799,402.72元[19] - 期末资产总计5,629,601,313.40元,年初为5,906,631,658.40元[19]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2,121,432,783.89元,年初为2,301,026,408.24元[19] - 期末租赁负债为5,620,552.97元,年初为7,634,070.89元[19] - 负债合计本期为2,291,311,492.53元,上期为2,490,631,240.73元[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3,338,289,820.87元,上期为3,416,000,417.67元[21]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402,557,285.39元,上期为390,608,632.96元[22]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475,019,537.42元,上期为462,886,241.55元[22]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93,885,982.09元,上期亏损69,074,752.27元[24] - 净利润本期亏损82,909,828.36元,上期亏损62,511,783.45元[24]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 -82,988,245.73元,上期为 -62,476,383.27元[26]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0.0466元,上期为 -0.0322元[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项目变动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报告期末较上期末增加35.34%,因未完工项目增加[7] - 应交税费本报告期末较上期末减少45.71%,因缴纳21年末计提增值税[7] - 长期应付款本报告期末较上期末减少61.20%,因偿还融资借款[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项目变动 - 其他收益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减少50.12%,因软件退税减少[8] - 投资收益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95.70%,因联营企业亏损同比增加[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费返还变动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增加35.35%,因收到的出口退税增加[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88,812,279.17元,上期为706,931,511.71元[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543,018,090.26元,上期为680,281,976.02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85,692,215.80元,上一期为799,533,944.25元[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6,879,936.63元,上一期为 -92,602,432.54元[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7,743,721.48元,上一期为70,855,377.51元[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55,667,861.64元,上一期为117,676,246.55元[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924,140.16元,上一期为 -46,820,869.04元[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41,527.26元,上一期为55,000,000.00元[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0,616,499.74元,上一期为168,177,758.34元[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9,374,972.48元,上一期为 -113,177,758.34元[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44,089,451.91元,上一期为 -252,942,151.11元[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94,803,873.67元,上一期为645,327,855.81元[29] 股权结构相关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7,905,467股人民币普通股[14] - 刘双广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85,484,559股,占总股本16.43%;其一致行动人石河子网维投资普通合伙企业持股13,732,239股,持股比例0.79%[14] - 限售股合计期初、期末均为216,778,561股,本期解除和增加限售股数均为0,高管锁定股每年解锁25%[15]
高新兴(30009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4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高新兴,代码300098[3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双广[38] - 公司注册地址为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创大道2819号六楼,邮编510530[38] - 董事会秘书为黄璨,证券事务代表为万诗颖,联系电话均为020 - 32068888转6032[3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40]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网址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42]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创大道2819号高新兴董事会办公室[42]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 -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外经贸大厦901 - 22至901 - 26[42] - 签字会计师姓名为姚静、陈皓淳、裘宗敏[42] 2021年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267,294.13万元,同比增长14.91%;归母净利润4,329.27万元,同比增长103.9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142.60万元,同比增长190.03%;毛利率28.03%,较去年提高2.63个百分点;研发投入35,628.5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3.33%;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12.55%;销售、管理和研发三项费用合计86,479.80万元,同比下降8.53%[5] - 