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000034)

搜索文档
神州数码(000034) - 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5-04-25 15:41
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激励计划授予日为2023年1月9日,授予数量为3239.7636万份[2] - 原行权价格为21.17元/份,调整后为20.011元/股[3][8] - 第一个行权期自授权日起28个月后至40个月内,行权比例50%;第二个行权期自授权日起40个月后至52个月内,行权比例50%[5] 激励对象与行权数量 - 第一个行权期符合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为380人,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15,032,074份,占公司总股本2.11%[1] - 因42名激励对象离职,4名激励对象业绩未达100%,需注销股票期权2,223,371份[8] - 本次可行权的激励对象共380人,可行权股票期权占已获授期权的49.98%[14][17][18] 业绩情况 - 2023年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品牌营业收入为107.590718亿元,净利润为1.171783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为1.2192958亿元[11] - 公司业绩考核达标,公司层面行权比例为100%[11] 行权相关 - 第一个等待期将于2025年5月8日届满[10] - 本次股票期权采用自主行权模式,行权期限至2026年5月8日[16] - 若全部行权,公司总股本增加15032074股,对基本每股收益影响较小[21] - 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所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2]
神州数码(000034)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增加实施主体及募集资金专户的核查意见
2025-04-25 15:12
融资情况 - 2023年12月21日发行1338.999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133,899.90万元,净额132,770.37万元[1]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总投资161,051.53万元,拟投入募资132,770.37万元[3] - 拟增加子公司为信创实验室项目实施主体,拟投募资23,942.00万元[5] 子公司信息 - 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000万元,公司持股79.21% [6] 决策进展 - 2025年4月24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9][11] 保荐意见 - 保荐人认为决策程序合规,无改变用途和影响使用计划情形,无异议[12]
神州数码(000034)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关于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25 15:12
激励计划时间节点 - 2022年12月18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8] - 2022年12月19日发布《激励计划(草案)》等公告[9] - 2022年12月21日内部网站公示激励对象[10] - 2023年1月9日股东大会通过激励计划,确定授予日[10] - 2023年1月10日公告激励计划[10] - 2023年2月27日完成3239.7636万份股票期权登记[11] - 2025年4月24日会议通过调整行权价格等议案[11] 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权益分派分别以653,232,455股、653,579,355股、705,871,275股为基数派现[13] - 2023年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品牌营业收入107.590718亿元[2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71783亿元[20] - 2023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12.192958亿元[20] 行权相关 - 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调整后行权价格为20.011元/股[14] - 第一个行权期自2023年1月9日授权日起28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40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行权比例50%[18] - 第一个等待期于2025年5月8日届满[18] - 公司和激励对象满足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19][20] - 2023年公司层面行权比例100%[20] - 42名激励对象离职,3名业绩完成率“S<80%”,1名“100%>S≥80%”,379名“S≥100%”[21] - 本次行权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22] - 王冰峰等7名激励对象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占已获授期权比例均为50%[23] - 本次可行权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0.011元/股[24] - 本次股票期权行权期限自审批完毕至2026年5月8日[24] - 2025年4月24日同意为380名激励对象办理15032074份股票期权行权手续[26] 注销情况 - 42名激励对象离职注销2113254份已获授但未行权股票期权[28] - 2023年度3名激励对象业绩完成率低于80%注销104036份,1名完成率80%-100%注销6081份[28] - 本次合计注销股票期权数量为2223371份[29] 人员数据 - 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数量为23866310人,占比49.97%[24] - 合计数量为30076310人,占比49.98%[24] 法律相关 - 法律意见书于2025年4月24日由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出具[34] - 法律意见书正本一式四份,无副本[35]
神州数码(000034) - 上海信公轶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4-25 15:12
