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002254)

搜索文档
泰和新材(002254) -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期限届满未减持股份的公告
2025-09-05 12:48
人员减持 - 总会计师顾裕梅计划减持不超112,500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后股份总数的0.01%[2] - 减持前持股450,000股占总股本0.05%,减持后315,000股占0.04%[3] - 减持事项按规定预披露,实际与计划一致[6] 股本变更 - 2025年7月25日公司总股本由862,945,783股变更为857,213,183股[5] - 公司回购注销顾裕梅限制性股票135,000股[5]
泰和新材:顾裕梅11.25万股减持未减
新浪财经· 2025-09-05 12:46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 - 公司总会计师顾裕梅原计划减持不超过11.2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1% [1] - 减持计划期限于2025年9月5日届满 实际未实施任何股份减持 [1] - 当前持有公司股份31.5万股 持股比例维持0.04% [1]
泰和新材(002254):氨纶延续弱势,芳纶竞争加剧,关注芳纶隔膜放量情况
招商证券· 2025-09-05 11:3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 收入同比下降2.48%至19.0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7.58%至0.26亿元 [1] - 氨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 价格持续弱势 公司氨纶板块毛利率为-6.47% [6] - 芳纶行业竞争加剧 价格大幅下行 公司芳纶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5.85个百分点至32.63% [6] - 芳纶隔膜产业化项目已启动投料试车 预计将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 [6]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2.06亿元、2.29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收入8.46亿元 同比下降14.18% 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下降83.98%但环比增长28.01%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3.78亿元 同比增长11% 2026年预计大幅增长27%至55.75亿元 [8]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6.0%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21.2% [14] - ROE预计从2025年的0.9%改善至2027年的3.1% [14] 业务板块分析 - 氨纶产能扩张至143万吨 较2024年底增加7.6万吨 行业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6] - 氨纶价差为1.14万元/吨 基于2025H2仍有约10万吨待投产 预计价格底部震荡 [6] - 芳纶销量同比增长超30% 出口量实现同比增长 但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空间收窄 [6] - 芳纶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增长 变压器、蜂窝芯材等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6] 发展前景 - 芳纶涂覆隔膜性能优势不断凸显 新产能投产后将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 [6] - 绿色印染业务已形成完整产能 染整及数码印花订单持续增加 [6] - 智能纤维业务开拓汽车内饰、智能车载配件等创新应用场景 [6] - 长期来看芳纶材料市场规模有望大幅增长 受益于环保治理强化和汽车轻量化趋势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99元 总市值86亿元 流通市值82亿元 [3]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08元、0.24元、0.27元 [6] - 对应PE分别为127.8倍、41.6倍、37.5倍 PB维持在1.2倍左右 [8]
星源材质:公司与泰和新材的芳纶涂覆隔膜合作顺利推进中
证券日报· 2025-09-05 08:13
公司业务进展 - 星源材质与泰和新材的芳纶涂覆隔膜合作项目目前顺利推进中 [2] - 具体经营数据将在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公布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确认项目进展但未披露具体经营数据 [2] - 投资者需关注定期报告获取详细经营数据 [2]
泰和新材(002254):上半年业绩承压,供需有望改善
华安证券· 2025-09-05 06: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承压 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减少2.48% 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77.58% 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95.7% [5] - 第二季度营收8.46亿元同比/环比-14.18%/-20.05% 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环比-83.98%/+28.01% [5] - 2025H1销售毛利率17.68%同比-0.51pct 净利率0.60%同比-3.75pct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2/2.97/3.79亿元 对应PE 47.18X/28.88X/22.59X [10][12] 氨纶业务分析 - 氨纶市场价格持续走低 2025年截至8月29日平均价格23563.49元/吨同比下降10.8% [6] - 2025Q2均价23576.92元/吨同比下跌13.63% 环比下跌1.25% [6] - 成本端PTMEG年初至今均价12183.84元/吨同比下跌13.39% MDI均价17841.46元/吨同比下跌6.27% [6] - 2025Q2氨纶/纯MDI/PTMEG价差同比下跌10.62% [6] - 供给端2025Q2国内总产能144万吨同比增加7.14% 新增产能压力仍较大 [6] - 预计2025年后新增产能减少 2026年后暂无新增计划 供需关系将逐步改善 [6] 芳纶业务表现 - 当前芳纶产能约3.2万吨居全球第三位 [7] - 2025H1芳纶产品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5.41% [7] - 毛利率32.63%同比-5.85pct 主要因竞争激烈及需求下滑 [7] - 间位芳纶受国际环境影响需求减弱 工业过滤领域因房地产低迷终端需求乏力 [7] - 对位芳纶传统领域需求下滑 新建产能投放导致价格大幅下行 [7][8] 新材料布局 - 国内首家启动锂电隔膜芳纶涂覆研发生产 先发优势显著 [9] - 千万平级生产线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转 [9] - SAFEBM®电池芳纶涂覆隔膜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 在动力电池/户储电池等领域取得进展 [9] - 部分客户实现小批量订单 产品品类持续优化升级 [9] - 产业化项目将于2025年投产试车 预计未来几年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5.14/56.23/64.54亿元 同比增长14.9%/24.6%/14.8% [12] - 预计毛利率18.8%/21.8%/23.9% 净利率4.0%/5.3%/5.9% [12] - 预计ROE 2.5%/3.9%/4.8% 每股收益0.21/0.35/0.44元 [12] - 当前总市值86亿元 流通市值82亿元 [2]