2021年营业收入26.73亿元,较2020年增长14.91%[4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29.27万元,较2020年增长103.93%[4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亿元,较2020年增长190.03%[4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59.07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4.87%[4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6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0.75%[43]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6.68亿元、5.15亿元、10.99亿元[46]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7046.53万元,主要为处置星联天通、摩吉智行产生的投资收益[49]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416.39万元[49] - 2021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3046.03万元[5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1亿元[52] - 2021年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67,294.13万元,同比增长14.91%[183]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329.27万元,同比增长103.93%,净利润扭亏为盈[18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42.60万元,同比增长190.03%,间隔3年首次大幅转正[183] - 2021年全年累计研发投入35,628.50万元,占主营收入13.33%[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产品型业务收入比重突破70%,“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应用”“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两大产品型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5.48%、40.07%,车联网产品收入达33,030.54万元,实现翻倍增长[6] - 2021年智慧执法在广东、云南等省市落地云 + 端应用增长近40%[7] -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收入150,171.99万元,占比56.18%,同比增长25.48%[183] - 车联网产品收入33,030.54万元,占比12.36%,同比增长115.77%[183] - “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收入39,155.66万元,占比14.65%,同比增长40.07%[183] - “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收入77,966.48万元,占比29.17%,同比降低8.25%[183] - 国内销售实现收入242,076.22万元,占比90.57%,同比增长7.89%[183] - 国外销售实现收入25,217.92万元,占比9.43%,同比增长206.29%[183] - 公司车联网终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030.54万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15.77%[19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 公司从事物联网产业25年,涉足大交通、警务、通信、金融四大行业[10] - 公司从2012年起采用集团化管理组织架构,形成总部 + 事业部(子公司)八个业务单位[10] - 公司2021年底启动车联网智能制造园区建设,预计一期工程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7] - 2022年公司将市场开拓作为首要任务,还包括推动轨道车新一代主要产品GYK - 160通过CRCC认证、推进多个5G车载TCAM平台定点车型项目等多项重点工作[9] - 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分权、授权体系,加强研发项目管理,采取降费增效措施,提高库存周转率,盘点人才队伍[9] - 公司未来将坚持走高新兴物联网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道路,成为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多个细分行业领先者[13] - 公司计划2022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8]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截止2021年12月末,三大基础电信企业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39,922万户[58] - 中信证券预测全球物联网设备数2015年为154亿台,2020年达307亿台,2025年将达754亿台[58] - 2020年全球物联设备数将达281亿,全球市场总量达1.7万亿美元,2022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达250亿,释放1.2万亿美元全球产业机会[58] - 2025年全球将安装超550亿个物联网设备,物联网相关投资将超25万亿美元[58] - 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175亿个,2023年将达316亿个[58] - 2016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约为229亿个,预计2020年增长至501亿个,2026年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将达237.2亿,物联网连接价值将达523.4亿美元[58] - 2021年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6个,第二批试点城市10个[64] - 2021年3月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规定机动车登记时应“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69] - 多部委出台政策推进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道路使用等规范管理[69] - 北京、上海等多地“十四五”相关规划提到要大力发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70] - 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1万亿美元,中国物联网支出占全球比重将达26.7%[74] - 车联网产业2019 - 