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泰股份(002909)

搜索文档
集泰股份(002909) - 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5-03-28 12:15
人员与客户数据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天职国际合伙人89人,注册会计师1165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414人[1] - 天职国际2023年度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63家[1] 业绩数据 - 天职国际2023年度经审计的收入总额31.97亿元,审计业务收入26.41亿元,证券业务收入12.87亿元[1] 合规情况 - 天职国际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9次等[2] - 天职国际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行政处罚1次等,涉及37人[2] 风险保障 - 天职国际已计提的职业风险基金和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不低于20000万元[3] 公司决策与评价 - 2024年公司续聘天职国际为审计机构[6] - 2024年审计无意见分歧,公司认可天职国际工作[8][14]
集泰股份(002909) - 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说明
2025-03-28 12:15
募集资金情况 - 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32,715,375股,每股9.17元,募集资金总额299,999,988.75元,净额277,374,785.57元,2020年12月24日到账[1][2]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26,092,671股,每股6.50元,募集资金总额169,602,361.50元,净额153,436,236.32元,2024年1月2日到账[4][5] 资金使用与余额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270,034,722.07元,本年度使用 - 151,615.08元,专户余额10,354,715.44元[6]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153,440,976.79元,专户余额81,313.03元[8] 利息收入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利息收入3,063,367.84元[6]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利息收入87,321.85元[8][9] 项目调整 - 2020年将“年产中性硅酮密封胶80000吨和改性硅酮密封胶30000吨项目”调整为“年产中性硅酮密封胶15000吨和改性硅酮密封胶15000吨项目”[24] - 2022年将“年产2万吨乙烯基硅油、2万吨新能源密封胶、0.2万吨核心助剂项目”调整为“年产1.7万吨高性能聚氨酯新能源胶、1.484万吨有机硅新能源密封胶、0.2万吨核心助剂项目”[25] 项目进度与效益 - “年产中性硅酮密封胶15,000吨和改性硅酮密封胶15,000吨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87.97%,本年度实现效益465.03万元[45] - “年产双组份硅橡胶15,000吨和乙烯基硅油8,000吨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00.00%,本年度实现效益447.37万元[45] 资金置换 - 2020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的自筹资金25594543.78元及发行费用3962264.15元(不含税)[28] - 2024年4月11日公司完成募集资金置换,置换自筹资金129,212,383.95元及发行费用3,279,332.69元(不含税)[29] 节余资金处理 - 2023年公司将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年产中性硅酮密封胶15,000吨和改性硅酮密封胶15,000吨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1,681.36万元于2023年12月31日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4][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节余募集资金586.57万元已全部用于调整后募投项目[34] 会议与议案 - 公司于2024年8月2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56] - 公司于2024年9月18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56]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并增加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及延期的议案》[56]
集泰股份(002909)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025-03-28 12:15
2024年业绩总结 - 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审议议案30份[3] - 监事会监督核查公司规范运作[6] - 财务结构合理,审计报告真实客观公正[7] - 关联交易遵循原则,程序合规[9] 2025年未来展望 - 监事会加强监督职能,履行职责[14] - 出席股东大会、列席董事会等重要会议[14] - 督促董事和高管勤勉尽责[14]
集泰股份(002909) - 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3-28 12: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8,626,230.84元,资产减值损失2,462,038.75元,合计21,088,269.59元[1][4][5][9] - 信用减值损失占2024年净利润比例96.61%,资产减值损失占比12.77%,合计占比109.38%[5] - 本次计提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21,088,269.59元[9] 数据详情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拟计提18,507,689.01元,占比95.99%[5] - 存货跌价准备拟计提1,545,508.34元,占比8.02%[5]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和资产可收回金额均为401,183,095.57元[7] 会议相关 - 2025年3月1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8] - 2025年3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18] - 上述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18]
集泰股份(002909) - 董事会关于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的合规性说明
2025-03-28 12:15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制定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1] - 员工持股计划内容合规,未损害公司及股东权益[1] -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完善激励机制,利于公司发展[2] - 审议员工持股计划决策程序合法有效[3] - 推出前已征求员工意见并获通过[3]
集泰股份(002909)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5-03-28 12: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8,491.79万元,较上年下降3.56%[3]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8.00万元,较上年增长88.27%[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向南开璞芮森精密模塑(苏州)有限公司增资2,500.00万元[15] 资本运作 - 2024年1月16日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26,092,671股,每股6.50元,募集资金16,960.24万元,发行后总股本增至398,845,123股[15] - 2024年实施两期股份回购,累计回购13,954,719股,成交总金额5,988.88万元[15] - 截至2025年2月11日,部分董事、高管增持2,119,600股,增持总金额1,005.50万元[16] - 2024年10月21日办理完成回购部分股份注销事宜[16] 分红情况 - 2023年以390,570,310股为基数,每10股派0.50元,派发现金红利19,528,515.50元,现金分红比例190.69%[17][1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合计56,504,480.6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71,119,875.51元,现金分红比例79.45%[18] 未来展望 - 2025年聚焦主营业务,扩大国内外市场布局,推动产能建设、创新与人才体系构建及费用控制[21][22]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召开13次会议,审议通过72项议案[4] - 2024年公司董事会提请组织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2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2项议案[6] - 2024年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8] - 2024年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9] - 2024年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9] - 2024年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10]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2024年通过指定媒体披露183份公告文件,含4份定期报告及111份临时公告[12] - 2024年组织开展6场投资者关系交流活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完成52次问询答复,回复率100%[14] 董事会策略 - 加强信息披露管理,避免违规情形,提升信息披露质量[23] - 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资本市场保持沟通互动[23] - 借助热线和平台与投资者日常互动,解答疑问[23] - 举办交流活动,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23] - 维护资本市场形象,提升投资者认同感和信心[23] - 以业绩增长为根基,强化经营质量与盈利能力[24] - 运用市值管理手段,提升市场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知[25] - 完善股东回报机制,制定现金分红方案[25] - 以持续稳定分红回报投资者,维护股东利益[25] - 实现股东利益共享与企业发展共赢[25]
