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交科(002061)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交科: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18 13:31
证券代码:002061 证券简称:浙江交科 公告编号:2023-032 浙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浙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于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15:00-17:00在全 景网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 举行,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参 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或者直接进入浙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路演厅 (https://ir.p5w.net/c/002061.shtml)参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 - 1 - 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吴伟先生,公司总经理申屠德进先生, 公司独立董事赵敏女士,公司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赵军伟先生,具体以当天 实际参会人员为准。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提前 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投资者可于2022年4月 25日(星期二)前访问https://ir.p5 ...
浙江交科:2022年第四季度建筑业经营情况简报
2023-01-19 08:24
项目中标签约情况 - 2022年第四季度新中标且签约项目184个,金额52.38亿元[1] - 2022年第四季度新中标未签约项目30个,金额186.24亿元[1] - 2022年累计新中标且签约项目592个,金额327.14亿元[1] - 2022年累计新中标未签约项目32个,金额208.95亿元[1] 项目完工情况 -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S4合同段完成施工92.49%,合同金额583,653万元[2] - 杭金衢改扩建二期土建第05标完成施工100%,合同金额240,875万元[2] - 临金高速公路临安至建德段工程第TJO1标段完成100%,合同金额279,841万元[3] - G60沪昆高速公路金华互通至浙赣界段改扩建工程第04标完成86.7%,合同金额288,482.19万元[3] - 高速武陟至济源段完成施工22.25%,合同金额277,500万元[4] - 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完成施工14.23%,合同金额225,058.61万元[4] - 江南大道(一期)工程完成施工85.32%,合同金额282,520万元[4][5] - 苏台高速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TJ03标段完成7.5%,合同金额278,862.34万元[4] - 苏台高速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TJ02标段完成18.42%,合同金额261,829.15万元[4] - 351国道兰溪马涧至建德大慈岩段完成施工5.26%,合同金额234,841.22万元[4] 项目投资情况 - 郑州至南阳高速郑州至许昌段ZXTJ - 3标工可估算112.0亿元,投资35亿元,公司出资3.395亿元,占比15.16%[6] - 沪昆国家高速公路安顺至盘州(黔滇界)段扩容工程及配套PPP项目总投资373.1129亿元,公司出资1939万元,占股0.3%[7] - 甬舟高速公路复线金塘至大沙段工程PPP项目总投资107.54亿元,公司出资1,722万元,承接陆域段[7][8] 其他项目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历年累计已签约未完工项目406个,金额961.89亿元[1] - 截至报告期末在建项目合同总额1712.20亿元,累计已确认收入750.31亿元[1] - 浙江杭绍甬高速施工合同下浮9.37%后为16,991,885,220元(含3%暂列金额)[5]
浙江交科(002061) - 2022年12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16 04:20
行业环境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到目标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1] - 2021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我国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2022年经济工作倾向“稳增长”,多省市将其列入主要任务前列,“扩大有效投资”为重中之重 [1] - 浙江省“十三五”综合交通投资达1.36万亿元,“十四五”将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2022年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超3400亿元 [1] 经营情况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9.03%,原因包括优化策划、协同、管控、考核,以及出售化工子公司股权收益和子公司征迁补偿收益 [1][2] 订单情况 - 2022年1 - 9月末,累计新中标且签约项目金额182.50亿元,新中标未签约项目金额115.15亿元,项目涉及公路、市政等领域 [2] - 截至三季度末,在建项目合同总额1631.05亿元,累计已确认收入781.06亿元,剩余未完工金额849.99亿元 [2] 竞争优势 - 作为浙江省内行业龙头,有先发优势和资源调配能力,业务遍布省内11个地市 [2] - 省外市场开拓持续发力,通过设立区域公司属地化发展,业务体量和占比逐年提升 [2] - 拥有公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公路设计甲级资质,以及市政等门类丰富的专业施工资质 [2] - 承担众多干线公路施工,积累丰富经验,形成高效管理模式和成本控制能力,承建项目获近百项国家及省级品质工程奖项 [2] 未来规划 - “十四五”期间,力争进入全国建筑业第一方阵,打造五个交工,巩固省内龙头地位,提升新业态和“三外”市场比重,完善业务布局 [2] - 保持公路核心主业地位,依托规模速度优势,延伸拓展产业链,谋求多业务规模发展,探索新基建,拓展新业务 [2] 建筑工业化基地 - 通过独立投资、股权合作等模式,与各级平台公司成立18家建筑工业化合资公司,形成“省内全覆盖、省外有重点、海外有突破”格局 [2] - 涉及预制构件等业务,与施工主业协同发展,战略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2] - 2021年,绍兴基地获评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富阳基地获评“杭州市高成长性企业” [2][3] 薪酬激励 - 围绕“市场”“现场”“管理”考核体系,甄别关键岗位,完善绩效考核,优化岗位设置,建立“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机制 [3] - 浙江交工资产重组上市时有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后续将根据情况研究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措施 [3]
浙江交科(002061) - 2014年0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8:02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为浙商证券、招商证券,人员有龚超、马太 [2] - 活动时间为2014年9月23日10:00 - 11:30 [2] - 活动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雷逢辰、邹宏、张琴 [2] 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 DMF用于PU浆料生产,产能16万吨/年 [2] - DMAC用于氨纶生产,产能4万吨/年 [2] - 甲醇钠产能1万吨/年 [3] - 混甲胺产能16万吨/年 [3] - 邻甲基酚醛环氧树脂1500吨/年 [3] - DMF、DMAC主要原材料为煤、甲醇、醋酸等,外部采购,原材料价格影响盈利 [3] 顺酐及衍生物一体化项目情况 - 主要产品为年产8万吨顺酐(MA)、3.16万吨1,4-丁二醇(BDO)、3万吨γ-丁内酯(GBL)及0.56万吨四氢呋喃(THF) [3] - 装置4月正式生产,6月BDO因市场价格走低停产检修,8月顺酐满负荷生产 [3] 公司搬迁情况 - 涉及搬迁土地685亩,因城市规划搬迁,搬迁后发展空间拓宽 [3] - 遵循“先建后搬”原则,正与政府协商搬迁补偿事项 [3] 顺酐产品扩产可能性 - 目前顺酐产品产生毛利,若蒸汽合理利用、毛利上升,不排除扩产可能 [3]
浙江交科(002061) - 2015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2:24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投资者接待日活动 [2] - 参与人员为胡海平,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星明、毛正余、雷逢辰、邹宏、何慧慧 [2] - 活动时间为2015年04月23日13:30 - 17: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公司产品情况 - DMF用于PU浆料生产,现有产能16万吨/年 [2] - DMAC用于氨纶生产,现有产能4万吨/年 [2] - 甲醇钠产能1万吨/年 [2] - 公司在有机胺产品的技术、品牌、区域、管理等方面有竞争优势,拥有市场先入优势 [3] 公司搬迁情况 - 2011年与江山政府就整体搬迁部分事宜达成共识,积极推进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搬迁涉及多方面,协调难度和进展不确定性大 [3] 公司资本运作计划 - 资本市场发展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公司工作重点是立足主业和自身,做好现有装置生产经营工作 [3]
浙江交科(002061) - 2015年12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0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为申万宏源证券公司,人员为李辉 [1] - 活动时间为2015年12月22日15:00 - 17:00 [1] - 活动地点在浙铁江宁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雷逢辰、邹宏 [1] 公司重组相关 - 公司正在进行重组,将浙铁大风注入上市公司,强化公司在化工行业发展,增强盈利能力 [1][3] - 公司是浙铁集团国有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平台之一 [3] 浙铁大风情况 亏损原因 - 2015年7月正式投产,生产装置处于磨合调优阶段,未达满负荷稳定状态,单位生产成本高 [3] - 联合装置工程建设贷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 [3] 销售情况 - 随着生产负荷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基本通过客户试用,销售情况逐步好转 [3] - 国内聚碳酸酯市场被进口产品和跨国公司垄断,下游客户变更供应商认证试用过程复杂,市场进入有压力 [3][4] 浙铁江宁公司情况 - 受石油价格影响,顺酐市场价格低迷,原料与产品价差小,导致亏损 [4] - 公司积极组织降本增效,研究对闲置BDO等相关资产技改攻关,控制降低亏损面 [4] 上市公司本部情况 - 近期无扩产计划,今年盈利情况较稳定 [4] - 2014年经营业绩为负,预测2015年仍为负,股票将在2015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冠以“ST” [4] 公司搬迁情况 - 积极推进搬迁工作,但涉及多因素,工作复杂协调难度大,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4] - 难以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搬迁,拟延后完成时间节点,已取得相关方理解支持,同意就地整治提升尽早完成搬迁 [4][5]
