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绿电(000537)
icon
搜索文档
中绿电: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92.99亿千瓦时,为公司全口径统计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3:23
发电量统计口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92.99亿千瓦时为全口径统计数据 [2] - 光伏业务上半年发电量为51.48亿千瓦时 [2] 单日发电量表现 - 新疆中绿电3月2日单日发电量达3053.44万千瓦时 [2] - 6月25日单日发电量突破5000万千瓦时 [2] - 日前最高单日发电量未突破6000万千瓦时 [2] 信息披露机制 - 公司按季度定期披露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完成情况 [2]
中绿电(000537) - 000537中绿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0:32
项目发展与指标获取 - 2025年上半年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367万千瓦 [2][3][5] - 年度目标为新增1000万千瓦建设指标 [2][3][5] - 实施"两个转移"战略:由光伏向风电转移、由西北向中东部转移 [3][5] - 截至2025年6月底在运装机规模1992.55万千瓦,权益比例约68% [10] 财务与资金状况 - 累计收回新能源补贴款16.67亿元(截至2025年8月末) [20][21] - 2025年7-8月收回补贴款16.06亿元 [21] - 贷款合同为浮动利率,随LPR变动,降息政策可降低财务费用 [8] - 已披露股份回购方案,待股东会审议后实施 [10][12][19]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在甘肃干河口风电场示范应用,新疆尼勒克光伏项目测试中 [4][14][23] - 青海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6万千瓦)力争2025年内并网 [10][14][17][23] - 内蒙古乌海储能项目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新疆若羌储能项目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 [19] - 在运青海格尔木电化学储能5万千瓦 [19] 电力消纳与限电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平均限电率有所提升,受装机增长及送出线路建设滞后影响 [7][9][14] - 积极对接高耗能企业,探索绿电直连项目,提升消纳能力 [5][7][18][22] - "136号文"对存量项目机制电量比例保障电价收益 [9][14]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市值管理纳入管理层考核,与量化指标直接挂钩 [6][12] - 提升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12][19][30] - 股价受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基本面及投资者情绪多重影响 [12][19][30]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间接控股股东中国绿发产业协同覆盖绿色能源、低碳城市、现代服务业等 [23] - 中国中化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探索与高耗能企业绿电直连合作 [18][22][28] - "十五五"发展规划正在研究编制中 [21]
中绿电:股东人数等相关信息敬请参阅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1:12
公司股东信息 - 公司表示股东人数等具体信息需查阅定期报告披露内容 [1]
中绿电: 2025年7~8月,公司累计收回新能源补贴款16.0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8:38
可再生能源补贴收款情况 - 公司2025年7月至8月累计收回新能源补贴款16.06亿元 [1] 行业补贴发放动态 - 同行业上市公司太阳能和金开新能近期公告收到大额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 [1]
中绿电:2025年7~8月,公司累计收回新能源补贴款16.0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5:22
公司补贴回收情况 - 2025年7月至8月累计收回新能源补贴款16.06亿元 [2] 行业补贴动态 - 同行业上市公司太阳能和金开新能近期公告收到大额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 [2] 资金回收时间范围 - 补贴回收时间区间为2025年7月至8月 [2] 补贴类型 - 收回款项为国家/政府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 [2]
调研速递|中绿电接受多家机构调研,聚焦业绩与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9 14:35
