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光国微(002049)
icon
搜索文档
紫光国微(002049) - 2023年8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8-28 11:42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35亿元,同比增长28.56% [3] - 归母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增长16.22%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11.49亿元,同比增长214.73%,达到2022年全年的67% [4] - 资产负债率36.36%,与去年基本持平 [4] 业务板块表现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营收21.64亿元,同比增长10.79% [3] - 毛利率77.5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4] - 产品平台化、系列化,现有7个系列600多个品种 [5]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81.99% [3] - 毛利率49.32%,同比增加7.7个百分点 [4] -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收入占比提升 [4] 晶体业务 - 营收占比下降至2.42% [4] - 受需求疲软影响,收入下滑明显,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 [4] 行业与竞争 - 特种集成电路行业资质壁垒减弱,但无形壁垒提高 [5] - 公司凭借30年深耕积累、产品齐全性和技术服务能力保持竞争优势 [5]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面临供需变化,下半年毛利率预期稳定或略降 [6] 未来展望 - 特种行业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当前为节奏调整期 [5] - 公司持续投入新技术、新领域及平台化建设 [6]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海外市场以SIM卡为主,银行卡占比逐步提升 [6] - 公司保持备货机制应对未来需求爆发 [8] 运营与管理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主要因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人员数量和薪酬增加 [4] - 股权激励为今年重要任务,目前有序推进中 [8] - 合同负债较高因智能安全芯片业务签订长期协议锁定订单 [9]
紫光国微(00204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3 16: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34亿,同比增长28.56%[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2亿,同比增长16.22%[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9亿,同比增长214.73%[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4元,同比增长16.36%[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50%[1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373.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5%[115] - 研发费用达到67.3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75.6%[115] - 净利润为139.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7%[115] - 每股收益为1.6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11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0.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4%[1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373.2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6.8%[117]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和半导体功率器件[20] - 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涵盖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等多个品种,提供ASIC/SOC设计开发服务[21] - 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包括SIM卡芯片、金融IC卡芯片等,广泛应用于通信、金融、工业等领域[21] - 公司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车用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21] - 公司半导体功率器件产品包括高压超结产品、IGBT模块和SiC产品,应用于光伏市场和大功率特种工业电源市场[21] 研发和技术 - 公司具有研发能力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新增知识产权授权107项[24] - 公司在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具有广泛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25] - 公司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研发人员占比保持在50%以上[25] 资金运作 - 公司2021年6月向社会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50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50,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48,787.66万元[37] - 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8,656.96万元,其中用于募投项目建设的资金为2,026.4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的资金为76,630.56万元[37] - 公司募集资金余额合计为73,254.23万元,其中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为28,254.23万元,募集资金理财余额为45,000.00万元[37] 公司治理 - 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理念,深耕芯片产业20余载,合法合规经营,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促进经营效果[59] -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积累和保护知识产权,强调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主导作用[59] - 公司始终坚持以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为基石,遵守环境安全法规,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59] - 公司保障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能有合理的回报,为员工提供专业的技术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59] - 公司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推进教育培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59]
紫光国微(002049) - 2023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01 12:14
业务与研发 - 公司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各业务板块持续升级迭代,布局新产品方向如特种集成电路模拟产品系列、视频处理芯片等 [2] - 2022年境外营收6.37亿元,占总营收8.95% [2] - 研发人员1,123名,占比50.20% [6] - FPGA芯片可用于AI领域,公司和子公司紫光同创均有相关产品 [3][9] - 为C919提供机载总线交换芯片,当前规模较小 [5] 财务与运营 - 2023年一季度存货账面价值较年初增长25.7%,主要因集成电路业务备货及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增长 [7][8] - 一季度人工成本增长源于人数及人均薪资增加 [7] - 合同负债增长主要来自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海外预付款 [5][9] - 截至2023年4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51.41万股,占总股本0.06% [8] 子公司与关联关系 - 持有紫光同创29.20%股份,双方FPGA产品应用领域不同,无竞争关系 [2][5][9] - 与紫光展锐无同业竞争,产品类型及下游应用不同 [7] - 目前无收购紫光同创或立联信注入的计划 [9] 市场与股价 - 行业需求阶段性放缓,但长期增长趋势未变 [2] - 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通过回购(拟用于股权激励)传递信心 [3][6][8][9] - 截至2023年5月19日股东总数209,576户 [4] 产品与技术 - 特种存储芯片为主要产品,基本不涉及通用存储芯片 [3] - 车规级安全芯片已小批量应用,车载控制芯片处于测试阶段 [4] - 特种SOPC已推出第三代、第四代产品 [5]
