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宝丽(002165)
icon
搜索文档
红宝丽: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计划减持股份不超过2%
快讯· 2025-07-18 09:35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宝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575.27万股,占总股本0.7824% [1] -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735.27万股,占总股本1% [1] - 实际控制人芮敬功先生计划减持不超过160万股,占总股本0.2176% [1] 减持原因 - 减持原因包括归还借款减轻债务压力 [1] - 减持原因包括家庭资金需求 [1]
红 宝 丽(002165) - 关于第一大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7-16 08:45
质押情况 - 宝源投资质押607万股无限售股融资[1] - 本次质押占其所持股比例4.2%,占总股本0.83%[2] - 质押起止日期为2025.7.15 - 2026.7.20[1][2] 持股与质押比例 - 宝源投资持股14458.40万股,占总股本19.66%[4] - 已质押股份6403.0607万股,占其持股44.29%,占总股本8.71%[4] 其他 - 质权人为南京银行高淳支行,用途为融资[1][2]
红 宝 丽(002165) - 002165红 宝 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3 23:54
公司基本情况 硬泡组合聚醚生产经营 - 产能规模为19万吨,产品用于冰箱(柜)、冷藏集装箱等领域,定价采用绑定主原料+综合服务费模式,通过技术创新等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1] - 上半年4万吨聚醚技改项目试生产成功,未来将加强技术研发,开发高附加值聚醚产品 [1] 异丙醇胺生产经营 - 生产全系列异丙醇胺产品,包括一异丙醇胺等,应用于表面活性剂等多个领域,产品有竞争优势 [1] - 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新应用领域,内部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 [1] 环氧丙烷行业及生产经营 - 国内环氧丙烷行业产能迅速扩张,供应宽裕,价格低位运行,生产工艺有多种且有差异性 [2] - 泰兴基地正建设环氧丙烷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将产能提升至16万吨,采用自主研发的异丙苯法新工艺,有安全、环保等优势 [2] - 生产的环氧丙烷主要自用,部分对外销售,不参与市场竞争 [2] 未来展望 - 现阶段聚焦环氧丙烷基地技改工作,未来围绕环氧丙烷 - 聚醚、异丙醇胺及衍生物产业链,做强主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升经营业绩 [2]
红 宝 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3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至26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781.76万元下降47.11%至31.2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000万元至5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612.97万元下降138.27%至119.14%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272元/股至0.0354元/股,上年同期为0.0514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 公司积极开发新技术并开拓硬泡组合聚醚、异丙醇胺国内外市场,扩大客户群,两个主产品销售总量同比保持增长 [1] - 主原料环氧丙烷采购不含税均价同比下降10%以上,产品价格相应下调,同时部分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 [1] - 销售费用增加等因素共同导致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1]
红宝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11% - 31.25%
快讯· 2025-07-11 10: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至2600万元 比上年同期的3781 76万元下降47 11%至31 2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000万元至500万元 比上年同期的2612 97万元下降138 27%至119 14%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 0272元/股至0 0354元/股 [1] 经营情况 - 公司主产品销售总量同比增长 但主原料环氧丙烷采购不含税均价下降 产品价格下调 [1] - 部分原料价格上涨 综合毛利率下降 [1] - 销售费用增加 导致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1] 发展战略 - 公司秉承创新理念 积极开发新技术和市场 [1]
