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实股份(002698)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博实股份(002698)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2.86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8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7日 5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博实股份A股1.16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11.35%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联创未来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华安强化收益债券A 华安沣信债券A 华安沣悦债券A 融通深证成份指数A/B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2.86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变动 - 本期新增披露1只公募基金为融通深证成份指数A/B [1] - 本期退出披露的3只公募基金包括华安沣悦债券A 长江楚财一年持有混合发起A 华安添颐混合A [1]
博实股份(002698.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71%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3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62亿元 同比下降6.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 同比增长1.7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亿元 同比增长1.33% [1]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2732元 [1]
博实股份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溢价率9.6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45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27日大宗交易成交量11.60万股,成交金额220.86万元,成交价19.04元,较当日收盘价溢价9.61% [2]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池街证券营业部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21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达1.50亿元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17.37元,上涨0.35%,日换手率3.42%,成交额5.08亿元 [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5486.49万元,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1387.56万元 [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1.05%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6.70亿元,近5日减少1199.11万元,降幅1.76% [2]
博实股份(002698.SZ):上半年净利润2.77亿元 同比增长1.71%
格隆汇APP· 2025-08-27 09:3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62亿元 同比下降6.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 同比增长1.7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增长1.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32元 [1]
博实股份(002698) -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2025-08-27 09:17
信息披露制度 - 公司制定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4] - 涉国家秘密信息应豁免披露,公司履行保密义务[5] - 特定情形商业秘密信息可暂缓或豁免披露[7] 审批与管理 - 持股5%以上股东等申请,董事长审批后可暂缓、豁免披露[9][10] - 登记材料保存十年,报告期内材料公告后十日内报送[10] 惩戒措施 - 不符合规定的暂缓、豁免行为将惩戒相关人员[11]
博实股份(002698)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7 08:47
资金余额 - 2025年期初其他关联资金往来占用资金余额为1185.73万元[2] - 2025年半年度期末其他关联资金往来占用资金余额为1185.73万元[2] 应收及流动资产 - 湖南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025年期初及期末其他应收款均为972.73万元[2] - 苏州博实慧源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期初及期末其他流动资产均为213.00万元[2] 资金利息与偿还 - 2025年半年度其他关联资金往来占用资金的利息为3.70万元[2] - 2025年半年度其他关联资金往来偿还累计发生金额为3.70万元[2]
博实股份(002698)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7 08:4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计67.853602208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2.44%[5][7] - 2025年6月30日负债合计27.874168163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7.23%[7] - 2025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9.979434044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19%[7] 经营业绩情况 - 2025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为13.62亿元,2024年1 - 6月为14.52亿元[9] - 2025年1 - 6月净利润为2.87亿元,2024年1 - 6月为2.93亿元[9] - 2025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2732,2024年1 - 6月为0.2684[9]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3.09万元,2024年1 - 6月为1.25亿元[11] - 2025年1 - 6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8亿元,2024年1 - 6月为5646.22万元[11] - 2025年1 - 6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56亿元,2024年1 - 6月为 - 3.58亿元[11] 股本情况 - 公司原注册资本为3.6亿元,2012年9月发行后注册资本为4.01亿元[36] - 2015年9月24日总股本增加至6.817亿元[37] - 2019年5月31日总股本增加至10.2255亿元[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因转股累计增加股本1.09万元,总股本增加至10.225609亿元[37] 会计政策与核算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三类,金融负债分两类[64][72] - 存货取得按实际成本计价,领用和发出用加权平均法[103] -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区分同一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108] 税收政策 -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纳税主体所得税税率为15%,其他公司为25%[193]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自2023 - 2025年适用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部分子公司有效期不同[193][194][196]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软件产品,实际税负超3%部分即征即退,公司及部分子公司执行此政策[196] 资产项目情况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合计770,277,016.91元,上年年末余额合计55,996,398.59元[19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88,953,097.96元,上年年末余额1,934,953,566.81元[198] - 期末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合计176,318,857.70元,上年年末为197,649,401.89元[199]