业绩说明会概况 - 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9日举办业绩说明会 涵盖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未来发展规划 现场及线上参会者包括投资者与行业分析师 [1] - 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长周现坤、总经理强同波等多人参与接待 [1] 经营业绩与战略规划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涵盖财务指标、发电量与电力交易、资源获取与项目投产、投融资及公司治理 [1] - 公司将2025年下半年视为"十四五"收官及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 计划推进十大攻坚任务 包括强化发电能力、营销增收、成本管控及风险防控等 [1] 业务布局与市场策略 - 业务目前集中在国内16个资源富集省份 未来将综合考虑政策、风险及收益等因素寻求出海机会 [2] - 一体化项目可实现能源协同与成本集约 但初始投资高且回收周期受地方电力市场规则影响 [2]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的72.14% 较2024年提升 占比有望随政策推进进一步提高 [2] - 光热项目包括一个在运(青海格尔木5万千瓦)、一个在建(新疆阜康10万千瓦)及一个新投产(甘肃金塔) [2] - 储能业务虽取消强制配储要求 公司仍重视布局 2025年5月在内蒙古乌海、新疆若羌获取新项目 [2] - 部分项目采用异质结组件 上半年无新海上风电项目 组件及风机类型选择依经济性等因素决定 [2] 研发投入与核心竞争力 - 科技创新为重点领域 间接控股股东承担上下游研发 部分技术已在公司项目示范应用 [3] - 核心竞争力包括集团产业协同(借助中国绿发跨区域整合优势)及技术驱动(在并网及储能等方面取得突破) [3] - 风光电站发电效率达行业先进水平 推进主力电压源型场站建设以提升并网性能 [3] 政策影响与项目进展 - "136"号文实施后 公司对在建项目重新评估收益并优化节奏 对拟建项目加大可研论证 [4] - 绿电直连项目经济性良好 但需明确电价、输配电费及电费回收等前提 [4] - 上半年收回补贴款0.6亿元 截至8月末累计收回16.67亿元 占2024年全年的211% [4] - 山东分公司项目参与机制电价竞价 结果待公布 [4] - 2025年上半年新疆光伏项目上网电价呈上升态势 [4] - 资源获取方式多元 近期战略由光伏向风电转移 区域布局由西北向中东部转移 [4] - 研发规划聚焦构网型技术与新型储能项目 [4] - 租赁业务占比小 间接控股股东与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储能等技术研发 [4] - 2025年上半年无新技术专利落地 借助控股股东技术应对电网稳定性问题 [4] - 在建项目按计划推进 预计2025年底至2027年陆续并网发电 [4]
中绿电(000537) - 000537中绿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9
2025-09-09 12:48
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65.28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72.14% [6] - 上半年收回可再生能源补贴款0.6亿元,截至8月末累计收回16.67亿元,占2024年全年补贴回收量的211% [10][11] - 2025年7-8月收回补贴款16.06亿元,2024年同期为3.71亿元 [11] - 非电业务(租赁)营收占比仅0.23% [11] 项目布局与建设 - 业务覆盖全国16个省份,包括新疆、青海、甘肃、江苏、山东等 [4] - 光热项目:青海格尔木5万千瓦(在运)、新疆阜康10万千瓦(在建)、甘肃金塔项目(新投产) [7][8] - 储能项目:青海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投运)、6万千瓦液态压缩空气储能(在建);内蒙古乌海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新疆若羌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 [8] - 在建项目预计2025年底至2027年陆续并网 [1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由控股股东中国绿发主导,公司作为新技术试验田 [8] - 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应用于甘肃干河口风电场、新疆尼勒克光伏项目 [8][9] - 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上海交大、清华等机构合作开发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容器等技术 [12] - 2025年上半年无新增专利 [12] 政策与市场影响 -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要求,但公司主动布局储能 [8] - 新疆光伏上网电价:1-3月不足150元/兆瓦时,4月起部分月份达200元/兆瓦时 [10] - 电力市场化交易占比预计持续提升 [6] - 对新建项目投资更谨慎,重点评估消纳、电价等风险 [9] 战略规划 - 推进"两个转移":区域由西北向中东部转移,项目类型由光伏向风电转移 [11] - "十五五"规划聚焦构网型技术、新型储能研发 [11] - 核心竞争力:依托股东产业协同(绿色能源+文旅/酒店)、技术驱动 [9] - 出海业务暂未开展,未来将谨慎评估机会 [4]
调研速递|中绿电接受多家机构调研,聚焦业务布局与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9 11:32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及未来发展规划 重点推进十大攻坚任务强化发电能力 营销增收 成本管控等[1][2] - 公司业务集中在境内16个资源富集省份 未来将综合考虑政策 风险 收益等因素寻求出海机会[3]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集团产业协同与技术驱动 风光电站发电效率达行业先进水平[6] 2025上半年业绩与下半年规划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涵盖主要财务指标 发电量 电力交易 资源获取 项目投产 投融资及公司治理等方面[2] - 下半年将重点推进十大攻坚任务包括强化发电能力 营销增收 成本管控 工程管理 风险防控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布局优化 基础工作改进 考核机制建设及党业深度融合[2] 业务布局与市场策略 - 一体化项目能实现能源协同 降低弃风弃光率 但初始投资高 回收周期受地方电力市场规则影响大[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的72.14% 较2024年有所提升[4] - 公司目前有三个光热项目 一个在运 一个在建 一个新投产[4] 储能业务与新技术应用 - 公司通过产业协同获取指标 未被强制配置储能项目 