红宝丽(002165)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1 10: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 - 2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11% - 31.25%[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 - 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8.27% - 119.14%[2] - 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272 - 0.0354元/股,上年同期为0.0514元/股[2] - 部分原料价格上涨,综合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增加,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两个主产品销售总量同比保持增长[4] - 主原料环氧丙烷采购不含税均价同比下降10%以上,产品价格相应下调[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 - 2025年6月30日[2] - 业绩预告情况为同向下降[2]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 - 2025年半年度实际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6]
研判2025!中国软泡聚醚行业价格、产能及消费量分析:行业产能过剩凸显,价格承压下行趋势延续[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5 01:08
行业现状 - 2025年5月底中国软泡聚醚价格为0.73万元/吨,同比下降19.65%,主要因上游环氧丙烷等原料价格下滑及产能扩张导致供需失衡 [1][9] - 截至2025年2月聚醚总产能达950万吨/年,预计将超1100万吨/年,但下游家具、汽车等行业需求增速缓慢,难以消化新增产能 [1][9] - 2024年产能941.3万吨(同比+2.34%),行业集中度高,万华化学、隆华新材等龙头企业主导市场,中小企业面临整合压力 [10] - 2025年1-4月消费量122.56万吨(同比+7.15%),主要受新能源汽车爆发(座椅/内饰需求增)及高端家具消费升级拉动 [12] 产业链与产品特性 - 上游为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等基础化工原料及反应设备,下游应用于家居、汽车、鞋材等八大领域 [7] - 产品分为高回弹聚醚、普通软泡聚醚等四类,羟值54-58mg/g,粘度400-600mPa·s,具有高活性、低VOC等技术特征 [2] 重点企业经营 - **万华化学**:2025年Q1营收430.68亿元(同比-6.70%),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25.87%),拥有连续化DMC聚醚装置技术,POP产品固含量提升 [18][21] - **隆华新材**:2024年营收56.24亿元(同比+12.01%),研发投入1.75亿元(同比+5.93%),POP聚醚市占率30%,技术突破国外壁垒 [16] - **长华化学**:高回弹PPC产品在汽车行业认可度高,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细分领域竞争力 [16] 发展趋势 - **产能优化**:龙头企业将整合高端产能(如POP聚醚),中小企业或退出,新增产能向华东/华南集中 [20] - **技术转型**:全水发泡技术、生物基聚醚等绿色工艺加速应用,万华化学连续化DMC装置提升效率 [21][22] - **需求分化**: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回弹聚醚需求增)与冷链物流(硬泡聚醚应用扩)成为新增长点 [23] 历史沿革 - 1989-1993年起步阶段:天津石化建成2万吨/年装置,软/硬泡聚醚产量比达0.617:0.383 [3] - 1993-1999年快速发展:全国产能26万吨/年(较1994年+50%),实现冰箱保温材料进口替代 [3] - 2000-2010年技术创新:长春吉大突破PEEK技术垄断,万华化学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 [4] - 2010年后绿色转型:环保政策推动行业减少污染排放,优化生产工艺 [5]
21.74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基础化工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09:1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7月4日上涨0.32%,申万行业中13个上涨,银行和传媒涨幅居前,分别为1.84%和0.91% [1] - 美容护理和有色金属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87%和1.60%,基础化工行业位居跌幅榜第三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19.26亿元,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3个行业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28.11亿元,行业微跌0.05% [1]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7.58亿元,日涨幅1.84%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全天净流出44.13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41.16亿元,电子、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基础化工行业表现 - 基础化工行业今日下跌1.22%,主力资金净流出21.74亿元 [2] - 行业401只个股中41只上涨,4只涨停;354只下跌,4只跌停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121只,其中7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华峰超纤净流入资金居首,达1.62亿元,东材科技和利民股份分别净流入1.39亿元和1.24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2只超5000万元,大东南、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净流出居前,分别为1.96亿元、1.38亿元和9839.02万元 [2][3] 基础化工个股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榜中,华峰超纤涨1.83%,换手率16.59%,净流入1.62亿元 [2] - 东材科技涨停,换手率11.12%,净流入1.39亿元 [2] - 利民股份涨5.83%,换手率22.57%,净流入1.24亿元 [2] - 资金流出榜中,大东南涨2.55%,换手率38.91%,净流出1.96亿元 [3] - 万华化学跌0.86%,换手率0.72%,净流出1.38亿元 [3] - 盐湖股份跌2.43%,换手率0.88%,净流出9839.02万元 [3]
