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联金汇(002537)
icon
搜索文档
海联金汇(002537)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迟德强)
2025-04-25 19:38
1、在战略委员会中的履职情况 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本人作为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 法》、公司《章程》、《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有关法 律、法规、制度等要求,本着勤勉尽职的态度,谨慎、认真、负责、忠实地履行了独 立董事的职责,出席了公司2024年的相关会议,并对有关重要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 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公司的科学决策和规范运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了 公司、股东的利益。现就本人2024年度履行职责情况述职如下: 一、出席公司会议情况 (一)出席董事会情况 2024年度,本人参加了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召开的历次会议。在召开董事会前, 积极了解决策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主动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查阅有关资料, 并与相关人员沟通。在会上认真听取、审议每一个议题,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合理 的建议,为公司董事会做出科学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司在2024年度召开的董事 会历次会议符合法定程序,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和其它重大事项均履行了相关程序, 合法有 ...
海联金汇(002537)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刘慧芳)
2025-04-25 19:38
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本人作为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 法》、公司《章程》、《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有关法 律、法规、制度等要求,本着勤勉尽职的态度,谨慎、认真、负责、忠实地履行了独 立董事的职责,出席了公司2024年的相关会议,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作 用,切实维护了公司和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现将本人2024年度工作情况向 各位股东及股东代表作简要汇报。 一、出席公司会议情况 (一)出席董事会情况 2024 年度,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共召开了 4 次会议,就公司续聘 2024 年度审计机构、2023 年度财务报告、2024 年一季度财务报告、2024 年半年度财务报 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2024 年三季度财务报告、2024 年各季度计 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进行了审议,并将相关决议报告报公司董事会。对此本人均 亲自出席,没有委托其他委员代为出席并行使表决权的情形。对此本人均亲自出席, 没有委托其他委员代为出席 ...
海联金汇(002537) - 独立董事年度述职报告
2025-04-25 19:38
会议情况 - 2024年独立董事应参加董事会8次,现场出席8次[3] - 2024年薪酬等委员会分别召开1、4、1、1次会议[4][5][6] 履职情况 - 2024年度独立董事履职现场工作15天[8] 审议事项 - 2024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内控报告、续聘审计机构等议案[12][13] 报告披露 - 公司按时披露多份报告[11] 合规核查 - 独立董事认为关联交易、高管聘任、定期报告合规[10][11][14]
海联金汇(002537) - 董事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25 19:38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对三位独立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估[1] - 依据相关规定及自查报告,三人符合独立性要求[1] 评估时间 - 董事会出具专项评估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2]
海联金汇(00253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9: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海联金汇,代码002537,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4.8791612571亿元,较2023年的84.9526426435亿元减少11.86%[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17.103421万元,较2023年的5094.215777万元减少3.48%[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2044361亿元,较2023年的4156.02654万元增长283.07%[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057142395亿元,较2023年的2.9501419921亿元减少140.87%[20] - 2024年末总资产为84.1568520031亿元,较2023年末的92.1431593996亿元减少8.67%[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0.1321248299亿元,较2023年末的41.9977289732亿元减少4.44%[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元/股,与2023年持平[2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较2023年的1.16%增加0.06%[20]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30亿元、21.03亿元、18.28亿元、15.27亿元[24]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508.90万元、 - 236.56万元、 - 853.57万元、498.33万元[24] - 调增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3999.41万元,调减净利润89.13万元;调增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073.14万元,调减净利润622.34万元[24] - 2024 - 2022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分别为1012.99万元、 - 893.82万元、72.19万元[26] - 