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瑞达(002983)
icon
搜索文档
芯瑞达(002983)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7-01 10:19
回购计划 - 公司拟用1000 - 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3] - 按2000万元上限、26.96元/股测算,拟回购不超741,840股,占总股本0.33%[3] - 按1000万元下限、26.96元/股测算,拟回购不超370,920股,占总股本0.17%[3] - 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3] 回购调整 - 2025年7月10日起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26.96元/股调整为26.71元/股[4]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187,900股,占总股本0.084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最高成交价19.86元/股,最低成交价19.747元/股[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成交总金额3,721,901.80元(不含交易费用)[5] 资金与后续 - 本次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5] - 公司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计划[6]
芯瑞达: 关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0:00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情况 - 公司完成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工作,实际授予57名激励对象96.86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8.36元/股 [1][4][10] -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授予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 [4] - 本次授予后公司总股本由222,466,620股增至223,435,22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42.41%提升至42.66% [12] 激励计划审批与调整过程 - 激励计划经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三届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并于2024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1][2][3] - 原拟授予70名激励对象126.68万股,因4人资格取消或自愿放弃调整为66名124.58万股,最终因7人放弃部分认购导致实际授予57名96.86万股 [9][10] - 2名董事因授予日前6个月卖出股票被暂缓授予23.28万股,待条件满足后再审议 [10][11] 解除限售安排与业绩考核 - 限制性股票分三期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50%、30%、20%,对应12-24个月、24-36个月、36-48个月期限 [6] - 考核指标为2025-2027年净利润(权重50%)和车载显示收入(权重50%),根据目标值与触发值完成情况计算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X [7] - 个人层面解除限售比例N根据绩效考核等级(A-D)对应100%-0%,实际解除限售额度=计划额度×X×N [8] 财务与股本影响 - 激励对象缴纳认购款8,097,496元,其中968,600元计入股本,7,128,896元计入资本公积 [10] - 限制性股票授予产生股份支付费用,2025-2028年需摊销总费用具体数值待会计师审计确认 [13] - 筹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授予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或控制权变化 [11][13]
芯瑞达(002983) - 关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2025-06-19 09:16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授予日为2025年5月20日,上市日为2025年6月26日[3][17] - 授予登记人数57人,授予数量96.86万股,授予价格8.36元/股[3] - 董事李泉涌获授23.26万股,占激励计划授予总数的19.36%[7] - 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获授66.10万股,占激励计划授予总数的55.02%[7] - 激励对象由70名调整为66名,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由126.68万股调整为124.58万股[14] - 暂缓授予唐先胜6.72万股、吴疆16.56万股,共23.28万股限制性股票[15][19]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净利润目标值1.56亿元,触发值1.248亿元[10] - 2026年车载显示收入目标值1.00亿元,触发值0.80亿元[10] - 2027年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净利润目标值2.24亿元,触发值1.792亿元[1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公司收到57名激励对象968,600股股权认购款8,097,496元,增加股本968,600元,增加资本公积7,128,896元[16] - 公司本次增减变动前注册资本为222,466,620元,截至2025年6月10日,变更后为223,435,220元[1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94,338,151股(占比42.41%),变动后95,306,751股(占比42.66%);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后均为128,128,469股(变动前占比57.59%,变动后占比57.34%);股份总数变动前222,466,620股,变动后223,435,220股[21] - 按新股本223,435,220股摊薄计算,2024年每股收益为0.53元/股[22] - 96.86万股限制性股票需摊销总费用1,131.32万元,2025 - 2028年分别摊销496.93万元、464.09万元、141.11万元、29.20万元[24] 其他要点 - 激励计划所涉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0.00%[7] - 限制性股票限售期为12、24、36个月,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比例为50%[8] - 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X=a*50%+b*50%,a、b为指标对应系数[11] - 公司此次筹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
芯瑞达(002983) - 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6-13 09:17
回购注销 - 公司回购注销79名激励对象767,995股限制性股票,占回购注销前总股本0.34%,资金6,358,998.60元[2] - 回购注销后公司股份总数由223,234,615股变为222,466,620股[2]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数量由640,200股调整为767,995股[14] - 本次回购注销资金总额6,358,998.60元,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15] 业绩考核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2023 - 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22年的20%、40%、60%[9] - 预留部分两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2024 - 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22年的40%、60%[9] - 2024年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不达标,对应部分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除限售[9]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185,808,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2.478149元现金[11] - 2023年度权益分派以186,157,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3.493438元现金,每10股转增1.996250股[11] 价格调整 - 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10.53元/股调整为8.28元/股[12] - 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10.28元/股调整为8.28元/股[13] 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5月22日,变更后注册资本和累计股本均为222,466,620元[16] - 有限售条件股份由95,106,146股减至94,338,151股,比例从42.60%降至42.41%[18]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不变,比例从57.40%升至57.59%[18]
