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钢闽光(002110)
icon
搜索文档
三钢闽光(002110)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6-30 11:02
收购信息 - 省工控集团由福建冶金、福建轻纺、福建机电整合重组,福建省国资委将福建轻纺100%股权和福建机电90%股权无偿划转至其名下[15] - 省工控集团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取得福建冶金80.00%股权,间接拥有三钢闽光58.15%股份权益[19] - 本次收购尚需办理福建冶金80%股权持有人变更登记手续[29] - 本次收购系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已获福建省国资委批准,符合免于发出要约情形[57] 时间相关 - 最近三年指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1] - 2025年5月21日,福建省国资委发文组建省工控集团[28] - 2025年6月26日,福建省国资委明确股权无偿划转事宜[28] 财务与交易 - 省工控集团注册资本800,000万元,福建省国资委100.00%持股[17] - 收购人设立不满一年暂无财务数据,收购不涉及资金支付[19] - 本次收购事项首次披露前6个月内,兴业证券自营账户累计买入3771207股、卖出3388892股,期末持股426309股[60] - 本次收购事项首次披露前6个月内,兴业证券资管账户累计买入20000000股,期末持股46260000股[60] 未来展望 - 截至报告签署日,收购人无未来12个月改变或重大调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30] - 截至报告签署日,收购人无未来12个月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重大资产、业务处置或重组计划[31] - 收购人目前无对上市公司多项重大调整计划,未来若有将依规履行程序和披露义务[32][33][34][35][36][37] 独立性与竞争 - 本次收购不影响上市公司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独立,收购人出具保持独立性承诺函[38] - 收购前收购人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收购人承诺控制期间不从事同业竞争业务[47][49] 其他 - 2024年12月25日,省工控集团何天仁已获授权未解锁的20万股三钢闽光股票由公司回购[59] - 截至报告签署日前24个月内,收购人及其主要负责人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无超3000万元或达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合并报表净资产值5%以上的交易[52] - 截至报告签署日前24个月内,收购人及其主要负责人与上市公司董监高无合计超5万元的交易[53] - 截至报告签署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情形[56] - 收购人及其主要负责人在报告签署日前24个月内无对拟更换董监高补偿计划及类似安排[53] - 收购人及其主要负责人在报告签署日前24个月内无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合同等安排[55]
三钢闽光(002110) - 福建至理律师事务所关于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免于发出要约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30 11:02
股权收购 - 省工控集团无偿划转取得福建冶金80%股权,成三钢闽光间接控股股东[3] - 本次收购前,福建冶金间接拥有三钢闽光1,412,588,568股,占比58.15%[16] - 本次收购前,三钢集团直接持有三钢闽光1,366,328,424股,占比56.25%[17] - 资管计划92号和93号分别持有三钢闽光23,130,000股,各占比0.95%[17] - 本次收购后,收购人间接拥有三钢闽光58.15%股份权益[18] - 本次收购系无偿划转,符合免于发出要约情形[19] 公司信息 - 省工控集团注册资本为800,000万元[9] - 省工控集团成立于2025年5月27日,营业期限至2075年5月26日[9] - 福建省国资委持有省工控集团100%股权,是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1] 时间节点 - 2025年6月26日,福建省国资委同意股权无偿划转至省工控集团[14] - 2025年5月24日,三钢闽光披露间接控股股东重组提示性公告[26] - 2025年6月28日,三钢闽光披露间接控股股东股权无偿划转提示性公告和收购报告书摘要[26] - 自查期间为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5月23日[28] 激励计划 - 2024年2月29日,何天仁被授予限制性股票20万股,授予价格2.55元/股[28] - 2024年11月14日,三钢闽光决定终止激励计划,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250.0011万股[28] - 2024年12月25日,何天仁20万股限制性股票过户至三钢闽光回购专用账户[28] - 2024年12月27日,三钢闽光完成全部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手续[28]
三钢闽光(002110) - 福建至理律师事务所关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30 11:02