研判2025!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产业链、产量及重点企业分析:结构性矛盾凸显,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1:29
行业概述 -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家电、建筑保温等行业,通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环氧化物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生成 [1][2] - 按应用和特性分类,聚醚多元醇可分为软泡聚醚、硬泡聚醚和特种聚醚三大类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80-1992年起步阶段(天津石化建成全国最大聚醚装置,年产2万吨),1993-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产能达26万吨/年,较1994年增长近50%),2000-2010年技术创新阶段(长春吉大建成500吨/年聚醚醚酮装置打破垄断),2010年至今绿色发展阶段(2023年产能达785万吨,产能利用率约63.16%) [4][5] - 绿色发展阶段新增产能集中于POP聚醚、高回弹聚醚等高端产品,行业响应"双碳"战略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如长华化学启动全球首套低温低压制二氧化碳聚醚项目(年产8万吨) [5][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基础化工原料(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等)、起始剂、催化剂、特殊功能单体及生产设备,中游为聚醚多元醇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汽车、软体家具、鞋材等领域 [8] - 环氧丙烷是核心原材料之一,2025年1-5月中国环氧丙烷产量为215.93万吨,同比增长6.52%,供应能力提升有助于缓解原料紧张局面 [10]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聚醚多元醇产量为548万吨,同比增长7.07%,但产能利用率低于70%,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高端特种聚醚占比不足30%,进口依存度超15%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万华化学占据国内7%市场份额,聚醚多元醇产能达159万吨/年,产品覆盖软泡、硬泡、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掌握DMC催化连续化生产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30.68亿元,同比下降6.70% [14][16] - 隆华新材POP聚醚国内市占率近30%,2024年聚醚多元醇业务营业收入为55.13亿元,同比增长12.28%,毛利率为3.84% [14][18] - 长华化学高回弹PPG产品技术领先,产品以软泡聚醚为主(占比超60%) [14]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转型与高端化发展加速,万华化学计划2025年建成10万吨/年生物基聚醚装置,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40%,特种聚醚需求年均增速超15% [20]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结构升级,新能源汽车带动CASE用聚醚需求激增,高端家居市场对零醛环保聚醚需求增长 [21][22] -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深化,万华化学环氧丙烷自给率超80%,成本较外购低12%,并在匈牙利建设30万吨/年聚醚基地 [23]
7月2日十大人气股:好上好人气突破千万
证券之星· 2025-07-02 08:10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7月2日双双收跌 成交量萎缩 钢铁和光伏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元件和通信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1] - 人气股中亚星锚链收于涨停 安妮股份和长城军工跌幅居前 [1] 十大人气股排名 - 好上好以35.16元收盘 涨幅4.77% 人气值达1,069.62万 位列榜首 [2] - 红宝丽收盘价10.8元 涨幅6.82% 人气值551.33万 排名第二 [2] - 恒宝股份收盘价18.82元 跌幅1.57% 人气值522.65万 排名第三 [2] - 安妮股份收盘价10.49元 跌幅10.03% 人气值462.83万 排名第四 [2] - 长城军工收盘价29.6元 跌幅7.38% 人气值407.88万 排名第五 [2] 个股点评 好上好 - 早盘低开后宽幅震荡 午后持续拉升 一度封涨停 最终收涨4.77% [3] - 涉及存储芯片和AI眼镜概念 基于TWS蓝牙芯片开发的智能眼镜方案支持多种音频格式和AI语音 项目已批量交付 [3] 红宝丽 - 早盘高开高走 盘中逼近涨停 最终收涨6.82% [4] - 3-4月股价涨幅超200% 5月中旬后走弱 近期再度活跃 [4] - 主营业务为环氧丙烷衍生品 包括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和异丙醇胺系列产品 [4] 亚星锚链 - 早盘大幅高开 震荡后封涨停 尾盘回封涨停 [5][6]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涉及海工装备概念 主营业务为船用锚链和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