但重视储能业务并在多地布局[5] - 部分项目采用异质结组件 上半年无新开工海上风电项目 公司依经济性 发电效率等因素选择组件及风机类型[5] 研发与未来规划 - 科技创新是公司重点投入领域 间接控股股东承担产业链上下游研发 部分技术在公司项目示范应用[7] - 公司在研发上聚焦构网型技术与新型储能项目 提升电网支撑能力与绿电使用效率[7] - 目前正在编制"十五五"规划[7] 政策影响与项目进展 - 公司对在建项目重新评估投资收益 优化节奏 对拟建项目加大可研论证确保收益[8] - 公司积极探索绿电直连项目 其经济性需满足一定前提[8] - 上半年公司收回补贴款0.6亿元 截至8月末累计收回16.67亿元[10] - 山东开展机制电价竞价 公司山东分公司项目参与 结果待公布[10] - 2025年上半年新疆光伏项目上网电价呈上升态势[10] 资源获取与项目布局 - 公司获取资源方式多元 近期战略上逐步由光伏向风电转移 区域布局上由西北向中东部转移[11] - 在建项目按计划推进 预计今年年底至2027年陆续并网发电[1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发电 租赁业务占比小[11]
中绿电(000537) - 000537中绿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9
2025-09-09 10:46
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65.28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72.14% [6] - 上半年收回可再生能源补贴款0.6亿元,截至8月末累计收回16.67亿元,占2024年全年收回补贴款的211% [10][11] - 2025年7-8月累计收回新能源补贴款16.06亿元,2024年同期收回3.71亿元 [11] - 非电业务(租赁)营收占比仅0.23% [11] 项目布局与类型 - 业务覆盖全国16个省份,包括新疆、青海、甘肃、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等 [4] - 光热项目:青海格尔木5万千瓦(在运)、新疆阜康10万千瓦(在建)、甘肃金塔(新投产) [7][8] - 储能项目:青海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投运)、6万千瓦液态压缩空气储能(在建) [8] - 2025年5月新增储能项目:内蒙古乌海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新疆若羌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 [8] - 战略推进"两个转移":区域由西北向中东部转移,项目类型由光伏向风电转移 [11][12] 技术与研发 - 采用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在甘肃干河口风电场、新疆尼勒克光伏项目示范应用 [8][9]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8.43%,占营收0.06% [8] - 间接控股股东承担主要研发任务,公司作为新技术试验田 [8] - 产学研合作方向: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锂离子电容器、飞轮储能、自同步并网技术 [12] - 2025年上半年无新专利落地 [12] 政策与市场影响 -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要求,公司未被动配置储能 [8] - 政策要求新能源项目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公司市场化交易占比预计进一步提升 [6] - 新疆光伏上网电价:1-3月不足1.5元/兆瓦时,4月后部分月份达2.0元/兆瓦时 [10] - 对在建项目重新评估收益,优化投资节奏;对拟建项目加大可研论证力度 [9]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 - 集团产业协同优势:通过"绿色能源+文旅""绿色能源+酒店"等模式拓展综合开发场景 [9] - 技术驱动战略:聚焦构网型技术和新型储能研发 [9][12] - 探索"AI+电力营销""AI+投资决策"等数字化管理提升工程 [9] - 资源获取方式包括市场化竞争、收并购、产业协同、产业链合作 [11]
中绿电涨超5%,绿电+央企资产注入+高分红预期三重利好-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03:25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报9.5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6元 涨幅达5.08% 成交额3.55亿元 市场交投较为活跃[1] - 自前期低点以来已有明显修复 股价在9.10-9.45元区间震荡 振幅3.87% 多空双方存在分歧[3] 市场关注逻辑 - 绿电行业受碳达峰目标政策支撑 新能源发电企业持续获得政策面利好[3] - 公司作为央企存在资产注入预期 市场对大股东优质资产注入保持关注[3] - 现金流稳定的电力企业具备高分红预期 为投资者提供较好安全边际[3] - 相比同行业公司 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 存在估值修复逻辑[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8月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股份回购议案 尚需股东会审议后实施[3] - 鲁能集团持股比例达68.61% 为第一大股东[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59亿-7.56亿元 同比增长20.27%-62.72%[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并网项目投入运营带来的上网电量增加 以及公司强化成本管控的成效[3] 行业与公司前景 - 政策支撑和基本面改善双重驱动下 有望延续修复行情[4] - 需关注绿电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变化及公司项目建设进度对未来业绩的影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