紫光国微(002049) - 关于参加河北辖区上市公司2023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05-25 09:04
活动信息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1]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微信公众号或APP参与 [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5月30日15:00-17:00 [1] 参与方 - 由河北证监局、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1] -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将在线参与 [1] 交流内容 - 将就公司2022年度业绩与投资者沟通 [1] - 将讨论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1] - 涉及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 [1]
紫光国微(00204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4 16:00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41亿元,同比增长14.8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4亿元,同比增长10.03%[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5.41亿元,同比增长14.9%[1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84亿元,同比增长9.9%[2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同比增长190.3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8.34%[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17亿元,相比上期的11.12亿元有所增加[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35亿元,相比上期的13.12亿元有所增加[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而上期为-2.00亿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0亿元,而上期仅为0.0029亿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60亿元,相比上期的1.54亿元有所增加[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而上期为-1.54亿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4亿元,相比上期的3.07亿元有所减少[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2亿元,相比上期的1.16亿元有所增加[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2亿元,而上期为1.91亿元[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73亿元,而上期为-1.64亿元[21]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164.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0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3,993,815,243.27元,年初为4,092,173,560.99元[16] - 应收票据为2,048,961,759.92元,年初为2,296,809,601.47元[16] - 应收账款为3,749,822,453.43元,年初为3,105,706,684.84元[16] - 存货为2,781,724,117.08元,年初为2,213,238,094.35元[16] - 流动资产合计为13,301,553,376.51元,年初为12,254,438,934.17元[1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187,704,446.07元,年初为3,074,315,191.65元[16] - 资产总计为16,489,257,822.58元,年初为15,328,754,125.82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40.62亿元,同比增长16.8%[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0.74亿元,同比下降0.8%[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为61.36亿元,同比增长10.5%[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3.53亿元,同比增长5.9%[19] 研发和投资 - 研发费用为3.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03%[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09亿元,同比增长69.1%[19] - 投资收益为4519.1万元,同比增长62.8%[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2亿元,较期初增加2亿元[7] - 合同负债账面价值为12.15亿元,较期初增长51.38%[7] 筹资和回购 - 公司完成1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开发行[14] - 公司拟使用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30.00元/股[1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099.08万元[5] 项目变更和募集资金 - 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15]
紫光国微(00204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2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变更 - 2022年公司注册地址由“河北省玉田县无终西街3129号”变更为“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玉月路1008号”[15] - 2010年6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4月控股股东变更为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7月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间接控股股东,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18]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2005年公司上市时主营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开发、生产和销售,2011年进入LED产业领域,2012年将主营业务拓展至集成电路领域[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71.1990516564亿元,较2021年增长33.28%[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189128893亿元,较2021年增长34.71%[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6192018921亿元,较2021年增长37.09%[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650066566亿元,较2021年增长44.78%[2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0978元/股,较2021年增长34.70%[21]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为3.0904元/股,较2021年增长34.38%[21] - 2022年末总资产153.2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7.0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3.96%[2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06%,较2021年末下降0.88pct[2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41亿元、15.64亿元、20.31亿元、21.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31亿元、6.67亿元、8.43亿元、5.91亿元[2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6.4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70亿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19.16万元等,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0亿元[27][28] - 2022年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71.