浙江交科(002061) - 2016年7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0:0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为东兴证券廖鹏飞 [1] - 时间为2016年7月14日9:30 - 11:00 [1] - 地点为江山化工接待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余惠民、邹宏、林楠芳 [1] 公司发展战略 - 2016年致力于生产经营稳步增长,开展降本增效,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DMF、DMAC行业领先地位,提升顺酐业务盈利能力 [1][3] - 推进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资金募集及募投项目实施,争取早日实现PC多元化开发改造及新工艺应用开发 [3] - 控股股东浙铁集团100%股权由浙江省国资委变更为浙江交通集团持有,公司将抓住国企改革机遇,做大做强主业 [3] 江化本级经营情况 - 依靠市场先入、区位靠近等优势,主导DMF、DMAC满负荷生产运行,产品销售良好,2016年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3] G20峰会影响 - 出于安全、环保考虑,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或面临严格要求 [3] - 6、7月本为传统淡季,但下游企业提前备货,开工率高,淡旺季特征不明显 [3] 浙铁大风情况 - 重组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浙铁大风聚碳酸酯产品多元化开发改造、新工艺与应用开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浙铁大风已用自有资金先期投入PC新工艺改造,争取优化产品性能、提高毛利率,生产经营相对稳定,控制技改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4] 浙铁江宁情况 - 顺酐产品价格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匹配,已产生毛利,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副产物利用有进展,经营状况好转 [4] - 针对资产负债率高、利息费用高的财务风险,公司将合理运用融资工具和渠道控制资金成本、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4]
浙江交科(002061) - 2016年1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3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16年1月5日15:00 - 17:00,地点在浙铁江宁公司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方正证券、宏道投资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星明、雷逢辰、邹宏 [1] 浙铁大风情况 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能为10万吨/年,采用非光气法生产工艺 [3] 亏损原因 - 2015年7月投产后处于磨合使用期,未实现连续、稳定、满负荷运行,生产成本及产品品质不稳定,且财务、销售、管理费用增加 [3] 发展态势 - 2015年10月以来生产装置逐步稳定,开工负荷、产量、正牌产品比例提升,产品被市场接受,盈利情况改善 [3] PC行业情况 市场需求 - 国内PC需求量约170万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9%,国产化率低,产量占表观消费量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主要依赖进口 [4] 盈利水平 - 2015年国内PC行业平均毛利在1500 - 3500元/吨,前10个月行业平均毛利水平约为2,638.48元/吨,高端PC毛利空间更高 [4][5] 消费情况 - 国内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从2005年的62.3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162万吨,2013年国内产量占表观消费量比重仅为27.78%,中东部和华南地区消费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0%左右 [4][5] 浙铁大风优势 技术工艺 - 非光气法生产工艺环保、高效,打破国外垄断,提高装置安全性,降低操作风险,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热能利用率高,综合能耗低,生产过程无废水 [3][5] 产品质量 - 生产工艺先进,可在不加着色剂情况下获得高透光率(>89%)产品,原料转化率高,原子经济性高 [5] 规模与地理 - 一期10万吨产能位于国内前列,具有规模优势;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化工区,辐射江浙沪、广东、福建地区,具有地理优势 [5] 重组配套募集资金情况 资金用途 - 除支付交易对价及发行相关费用外,用于浙铁大风两项技术改进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6] 项目意义 - 两项技术改进项目可提高产品等级,提升盈利空间,实现工艺技术优化与国产化;补充流动资金可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重组项目整合绩效 [6] 控股股东情况 集团概况 - 控股股东浙铁集团为浙江省排名前三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有13个二级子公司,业务涉及六大产业,江山化工是其化工板块重点企业及唯一上市公司平台 [7] 财务数据 - 截至2015年11月30日,总资产767.77亿元,净资产361.87亿元,2015年11月底实现营业收入144.22亿元,净利润10.93亿元 [7] 对浙铁大风支持 - 2015年11月对浙铁大风增资3.5亿元,并承诺2016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4.5亿元 [7] 战略目标 - 提出2017年竞争类资产证券化率超过75%的战略目标,未来将推动其它优势资产证券化及深化混合所有制工作 [7] 外部标的 - 本次重组暂未包括外部标的,但公司会在合适时机开拓多渠道发展 [7][8]