激励计划时间线 - 2022年12月18日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3] - 2022年12月21 - 30日对激励对象公示[13] - 2023年1月4日披露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13] - 2023年1月9日激励计划获批[14] - 2023年1月9日审议通过调整激励对象名单及授予权益数量等议案[15] - 2025年4月24日审议通过调整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等议案[16] 业绩数据 - 2023年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品牌营收107.59亿元,净利润11.72亿元,剔除费用后12.19亿元[19] - 公司业绩考核达标,公司层面行权比例100%[19] 激励对象情况 - 42名激励对象离职,3名业绩完成率“S<80%”,379名完成率“S≥100%”[19] - 380名激励对象可行权,获授总数3007.63万份,可行权数量1503.21万份,可行权比例49.98%[21] - 3名激励对象因个人考核无法行权,仍持有第二个行权期对应股票期权[22] 股票期权调整 - 激励对象人数由430人调为426人,后调为425人[23] - 授予数量由3255.1672万份调为3242.7636万份,后调至3239.7636万份[23] - 行权价格由21.17元/股调为20.011元/股[24] - 因离职和业绩未达100%注销股票期权2223371份[24] 行权相关 - 第一个行权期自2023年1月9日授权日起28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40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第一个等待期2025年5月8日届满[17] - 本次行权激励对象符合条件,事项已获必要批准和授权[27] - 本次可行权股票期权行权价格20.011元/股,采用自主行权模式,行权期限至2026年5月8日[22] - 可行权日须为交易日,不得在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等特定期间行权[22]
神州数码(000034) - 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增加实施主体及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
2025-04-25 14:13
融资情况 - 2023年12月21日发行1338.9990万张可转债,募资133899.90万元,净额132770.37万元[1]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总投资161051.53万元,拟投入募资132770.37万元[4] - 拟增加子公司为“信创实验室项目”实施主体,拟投募资23942.00万元[5] 公司结构 - 子公司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000万元,公司持股79.21% [6] 决策进展 - 2025年4月24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相关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12] - 保荐人对增加实施主体事项无异议[13][14]
神州数码(000034) - 关于续聘公司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4-25 14:13
人员数据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合伙人(股东)259人,注册会计师1780人,签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超700人[1]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业务收入40.46亿元,审计业务收入30.1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9.96亿元[2] - 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364家,收费总额4.56亿元[2] 客户数据 - 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10家[3] 风险数据 - 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和职业风险基金之和超2亿元[4] 处罚数据 - 近三年公司受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17次、自律监管措施8次[5] - 53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受行政处罚5次等[5] 费用数据 - 2025年度拟收取审计费用243万元,内控审计费用35万元[10] 决策数据 -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续聘议案[11] - 续聘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生效[12]
神州数码(000034)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4:1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17.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4.29%[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52.2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34%[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6.8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52%[5]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17.78亿元,上期为292.72亿元,同比增长8.56%[24]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314.19亿元,上期为288.20亿元,同比增长9.02%[24] - 净利润本期为2.37亿元,上期为2.50亿元,同比下降5.43%[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7.29亿元,上期为 - 2.52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88亿元,上期为 - 