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71%[4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8%;归母净资产97.03亿元,较年初增长33.96%[4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0亿元,同比增长33.28%;净利润26.32亿元,同比增长34.71%[58]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53.29亿元,同比增长32.23%;所有者权益97.03亿元,同比增长33.96%[58] - 特种集成电路营收47.25亿元,同比增长40.42%;智能安全芯片营收20.80亿元,同比增长24.99%[59] - 境内营收64.83亿元,占比91.05%,同比增长29.46%;境外营收6.37亿元,占比8.95%,同比增长90.35%[59] - 集成电路销售量27.54亿颗,同比下降9.88%;生产量30.64亿颗,同比增长4.08%;库存量7.35亿颗,同比增长72.62%[63] - 电子元器件销售量4.77亿只,同比下降27.54%;生产量4.97亿只,同比下降27.08%;库存量7684.93万只,同比增长35.85%[63] - 集成电路材料及加工费用21.28亿元,占比90.74%,同比增长23.32%[67] - 电子元器件人工费用4229.13万元,占比20.24%,同比下降8.32%[67] - 2022年销售费用2.72亿元,同比增11.56%;管理费用2.39亿元,同比增7.66%;财务费用 - 354.28万元,同比降118.30%;研发费用12.11亿元,同比增91.52%[7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123人,同比增15.30%,占比50.20%,较2021年提升3.06pct[7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2.49亿元,同比增44.32%,占营业收入比例17.55%,较2021年提升1.34pct[7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27亿元,同比增44.7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8.33亿元,同比降113.0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05亿元,同比降111.26%[81] - 投资收益8112.49万元,占利润总额2.8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1008万元,占比 - 0.35%;资产减值 - 5699.36万元,占比 - 1.98%等[86] - 2022年末存货22.13亿元,占总资产14.44%,较年初提升3.89pct,因业务规模增长和战略备货增加[88] - 2022年末合同资产3070.03万元,占总资产0.20%,年初为0[88] - 固定资产为384,001,731.72元,占比2.51%,较上期增加0.40pct[89] - 合同负债为802,625,003.65元,占比5.24%,较上期增加1.18pct[89] - 长期借款为439,000,000.00元,占比2.86%,较上期增加2.07pct,主要系新增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888,350.68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384,000,000.00元[91] - 受限资产合计992,146,793.18元,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9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4,739,224.9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21%[93] - 重大非股权投资本报告期投入金额合计120,721,085.32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227,263,723.18元[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产品涵盖几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可提供相关设计开发服务及解决方案[36]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包括智能卡和智能终端安全芯片等,可为多领域客户提供创新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38]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产品覆盖所有品类,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39] - 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聚焦MOSFET产品,覆盖12V - 1700V全电压段,积极推动其他产品开发上量,形成系列成熟产品应用方案[40] - 集成电路业务营收68.04亿元,占比95.57%;电子元器件业务营收2.87亿元,占比4.04%[58] 公司研发情况 - 全年研发投入1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2%,占营业收入比例17.55%[42] - 全年共授权各类专利107项,较上年度增长35.4%[42] - 2022年新增知识产权授权107项[52] 公司荣誉与地位 - 年终市值位列全球半导体行业50强的第37位[45] - 公司入选福布斯“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100强”[42] - 公司旗下唐山国芯晶源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5] - 公司旗下紫光青藤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5] 公司项目进展 - 2022年晶体业务“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年产1.92亿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建设顺利[50] - 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的Multiepi SJ平台完成Gen3产品系列化,DeepTrench SJ平台实现12吋稳定量产[51] - 年产1.92亿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进度为98.00%[96] - 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高档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进度为100.00%[96] - 5G通信高速光模块用高基频石英晶体振荡器产业化项目进度为98.00%[9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50,000万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净额148,787.66万元[1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9,602.76万元,其中募投项目建设使用25,815.10万元,补充资金使用43,787.66万元[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81,585.53万元,含利息收入和现金管理收益2,400.63万元[101][104] - 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60,000万元,累计投入12,679.92万元,投资进度21.13%[103] - 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45,000万元,累计投入13,135.18万元,投资进度29.19%[103]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45,000万元,累计投入43,787.66万元,投资进度100.00%[103] - 2021年9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652.04万元[103] - 2021年6月同芯微电子使用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6月已全部归还[103] - 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因市场需求偏差,未来经济效益预期不确定[103] - 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因技术、成本、竞争及行业下行等因素,产业化条件不成熟[103] - 公司将部分原募集资金变更投向三个募投项目,剩余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5] 子公司相关情况 -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109] - 2022年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80%[111] - 公司丧失对北京紫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变更为联营企业,无重大影响[110]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2%,达5735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31.4%[112] - 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有望取得16.5%增长[112] - 特种集成电路产业处于高景气周期,有长期增长潜力[113] - 国产安全芯片在智能卡芯片领域逐渐具备国际竞争力,在SIM卡、银行卡芯片市场份额增长[114] - 高端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在5G、汽车等领域需求旺盛,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有望提升[116]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做到七个“更好协同”,并做好聚焦主业、产品技术突破等五方面工作[11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7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下设三个专门委员会[128]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29] 公司股东与投资者活动 - 