2024年复合增速达35%以上[74] - 2026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2025年V2X车端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2030年规模超3500亿元[74] - 2025年V2X路端市场规模约为819亿元,2030年将超1000亿元[76] - 2018年国内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为720.8亿元,2019年为815.8亿元,2020年为916.3亿元,同比增速为12.32%,预计2022年突破千亿大关[83] 车联网及智慧交通业务情况 - 公司业务聚焦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两大高价值战略赛道,主要产品及服务分三大类业务板块[83] - 公司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具备完备“端 + 云”技术架构,覆盖“车载终端设备层、路侧设备层、平台层和应用层”[90] - 公司在车载单元、车路协同、车联网平台等方面有深厚技术积累,打造了完整产品体系及多项自研软硬件产品[92] - 公司以涉车RFID技术为核心,提供汽车电子标识和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的全套技术和产品[93][94] - 公司完成车联网MEC、V2X协议栈等多款新品研发[94] - 公司基于全国300 + 智慧城市及智能交通建设经验,打造城市级商用智能网联解决方案[99] - 公司已形成5G + V2X模组、OBU等全系列车联网产品矩阵,支持识别八类交通参与类型[101] - V2X协议栈端到端时延≤100ms[102] - 公司业务覆盖城市交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高速公路管控等领域,提供全体系智能交通及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104] - 公司重点拓展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业务,对视频智能化等技术成果结合业务系统进行方案整合[106] - 手持式读写模块为路面稽查等提供设备支持,丰富机动车电子标识识读设备种类[95] - 双天线射频一体机为停车场或出入口数据采集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可降低部署成本,提升利润率[95] - 射频与视频一体化识读设备是构建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的核心产品,是公司盈利增长点之一[95] - 公司车联网后装OBD产品已服务于全球20+运营商[113] - 公司车端产品取得IATF16949体系认证、CMMI Level 5证书以及德国大陆VDA6.3认证,也是首批获得高通5G车载平台授权的车联网企业[112] - 公司依托现有技术向C - V2X车载设备和路侧设备布局,在车联网前后装领域形成海外+国内市场优势壁垒[121] - 公司车联网主要产品有4G、5G Only、5G+C - V2X车载前装模组、车载前装终端T - Box、全功能车载诊断后装产品OBD等[112] - 公司GM556A项目基于高通MDM9150的C - V2X模组,可适配OBU及RSU产品[117] - 公司GM860A项目基于高通SDX55Auto(SA515M)平台的车规级5G+V2X的模组,支持前装产品深度拓展[117] - 公司GM551A项目打入日本先锋车型,GM552A项目打入广汽新能源车型[117] - 公司VM6602是首款针对比亚迪客户的欧洲纯电动大巴T - Box前装产品[117] - 公司GT566通过吉利Tier1审核和吉利软件认可测试,提升在客户内部竞争优势[117] - 公司新一代OBD产品GD503完成VDA6.3审核,突破全球汽车高端Tier1客户德国大陆[121] - 公司深耕铁路交通市场20年,在铁路轨道车车载设备垂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123] - 公司加快新一代列控设备的试用和技术评审,拓展业务至地铁工程车辆,开发地铁工程车列控系统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123] - 公司新一代列控产品GYK - 160G运行控制时速由120km提升至160km[199] - 公司利用国铁市场优势开拓城轨市场[200] - 公司与信号系统厂家合作推动工程车列控系统应用[200] - 公司在广州、合肥等城市实现城轨市场业绩突破[200] - 地铁行业首个全场景工程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通过验收[200] - 公司列控产品方案在广州地铁验证应用价值[200] - 公司参与国铁集团、铁科院组织的任务课题[200] - 公司加入国铁集团铁路5G专网课题组[200] - 公司参与标准制定促进行业发展[200] - 公司申请加入多个协会和联盟并成为会员[200] 智慧执法业务情况 - 公司“智慧执法体系”以智能办案和智慧监督为支柱平台,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指引、事后研判[130] - 公司完成智能办案平台微服务化改造,发布标准版执法管理平台,升级视频会见一体化平台和三中心产品,适配软硬件平台并获认证[132] - 公司规划研发电子证据管理一体机等集成硬件产品,改良原有智能柜等硬件产品[132] - 执法管理平台旨在打造监督管理闭环,实现执法活动全要素、可回溯管理[133] - 物管中心管理系统解决涉案财物管理问题,完善执法管理体系[133] - 案管中心管理系统解决案卷保管问题,完善电子卷宗管理[133] - 办案中心管理系统解决执法场所规范化、智能化办案应用问题,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133] - 智能审讯系统为产品拓展新领域,满足更多应用需求[133] - 公司研发新一代智能化电子笔录制作系统,采用智能化技术,增强电子笔录在执法规范化行业核心竞争力[136] - 公司对审讯一体机进行第四版升级及迭代,是智慧执法产品体系重要产品,稳定和拓展执法办案市场份额[136] - 公司能提供从终端到智能分析算法的全面整体解决方案,新一代视音频管理平台可实现多设备统一接入管理等功能[137] - 执法视音频一体化管理平台V3.8进行产品重构升级,解决海量数据存储问题,有利于执法类产品市场开拓[138] - 小型化采集工作站推出性价比更高产品,完善产品体系,有利于采集工作站市场推广[138] - 国产化端到端解决方案推进国产化落地应用,完成视音频平台国产化适配等,利于市场开拓及客户升级换代[138] - 公司推出视频智能化解决方案,以视图分析等为核心技术,打造聚合生态,核心业务产品有视频图像数据库等[139] - 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处于视频云DaaS层,汇聚全量数据,提供查询能力,有助于视频智能化领域市场拓展[141] - 视频云赋能中台为用户提供低门槛开发环境,有助于提升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和市场拓展[141] - 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按行业标准建设,提供多种应用服务,有助于提升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和市场拓展[141] - 8K全景布控采用4个4K分辨率镜头完成160°全景8K拼接,实现10米以内多张人脸同时检测跟踪,单机重量小于3KG[145] - 4K球型云眼昼视10公里、夜视2公里[145] - 8K超级云眼摄像机全景拼接输出视频像素高达3200万,视角可达水平180°、垂直90°[145] - AR网关可支持1000路主流厂家普通摄像机的接入、128路AR化音视频流的并发输出[145][147] 其他业务情况 - 公司4G模组获千万级市场应用检验,为全球数千万设备提供可靠的物联网连接[148] - 公司动环监控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国内运营商动环监控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152] - 公司基于