收购主体与股权结构 - 省工控集团由福建冶金、福建轻纺、福建机电整合重组而成,注册资本800,000万元,福建省国资委持有100%股权[11][13][18] - 省工控集团通过无偿划转取得福建冶金80%股权,间接控制三钢闽光[3] - 本次收购后省工控集团成三钢闽光间接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仍为三钢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福建省国资委[18] 收购时间与权益 - 2025年5月21日,福建省国资委拟组建省工控集团;6月26日,同意股权无偿划转[21] - 收购人通过无偿划转间接拥有三钢闽光58.15%股份权益,可免于发出要约[21][24] 收购前后股权占比 - 收购前三钢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三钢闽光1412588568股,占比58.15%[24] - 收购前三钢集团持三钢闽光1366328424股,占比56.25%[24] - 收购前三明化工持三钢闽光144股,占比0.000006%[24] - 收购前资管计划92号持三钢闽光23130000股,占比0.95%[24] - 收购前资管计划93号持三钢闽光23130000股,占比0.95%[24] 收购相关承诺与影响 - 收购不涉及资金来源问题,无需支付股权转让价款[29] - 截至签署日,未来12个月无改变三钢闽光主营业务等重大计划[31] - 收购不影响三钢闽光独立性,省工控集团出具保持独立性承诺函[34] - 省工控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41][42][43][44] 股票相关情况 - 自查期间三钢闽光向何天仁回购并注销限制性股票20万股,授予及回购价格均为2.55元/股[51] - 2024年12月27日,三钢闽光完成2023年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手续[51] 合规情况 - 收购人及其相关人员自查期间无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行为,收购过程无重大证券违法行为[54] - 《收购报告书》格式和内容符合规定,收购人具备主体资格,收购合法有效[55][56]
三钢闽光(002110) - 股权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7 11:04
股权变动 - 2025年5月23日公司收到福建冶金拟注入股权通知[2] - 2025年6月27日公司收到股权无偿划转通知[3] - 收购后省工控集团间接拥有公司58.15%股份权益[1][3] 公司信息 - 省工控集团注册资本800,000万元[4] - 省工控集团2025年5月27日成立[4] - 省工控集团由福建省国资委100%持股[5] - 省工控集团通讯方式为0591 - 86311385[5] 其他 - 收购详细内容见《收购报告书摘要》[6] - 公告于2025年6月27日发布[8]
三钢闽光(002110) - 收购报告书摘要
2025-06-27 11:04
收购主体 - 收购人为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5月27日成立,注册资本800,000万元,省国资委100%持股[3][14] 收购情况 - 省国资委将福建冶金80%股权无偿划转至省工控集团,触发要约收购但可免于发出要约[6][12] - 收购尚需办理福建冶金80%股权持有人变更登记手续[5] - 收购人将取得福建冶金80%、福建轻纺100%和福建机电90%股权[16] 收购结果 - 收购后省工控集团间接拥有三钢闽光58.15%股份权益并成为间接控股股东[34][40] 未来计划 - 截至签署日,除本次无偿划转外,未来12个月内无增持或处置三钢闽光股份的具体计划[26]
三钢闽光(002110)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10:34
市场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钢铁需求不足,供给总体大于需求,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公司以市场效益为导向安排生产销售,第三季度单位毛利和销量最低,第四季度行情好转,各产线满负荷生产,毛利和销量最高 [1] - 2025年1 - 5月钢铁市场延续2024年四季度态势,钢铁企业经营有一定利润空间 [1] - 2024年公司铁矿石采购价格同比下降5.61%、焦煤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2.38%、焦炭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4.73%、综合钢材销售价格同比下降9.41%,原燃料价格总体下行,但钢材综合价格降幅更大,导致公司毛利收窄 [2] 产品结构情况 - 公司钢材品种主要有建筑用材、金属制品用材、中厚板材、优质圆钢、H型钢,2025年计划工业材占比58%以上 [2] - 2024年公司自发电比例:三明本部97.6%、泉州闽光58.01%、罗源闽光47.39% [2] 产能与改造情况 - 公司有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三个生产基地,三明基地和罗源闽光清洁运输改造及评估监测已完成公示,泉州闽光预计三季度完成公示 [3] - 三地有组织排放改造及评估监测、无组织排放改造及评估监测现场改造基本完成,评估资料上报进行中,预计2025年底前大部分完成公示 [3] - 产能置换项目除泉州闽光炼钢项目在建,其它已完工投用 [3] 生产相关情况 - 公司废钢加入量通常在810 - 880公斤/吨,执行中结合实际情况在区间内调整,当前工艺条件下废钢比例存在刚性限制 [3] - 通常自产焦炭和球团成本比外购低,但存在阶段性高于外购情况,公司会调整生产和采购策略降低综合成本,公司配有焦化厂,年产量约90万吨,不足部分外购 [4]