2022年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由董事会召集,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27] - 2022年1月6日国盛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公司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4月20日嘉实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1年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4月21日兴证全球等机构电话沟通2021年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5月11日投资者参与公司2021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124] - 2022年8月23日南方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2年半年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10月28日安信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2年三季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95%,召开日期为2022年06月28日[14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76%,召开日期为2022年08月15日[14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19%,召开日期为2022年11月23日[141] 公司人员变动 - 公司原监事郑铂于2022年11月23日因个人工作变动辞去监事职务[143][144][146] - 陈斌生于2022年11月23日经股东大会选举成为公司监事[146] 公司人员任职与报酬 - 陈斌生2022年11月起任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管理部高级投资经理、副总监等职[150] - 沈立峰1998年7月加入公司,2016年5月起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1] - 乔志城2016年4月起任公司副总裁,曾在涌金集团、株洲千金药业等公司任职[152] - 杜林虎2010年10月起任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曾在同方股份投资发展部工作[152] - 杨秋平2010年10月起任公司财务总监,曾在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任职[153] - 苏琳琳2020年5月起任公司副总裁,曾在紫光同芯微电子、北京紫光存储科技等公司任职[153] - 范新2020年4月08日起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津贴[154] - 吴胜武2019年9月01日起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津贴[154] - 马道杰2018年12月11日起任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不领取报酬津贴[156] - 马道杰2018年8月06日起任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
紫光国微: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2023-03-29 13:42
| 证券代码:002049 | 证券简称:紫光国微 公告编号:2023-027 | | --- | --- | | 债券代码:127038 | 债券简称:国微转债 |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3 月 30 日披 露了《2022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情 况,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7 日(星期五)15:00—17:00,在全景网提供的网上平 台举行 2022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 举行,投资者可登录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参与本 次年度业绩说明会。 出席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马道杰先生、独立董 事黄文玉先生、副总裁乔志城先生、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杜林虎先生、财务总监 杨秋平女士、保荐代表人王金龙先生。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 202 ...
紫光国微(002049) - 2015年3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01
公司业务介绍 - 向投资人介绍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2]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2014 年扣非后净利情况未提及,与中兴科技等合作开展产品开发,预计今年有产品完成开发,未来成长空间大 [2][3] - 团队约 100 人,收购北京晶智意达,在北京、美国硅谷设子公司,上海设分公司 [3] - 特种可编程器件与通信领域用可编程系统芯片主要区别在于用途和客户需求不同,前者重供应和安全可靠,后者重性价比,特种可编程器件已规模销售,通信领域用芯片在研发 [3] - 业务发展环境是对自主可控重视和国产化硬性要求,装备定型有国产化指标,国家对国防投入加强,装备信息化控制系统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3] 智能卡业务 - 去年出货量 10 亿多只,多数为 SIM 卡,今年金融支付类银行卡、健康卡和 UKEY 产品可能批量出货,优先保证金融支付类芯片生产,SIM 卡量可能增长不多,高端产品比重和毛利率会提高 [3] 金融 IC 卡业务 - 去年主要进行应用试点,在招行和平安银行小范围发放,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估,完成后可能大量发放,与国有大型银行积极沟通 [3] - 完成新产品 THD88 开发,性能完善、成本低,获银联安全资质证书,正在国外进行安全认证测试,国产化工作将逐步加速 [3] NFC 芯片业务 - 有技术和产品积累,重点技术方案是 SWP - SIM 方案和全卡方案,双界面产品小批量出货,市场未形成主流技术方案,产品已开发完成,正在运营商处测试 [3] 居民健康卡业务 - 文档未提及具体发展情况 [3]
紫光国微(002049) - 2020年9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7:0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0年上半年实现14.64亿收入,扣除合并范围影响同比增长24.14%,归母净利润超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 [1]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 - 主要集中在电信、金融支付、身份识别安全芯片领域 [1] - SIM卡出货量占比最大,高端SIM卡海外出货量高速增长,优化产品结构和布局 [1] - 银行卡取得国际SOGIS CC EAL6+认证,将进军海外市场 [1] - 第二代身份证芯片销量稳定增长,贡献较高毛利 [1] - 重点布局新型高端安全芯片和车载安全控制器芯片 [1] 超级SIM卡业务 - 依托核心芯片技术优势,结合传统SIM卡和大容量存储功能 [2] - 使用全球首款40nm的THD89芯片,有32G、64G和128G三个主流型号 [2] - 2019年底在广东联通首销,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销售 [2] - THD89系列获AEC - Q100车规认证,支持汽车电子领域布局 [2] 晶体业务 - 70%是海外客户,出口受疫情影响 [2] - 受益于5G商用基站布网等因素,上半年收入增长超20% [2] 公司业绩预计 - 2020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 [2]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 - 主流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品牌效应凸显,形成高效良性循环 [2] - 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2]
紫光国微(00204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68%[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6%[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87%[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03%[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至49.36亿元(本期),对比37.90亿元(上期)[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57亿元增长40.1%[19] - 公司净利润达到20.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84亿元增长37.4%[19] - 营业利润达2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41] - 基本每股收益为2.4021元,较上年同期的1.7155元增长40.0%[19] - 基本每股收益2.4021元,同比增长40.0%[41]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30.26%[2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0.41亿元,同比增长40.03%[25][28] - 营业收入从37.90亿元增至49.36亿元,同比增长30.2%[40] - 公司净利润为20.