高新兴(300098)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减少2.83%;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5.74亿元,同比增加7.15%[4] - 营业总收入为15.74亿元,较上期14.69亿元增长[29]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78.12万元,同比增加208.7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455.49万元,同比增加121.26%[4] - 公司净利润为1216.22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2613亿美元[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55.49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1547亿美元[31] 资产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6.1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3.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20%[4]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较上期末减少62.15%,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及偿还借款[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报告期末较上期末增加165.47%,因本期末结构性存款增加[8] - 公司资产总计为56.14亿元,较上期62.09亿元有所下降[26] - 流动资产合计34.57亿元,较上期40.32亿元减少[24] - 非流动资产合计21.56亿元,较上期21.77亿元略有下降[26] 负债变化 - 负债合计22.11亿元,较上期28.02亿元减少[26] - 流动负债合计19.33亿元,较上期24.61亿元降低[26] - 非流动负债合计2.78亿元,较上期3.41亿元减少[26] 所有者权益变化 - 所有者权益合计34.03亿元,较上期34.07亿元基本持平[28]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本报告期合计7128.9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合计9221.72万元[6] 投资收益与信用减值损失变化 - 投资收益年初至本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4030.02%,因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产生投资收益[11] - 信用减值损失年初至本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减少99.30%,因报告期内销售回款增加[11] 现金流量相关变化 -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年初至本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100%,因报告期内收回结构性存款及投资联营企业[12] - 投资支付的现金年初至本报告期末较上年同期增加16438.47%,因报告期内购买结构性存款[1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2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88亿美元[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26.11万美元,去年同期为 - 4491.83万美元[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87.99万美元,去年同期为 - 613.29万美元[3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28.05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23.03万美元[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5245.9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 - 4988.28万美元[35]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82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4806亿美元[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3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4924亿美元[35] 股东持股情况 - 刘双广持股比例18.26%,持股数量317,270,659股,质押股份251,000,000股[16] - 王云兰持股比例4.00%,持股数量69,432,080股,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69,432,080股[16][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第九大股东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为7,905,467股,占总股本0.45%[18] - 股东周争持有公司10,774,385股,其中普通证券账户274,300股,信用证券账户10,500,085股[18] - 股东王健持有公司8,821,800股,其中普通证券账户421,800股,信用证券账户8,400,000股[18] - 股东林奕芬持有公司6,674,300股,其中普通证券账户6,000,000股,信用证券账户674,300股[18] 限售股情况 - 刘双广期初和期末限售股数均为276,856,280股,高管锁定股每年解锁25%[20] - 侯玉清期初限售股数3,147,426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1,685,288股,期末限售股数1,462,138股,高管锁定股每年解锁25%[20] - 公司限售股份期初总数306,305,104股,本期解除限售26,567,664股,期末总数279,737,440股[20] 股权比例变化 - 公司转让星联天通部分股权后,持股比例将从60.0000%降至48.5714%,转让后不再纳入合并报表[21] 成本与费用变化 - 营业总成本为16.80亿元,较上期16.63亿元略有上升[29] - 研发费用为2.44亿元,较上期2.48亿元略有减少[29] 每股收益变化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去年同期为 - 0.07元[33] 新租赁准则影响 - 2021年1月1日执行新租赁准则,使用权资产新增16,923,142.11元,租赁负债新增16,923,142.11元[38][40]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4,031,886,117.36元,2021年1月1日保持不变[38] - 