2024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2654.57万元、2610.59万元、3106.31万元[26] - 2024 - 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分别为4383.98万元、3461.49万元、1486.76万元[2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8,791.61万元,同比下降11.86% [5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7.10万元,同比下降3.48% [5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5,920.44万元,同比上升283.07% [50] - 2024年营业收入74.88亿元,较2023年的84.95亿元下降11.86%[55] - 2024年销售费用6603.85万元,较2023年下降8.41%;管理费用3.97亿元,较2023年下降8.61%;财务费用2612.70万元,较2023年增长75.81%;研发费用2.46亿元,较2023年增长15.12%[65][6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46亿元,较2023年的2.14亿元增长15.1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52%提升至3.29%[70]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52人,较2023年的571人减少3.33%,占比从14.97%降至14.90%[6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2.41亿元,较2023年的88.19亿元减少17.89%[7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较2023年的2.95亿元减少140.87%,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71][72]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较2023年的-8.27亿元增加85.30%,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赎回[71][72]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亿元,较2023年的2.85亿元减少167.37%,主要因回购公司股份、偿还银行借款增加[71][72]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主要因营业收入确认与回款时间差及集中解付应付票据[72] - 投资收益29139767.3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3.3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688075.56元,占比40.63%;资产减值-210096226.28元,占比-672.81%;营业外收入5515838.26元,占比17.66%;营业外支出201828124.99元,占比646.33%[74] - 资产处置收益10137447.9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2.46%;其他收益45329593.32元,占比145.16%;信用减值-10063761.81元,占比-32.23%[75] - 2024年末货币资金904028436.11元,占总资产10.74%,年初1596778800.53元,占比17.33%,比重减少6.59%[77]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277990855.35元,占总资产15.19%,年初1183615243.09元,占比12.85%,比重增加2.34%[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352658059.5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688075.56元,期末1300616059.81元[8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145425119.74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4272692.13元,期末156582170.31元[80] - 截至报告期末,结算备付金受限账面价值648550852.07元,货币资金受限9212416.07元,固定资产受限10054350.84元,无形资产受限12305977.52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受限199000000元,合计879123596.50元[81] - 报告期投资额154888453.60元,上年同期36790000.00元,变动幅度321.01%[8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29]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29] -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占有率65.2%,较上年上升9.2个百分点[29] -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10%[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全国工厂布局40余家,连续6年荣登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34] - 公司自主研发的“仪表板横梁”产品市场占有率20%左右[35] - 本报告期车身及内饰产量9605.6万件,同比增长1.45%,销量9038.51万件,同比下降1.13%[41] - 本报告期钢板加工配送产量38.73万吨,同比下降18.79%,销量39.7万吨,同比下降16.24%[41] - 本报告期车架产量1.2万件,同比下降48.28%,销量1.2万件,同比下降48.72%[41] - 本报告期专用车及改装产量0.15万台,同比增长36.36%,销量0.16万台,同比增长60.00%[41] - 新能源汽车车身及内饰产量4200.46万件,销量3413.29万件,销售收入1553213029.42元[43] - 汽车零部件业务新进入3家知名主机厂供应链,获取近百个新项目定点[51] - 202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7,076.30万元,同比下降2.63% [51] - 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吸引超千家新客户入驻,与4家总行级客户完成5G消息业务签约[52] - 2024年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809.88万元,同比下降28.94% [52] - 2024年公司拟将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营业收入15.