三钢闽光(002110)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6-20 11:45
会议安排 - 2025年6月3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7] - 2025年6月4日董事会披露召开通知[7] - 2025年6月20日下午现场会议召开,网络投票9:15 - 15:00[7][8]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共259人,代表股份1412395845股,占比58.1454%[10] - 出席现场3人,代表股份1366992924股,占比56.2762%[10] - 参加网络投票256人,代表股份45402921股,占比1.8691%[10] - 中小投资者258人,代表股份46067421股,占比1.8965%[10] 会议表决 - 表决通过补选程凯群为非独立董事[14] - 同意表决股份1407886730股,占比99.6807%[14]
三钢闽光(002110)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6-20 11:45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259人,代表股份1,412,395,845股,占比58.1454%[4] - 现场会议股东3人,代表股份1,366,992,924股,占比56.2762%[4] - 网络投票股东256人,代表股份45,402,921股,占比1.8691%[4] 中小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中小股东258人,代表股份46,067,421股,占比1.8965%[4] - 现场中小股东2人,代表股份664,500股,占比0.0274%[5] - 网络投票中小股东256人,代表股份45,402,921股,占比1.8691%[5] 董事补选投票情况 - 补选程凯群为非独立董事,同意股份1,407,886,730股,占比99.6807%[7] - 反对股份4,138,115股,占比0.2930%[7] - 弃权股份371,000股,占比0.0263%[7] - 中小投资者同意股份41,558,306股,占比90.2119%[7]
福建上市钢铁国企两年换了三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6-11 12:0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三钢闽光两年内更换三任董事长 从梨立璋到何天仁再到刘梅萱 [2] - 何天仁辞任后仍保留母公司三钢集团董事长职务 并担任新成立的福建工业控股集团副总经理 [2] - 三任董事长均为技术出身 均从基层生产岗位逐步晋升 [6][8][10] 母公司重组情况 - 福建工业控股集团由三家省属国企整合成立 总资产超1500亿元 年营收超1000亿元 [4] - 集团旗下控股5家上市公司 三钢集团作为核心企业贡献显著(三钢闽光2024年营收460亿元) [4] 董事长背景与经营举措 - 梨立璋任职10年 主导棒材生产线技术管理 被评价为改革创新领头雁 [6] - 何天仁推动组织架构改革 合并生产部门为事业部 扩大期货套保规模应对原料波动 [8] - 刘梅萱具有产线优化经验 曾主导机械用钢等高端产品转型 [10] 行业与公司经营困境 - 钢铁行业面临"三高三低"困局 2023年公司亏损6 7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12 8亿元 [8] - 2024年全国钢产量超10亿吨 国内需求降5 4% 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钢价跌幅(8 4%)超过铁矿石(7%) [12] - 政策要求减量发展与绿色转型 传统钢厂面临巨额环保技改投入压力 [12] 转型机遇与近期表现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 建筑用钢占比过高 需向机械/汽车用钢等高端领域转型 [10][12] - 2024年Q1实现净利润7548万元 同比大增171% 出现扭亏迹象 [13]
三钢闽光: 关于提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0:29
公司人事变动 - 原董事何天仁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职务 [1] - 控股股东三钢集团提名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程凯群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提名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及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1] 候选人资质 - 程凯群现任三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 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及硕士学位 [2] - 候选人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任职资格要求 [2][3] - 未持有公司股份 与持股5%以上股东及公司董监高无关联关系 [3] 任职程序与合规性 - 董事候选人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止 [1] - 董事会中兼任高管及职工代表董事人数不超过董事总数二分之一 [2] - 候选人无证券市场禁入记录 未受监管处罚或立案调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