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曙高科(688433)

搜索文档
华曙高科:股东国投创业基金合计减持公司股份约880万股,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已届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9:02
每经AI快讯,华曙高科9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5年9月30日,公司收到国投创业基金发来的《关 于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结果告知函》,在本次减持计划期间,国投创业基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及大 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约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3%,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已届满。 每经头条(nbdtoutiao)——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WTO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记者 曾健辉) ...
华曙高科(688433)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国投创业基金)
2025-09-30 08:51
证券代码:688433 证券简称:华曙高科 公告编号:2025-045 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股东名称 | 国投创业基金 | | | | --- | --- | --- | --- | | 股东身份 | 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 | □是 | √否 | | | 直接持股 5%以上股东 | √是 | □否 | |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 □是 | √否 | | | 其他:/ | | | | 持股数量 | 28,991,747股 | | | | 持股比例 | 7.00% | | | | 当前持股股份来源 | 前取得:28,991,747股 IPO | | | 持股 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 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华 曙高科")股东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下 简称"国投创业基金")持有华曙高科股份 28,991,747 股,占公 ...
机械设备行业点评:商业航天运力是关键,高频发射产业拐点或将至
西部证券· 2025-09-26 05:2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 前次评级为超配 评级变动为维持[6] 核心观点 - 商业火箭运力已成为卫星互联网发展乃至商业航天发展的关键 考虑到星网的高频发射以及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上半年有多款中大型商业火箭首飞的预期 商业航天拐点或将至[1] - 建议重点关注火箭配套环节[1][4] 行业事件与数据 - GW星座在2025年7月27日至8月26日完成6次卫星发射 截至2025年9月已完成10次发射 成功将8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 - 千帆星座在2025年3月完成一次组网星发射后没有发射新卫星 期间两次火箭招标均流标 面临无火箭运力可用的情境[1] 主要企业进展 蓝箭航天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将于2025年首飞 当年拟执行3次发射任务 提供运力约60吨[2] - 2026年朱雀三号拟交付发射12次 提供运力约220吨[2] - 朱雀三号为不锈钢液氧甲烷火箭 旨在支持卫星互联网组网和空间站任务[2] 天兵科技 - 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于2025年9月15日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全面进入首飞冲刺阶段[3] - 火箭全长72米 起飞重量约600吨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7至22吨 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0至17吨[3] - 计划于2025年底执行首飞任务[3] 中科宇航 - 力箭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625吨 起飞推力766吨 SSO运载能力8吨 LEO运载能力12吨[3] - 2025年力箭二号火箭将首飞 公司今年有6-8次力箭一号火箭发射计划[3] 航天科技集团 - 正在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 计划分别于2025年和2026年首飞[4] - 2024年6月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 2025年3月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火箭配套环节企业:铂力特(688333 SH)、华曙高科(688433 SH)、斯瑞新材(688102 SH)、广联航空(300900 SZ)[4] 行业表现数据 - 机械设备行业近1个月相对收益5 12% 近3个月28 36% 近12个月69 34%[8] - 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分别为3 16%、16 41%、29 56%[8]
液冷行业点评:英伟达Rubin引领散热革命,微通道液冷技术价值凸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9 11:2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液冷行业 [3] 核心观点 - 英伟达AI新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预计高达2000W以上 现有散热方案无法应对 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 该技术深度整合多种散热元件 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5倍 [3] - 华为全联接大会首次明确披露昇腾芯片演进规划和目标 昇腾自身迭代将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为国产算力导入微通道技术提供可能性 [3] - 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是应对超高功耗芯片散热挑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通过微米级流体通道设计实现高效热交换 [5] - 微通道水冷板MLCP具有高超散热性能 能处理超过2000W热功耗以及超过1kW/cm²极端热流密度 突破风冷和水冷散热极限 [5] - 作为液冷重要介质材料 氟化液有望打开新增量空间 [5] 技术特点 - 微米级通道设计带来极大比表面积和极高散热密度 [5] - 强迫对流通过水泵驱动冷却液在微通道内高速流动持续带走热量 [5] - 优化流体动力学使热边界层非常薄 热阻显著降低 强化换热过程 [5] - 结构设计紧凑 微通道紧密排列覆盖整个发热区域 避免局部热点 使芯片表面温度更均匀 [5] 加工工艺 - 蚀刻工艺能够制造高精度微通道但成本高昂加工速度较慢 [5] - 3D打印可实现复杂结构制造但表面精度较低 [5] - 冲压成本较低但对微通道尺寸和形状限制较大 [5] - 需确保微通道密封性和均匀性 避免泄漏和冷却液分布不均 [5] 重点公司推荐 - 江顺科技早前布局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微通道挤压模具 有望拓展至数据中心散热领域 [5] - 英维克为液冷全产业链头部企业 已获得一项微通道冷板专利 [5] - 康盛股份在热交换器 微通道 精密钎焊等核心技术领域领先 子公司云创智达专注液冷技术研发与应用 [5] - 南风股份子公司南方增材拟投资5000万元用于3D打印设备投资 为液冷业务储备产能 [5] - 华曙高科为3D打印设备头部企业 有望受益于微通道加工需求 [5] - 鸿日达在微通道液冷方向具备技术积累及制造能力 [5] - 银轮股份已在微通道相变散热器等产品有布局 且在CDU等产品上获北美头部客户订单 [5] - 宁波精达深耕微通道技术 后续加大在数据中心换热产品的设备和模具开发 [5] - 博杰股份自研微通道分层式水冷头等零部件用于公司测试设备 [5] - 同星科技微通道换热器生产线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5] - 远东股份在微通道液冷技术方向推进研发攻关 [5] - 海亮股份已有数据中心铜散热材布局 美国铜管厂业绩弹性大 [5] - 大族激光大族聚维全新研发绿光金属3D打印设备 针对性解决高反 难熔金属材料加工难核心问题 产品涵盖精密导热部件 微型散热结构等 尺寸精度达微米级 [5] - 氟化液介质材料相关公司包括东阳光 巨化股份 永和股份 新宙邦 八亿时空 三美股份 昊华科技 东岳集团 [5] 重点公司估值 - 江顺科技市值48.74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亿 PE 37倍 [6] - 英维克市值756.6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36亿 PE 119倍 [6] - 康盛股份市值54.89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0.98亿 [6] - 南风股份市值67.68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0.74亿 [6] - 华曙高科市值246.4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88亿 PE 282倍 [6] - 鸿日达市值101.0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46亿 PE 221倍 [6] - 银轮股份市值367.3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60亿 PE 35倍 [6] - 宁波精达市值57.52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3亿 PE 30倍 [6] - 博杰股份市值111.8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98亿 PE 115倍 [6] - 同星科技市值52.76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7亿 [6] - 远东股份市值181.54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68亿 PE 32倍 [6] - 海亮股份市值271.7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6.00亿 PE 17倍 [6] - 大族激光市值429.4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11亿 PE 35倍 [6] - 东阳光市值741.8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45亿 PE 55倍 [6] - 巨化股份市值992.4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4.61亿 PE 22倍 [6] - 永和股份市值136.8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36亿 PE 22倍 [6] - 新宙邦市值356.17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84亿 PE 30倍 [6] - 八亿时空市值53.17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亿 PE 41倍 [6] - 三美股份市值339.7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1.62亿 PE 16倍 [6] - 昊华科技市值376.29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31亿 PE 26倍 [6] - 东岳集团市值207.7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50亿 PE 11倍 [6]
3D打印行业:应用拓圈,奇点已现
2025-09-18 14:41
行业与公司 * 3D打印行业 涉及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 涵盖医疗 汽车 消费电子 商业航天 模具制造等多个应用领域[1][7][17] * 相关公司包括华曙高科 博力特 创想3D 一加3D 众合立方 拓竹 杰普特 金橙子 汇纳科技 海正生材 佳林科技等[2][6][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预计为219亿美元 同比增长9.31% 201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0.7%[1][3] * 预计到2030年 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至1,450亿美元[1][3] * 中国消费级3D打印市场占据全球96%的市场份额 其中75%产品出口海外 头部企业出货量接近100万台[6] * 中国消费级设备总出货量预计将从410万台增长至1,340万台[6] * 亚太地区收入增长率达30.95% 主要贡献来自中国[17] 技术优势与应用领域 * 3D打印通过增材制造颠覆传统制造 关键优势在于节省时间 材料和成本[5] * 终端应用占下游应用比例提升至35% 增速超过行业整体[15] * **消费电子领域**:苹果Apple Watch Ultra使用钛合金3D打印工艺 钛合金具有高刚度(6:1)和优异耐腐蚀性 苹果手机年出货约2亿部 即使每部含100元3D打印零件 也是一个200亿元规模的市场[25] * **汽车领域**:显著缩短生产周期 传统周期3-5年可缩短至1-2年 实现极致轻量化与一体化成型[10][24] * **航空航天领域**:火箭发动机构件约60%采用3D打印技术(如马斯克星舰) 中国嫦娥工程火箭发动机应用比例约20%-25% 每台价值600-800万元 其中150-200万元为3D打印成品[20] * **模具与鞋类制造**:尼龙材料在汽车内饰等领域广泛应用 