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光国微(00204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紫光国微紫光国微(SZ:002049)2023-03-2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变更 - 2022年公司注册地址由“河北省玉田县无终西街3129号”变更为“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玉月路1008号”[15] - 2010年6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4月控股股东变更为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7月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间接控股股东,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18]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2005年公司上市时主营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开发、生产和销售,2011年进入LED产业领域,2012年将主营业务拓展至集成电路领域[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71.1990516564亿元,较2021年增长33.28%[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189128893亿元,较2021年增长34.71%[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6192018921亿元,较2021年增长37.09%[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650066566亿元,较2021年增长44.78%[2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0978元/股,较2021年增长34.70%[21]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为3.0904元/股,较2021年增长34.38%[21] - 2022年末总资产153.2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7.0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3.96%[2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06%,较2021年末下降0.88pct[2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41亿元、15.64亿元、20.31亿元、21.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31亿元、6.67亿元、8.43亿元、5.91亿元[2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6.4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70亿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19.16万元等,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0亿元[27][28] - 2022年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71.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71%[4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8%;归母净资产97.03亿元,较年初增长33.96%[4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0亿元,同比增长33.28%;净利润26.32亿元,同比增长34.71%[58]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53.29亿元,同比增长32.23%;所有者权益97.03亿元,同比增长33.96%[58] - 特种集成电路营收47.25亿元,同比增长40.42%;智能安全芯片营收20.80亿元,同比增长24.99%[59] - 境内营收64.83亿元,占比91.05%,同比增长29.46%;境外营收6.37亿元,占比8.95%,同比增长90.35%[59] - 集成电路销售量27.54亿颗,同比下降9.88%;生产量30.64亿颗,同比增长4.08%;库存量7.35亿颗,同比增长72.62%[63] - 电子元器件销售量4.77亿只,同比下降27.54%;生产量4.97亿只,同比下降27.08%;库存量7684.93万只,同比增长35.85%[63] - 集成电路材料及加工费用21.28亿元,占比90.74%,同比增长23.32%[67] - 电子元器件人工费用4229.13万元,占比20.24%,同比下降8.32%[67] - 2022年销售费用2.72亿元,同比增11.56%;管理费用2.39亿元,同比增7.66%;财务费用 - 354.28万元,同比降118.30%;研发费用12.11亿元,同比增91.52%[7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123人,同比增15.30%,占比50.20%,较2021年提升3.06pct[7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2.49亿元,同比增44.32%,占营业收入比例17.55%,较2021年提升1.34pct[7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27亿元,同比增44.7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8.33亿元,同比降113.0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05亿元,同比降111.26%[81] - 投资收益8112.49万元,占利润总额2.8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1008万元,占比 - 0.35%;资产减值 - 5699.36万元,占比 - 1.98%等[86] - 2022年末存货22.13亿元,占总资产14.44%,较年初提升3.89pct,因业务规模增长和战略备货增加[88] - 2022年末合同资产3070.03万元,占总资产0.20%,年初为0[88] - 固定资产为384,001,731.72元,占比2.51%,较上期增加0.40pct[89] - 合同负债为802,625,003.65元,占比5.24%,较上期增加1.18pct[89] - 长期借款为439,000,000.00元,占比2.86%,较上期增加2.07pct,主要系新增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888,350.68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384,000,000.00元[91] - 受限资产合计992,146,793.18元,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9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4,739,224.9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21%[93] - 重大非股权投资本报告期投入金额合计120,721,085.32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227,263,723.18元[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产品涵盖几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可提供相关设计开发服务及解决方案[36]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包括智能卡和智能终端安全芯片等,可为多领域客户提供创新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38]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产品覆盖所有品类,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39] - 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聚焦MOSFET产品,覆盖12V - 1700V全电压段,积极推动其他产品开发上量,形成系列成熟产品应用方案[40] - 集成电路业务营收68.04亿元,占比95.57%;电子元器件业务营收2.87亿元,占比4.04%[58] 公司研发情况 - 全年研发投入1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2%,占营业收入比例17.55%[42] - 全年共授权各类专利107项,较上年度增长35.4%[42] - 2022年新增知识产权授权107项[52] 公司荣誉与地位 - 年终市值位列全球半导体行业50强的第37位[45] - 公司入选福布斯“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100强”[42] - 公司旗下唐山国芯晶源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5] - 公司旗下紫光青藤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5] 公司项目进展 - 2022年晶体业务“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年产1.92亿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建设顺利[50] - 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的Multiepi SJ平台完成Gen3产品系列化,DeepTrench SJ平台实现12吋稳定量产[51] - 年产1.92亿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进度为98.00%[96] - 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高档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进度为100.00%[96] - 5G通信高速光模块用高基频石英晶体振荡器产业化项目进度为98.00%[9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50,000万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净额148,787.66万元[1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9,602.76万元,其中募投项目建设使用25,815.10万元,补充资金使用43,787.66万元[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81,585.53万元,含利息收入和现金管理收益2,400.63万元[101][104] - 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60,000万元,累计投入12,679.92万元,投资进度21.13%[103] - 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45,000万元,累计投入13,135.18万元,投资进度29.19%[103]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45,000万元,累计投入43,787.66万元,投资进度100.00%[103] - 2021年9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652.04万元[103] - 2021年6月同芯微电子使用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6月已全部归还[103] - 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因市场需求偏差,未来经济效益预期不确定[103] - 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因技术、成本、竞争及行业下行等因素,产业化条件不成熟[103] - 公司将部分原募集资金变更投向三个募投项目,剩余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5] 子公司相关情况 - 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109] - 2022年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80%[111] - 公司丧失对北京紫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变更为联营企业,无重大影响[110]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2%,达5735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31.4%[112] - 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有望取得16.5%增长[112] - 特种集成电路产业处于高景气周期,有长期增长潜力[113] - 国产安全芯片在智能卡芯片领域逐渐具备国际竞争力,在SIM卡、银行卡芯片市场份额增长[114] - 高端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在5G、汽车等领域需求旺盛,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有望提升[116]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做到七个“更好协同”,并做好聚焦主业、产品技术突破等五方面工作[11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7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下设三个专门委员会[128]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29] 公司股东与投资者活动 - 2022年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由董事会召集,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27] - 2022年1月6日国盛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公司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4月20日嘉实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1年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4月21日兴证全球等机构电话沟通2021年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5月11日投资者参与公司2021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124] - 2022年8月23日南方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2年半年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2年10月28日安信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2年三季度生产经营及业务情况[124]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95%,召开日期为2022年06月28日[14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76%,召开日期为2022年08月15日[14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19%,召开日期为2022年11月23日[141] 公司人员变动 - 公司原监事郑铂于2022年11月23日因个人工作变动辞去监事职务[143][144][146] - 陈斌生于2022年11月23日经股东大会选举成为公司监事[146] 公司人员任职与报酬 - 陈斌生2022年11月起任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历任投资管理部高级投资经理、副总监等职[150] - 沈立峰1998年7月加入公司,2016年5月起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1] - 乔志城2016年4月起任公司副总裁,曾在涌金集团、株洲千金药业等公司任职[152] - 杜林虎2010年10月起任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曾在同方股份投资发展部工作[152] - 杨秋平2010年10月起任公司财务总监,曾在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任职[153] - 苏琳琳2020年5月起任公司副总裁,曾在紫光同芯微电子、北京紫光存储科技等公司任职[153] - 范新2020年4月08日起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津贴[154] - 吴胜武2019年9月01日起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津贴[154] - 马道杰2018年12月11日起任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不领取报酬津贴[156] - 马道杰2018年8月06日起任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