化工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公布,关注反内卷和AI投资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01:37
市场行情走势 - 基础化工指数周涨跌幅1.11% 跑输沪深300指数1.60个百分点 位列所有板块第11位 [1][2] - 子行业涨幅前五包括锦纶5.68% 橡胶助剂5.44% 钾肥4.65%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2.99% 氟化工2.99% [1][2] 化工品价格表现 - 周涨幅前五品种:NYMEX天然气11.11% 粗酚7.12% 烟酰胺5.78% 酚油5.16% 氢氟酸5.00% [3] - 周跌幅前五品种:液氯-75.00% 钠-6.78% 煤焦油-4.17% 蒽油-4.11% 碳酸锂(工业级)-4.09% [3]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1238.25亿元 同比增长3.03% 归母净利润697.24亿元 同比增长4.43%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870.98亿元 同比增长0.80% 环比增长9.38% 归母净利润357.17亿元 同比下降2.66% 环比增长5.03% [4] 细分领域业绩亮点 - 制冷剂企业表现突出: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84% 三美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22% 永和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82% [6][7] - 农化企业高速增长:亚钾国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6.64% 利尔化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1.21% 长青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7.75% [7] 政策与产业机遇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融合度超70% 2030年普及率超90% [8] - AI应用推动特种工程塑料 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 [8] 投资主线 - 重点关注制冷剂 化纤 优质标的 轮胎 农化 成长型六大主线 [9] - 制冷剂板块关注金石资源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 [9] - 农化板块关注亚钾国际 盐湖股份 兴发集团 云天化 扬农化工 [9]
星源材质:目前公司与泰和新材的芳纶涂覆隔膜合作顺利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1:12
合作项目进展 - 公司与泰和新材的芳纶涂覆隔膜合作顺利推进中 [1] 信息披露要求 - 具体经营数据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披露 [1]
泰和新材:蓬莱产业园区已建成绿色印染项目,并计划建设T2T回收中试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5:41
蓬莱产业园经营情况 - 园区已建成绿色印染项目 [2] - 计划建设T2T回收中试项目 [2]
泰和新材:截至2025年8月29日持有公司股票的账户共有41000多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3:1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公司股东账户总数超过41000户 [1]
一个时代落幕!杜邦,128亿出售业务,帝人退出
DT新材料· 2025-08-30 16:04
杜邦芳纶业务剥离交易 - 杜邦以18亿美元估值将芳纶业务(Kevlar®和Nomex®)出售给Arclin公司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2] - 交易结构包括12亿美元税前现金收益 3亿美元应收票据及价值3.25亿美元的非控制性普通股权益(约占17.5%股份)[2] - Arclin为TJC投资组合公司 在三国拥有18个生产基地 产品涵盖尿素/三聚氰胺/酚醛聚合物等多元领域[2] 杜邦战略调整举措 - 通过交易优化产品组合并获得现金再投资 同时保留股权参与 实现三重收益[3] - 电子业务分拆计划将于11月1日完成 工业部门将并入杜邦公司 体现聚焦半导体/医疗/水处理等高增长领域战略[3] - 同步完成对杜邦帝人两家合资公司(日本DTPJ和亚洲DTPA)的股权收购 预计2026年2月交割[3] 全球芳纶产业格局变化 - 帝人公司同步精简芳纶业务 关闭荷兰生产基地以应对亚洲竞争压力[4] - 杜邦芳纶业务拥有1900名员工和5个生产基地 2024年净销售额达13亿美元 交易标志其60年代至今的芳纶时代结束[4] - 国内企业逆势扩产:中化高纤产能达8000吨/年 中石化仪征规划4000吨 盛邦新材5000吨投产 沣晟泰间位芳纶6000吨项目启动[4] 中国芳纶市场竞争态势 - 主要参与者包括泰和新材(对位/间位各1.6万吨)/超美斯/中芳特纤/仪征化纤等 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欠缺格局[5] - 芳纶价格自2023年起持续下滑 泰和新材间位芳纶2024年上半年出现销量/收入/利润增长 对位芳纶仍下滑[5] - 泰和新材转向新能源车/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等六大增量领域 芳纶涂覆隔膜和芳纶纸成为主打产品[7] 新兴应用领域表现 - 泰和新材安防与信息及新能源产业用品(芳纶系列)毛利率达32.63% 营收增长5.36%[7] - 子公司民士达2025年上半年营收2.37亿元(同比增长27.91%) 净利润6302.78万元(同比增长42.28%)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风电/光伏/储能/AI数据中心[8]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推动芳纶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 开启新材料发展新周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