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芯科技(688484)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点评报告:端侧AI散热机遇,微泵液冷关注艾为、南芯
东吴证券· 2025-09-02 12:01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端侧 AI 推动散热需求升级 传统被动散热方案(如石墨烯、VC)难以满足高功耗散热需求 行业正向主动散热方案迁移[7] - 压电微泵液冷驱动方案通过驱动芯片加速冷却液流动 提升循环效率 精准解决芯片核心区域散热问题 热效率较被动方案提升3倍以上[7] - 微泵液冷主动散热方案落地确定性高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应用于国内知名手机厂商高端机型 2026年有望成为放量"元年"[7] - 微泵液冷驱动芯片技术壁垒高 国外模拟厂商布局较少 竞争格局优良 国内企业艾为电子和南芯科技前瞻布局 将核心受益于端侧主动散热浪潮[7] 艾为电子技术方案 - 推出国产液冷驱动芯片 AW86320(压电驱动"静界·冰核") 提供超过180Vpp驱动电压 功耗与海外Top1友商相当[2] - 高负载场景下温度可降低10-15℃ 为小型化电子设备量产应用带来便利[2] 南芯科技技术方案 - 推出自主研发的190Vpp压电微泵液冷驱动芯片 SC3601 实现低功耗液冷散热[2] - 节电效率提升10倍 驱动波形总谐波失真加噪声(THD+N)低至0.3% 待机功耗低至微安级[2] - 液冷方案大幅提升移动智能终端散热性能 填补国产技术空白 SC3601已在多家客户导入验证并即将量产[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下半年以苹果为代表的AI手机将密集面世 设备算力需求激增[7] - 华为2023年已推出"微泵液冷手机壳" 内置超薄液冷层和高精微泵 通过冷却液循环散热 并搭载高性能相变材料(PCM)内含2亿颗微胶囊高效吸热[7]
煤炭与电子等行业重点公司中报点评
国盛证券· 2025-08-29 00:46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研报的核心观点和关键要点。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分析师,我将遵循您的指令,专注于提炼投资相关的核心信息,并忽略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内容。 核心观点 报告覆盖多个行业及重点公司的中报业绩表现,核心观点可概括为:多数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传统行业如煤炭普遍面临“以量补价”的挑战,而新能源、AI技术应用、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则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和盈利弹性,成为推动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动力 [2][4][5][6][10][12][14][18][29][36][39][42][53][56][70][72] 分行业及公司总结 电力设备行业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磷酸铁锂发展倡议书,旨在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推价格稳定,当前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占全球总产能比重已超95% [5] 建筑装饰行业 - 矩阵股份Q2业绩增长大幅提速,扣非业绩高增103%,归母净利率大幅提升,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0.78/0.93亿元 [6] - 中国建筑Q2业绩增长提速,现金流持续改善,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6/476/485亿元 [10] - 中国能建2025H1营收2121亿元同增9%,扣非业绩25亿元同增8%,新能源运营高速增长,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01/108亿元 [14][17] 计算机行业 - 金证股份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5H1营收12.08亿元同比减少48.55%,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减亏,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4.02/46.59/50.27亿元 [8] - 纳思达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5H1营业总收入123.27亿元同比下降3.65%,归母净利润-3.12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83/20.13/22.92亿元 [83] 轻工制造行业 - 公牛集团2025H1营业总收入81.68亿元同比-2.60%,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8.00%,其中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81/49.01/52.56亿元 [10] 农林牧渔行业 - 温氏股份猪业成本保持领先,上半年销售生猪1793.19万头同比增加25%,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12.4元/公斤,头均盈利313元/头,鸡价触底反弹可期,黄羽肉鸡价格已上涨至6.4元/斤 [12] 传媒行业 - 风语筑2025H1业绩同比扭亏为盈,营收7.75亿元同比增长33.97%,归母净利润1695.21万元,销售回款同比增长14.81%至8.45亿元,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 [18][21] - 荣信文化营销赋能Q2业绩高增长,打造AI+儿童陪伴新载体,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4/0.38/0.59亿元 [26] - 盛天网络《星之翼》等游戏海外热销,给麦上线“AI虚拟人播客”功能,2025H1营收6.33亿元同比增长17.23%,归母净利润5230.43万元同比增长1186.02% [56][60]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表现卓越,AI创新游戏交互体验,2025H1营收16.62亿元同比增长16.47%,归母净利润7.77亿元同比增长8.27%,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74/34.63/39.33亿元 [70][73] - 中信出版持续领跑大众出版市场,动漫绘本占有率位居市场第一,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4/1.47/1.63亿元 [48] 家用电器行业 - 海尔智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2025H1营业总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2%,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59%,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0.87/237.23/264.46亿元 [27][28] - 北鼎股份内销复苏趋势显著,2025H1营收4.3亿元同比+34.0%,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74.9%,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41/1.63亿元 [62] - 新宝股份业绩超预期,2025H1营业总收入78.0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22.8%,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3.6/15.0亿元 [74] 环保行业 - 龙净环保业绩稳健增长,2025H1新能源业务释放高盈利弹性,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0/14.9/18.6亿元 [29][30] 房地产行业 - 越秀地产营收高增业绩降幅收窄,2025H1营收475.7亿元同比+34.6%,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25.2%,目前已售未结金额1490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1.6/13.5亿元 [31][32] 美容护理行业 - 登康口腔业绩稳健增长,2025H1收入8.42亿元同比+19.7%,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17.6%,电商及其他渠道收入3.25亿元同比+81.1%,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增26.5%/22.9%/22.5%至2.04/2.51/3.07亿元 [33] 煤炭行业 - 潞安环能Q2量增降本业绩超预期,2025H1原煤产量2863万吨同比+3.5%,Q2吨煤综合成本298元/吨同比-18.4%,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0/50.40/61.47亿元 [34][35] - 山煤国际Q2以量补价业绩回升,2025H1原煤产量1782万吨同比+15.9%,Q2自产煤销量593万吨环比+34.3%,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6/24.12/25.93亿元 [39][41] - 晋控煤业Q2产销显著回升,2025Q2煤炭产量936万吨同比+10.4%,商品煤销量803万吨同比+7.1%,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20.65/24.68/27.17亿元 [44][46] - 陕西煤业降本增效,2025H1营收779.83亿元同比减少14.19%,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减少31.18%,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60/180/193亿元 [77] - 平煤股份降本增效持续践行,25H1原煤产量1453万吨同比+2.3%,商品煤综合毛利151元/吨,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7/12.4/14.0亿元 [78][79] - 山西焦煤资源禀赋优势依旧,2025H1营收180.53亿元同比减少16.3%,归母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减少48.44%,拟半年度分红每10股派0.36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20/25/28亿元 [85][86] 汽车行业 - 科博达Q2业绩表现亮眼,2025Q2营收16.73亿元同比+26%,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61%,新获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13/15亿元 [36][38] 有色金属行业 - 中钨高新二季度业绩实现稳增,2025H1归母净利5.1亿元同比+8.7%,Q2同环比+13%/+31%,受益于钨、铋等多金属价格上涨,预计2025-2027归母净利14/21/25亿元 [42][43] 电子行业 - 南芯科技季度收入持续环比提升,2025H1营收14.70亿元同比+17.60%,Q2营收7.85亿元环比+14.54%,研发人员数量增至756人较上年年末增长33.33%,预计2025-2027年营收33.38/43.03/54.94亿元 [53] - 京东方A持续推进产线整合,坚持分红+回购回报股东支持 [4] 食品饮料行业 - 三只松鼠淡季利润承压,2025H1营收54.8亿元同比+7.9%,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52.2%,分销顺利拓展 [64] - 有友食品成长亮眼利润提速 [4] 纺织服饰行业 - 海澜之家2025Q2主品牌环比改善,电商盈利质量优化,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5/28.4/32.3亿元 [82] - 申洲国际2025H1收入增长超预期,核心客户份额提升 [4] 医药生物行业 - 福瑞股份MASH药物持续获批加速行业变革,卖水人有望进一步受益 [49] 海外公司 - 京东方精电经营体现韧性,2025H1关注高端产品成长,预计2025-2027年总收入152/174/199亿港元,归母净利润4.6/5.6/6.8亿港元 [83]