3D打印鞋模缩短制模过程并加速新产品成型[22][23] * **人形机器人**:因其快速迭代需求 将成为重要应用场景[7] * **液冷板制造**:3D打印可显著降低成本并更精密构建内部流道 提升散热效率[34] 产业链与国产化进展 * 上游原材料(激光器 振镜系统等) 中游服务端占比约47% 下游应用(软件 材料 销售)占比约27%-29%[29] * 国内企业通过降价策略 逐步实现激光器 工控系统等核心组件的国产化替代[8] * 铂力特已基本不再依赖代理销售 实现国产替代[30] * 杰普特(配套激光器)和金橙子(配套激光控制系统)是工业级打印的核心组件供应商[35] * 工业级金属3D打印机向美国输出受限 但向德国出口较多[17] 设备与技术分类 * 3D打印机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11] * 工业级设备要求高精度和特定力学性能 需要后处理环节 价格从几十万至数百万(金属机可达七八百万)[11][13] * 消费级设备价格一般为1,000-3,000元 高端带激光头设备可达1-2万元[13] * 主流技术包括激光选区烧结(SLS) 立体光固化成型(SLA) 熔融沉积成型(FDM)等[14] * 全球工业级设备出货量约为2万台 消费级设备每季度出货量达四十几万台[26] 投资回报与材料发展 * 航空航天领域设备投资回报周期约两年(成本不敏感) 其他工业领域(如汽车 能源)回报周期约五年 消费电子预计在2-5年之间[16] * 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 并逐渐进入汽车制造业[31] * 预计到2034年 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0多亿美元[32] 潜在风险与挑战 * 航空发动机动部件因力学特性及可复制性问题暂无法用3D打印替代 且需满足严格适航条件 渗透率提升有限[21] * 国内厂商在进入美国和日本市场方面存在困难[27] 投资标的建议 * 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博力特(特种领域) 华曙高科(消费电子 高分子 金属机) 创想3D(港股 消费级) 汇纳科技(可能注入金属3D资产) 杰普特 金橙子(核心组件供应商)[9][33][35]
华曙高科涨6.79%,股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3:16
股价表现 - 华曙高科股价创历史新高 盘中上涨6.79%至58.03元[2] - 成交量达293.18万股 成交金额1.64亿元 换手率1.45%[2] - A股总市值240.34亿元 流通市值117.28亿元[2] 行业对比 - 机械设备行业整体涨幅0.55% 317只个股上涨[2] - 泰尔股份、必得科技等6只个股涨停[2] - 驰诚股份跌8.50% 东杰智能跌6.27% 艾隆科技跌5.72%[2] 融资交易 - 最新两融余额3.27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3.25亿元[2] - 近10日融资余额减少1017.03万元 环比下降3.04%[2] 机构评级 - 近10日2家机构评级 中金公司9月2日给予目标价53.00元[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 同比增长5.43%[2] - 净利润450.84万元 同比下降86.30%[2] - 基本每股收益0.0109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3%[2]
华曙高科:选举职工代表董事
证券日报· 2025-09-15 14:08
公司治理变动 - 华曙高科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民主选举 [2] - 李昕彦女士当选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2]
华曙高科(688433.SH):向激励对象授予296.28万股限制性股票
格隆汇APP· 2025-09-15 11:59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并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议案 [1] - 确定2025年9月15日为授予日 以每股21.90元价格向95名激励对象授予296.28万股限制性股票 [1]
华曙高科(688433) - 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9-15 11:17
股权激励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15日为授予日授予95名激励对象2,962,750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0.7153%[3] - 授予价格为21.90元/股,激励方式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3] - 激励对象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等,不含特定人员[8] 时间节点 - 2025年8月27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4] - 2025年8月28日至9月6日公司对激励对象进行内部公示[4] - 2025年9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5] 归属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归属日有特定限制[15][16] - 限制性股票分三个归属期,比例30%、30%、40%,归属时间按规定[17][18] 人员获授情况 - 核心技术人员3人获授123,750股,其他92人获授2,839,000股[19] 模型及费用 - 公司用Black - Scholes模型计算,2025年9月15日预测算授予情况[24] - 模型参数含不同有效期的历史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25] - 激励计划需摊销总费用96,111,610元,各年摊销金额明确[27] 其他规定 - 公司全部有效期内激励计划标的股票总数及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有上限[20] - 激励对象排除特定人员,主体资格合法有效[20][21][22] - 律师事务所认为授予事项合规,尚需信息披露[28]
华曙高科(688433) - 关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的自查报告
2025-09-15 11:17
激励计划 - 公司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 - 2025年8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相关公告[1] 自查情况 - 自查期间为2025年2月28日至2025年8月27日[2] - 12名核查对象在知悉内幕信息前买卖股票,与内幕无关[3] - 其他核查对象自查期间无买卖股票行为[3] 信息情况 - 公司筹划及实施激励计划采取保密措施,未发现信息泄露[4] - 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违规情形[4]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16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