2020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176,960,818.79元,2021年1月1日为2,193,883,960.90元,增加16,923,142.11元[38] - 2020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6,208,846,936.15元,2021年1月1日为6,225,770,078.26元,增加16,923,142.11元[38]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461,128,978.46元,2021年1月1日保持不变[40] - 2020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340,799,510.04元,2021年1月1日为357,722,652.15元,增加16,923,142.11元[40] - 2020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2,801,928,488.50元,2021年1月1日为2,818,851,630.61元,增加16,923,142.11元[40] - 2020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406,918,447.65元,2021年1月1日保持不变[42] - 新租赁准则下,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承租人需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42] 报告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5]
高新兴(300098)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8%[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922.64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0.99%[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5.19%[32]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904.15万元,同比增长12.78%[177] -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应用板块收入61,306.61万元,同比增长43.33%[177] - 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收入16,967.46万元,同比增长86.33%[177] - 第二季度单季度盈利1,719.05万元[177] - 2021年半年度较去年同期减亏30.99%[1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22.64万元[177] 车联网业务表现 - 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0年45%提升至2025年60%[50] -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75%[50] - 车联网产业2020年增速超60%[52] - 车联网市场2020-2030年总量空间近2万亿元[52] - 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商业化应用[51] - 公司具备车联网全栈式产品覆盖能力[57] - 公司产品覆盖车载终端、路侧设备、通信模组及V2X平台[57] - 车联网通信技术NR-V2X标准Rel-16于2020年中冻结[55] - 政策推动LTE-V2X规模部署及5G-V2X标准研制[51] - 公司解决方案支持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应用场景[57] - 2020-2025年车路协同路侧和车端市场规模保守预测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67] - 2025年C-V2X新车搭载率目标达到50%[67] - 公司成为业内首家通过中国信通院MEC设备测试的企业[69] - 公司参与广州国家级"5G+车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69] - 公司已形成5G+V2X模组、OBU、RSU等全系列车联网产品矩阵[69] - 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覆盖无锡、天津、长沙等城市[67] - 公司完成车联网MEC、V2X协议栈、车联网RSU、射频与视频一体化识读设备、手持机读写模块系列等多款新品研发[87] - V2X协议栈产品实现端到端时延≤100ms[91] - 公司推出业内尺寸最小的LGA封装车规级5G+C-V2X模组GM860A[110] - 公司5G+V2X车载终端已在全球首批投入预商用测试[110] - 公司4G-V2X通信模组GM556A完成上海新四跨全部17类测试验证场景[110] - 公司车规级模组和T-Box终端实现前装产品批量发货具有百万级配套经验[112] - 公司后装OBD产品实现全球14000多种车型自适应适配[115] - 公司为全球20+运营商提供4G OBD端到端车联网解决方案[112] - 公司车联网前装产品已进入日本先锋车型和广汽新能源车型[116] - 公司为吉利长安比亚迪广汽等车厂提供车规级产品[112] - 公司与AT&T T-Mobile等头部运营商展开合作[113] - 公司车联网产品客退率低至150 ppm(百万分之一百五十)[194] - 公司车联网产品已完成与14,000多种车型的自适应适配[194] 智能交通业务表现 - 公司雷视融合算法支持识别八类交通参与者且准确率≥98%[69] - 公司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捕获率≥90%且识别准确率≥95%[82] - 公司在近20个城市落地机动车电子标识项目且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列[82] - 公司西北区域机动车智能服务平台项目规模破亿[82] - 射频与视频一体化识读设备扩大车辆信息采集范围并实现视射频信息比对[95] - 双天线射频一体机为停车场提供低成本数据采集解决方案[95] - 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95] -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基于射频和视频双基识别技术开发[97] - 公司业务覆盖城市交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高速公路管控等领域[99] - 公司智能交通业务已成功交付逾10个亿级项目[102] - 公司成为华为交警业务的全国优选集成商及四家总集之一[102] - 公司智能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现全情感知、高效指挥、精准助勤功能[102] - 公司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实现10余种车辆技战法[105] - 公司与华为合作实现全息路口与高点AR实景结合及交通事件业务闭环[156] 轨道交通业务表现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12.10万公里增至14.63万公里,增长20.90%[120] - 