南芯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第二季度营收7.85亿元,同比增长21.08% [1] - 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0.21%,第二季度净利润5916.79万元,同比下降43.44% [1] - 扣非净利润9741.8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2.7%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6.97%,同比下降10.47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8.24%,同比下降49.81% [1] - 每股收益0.29元,同比下降39.58% [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大幅下降98.25% [1] - 货币资金26.25亿元,同比下降7.78% [1] - 应收账款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88%,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94.57% [1][3]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5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0.21%,同比上升10.37% [1] 资本回报表现 - 公司去年ROIC为6.44%,历史中位数ROIC为7.54%,显示资本回报率一般 [1] - 2019年ROIC曾低至-18.43%,显示投资回报极差年份 [1] 机构持仓动向 - 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基金新进持有373.65万股,成为最大持仓基金,该基金规模33.67亿元,近一年上涨76.49% [4] - 博时港股通领先趋势混合A持有286.96万股且持仓不变 [4] - 共有9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包括嘉实、中邮、汇添富等旗下产品 [4] 业务模式特征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2]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2] 业绩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3.32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78元 [3]
南芯科技(688484):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国信证券· 2025-08-28 15:2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达7.85亿元(YoY +21.08%, QoQ +14.54%),连续十个季度环比增长 [1] - 上半年收入14.70亿元(YoY +17.6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YoY -40.21%),毛利率下降4.3pct至36.97%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6%至2.82亿元,研发费率同比提高4.6pct至19.21%,研发人员增至756人(较2024年底增加189人) [1] - 推出压电驱动芯片、车规级CAN/CAN FD收发器、GaN合封PFC等多款新产品,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领域应用 [2] - 完成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100%股权(对价不超过1.6亿元),强化嵌入式处理器技术能力,完善"处理器+模拟芯片+软件"解决方案 [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13/4.31/5.60亿元(前值3.78/4.85/5.76亿元),对应PE为66/48/37倍 [3]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33.42亿元(YoY +30.2%),2026E达40.18亿元(YoY +20.2%),2027E达46.43亿元(YoY +15.6%) [4]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3.13亿元(YoY +2.1%),2026E达4.31亿元(YoY +37.4%),2027E达5.60亿元(YoY +29.9%) [4] - 毛利率预测:2025E为37%,2026E为38%,2027E为39% [4][27] - ROE预计从2025E的7.5%提升至2027E的11.5% [4][27] - 总市值208.25亿元,流通市值143.44亿元,收盘价48.92元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压电驱动芯片支持微泵液冷方案,提升智能终端散热性能,并适用于触觉反馈、固态按键及汽车工业领域 [2] - 车规级产品线新增高速CAN/CAN FD收发器、升降压转换器及高边开关 [2] - GaN合封PFC产品切入工业电源领域 [2]
南芯科技(688484):1H2025收入稳健增长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新浪财经· 2025-08-28 12:38
财务业绩表现 - 1H2025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17.60% [1] - 1H2025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0.21% [1] - 1H2025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下降52.70% [1] - 2Q2025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21.08%,环比增长14.54% [1] - 2Q2025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环比均下滑 [1]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1H2025综合毛利率36.97%,同比下降4.32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2.82亿元,同比增长54.62% [2] - 研发费用率19.21%,同比提升4.60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汽车及工业需求逐步复苏 [1] -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推出微泵液冷压电驱动芯片、内置MOS升降压充电芯片等国产替代产品 [2] - 汽车电子领域推出车规级高速CAN/CANFD收发器、升降压转换器及高边开关产品 [2] - 工业领域推出GaN合封PFC产品,切入显示器电源及电动工具应用场景 [2] 研发与人才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756人,占总员工人数68.35% [2] - 前瞻性布局汽车电子及工业领域导致期间费用增加 [1]