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47%[53] - 智能制造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52.55亿元,占比70.18%,较上年下降7.87%;金融科技服务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22.33亿元,占比29.82%,较上年下降20.00%[55] - 家电配件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2.27亿元,占比3.03%,较上年下降57.88%;汽车零部件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48.71亿元,占比65.05%,较上年下降2.63%[55][56] - 国内市场2024年营业收入74.34亿元,占比99.28%,较上年下降11.96%;国外(含国内保税区)市场2024年营业收入0.54亿元,占比0.72%,较上年增长5.11%[56] - 直销模式2024年营业收入58.89亿元,占比78.64%,较上年下降11.17%;代理商模式2024年营业收入15.99亿元,占比21.36%,较上年下降14.30%[56] - 汽车零部件2024年销售量9079.57万吨/万件/万台,较上年下降1.22%;生产量9645.68万吨/万件/万台,较上年增长1.34%;库存量1948.63万吨/万件/万台,较上年增长40.95%[58][59] - 家电配件营业成本2.02亿元,较上年下降61.86%;汽车零部件营业成本42.43亿元,较上年下降6.16%;移动信息服务营业成本4.57亿元,较上年下降36.95%;第三方支付服务营业成本13.38亿元,较上年下降16.80%;其他业务营业成本1.36亿元,较上年下降18.55%[61] 研发与创新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152项发明专利、32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34项软件著作权[44] - 智能制造板块拥有39项发明专利、31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44] - 金融科技板块拥有11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20项软件著作权[44] - 公司多项区块链系统通过评测与备案,参与制定20余项标准,5项团体标准和4项白皮书获评优秀[45] - 公司拥有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市级研发平台和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 - 铝产品激光切割工作站研发使生产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约25%[67] - 汽车关键零部件钢塑仪表板横梁先进工艺技术应用使产品与钢梁相比减重35%左右[68] - 汽车关键零部件仪表板横梁转向柱支架镁合金半固态挤出先进工艺技术使产品缺陷比传统压铸工艺降低20%以上[68]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汽车零部件领域布局40余家生产基地,移动信息服务消息年发送量超1000亿条且3秒快速到达[48] - 2024年公司开始实施组织变革,调整汽车零部件业务组织架构并新聘任三名相关副总裁[94] - 公司未来聚焦汽车零部件主业,拓展新客户新订单,加强研发创新,整合资源[94] - 公司强化汽车零部件业务人才培养,优化考核激励,实施股权激励计划[94] - 公司关注汽车零部件、机器人零部件行业投资并购机会[94] - 公司以服务用户为中心开展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用AI赋能5G融合消息[95] - 公司利用5G融合消息开辟消息营销子赛道,打造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第二增长曲线[95]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4年末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正,但合并报表为负,拟定2024年度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148]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35%,于2024年04月09日召开,2024年04月10日披露决议[110]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71%,于2024年12月30日召开,2024年12月31日披露决议[110]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临时)会议于2024年01月24日召开[132]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4年03月14日召开[132]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于2024年04月03日召开[133]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于2024年04月24日审议通过《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133] - 董事刘国平、洪晓明、范厚义、孙震、蔡卫忠、迟德强、刘慧芳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8次[134] - 董事刘国平、洪晓明、蔡卫忠、迟德强、刘慧芳现场出席董事会次数为8次[134] - 董事范厚义以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次数为8次[134] - 董事孙震现场出席董事会2次,以通讯方式参加6次[134] - 第五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于2024年04月02日召开1次会议
海联金汇:2024年净利润4917.1万元,同比下降3.48%
快讯· 2025-04-25 19:2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4 88亿元 同比下降11 8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7 1万元 同比下降3 48% [1] - 基本每股收益0 04元/股 与上年持平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海联金汇(002537) - 关于以控股子公司股权对外投资的公告(更正后)
2025-04-25 17:09
业绩数据 - 湖北海立美达2023年度净利润为 - 5573.49万元,公司2023年度每股收益0.04元[3] - 2023年度湖北海立美达营业收入26373.04万元[13] - 湖北海立美达2024 - 2026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0万元、1350万元、2670万元[17][21] 股权交易 - 公司拟以持有的湖北海立美达93.6566%股权作价6274.99万元与北京智科共同投资[2] - 72.6566%股权作价4867.99万元投入新余复能,21.00%股权作价1407.00万元投入新余业能[2] - 北京智科注册资本53944.29万元,持有湖北海立美达6.3434%股权[4] - 湖北海立美达全部股权估值6750万元,增值率为80.65%,本次交易以6700万元为基础[13][15] 企业规模 - 湖北海立美达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8] - 分立后湖北海立美达资产总额14261.62万元,负债总额10525.02万元,净资产3736.60万元[13] - 新余复能规模4877.99万元,海联金汇出资4867.99万元,占比99.7950%[6] - 新余业能规模1417.00万元,海联金汇出资1407.00万元,占比99.2943%[7] 费用与分配 - 新余复能企业管理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自2024年1月1日起每年向湖北海立美达收85万元管理费[18] - 新余业能企业管理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自2024年1月1日起每年向湖北海立美达收25万元管理费[22] - 合伙企业收入扣除费用后可分配收入的80%分给全体合伙人,20%分给普通合伙人[19][22] - 合伙企业清算剩余财产先让全体合伙人收回实缴出资,若有剩余则80%分给全体合伙人,20%分给普通合伙人[19][23] 