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84亿元增长37.4%[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35%[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2.3%至7.57亿元(本期),对比3.74亿元(上期)[18] - 研发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57亿元,同比增长102.35%[30] - 研发费用从3.74亿元大幅增至7.57亿元,增幅102.5%[4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76亿元增长79.2%[21] - 支付的各项税费5.95亿元,同比增长69.9%[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0.6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5.14亿元增长36.0%[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0.60亿元,同比增长36.0%[43] - 资产减值损失5624万元,同比扩大443.1%[4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3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39亿元增长237.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237.34%[25][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44亿元,较上年同期3.39亿元增长237.3%[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6.89亿元增长62.5%[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3.70亿元,同比增长62.5%[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40亿元改善39.5%[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6亿元,同比改善39.5%[4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7400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037万元增长83.3%[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6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2.27亿元增长73.5%[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8.65亿元,较期初29.68亿元增长30.2%[43] 资产和负债关键项目变化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37.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7.90%[6] - 存货账面价值20.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0.13%[6] - 货币资金为40.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1.63亿元增长28.5%[15] - 应收账款为37.4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3.72亿元增长57.8%[15] - 存货为20.8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23亿元增长70.1%[15] - 应收票据为11.2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6.85亿元下降33.5%[15] - 预付款项为5.2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74亿元增长40.4%[15] - 其他应收款为0.8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07亿元增长1070%[15] - 长期股权投资为4.6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47亿元增长35.0%[37]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报告期末达37.45亿元,较期初增长57.90%[28] - 存货账面价值报告期末为20.81亿元,较期初增长70.13%[28] - 货币资金为40.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1.63亿元增长28.5%[37] - 应收账款为37.4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3.72亿元增长57.8%[37] - 存货为20.8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23亿元增长70.1%[37] - 应收票据为11.2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6.85亿元下降33.5%[37] - 预付款项为5.2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74亿元增长40.4%[37] - 其他应收款为0.8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07亿元增长1070.2%[37] - 总资产142.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3.28%[3] - 总资产同比增长23.3%至142.91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115.92亿元(上年同期)[16][17] - 总资产报告期末达142.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28%[25][28] - 公司总资产从115.92亿元增长至142.91亿元,增幅23.3%[38][39]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21.0%至11.05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9.14亿元(上年同期)[16]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377.3%至4.40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0.92亿元(上年同期)[1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3.1%至5.80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4.71亿元(上年同期)[16] - 开发支出同比下降66.0%至1.39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4.09亿元(上年同期)[16]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83.8%至0.18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1.11亿元(上年同期)[16] - 长期借款报告期末为4.40亿元,较期初增长377.25%[29] - 应付账款从9.14亿元增至11.05亿元,增长20.9%[38] - 长期借款从0.92亿元增至4.40亿元,增幅377.2%[38] - 开发支出从4.09亿元降至1.39亿元,减少66.0%[38] - 在建工程从1.11亿元降至0.18亿元,减少83.8%[38] - 合同负债从4.71亿元增至5.80亿元,增长23.1%[38] 所有者权益和收益率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1.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5.86%[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25.8%至91.16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末),对比72.43亿元(上年同期)[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2.43亿元增至91.16亿元,增长25.8%[3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为9.70%,同比上升0.69个百分点[25] 股东持股情况 - 第一大股东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6.00%,持股数量2.21亿股[10] - 紫光集团破产处置账户持股比例为3.75%,持股数量3188万股[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3%,持股数量2831万股[10] - 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基金持股比例为1.40%,持股数量1189万股[10] - 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6.00%,持股数量220,901,326股[32] -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持股3.75%,持股数量31,879,957股[3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3%,持股数量28,305,540股[32] 其他重要收益和损失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7.1%至1.15亿元(本期),对比0.84亿元(上期)[18] - 政府补助相关的非经常性损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655.78万元[26] - 投资收益从0.84亿元增至1.15亿元,增长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