博实股份(002698) - 2025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7 08:4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4.5亿元,净额4.4341861832亿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36437.19万元,未使用7904.68万元,利息及收益912.59万元未用[5] - 2025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2239.113245万元,截至6月30日余额6632.567001万元[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38676.30万元,未使用5665.56万元,利息及收益967.01万元未用[8]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4.5亿元,净额4.434186亿元[1][33][34] - 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投入2239.11万元,累计投入3.86763亿元[33] 项目投资情况 - 机器人及智能工厂项目承诺投资1.6亿元,累计投入1.432285亿元,进度89.52%,报告期效益2271.59万元[33] - 矿热炉冶炼作业机器人及其智能工厂研发示范项目承诺投资9000万元,累计投入7226.16万元,进度80.29%,2025年6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33] - 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7000万元,累计投入4785.43万元,进度68.36%,2023年12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3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1.234186亿元,累计投入1.234186亿元,进度100%[33] 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可循环使用[11][2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无余额[22] 其他情况 - 2022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839.7355万元[17] - 截至2022年9月28日,预先投入1839.7355万元用于相关项目[1][34] - 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方式变更及先期投入置换情况[16][17] -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无违规情形[29]
博实股份(002698)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7 08:45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11名董事全部参加表决[2]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3] - 审议通过《2025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4] - 审议通过《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6] 报告发布 - 《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相关报告详见巨潮资讯网,部分摘要刊登于《证券时报》[4][5][7]
博实股份(00269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08:35
营业收入与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3.62亿元,同比下降6.20%[17] - 公司营业收入13.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0%[85][87] - 营业总收入从1,451,943,421.69元降至1,361,906,020.97元,下降6.2%[1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71%[17]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至2.77亿元[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8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372,460.11元,同比增长1.7%[20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1.33%[17] - 营业利润为325,918,599.95元,同比下降3.5%[200] - 净利润为286,552,860.48元,同比下降2.1%[200] - 基本每股收益0.2732元/股,同比增长1.79%[17] - 稀释每股收益0.2714元/股,同比增长1.88%[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32元,同比增长1.8%[20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05%,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2亿元,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05%[80] 成本与费用(同比) - 研发投入0.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6%[87] - 研发费用从54,512,534.74元增至70,190,031.07元,增长28.8%[199] - 财务费用0.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5.92%[87] - 财务费用从1,647,186.17元增至10,310,006.30元,增长525.8%[199] - 2025年1-6月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成本费用总额1,819.83万元,其中研发费用1,228.03万元,管理费用247.19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04.23万元,生产成本140.38万元[14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23.09万元,同比下降88.62%[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2%[87]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7.28%[8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722.11万元[22]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6.57万元[2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02.67万元[2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640.90万元[21] - 债务重组损益为-12.41万元[22]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5.33万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6.06万元[22] - 所得税影响额为236.34万元[2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94,741.50元,同比下降20.8%[200] - 信用减值损失为-13,743,781.12元,同比改善11.5%[200] - 资产减值损失为-8,236,461.47元,同比扩大47.1%[200] - 投资收益从亏损7,492,725.79元转为盈利22,715,561.64元[199] - 所得税费用为39,005,145.01元,同比下降13.3%[200] - 少数股东损益为9,180,400.37元,同比下降54.1%[200] - 综合收益总额为287,469,932.22元,同比下降4.1%[200] 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表现 - 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服务业务合计贡献营业收入97%[26] - 智能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0%[51] - 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营收9.52亿元(同比增长5.30%),占总营收69.88%,毛利占比77.47%[80] - 智能制造装备营收9.52亿元人民币,占比69.88%,同比增长5.30%[88][91] - 智能制造装备营收9.52亿元,同比增长5.30%[93] - 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营业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8.60%[51] - 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毛利率达41.91%[51] - 固体物料后处理装备营收7.85亿元,同比增长8.60%,毛利率41.91%增加3.98%[93] - 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营收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08%[90][91] - 橡胶后处理装备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306.08%,毛利率47.03%[93] 工业服务业务表现 - 工业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8%[51] - 工业服务业务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3.38%),占总营收27.24%,毛利占比18.07%[80] - 工业服务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3.38%,毛利率下降3.86%至25.02%[94] 环保工艺与装备业务表现 - 环保工艺与装备业务营收占比3%[26] - 环保工艺与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亿元[51] - 环保工艺与装备营收0.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23%[88][91] - 环保工艺与装备营收0.39亿元,同比减少79.23%,毛利率提升至58.30%[94]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收6.67亿元人民币,占比48.94%,同比增长52.13%[90][9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67.8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4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3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4%[17] - 货币资金7.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35%,较上年末增加10.54%[9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70亿元(期初5.60亿元)[193] - 货币资金从35,616,101.82元大幅增至651,337,465.45元,增长1,728%[1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89亿元(期初19.35亿元)[1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728,098,242.83元降至921,250,500.31元,减少46.7%[196] - 存货20.