浙江交科(002061) - 2016年3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21
浙铁大风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能10万吨/年,生产装置为国产首套大型聚碳酸酯生产装置,2015年7月投产,10月以来逐步稳定,盈利改善 [2][3] - 国内PC需求量约1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2.69%,国产化率低,产量占表观消费量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产能主要集中于4家跨国公司,浙铁大风打破依赖进口和外国技术局面 [3] - 2015年国内PC行业平均毛利1500 - 3500元/吨,前10个月平均毛利约2638.48元/吨,高端PC毛利空间更高,行业盈利空间稳定 [3] - 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提高装置安全性、降低操作风险,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热能利用率高、综合能耗低,不产生废水,环保优势明显 [3]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稳定,本级主要装置基本满负荷运行,安全、三废、产品质量稳定,节能降耗显著,浙铁江宁顺酐装置长周期满负荷运行,提产改造卓有成效 [4] - 2015年公司产品DMF、甲醇钠产量创历史最高,主导产品基本满产满销,全年累计营业收入24.80亿元,同比增加4.26%,本级净利润6522.53万元,创近年来新高,浙铁江宁仍亏损 [4] - 2016年公司面临压力和挑战,将围绕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开展工作,寻求创新突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 公司重组情况 - 本次重组包括向大股东浙铁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浙铁大风100%股权,股份支付比例85%,现金支付比例15%,发行价格8.04元/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底价8.04元/股 [4] - 募集配套资金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施为前提,若未实施或融资金额低于预期,公司将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并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投资 [4][5]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正积极考虑员工持股,不排除适当时机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5] - 2015年公司曾制订浙铁江宁资产分割方案拟转让相关资产,后因涉及因素多、难以达成一致,于7月15日终止筹划,目前无继续该项工作计划 [5][6] - 公司自2011年与江山政府就整体搬迁达成共识,因工作复杂、协调难度大,难以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拟延后完成时间,已取得相关方理解支持,政府同意“就地整治提升”尽快搬迁 [6]
浙江交科(002061) - 2016年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1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为华创证券刘和勇,时间为2016年1月11日14:00 -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雷逢辰、邹宏、何慧慧 [1] 聚碳酸酯行业市场情况 - 国内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从2005年的62.3万吨增至2013年的162万吨,但2013年产量占表观消费量比重仅27.78%,进口替代需求大 [1][3] - 2015年国内聚碳酸酯行业平均毛利1500 - 3500元/吨,前10个月平均毛利约2638.48元/吨,高端产品毛利空间更高 [3] - 聚碳酸酯在中东部和华南地区消费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约90% [4] 浙铁大风优势 - 10万吨/年非光气法聚碳酸酯联合装置投产后,成为国内首家能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本土企业,可补充国内产能 [3] - 生产工艺不使用剧毒光气,提高装置安全性、降低操作风险,用二氧化碳作起始原料可减排,蒸汽梯级利用使热能利用率高、综合能耗低且不产生废水,环保优势明显 [3] - 一期10万吨产能位于国内前列,规模优势大 [3] - 生产工艺先进,能获高透光率(>89%)产品,酯交换法反应精馏工艺提高原料转化率,有苯酚、甲醇循环工艺,原子经济性高 [3] -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化工区,处于聚碳酸酯核心区域,辐射江浙沪、广东、福建地区重点客户,地理优势好 [4] 公司摆脱亏损措施 - 做好现有装置生产经营,强抓降本增效,提高副产品蒸汽综合利用率 [4] - 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浙铁大风改善经营业绩 [4] - 探寻其他外延式发展可行性,开拓多渠道发展道路 [4] 控股股东情况及支持 - 控股股东浙铁集团为浙江省排名前三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有13个二级子公司,业务涉及六大产业,化工产业是重要发展方向,江山化工是其化工板块三大重点企业之一和唯一上市公司平台 [4] - 截至2015年11月30日,浙铁集团总资产767.77亿元,净资产361.87亿元,2015年11月底营业收入144.22亿元,净利润10.93亿元 [5] - 浙铁大风为浙铁集团全资子公司,总投资约18亿元,2015年11月浙铁集团对其增资3.5亿元,并承诺2016 - 2020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合计不低于4.5亿元 [5] - 浙铁集团在国企改革环境下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