1.8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1.44亿元,上期为4.37亿元,同比由正转负[27]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3312,上期为0.3549,同比下降6.67%[25]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3274,上期为0.3251,同比增长0.71%[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03.22亿元,上期为315.99亿元,同比增长27.60%[2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6.88亿元,上期为40.29亿元,同比下降33.28%[27]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351.25万元,较期初下降37.40%,因美元兑人民币贬值[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7284.80万元,较期初下降84.31%,因应收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兑付[9] - 期末货币资金7,309,024,112.66元,期初为5,650,235,547.90元[21] - 期末应收账款11,563,788,329.12元,期初为12,066,378,295.01元[21] - 期末存货13,084,693,133.98元,期初为12,616,206,356.66元[21] - 期末短期借款8,543,020,694.85元,期初为10,381,564,347.36元[22]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680,166,711.59元,期初为9,245,179,332.39元[23] 费用与支出关键指标变化 - 财务费用本期发生额1.20亿元,较上期下降45.77%,因利息支出减少[9] - 营业外支出本期发生额167.67万元,较上期增长1652.90%,因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增加[9]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4,17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前10名股东中,郭为持股比例21.76%,持股数量154,777,803股;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72%,持股数量47,793,415股等[11]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47,793,415股,郭为持有38,694,451股等[11] - 王晓岩与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明世伙伴优选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神州数码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是一致行动人[12] - 明世伙伴优选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8,231,480股,王斌通过普通账户和信用账户合计持有2,403,752股[1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量5,389,400股,持股比例0.76%[13] 可转债相关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调减后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3,899.90万元[15] - 2023年8月31日,公司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对发行可转债申请的审核[16] - 2023年11月16日,公司收到证监会同意发行可转债注册的批复[16] - 2023年12月18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发行可转债具体方案等议案[16] - 2023年12月27日公司披露可转债发行结果,“神码转债”规模133,899.90万元,共1,338.9990万张,按面值发行[17] - 2024年1月19日“神码转债”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初始转股价格32.51元/股,后调整为32.07元/股[17] - 2025年2月28日“神码转债”触发赎回条款,3月28日公司全额赎回22,688张未转股债券,支付赎回款2,271,749.44元,当期年利率0.5% [18] - 截至2025年3月27日收市,“神码转债”累计转股数41,679,195股[18] 业务中标情况 - 2024年10月公司子公司中标中国电信服务器采购项目,标包4投标报价5,933,006,404.98元,中标份额11%,标包9投标报价2,291,038,491.96元,中标份额10% [20]
神州数码(000034) - 关于为子公司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4-24 11:55
担保额度 - 为资产负债率低于70%的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不超20亿元[2] - 为70%以上的不超630亿元,预计担保总额不超650亿元[2] 具体担保事项 - 神州数码(中国)为合肥神州数码与华为贸易担保10亿元,保证期6个月[3] - 公司为上海神州数码与招行上海分行授信业务担保2亿元,保证期3年[3] 子公司情况 - 合肥神州数码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9.39%,注册资本50000万元[4][5] - 上海神州数码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0.92%,注册资本23105.115万元[4][5] 担保数据 - 截至公告日,对外担保总金额649.94亿元[7] - 对外担保实际占用额254.13亿元,占净资产274.88%[7] - 为低于70%负债率子公司担保总金额16.67亿元,占用额1.27亿元[7] - 为70%以上负债率子公司担保总金额599.36亿元,占用额252.86亿元[7] 股东大会审议 - 股东大会单独审议担保金额折合约41.99亿元[7]
研判2025!中国税务大数据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竞争格局、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分析:税务大数据市场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4 01:18