芯瑞达实控人方及董事3个月减持套现641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02:48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329,634股,占公司总股本0.1477%,未达计划减持量673,931股(占总股本0.3018%)的一半[1] - 减持主体包括合肥鑫智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唐先胜、董事吴疆、股东戴勇坚,独立董事吕国强等三人未减持[1][2] - 具体减持数据:鑫智咨询减持258,200股(均价19.74元/股),唐先胜减持17,900股(均价18.09元/股),吴疆减持50,000股(均价18.49元/股),戴勇坚减持3,534股(均价19.44元/股),合计减持金额641.39万元[2][3]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彭友,实际控制人为彭友、王玲丽夫妇,一致行动人包括戴勇坚、彭清保、鑫辉咨询及鑫智咨询[5] - 鑫智咨询为员工持股平台,王玲丽出资占比53.14%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鑫辉咨询由彭友夫妇设立[5] 上市及募资历史 - 公司于2020年4月28日登陆深交所,发行3,542万股(发行价12.97元/股),募资总额4.59亿元,净额4.26亿元,保荐承销费用2,431.12万元[5] - 募资用途包括新型平板显示背光器件扩建、LED照明器件扩建、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运营资金,与招股书披露计划一致[5]
芯瑞达: 关于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期限届满暨实施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35
股东及高管减持情况 - 公司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原计划减持不超过673,931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实际减持329,634股(占总股本0.1477%),不足计划减持额的一半 [1] - 减持主体包括合肥鑫智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戴勇坚、独立董事吕国强、董事张红贵、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光照、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唐先胜、董事吴疆 [1] - 减持方式均为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均价区间为18.07元/股至20.13元/股 [3] 具体减持明细 - 合肥鑫智信息咨询合伙企业减持258,200股(占总股本0.1157%),减持均价19.74元/股 [1] - 唐先胜减持17,900股(占总股本0.0080%),减持均价18.09元/股 [1] - 吴疆减持50,000股(占总股本0.0224%),减持均价18.49元/股 [1] - 戴勇坚减持3,534股(占总股本0.0016%),减持均价19.44元/股 [1] - 吕国强、张红贵、王光照未实际减持股份 [1][2] 减持前后持股变动 - 合肥鑫智信息咨询合伙企业减持后持股2,162,883股(占总股本0.9689%) [3] - 戴勇坚减持后持股273,409股(占总股本0.1225%) [3] - 唐先胜减持后持股78,070股(占总股本0.0349%) [3] - 公司总股本为223,234,615股,扣除回购股份后为223,046,715股 [3] 其他说明 - 减持计划期限已于2025年6月4日届满 [1] - 减持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 [4] - 减持未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
芯瑞达: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35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使用自有资金或专项贷款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未来股权激励计划 [2]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按上限计算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3% [2] - 回购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2] - 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26.96元/股 [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回购187,900股,占总股本的0.0842% [3] - 最高成交价为26.96元/股,最低为25.12元/股,总金额约500万元 [3]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未超过价格上限 [3] 交易合规性 - 回购交易时段符合深交所相关规定 [3] - 公司未在重大事项敏感期及监管规定的其他禁止期间进行回购 [3] - 回购委托价格未触及当日涨幅限制,未在集合竞价时段进行 [3]
芯瑞达(002983) - 关于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期限届满暨实施情况的公告
2025-06-04 11:48
减持情况 - 原计划减持不超673,931股,占总股本0.3018%[2] - 截至2025年6月4日,实际减持329,634股,占0.1477%[2] - 合肥鑫智等4主体分别减持不同数量股份及对应比例、均价[5] 股本情况 - 减持计划披露与公告日总股本均为223,234,615股[6] - 公告日回购专用账户187,900股,扣除后总股本223,046,715股[6] 减持后持股 - 合肥鑫智等3主体减持后持股数量及对应比例[9][10]
芯瑞达(002983)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6-04 11:48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用1000 - 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3] - 按上限2000万测算,拟回购不超741,840股,占总股本0.33%[3] - 按下限1000万测算,拟回购不超370,920股,占总股本0.17%[3] - 回购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回购187,900股,占总股本0.0842%[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最高成交价19.86元/股,最低成交价19.747元/股[5]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成交总金额3,721,901.80元(不含交易费用)[5] 其他情况 - 回购资金为自有资金,价格未超上限26.96元/股[5] - 公司回购符合规定,后续将继续实施并披露信息[6]
芯瑞达: 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2:06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自查情况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相关公告于2025年4月2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1] - 自查期间为激励计划草案首次公开披露前6个月(2024年10月22日至2025年4月22日),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出具了持股及股份变更查询证明 [1] 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情况 - 自查期间有1名激励对象在知悉部分激励计划信息后买卖公司股票,但该对象对具体实施时间、最终方案等核心要素不知悉,交易行为基于公开信息和个人判断 [2] - 公司基于审慎原则取消该名对象参与本次激励计划的资格,其余内幕信息知情人未发现买卖股票行为 [2][3] 激励对象股票交易情况 - 除上述内幕信息知情人外,另有19名激励对象在自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交易均基于公开信息和个人独立判断 [3] - 上述激励对象未获知激励计划内幕信息,也未接受内幕信息泄露,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情形 [3] 自查结论 - 公司在激励计划策划过程中采取了保密措施并限定内幕信息接触范围,及时登记相关人员及中介机构 [3] - 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和激励对象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的行为,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规定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