集泰股份(002909)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报告
2025-03-28 12:15
审计机构相关 - 2024年续聘天职国际为审计机构,经多会议审议通过[2][5] - 2023年底天职国际合伙人89人,注会1165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注会414人[3] - 2023年天职国际收入总额31.97亿,审计业务收入26.41亿,证券业务收入12.87亿,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63家[3] 审计沟通与报告 - 2024年天职国际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2025年审计委员会与天职国际就审计计划等多次沟通[5][6] - 2025年3月17日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并提交董事会[6]
集泰股份(002909)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摘要
2025-03-28 12:15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情况 - 参加人数不超过55人[8] - 资金规模不超过1336.61万元[9] - 持股规模不超过312.2919万股,占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0.80%[9] - 购买回购股票价格为4.28元/股[10] - 存续期为36个月[10] - 股票分两期解锁,解锁时点分别为过户之日起满12个月、24个月,每期解锁比例均为50%[10] 员工认购情况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拟认缴份额914,845股,占比29.29%[25] - 其他员工拟认缴份额2,208,074股,占比70.71%[25] 回购股份情况 - 2024年2月5日至7月17日回购股份9,301,007股,占当时总股本2.33%,使用资金39,880,919.82元[30] - 2024年7月19日至10月29日回购股份4,653,712股,占当时总股本1.19%,使用资金20,007,885.76元[30] - 2024年10月21日注销回购股份8,845,123股,两次回购剩余6,200,002股未使用[31]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0%达标[42]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4%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6%达标[42] 计划实施与管理 - 须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6] - 由公司自行管理,内部最高管理权力机构为持有人会议[45] - 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人,委员任期为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54] 费用与影响 - 以5.96元/股为参照,公司应确认总费用预计为524.65万元[73] - 费用由公司在锁定期内按每次解除限售比例分摊[73] - 费用摊销影响存续期内各年度净利润,但总体可控[75] 计划时间安排 - 2025年4月公司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将312.2919万股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名下[73] - 存续期届满前1个月可经2/3以上(含)份额持有人同意并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延长[35] - 终止或存续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资产清算[76]
集泰股份(002909) -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申请银行授信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3-28 12:15
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安庆诚泰营业收入57,858,513.07元,净利润 -379,076.41元[9] - 2024年度安徽集泰营业收入375,923,577.20元,净利润19,277,381.15元[16] - 2023年营收23,718.13元,2024年为543,462.12元[21] - 2023年利润总额 -4,614,056.08元,2024年为 -5,340,998.07元[21] 财务数据 - 2023年资产总额183,695,936.25元,2024年为382,038,994.62元[21] - 2023年负债总额39,979,595.27元,2024年为90,225,662.59元[21] - 安庆诚泰2024年末资产441,887,534.03元,负债190,673,258.76元[9] - 从化兆舜2024年末资产287,253,560.05元,负债147,175,878.12元[12] - 安徽集泰2024年末资产392,504,104.15元,负债253,683,071.29元[16] 担保情况 - 公司拟为子公司提供累计不超105,000万元担保额度[2] - 为安庆诚泰建行支行30,000万元担保,期限8年[22] - 为泓泰科技中行广州开发区分行20,000万元担保,期限13年[23] - 截至公告日,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1,618.89万元[25] - 截至公告日,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13,987.95万元,生效后占比110.79%[25]
集泰股份(002909)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5-03-28 12:15
内部控制评价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未发现重大缺陷[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和营收占合并报表总额100%[5] 制度建设 - 制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确保行为合法合规[9] - 制定《内部审计制度》等规范审计工作[10] -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管控程序》明确风险应对要求[11] 控制措施 - 对关键职务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14] - 各项审批业务有明确权限流程,可信息化自动控制[15] 财务规范 - 执行国家会计准则,发布《财务管控制度汇编》规范会计处理[16] 财产管理 - 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保障安全[17] 预算管理 - 明确预算管理职责权限,成立预算及费用控制委员会[18] 运营管理 - 建立运营情况分析机制,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19] 绩效考评 - 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等进行考评控制[21] 资金管理 - 制订《资金管理制度》等对资金调配统筹控制[22] 业务管理 - 制订《销售管理制度》等对销售与收款控制管理[23] - 制订《采购管理制度》等对采购与付款控制管理[24] - 制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等对成本费用控制[26] - 制订《筹资管理制度》等对筹资与投资控制[27] 人力资源 -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员工薪酬以年薪制为主[28] 子公司管理 - 建立适用于子公司管理的制度,行使管理职能[29] 缺陷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错报金额≥资产总额2%或营收总额2%或利润总额5%[35]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资产总额1%≤错报金额<2%或营收总额1%≤错报金额<2%或利润总额2%≤错报金额<5%[35] - 财务报告一般缺陷:错报金额<资产总额1%或营收总额1%或利润总额2%[35]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金额≥500万元[36]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500万元>直接财产损失金额≥200万元[36] - 非财务报告一般缺陷:直接财产损失金额<200万元[36] 报告期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9] - 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0] 制度完善 - 对制度缺失情况识别,修订、完善或废止相关规章制度[40] 其他说明 - 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