行业市场规模 - 2019年税务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为308.69亿元,2024年上涨至1032.13亿元,增长显著 [1][9] - 税务大数据是我国整体大数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较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小,但占据一定份额 [1][9] - 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680亿元,为税务大数据提供存储支持 [7]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税务大数据涵盖税务管理、征收、稽查等过程中产生的海量、多样化数据集合,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1] -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分析和挖掘数据,为税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税收征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数据源提供方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及第三方服务商,通过爬虫、API等技术采集多源数据 [3] - 中游聚焦数据存储与处理,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湖及分布式系统整合清洗数据,结合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 [3] - 下游服务于税务管理、企业决策及第三方咨询等领域,如税收征管优化、企业税务筹划等 [3] - 安全与合规、标准规范及技术研发等支持性环节贯穿全产业链 [3]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税务系统引入计算机,推进信息化 [5] - 2000年后金税工程二期、三期实施,实现全国联网与集中管理 [5] - 2013年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渗透,"互联网+税务"推动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 [5] - 2021年后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与"以数治税"改革深化,实现从"经验管税"到"数据管税"转型 [5] 下游应用领域 - 税收征管占比45%,支撑纳税人登记、申报、缴款及发票管理等基础业务流程数字化,日均处理数据量超10亿条 [11] - 风险防控占比25%,依托机器学习模型与跨部门数据共享,年处理风险任务超千万件 [11] - 纳税服务占比18%,通过智能客服、电子税务局等渠道,日均处理咨询超50万次,线上办税率超90% [11] - 经济分析占比10%,利用增值税发票等数据监测超千万户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1] - 区块链发票、国际税收协作等其他领域占比2% [11] 重点企业分析 - 航天信息在发票电子化领域占据核心地位,电子发票平台覆盖超60%省级区域 [13] - 浪潮信息聚焦基础设施与数据治理,为税务部门提供高性能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支撑日均亿级数据处理 [13] - 神州数码通过云原生技术与SaaS化服务,推动税务系统云化改造,构建"数据+应用+服务"生态 [13][14] - 博思软件从财政电子票据延伸至税务领域,以企业画像与政策仿真为特色,覆盖全国80%以上财政电子票据系统 [13] - 用友网络深耕企业税务管理,通过ERP集成实现业财税一体化,覆盖超百万家企业客户 [13] - 国投智能依托AI与数据图谱技术,在风险预警与可视化监管领域形成优势 [13] 企业财务数据 - 神州数码2023年营业收入1196.24亿元,同比增长3.23%,2024年营业收入1281.66亿元,同比增长7.14% [14] - 浪潮信息2023年营业收入658.67亿元,同比减少5.26%,2024年营业收入1147.67亿元,同比增长74.24% [16] 未来发展趋势 - 数据治理与合规性提升,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覆盖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共享全流程 [18] - 数据共享与整合范围扩大,横向上与海关、银行、公安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纵向上实现国家税务总局与地方税务部门数据贯通 [19] - 技术融合加速,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解析政策文件,区块链实现电子发票全生命周期链上存证,隐私计算技术支持跨部门联合分析 [20] - AI算法预测企业欠税风险,提前介入率提升40%,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接入零售、餐饮行业后,开票成本降低60% [20]
从AI原生看AI转型:企业和个人的必选项
36氪· 2025-04-23 11:41
AI原生企业定义与标准 - AI原生企业核心判断标准为人均效益 1000万美金是行业门槛指标 去年Midjourney公司11人实现营收超过1亿美金 [3] - 不同行业需差异化评估 传统制造业或零售业人力依赖度高 需与行业历史数据对比排名 [5] - AI原生本质是实现无人工干预的自主运营 终极目标是通用人工智能AGI驱动的无人企业 [7][9] AI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AI将导致服务行业劳动力供应趋于无限 美国第三产业占GDP 80% 律师等脑力工作将被大规模替代 [14][16] - 行业收入两极分化加剧 脑力工作领域若AI达到人类80%-90%水平 顶级人才与普通从业者回报差距扩大 [19] - 社会需重构财富分配机制 可能通过全民基本收入UBI等方式解决生存资本问题 [20] 企业AI转型实施路径 - 转型需自下而上推动 优先激活内部对AI热心的种子用户 通过非核心场景如会议室预订切入 [55][61][64] - 关键步骤包括提供稳定AI工具入口 组织内部研讨会 并定义测试数据集验证模型效果 [39][59] - 避免过早投入核心业务系统 2023年AI因概率模型输出不可控 无法替代ERP等需100%精准的系统 [41] AI技术应用实践案例 - 会议室预订场景通过API打通会议系统 2024年10月实现100%准确率 关键靠工具调用与模型优化 [48][54] - 金融风控场景用AI连接企业微信与Excel云桌面 半天完成原需3个月开发量的系统 且保障数据安全 [71][75][76] - 内部图片生成功能通过微调小模型 使效果评分从40-50分提升至80-90分 大幅提升使用意愿 [56] 软件开发模式变革 - AI将大幅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需求可能增长100-1000倍 过去软件是奢侈品 定制化成本达数十万元 [86] - 未来可通过群聊沟通快速构建原型 减少客户IT团队-乙方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多层沟通损耗 [84] - 开发人员角色转向专业架构设计 AI处理常规编码 提升工作专注度与满意度 [91] 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 - 大模型本质是对世界知识的有损压缩 无法完全还原信息 需区分无损压缩(如数学公式)与有损压缩 [49][50] - 最领先的大模型将趋向开源 因知识本身具有开放性 且模型输出内容易被其他模型蒸馏学习 [95][99][101] - 需融合视觉/听觉等多模态能力 并构建世界模型理解物理规则 目前模型缺乏真实环境反馈闭环 [35][36][37] 组织与个人适应策略 - 个人需建立数字化能力镜像 通过脑机接口或行为记录训练AI分身 实现决策模拟与能力扩展 [31][34] - 企业应聚焦部门内闭环应用 跨组织共识达成仍依赖人工 AI暂难替代利益博弈流程 [114][116] - 一人企业将成为趋势 但需解决信任建立与商业模式细化问题 依赖流量分发与信息交互平台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