高铁里程从1.98万公里增至3.79万公里,增长近一倍[120] - "十四五"期间城际铁路投资将达1.2-1.8万亿元人民币[120]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新开工城际铁路总里程超6000公里,其中长三角4000公里[120] - 公司新一代列控产品GYK-160G通过SIL4安全认证并实现时速从120km提升至160km[122] - 公司轨道交通终端产品在垂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121] 执法与警务信息化业务表现 - 公司智能执法办案平台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34] - 公司智慧执法体系已布局23个省,300+地市级,1600+县级市,累计覆盖500+项目[138] - 公司已落地青海、宁夏、广东、山东等多个省级智慧执法办案平台[134] - 公司完成智能办案平台4.0业务规划与技术造型[134] - 公司突破中国海关总署维私事办案平台、中国海警执法办案平台等全国级平台[138] - 公司参与部级与5个省份的标准制定[138] - 公司重点完成智能办案平台对标公安部新一代警综平台建设指南的微服务化改造[138] - 公司研发并发布标准版执法管理平台,满足省市级客户对执法办案场所宏观管理需求[138] - 公司完成新版本视频会见一体化平台产品,提升技术复用性和业务贯通性[138] - 公司对三中心产品进行多个版本迭代升级,重点改善产品运行稳定性和部署快捷性[138] - 公司完成山东、云南、山西3个省级平台建设[149] - 公司年内完成河南、山西等4个省级行政执法单位视音频平台建设[149] - 公司完成办案中心、案管中心、物管中心、执法管理平台的迭代开发[147] - 公司推出国产化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取得国产化适配认证[149][150] 视频监控与云平台业务表现 - 公司落地广东省厅视频云、珠海视频云、广东环粤道路视频监控及卡口建设等项目[154] - 公司业内首发视频云赋能中台并推出视频云全息化解决方案[154][155] - 公司AR增强现实专利实现全省一张图指挥及跨地区扁平化指挥[155] - 公司推出视音频一体化管理平台V3.8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应用问题[150] - 公司推出小型化采集工作站完善产品体系并提高市场占有率[150] - 公司立体防控云防系统已覆盖全国24个省100多个市200多个项目[158] - 公司8K全景布控产品采用4个4K镜头实现160°全景8K拼接支持10米内多人脸检测跟踪单机重量小于3KG[159] - 公司4K球型云眼产品具备4K超高清分辨率昼视10公里夜视2公里能力[159] 动环监控与数据中心业务表现 - 公司动环监控业务在国内运营商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171] - 公司通过3D+AR技术推出三维视频巡检系统并在江苏浙江项目落地交付[171] - 公司成功获取陕西DCIM项目河南数据中心能耗项目及多个数据中心动环监控项目[171] 智慧监管与社区业务表现 - 公司智慧新监管解决方案已在广东落地全省监所视频联网及数据资源整合项目[165] - 公司智感社区平台项目旨在补充社区场景智慧化应用方案[170] - 公司一体化监所实战平台项目将监管领域成果产品化便于渠道销售[170] 研发与技术能力 - 5G基站总数达96.1万个,其中1-6月新建19万个[45] - 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2.94亿户[46] - 公司参与40余项车联网课题及标准起草工作[119] - 研发体系上线PLM系统并推动研发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17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已申请专利1,300+项[188]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软件著作权1,200+项[188] - 公司已搭建高云平台、容器云平台等多个可支撑集团各业务单元的应用平台[197] - 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已大规模应用于广东、广西、四川、辽宁、天津等省市项目[198] - 公司拥有覆盖2G至5G及C-V2X的全系列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190] - 公司是行内首批投入5G和V2X产品与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193] - 公司5G模组GM800基于高通SDX55平台完成国内三证认证并首批通过中国电信入库测试[125] - 公司4G模组已在全球数千万设备中应用[125] 质量与认证 - 公司取得IATF16949体系认证和德国大陆VDA6.3认证[109] - 公司已获得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194] - 公司已获得CMMI Level 5证书及德国大陆VDA6.3认证[194] 市场与客户覆盖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000+客户,产品输出至欧美等十余个国家[183] - 国内市场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设173个地市级服务网点和20余个省级办事机构[183] 供应链与运营管理 - 供应链通过S&OP会议提升需求预测准确率并优化材料库[180] 宏观环境与政策 - 中央5次提及新基建政策24个省市区公布未来重点项目投资规划总额达48.6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近8万亿元[16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252.54万元人民币[3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结构性存款收益为146.66万元人民币[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由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报告期指2021年1月-6月[19] - 公司股票代码30009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5] - 公司法定代表人刘双广[25] - 公司外文名称为Gosunc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25]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等[19] - 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投资者需注意风险[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高新兴创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高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9] - 财务报告由公司负责人刘双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刘宇斌签名并盖章[5][15]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57.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7.62%[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1.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