南芯科技(688484):1H2025收入稳健增长,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财通证券· 2025-08-28 12:2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1H2025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17.6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0.21% [7] - 2Q2025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21.08%,环比增长14.54%,但盈利能力同比下滑 [7] - 业绩变动主因包括业务规模扩张带动营收提升、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影响毛利率、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导致费用增加 [7]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为32.78/41.51/50.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2/5.46/7.0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7.6/38.2/29.5倍 [7] 财务表现 - 2023A/2024A营业收入分别为17.80/25.67亿元,增长率36.9%/44.2% [6] - 2025E/2026E/2027E营业收入预计为32.78/41.51/50.07亿元,增长率27.7%/26.6%/20.6% [6] - 2023A/2024A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3.07亿元,增长率6.2%/17.4% [6]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62/5.46/7.08亿元,增长率18.0%/50.7%/29.7% [6] - 1H2025综合毛利率36.97%,同比减少4.32个百分点 [7] - 1H2025研发费用2.82亿元,同比增长54.62%,研发费用率19.21%,同比提升4.60个百分点 [7] 业务发展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领域推出新品 [7] - 消费电子领域推出微泵液冷压电驱动芯片、内置MOS升降压充电芯片等 [7] - 汽车电子领域推出车规级高速CAN/CANFD收发器、车规级升降压转换器及高边开关等产品 [7] - 工业领域推出全新GaN合封PFC产品,切入显示器电源、电动工具等应用场景 [7] - 研发人员增至756人,占总人数68.35% [7] 市场表现与估值 - 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49.00元,流通股本2.93亿股,总股本4.26亿股 [2] - 2023A/2024A每股收益0.64/0.72元,2025E/2026E/2027E预计为0.85/1.28/1.66元 [6] - 2023A/2024A市盈率62.3/50.1倍,2025E/2026E/2027E预计为57.6/38.2/29.5倍 [6] - 2023A/2024A市净率4.6/3.9倍,2025E/2026E/2027E预计为5.0/4.7/4.3倍 [6]
南芯科技(688484):季度收入持续环比提升,研发团队扩张迅速
国盛证券· 2025-08-28 12: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17.60%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0.21% [1] - 2025Q2营收7.85亿元,同比增长21.08%,环比增长14.54% [2] - 2025Q2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43.42%,环比下降6.81% [2] - 收入连续10个季度环比增长 [2] - 研发投入2.82亿元,同比增长54.62% [4] - 研发人员增至756人,较上年末增长33.33%,占员工总数68.35%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推出压电驱动芯片驱动的微泵液冷方案,填补国产技术空白,适用于智能手机触觉反馈、固态按键等场景,未来可拓展至汽车及工业领域 [2] - 推出车规级高速CAN/CAN FD收发器、升降压转换器及高边开关产品,扩大车载电源、驱动及传输业务版图 [2] - 推出全新GaN合封PFC,切入工业电源领域,适用于显示器电源模组、LED驱动、电动工具和e-Bike充电器等场景 [2] - 新增7项核心技术:压电微泵驱动技术、GaN驱动控制及其集成技术、三电平变换技术、摄像头马达驱动技术、多相控制技术、多模式触控检测及低功耗唤醒技术、RISC-V核心处理器及配套工具链技术 [4] 战略与资本布局 - 变更募投项目为"芯片测试产业园建设项目",购置土地自建测试厂房,投入FT测试、CP测试、烧录测试设备,支持消费、车规及工业类芯片生产测试需求 [3] - 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277名激励对象授予239.44万股限制性股票,强化人才绑定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8/43.03/54.94亿元,同比增长30%/28.9%/27.7%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4.48/6.52亿元,同比增长5.8%/38.0%/45.5% [5][6]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4.1/46.5/32.0倍 [5][6]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7.7%提升至2027年13.7% [6][11]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38.3%回升至2027年39.7% [11]
南芯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60%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5: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7.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扣非净利润9742万元 [1]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模拟与嵌入式芯片研发设计销售,专注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 [1] - 汽车和工业领域需求复苏,原有产品保持竞争力且新产品市场份额扩大 [1] -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领域AC-DC、协议芯片、充电管理及锂电管理全链路 [2] - 汽车电子领域覆盖车载电源管理芯片和车载智能驱动芯片 [2]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756人,较2024年末增长33.33% [1] - 研发人员占比达员工总数68.35% [1] - 上半年研发投入2.82亿元,同比增长54.62% [1] - 新增授权专利50项,累计获取专利165项 [1]