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0.77%,较上年末增加0.97%[9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98亿元(期初12.01亿元)[193] - 合同负债16.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16%,较上年末减少1.82%[95]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6.40亿元(期初18.07亿元)[194] - 合同负债从1,622,034,410.01元降至1,497,921,570.43元,减少7.6%[197] - 长期股权投资5.30亿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增长8.03%[99] - 公司总负债从3,004,714,464.03元下降至2,787,416,816.38元,减少7.2%[195] - 所有者权益从3,950,634,481.61元增长至3,997,943,404.44元,增加1.2%[195] - 应付债券从447,585,593.01元增至454,765,623.33元,增长1.6%[197] - 流动比率2.60(较上年末增长9.24%)[188] - 资产负债率41.08%(较上年末下降2.12%)[188] 研发与技术能力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专利26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12项[65] - 公司为全球唯一具备橡胶后处理大系统成套能力的装备供应商[34] - 电石矿热炉(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技术处于世界应用领先地位[34] - 全自动装车机已形成规模应用的先发优势[34] - 公司通过"点→线→面"模式实现技术集成创新,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并提升研发产出效益[61] - 技术迁移能力实现跨行业应用,已在硅铁、硅锰等矿热炉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订单[62] - 公司2005年自主知识产权工业机器人已成功应用长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127] - 公司采用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销售一代策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应对竞争风险[131] 智能工厂与解决方案 - 公司成功实施交付两项电石智能工厂(车间)项目[48] - 公司成功实施两项电石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示范应用项目[128] - 2025年4月召开电石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与实践应用会议进行行业推广[128] -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市场需求空间有倍数放大潜力,决定公司未来核心竞争力[69] 人形机器人研发 - 2023年8月18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129] - 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分阶段性长期性特点成果及产业化存在不确定性[129] - 人形机器人原理样机研发项目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动态展示1-2款样机[109] 工业服务业务发展 - 工业服务收入随智能装备销售及客户设备基数增长稳步提升,有效对冲业务波动风险[73] - 公司工业服务业务收入规模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12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4.43亿元,累计使用3.87亿元,未使用资金0.57亿元[105] - 机器人及智能工厂产业化生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6,000万元,累计投入14,322.85万元,投资进度89.52%[106] - 机器人及智能工厂产业化生产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271.59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492.59万元[106] - 矿热炉冶炼作业机器人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000万元,累计投入7,226.16万元,投资进度80.29%[106] - 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7,000万元,累计投入4,785.43万元,投资进度68.36%[107] - 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12,341.86万元,投资进度100%[107] - 募集资金净额为44,341.86万元,承诺投资总额45,000万元,发行费用658.14万元[107] - 公司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置换总额18,397,355.00元[107] - 机器人及智能工厂项目厂房部分于2024年7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7] 对外投资与参股公司 - 公司持有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13.46%股权[110][116] - 公司持有江苏瑞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3.65%股权[1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苏州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5.56%股权[113] - 博实股份出资6000万元人民币占机器人股权投资基金30%份额[115] - 机器人股权投资基金累计返还及利润分配超7300万元人民币[115] - 参股公司博隆技术注册资本6667万元人民币[120] - 博隆技术总资产56.22亿元人民币[120] - 博隆技术净资产26.23亿元人民币[120] - 博隆技术营业收入7.25亿元人民币[120] - 博隆技术净利润2.44亿元人民币[120] 现金管理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结构性存款现金管理发生额125,100万元,期末未到期余额59,100万元[16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结构性存款现金管理发生额6,800万元,期末已全部到期[16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97名核心骨干员工,持有公司股份7,203,019股,占总股本比例0.70%[138] - 监事变动:陈永祥于2025年5月19日因个人原因离任,李真真同日被补选为监事[135] - 公司股份总数因可转债转股增加1,676股至1,022,560,873股[165][16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000股至181,122,822股(占比17.71%)[16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676股至841,438,051股(占比82.29%)[165] - 股东联通新沃创投持股115,152,161股(占比11.26%)报告期内减持30,024,515股[170] - 股东邓喜军持股96,181,562股(占比9.41%)其中限售股72,136,172股[170] - 股东张玉春持股82,696,357股(占比8.09%)其中限售股62,022,268股[170] - 股东王春钢持股57,394,047股(占比5.61%)其中限售股43,045,535股[170] - 股东成芳持股12,085,796股(占比1.18%)报告期内减持2,427,200股[170] - 股东谭建勋持股11,516,538股(占比1.13%)报告期内减持170,500股[170] - 股东李香兰持股10,727,852股(占比1.05%)报告期内增持2,184,902股[170] - 公司前十大无限售股东中,联创未来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数量为115,152,161股[171] - 股东蔡志宏持有无限售股份50,677,029股,蔡鹤皋持有50,000,000股[171] - 股东邓喜军、张玉春、王春钢分别持有无限售股份24,045,390股、20,674,089股、14,348,512股[171]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为4.5亿元,期限6年[179] - 报告期末可转债持有人数为2,471人,未转股金额占比为99.96%[180][184] - 中国银河证券持有可转债285,694张,占比6.35%,为第一大持有人[181] - 第一创业证券持有可转债275,370张,占比6.12%[181] - 华宝可转债基金持有可转债228,905张,占比5.09%[181] - 博时中证可转债ETF持有可转债204,042张,占比4.54%[181] - 报告期内可转债转股金额为25,700元,累计转股10,873股[183][184] - 博实转债转股价格从15.81元/股调整为15.56元/股(2023年7月11日生效)[185] - 博实转债转股价格从15.56元/股调整为15.31元/股(2024年6月20日生效)[185] - 博实转债转股价格从15.31元/股调整为15.06元/股(2025年6月20日生效)[185] - 公司主体及债券信用评级维持AA级(2022-2025年)[186]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包括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36] 诉讼事项 - 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涉案金额1,944.39万元,已判决/调解且对公司无重大影响[148] - 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涉案金额495.79万元,已判决且对公司无重大影响[148] 风险因素 - 公司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足可能制约中长期发展速度和质量构成风险[125] - 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比例不高工厂数据共享很少智能化技术应用极少[125] - 公司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依法维权和技术手段保障专有技术安全[131] 其他公司披露事项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133]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