交易影响 - 本次交易后公司向湖北海立美达委派一名监事,不再委派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4] - 本次交易后湖北海立美达向公司全资子公司租赁部分厂房[24] - 本次交易利于改善公司资产结构,聚焦乘用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26] - 本次投资计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交易完成后相关主体仍纳入合并报表核算[26] - 完成合伙企业出资后公司不再对湖北海立美达资金投入,协议签署日后亏损以实缴出资为限[26] - 未来湖北海立美达超出净资产额的亏损公司不再承担[26] 备查文件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27] -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27] - 新余复能企业管理中心合伙协议[27] - 新余业能企业管理中心合伙协议[27]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25日[28]
海联金汇(002537) - 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更正后)
2025-04-25 17:0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90.10亿元,较期初92.17亿元下降2.24%[6]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49.59亿元,较期初50.09亿元下降1.00%[7] - 2024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40.51亿元,较期初42.07亿元下降3.71%[8] 财务指标变动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41.3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42.42亿元,同比下降2.56%[13]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39.34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41.52亿元,同比下降5.25%[14]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4620.23万元,2023年半年度为3669.92万元,同比增长26%[1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38008250.66元,2023年上半年为4935127137.21元[2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818861813.45元,2023年上半年为4504497391.10元[2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146437.21元,2023年上半年为430629746.11元[23] 金融资产相关 - 公司合并报表中,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91亿元,较期初3.53亿元增长96.0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等[73]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进行减值处理[78] 其他要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行股份总数为117,401.6745万股[45] -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单项金额标准为超过500万元[54] - 重要的在建工程单项金额标准为占合并财务报表净资产1%以上[54]
海联金汇(002537) - 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并以控股子公司股权对外投资的公告(更正后)
2025-04-25 17:09
股权变动 - 湖北海立田注册资本由4600万元增至5850万元,公司认缴1000万元,智科产投认缴250万元,增资后公司占比80%[1] - 公司以湖北海立田80%股权作价5126.58万元与智科星原成立新余金能,投资后不再直接持有湖北海立田股权[2] - 新余金能规模5131.58万元,智科星原现金出资5万元占0.0974%,公司股权出资5126.58万元占99.9026%[6] 业绩数据 - 2023 - 2024年湖北海立田资产总额从15499.71万元降至10395.83万元,负债总额从8676.84万元降至5214.25万元,净资产从6822.87万元降至5181.58万元[9] - 2023 - 2024年湖北海立田营业收入从16464.59万元降至10903.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4.51万元降至 - 1641.28万元[9] 管理费用 - 湖北海立田执行事务合伙人可收取管理费每年90万元,2025年完成经营目标当期最高可收年管理费的50%,未完成则暂不收取[12] - 2025 - 2026年完成累计经营目标,执行事务合伙人当期管理费最高不超2025年90万元的50%及2026年90万元的50%[13] - 2025 - 2027年完成累计经营目标,执行事务合伙人三年管理费最高不超270万元与已收管理费差额[13] 交易相关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在董事会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 - 本次交易不涉及人员安置、土地租赁,不新增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18] 其他要点 - 截至公告日,湖北海立田欠付公司1000万元,借款转增注册资本后双方无债权债务关系[9] - 湖北海立田股权清晰,无抵押质押等情况,无重大争议、诉讼、仲裁事项及司法措施[9] - 执行事务合伙人处置超合伙企业上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资产50%的财产需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15] - 湖北海立田股息分红收入,扣除费用后20%支付执行事务合伙人,80%由全体合伙人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16] - 合伙企业清算剩余财产,全体合伙人先收回实缴出资,如有剩余80%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给全体合伙人,20%分配给普通合伙人[17] - 本次交易利于改善公司资产结构,聚焦乘用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19] - 本次投资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完成出资后公司不再对湖北海立田资金投入,亏损以实缴出资为限[19] - 2025 - 2027年湖北海立田未完成累计经营目标,合伙企业可能解散并清算[15] - 管理费于考核年度12月按准则预提,预提后净利润需符合经营目标要求[14]
海联金汇(002537) - 更正公告
2025-04-25 17:05
投资公告更正 - 2024年3月15日及2025年3月19日投资公告内容更正[2] - 原预计交易后湖北海立美达不纳入合并报表,更正后仍纳入[2][5] - 原称交易后湖北海立田非控股子公司,更正后仍纳入[4][5] 资金投入与亏损 - 完成出资后不再对湖北海立美达和海立田资金投入,亏损以实缴出资为限[5][7] 信息披露 - 更新后公告已同步披露于指定媒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