南芯科技: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公司存在境外销售和采购业务 结算币种主要为美元 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1] - 开展外汇衍生产品业务旨在利用套期保值功能锁定外汇成本 规避汇率风险 实现资产保值 [1] 交易方案细节 - 业务类型包括外币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期权等衍生工具 以真实进出口业务为基础 [2] - 2025年度交易额度不超过等值5亿元人民币或其他等值外币 额度有效期内可滚动使用 [2] - 业务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不涉及募集资金 [2] - 业务有效期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 授权董事长行使决策权 [3] 会计处理与合规程序 - 会计处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23号、24号及37号关于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规定 [4] - 该事项已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不构成关联交易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4] 机构核查结论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内控制度完善且风险可控 [4][5] - 业务开展符合公司实际经营需求 可降低汇率波动对业绩的负面影响 [4]
南芯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0
行业概况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024年达6,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8%,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7,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4] -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2025年上半年达2,395亿块,同比增长8.7%,出口1,678亿个,同比增长20.6% [4]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23年约845亿美元,2024年约948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1,000亿美元 [6] -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23年约3,026亿元,2024年约3,25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3,431亿元 [7] -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503亿美元,2025年预计达534亿美元 [7] 下游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领域: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量5.515亿部,同比增长1.8%,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4% [8] - 汽车电子领域: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达11,585亿元,同比增长约8.5%,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758亿美元 [9] - 工业领域:工业4.0和智能制造推动模拟芯片在提高系统性能、增强能效和优化成本效益方面展现潜力 [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17.6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0.21% [3] - 综合毛利率36.97%,较去年同期减少4.32个百分点 [14] - 研发投入2.82亿元,同比增长54.62%,占营业收入比例19.21% [3][1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产品覆盖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智慧能源电源管理芯片、通用电源管理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和微控制器(MCU) [13] - 新增7项核心技术:压电微泵驱动技术、GaN驱动控制及其集成技术、三电平变换技术、摄像头马达驱动技术、多相控制技术、多模式触控检测及低功耗唤醒技术和RISC-V核心处理器及配套工具链技术 [15][27] - 累计获得专利165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50项 [20] 市场竞争力 - 在有线充电管理芯片领域具备全球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在多家知名智能手机品牌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20][22] - 产品已覆盖国内多家知名智能手机品牌厂商,包括小米、OPPO、vivo、荣耀和联想等 [22] - 完成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最高等级认证ASIL-D等级认证 [24] 战略发展 - 完成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100%股权,交易对价不超过1.6亿元,强化嵌入式领域技术优势 [17] - 变更募投项目为"芯片测试产业园建设项目",提升产品测试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16] - 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277名激励对象授予239.44万股限制性股票 [17]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756人,较2024年末增长33.33%,占员工总数比例68.35% [15][20] 产品创新与拓展 - 推出压电驱动芯片、内置MOS升降压充电芯片、高集成度移动电源SoC等消费电子新品 [16] - 推出车规级高速CAN/CAN FD收发器、升降压转换器及高边开关等汽车电子新品 [16] - 推出全新GaN合封PFC产品,切入工业电源领域 [16] - 开发全集成反激方案POWERQUARK,将五种独立功能集成到单颗芯片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