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灵深瞳(688207)
icon
搜索文档
格灵深瞳(688207)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04.8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格灵深瞳报收于16.07元,下跌3.19% [1] - 换手率4.53%,成交量8.54万手,成交金额1.3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04.80万元,占比成交额8.75% [1] - 超大单净流出245.03万元、占成交额1.78% [1] - 大单净流出959.77万元、占成交额6.97% [1] - 中单净流出749.60万元、占成交额5.45% [1] - 小单净流入455.20万元、占成交额3.31%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67.47万元、同比减少75.02% [1] - 归属净利润4450.40万元,同比减少64.22% [1] - 扣非净利润4692.41万元,同比减少59.38% [1] - 流动比率13.143、速动比率12.871、资产负债率7.5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1] - 注册资本25897.314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3873.561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赵勇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4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87条,专利信息130条 [2] - 行政许可4个 [2]
“AI”之眼,一场视觉智能的进化 | 2025 ITValue Summit前瞻WAIC现场版:AI落地指南系列
钛媒体APP· 2025-08-06 11:39
行业趋势与市场观察 - WAIC 2025展会人气显著提升 参与者背景更加多元化 大公司AI单点应用深度令人印象深刻 AI应用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 [1] - 头部科技企业如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突破单纯AI模型展示 深度融合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国家电网展示AI与核心业务深度融合范例 消费级AI硬件展区呈现大模型技术生活化应用路径 [7] 技术演进与产品发展 - 格灵深瞳从2019年开始布局视觉大模型基座 推出Glint-MVT视觉基础模型 产品具备持续成长性 从通用工具升级为个性化智能体Agent [8][12] - 多模态技术成为明确趋势 视觉是多模态AI的核心感知入口 需与语言等模态融合 公司团队更加年轻化 保持开放心态拥抱各种技术 [12][28] 商业模式与收费挑战 - AI行业收费标准非常离散 面临三重困境:定价标准缺失 商业模式模糊 双向预期偏差 本质是产业成熟度问题 需经历服务定价帕累托优化过程 [2][23] - 收费模式从按许可证付费演变为按效果和性能付费 服务价值缺乏行业基准 客户对效果认知不统一 供应商服务成熟度待验证 [2][23] 应用场景与行业深耕 - 公司聚焦四大优势领域:金融 泛安防 政务 体育 金融客户对AI技术热忱 提出更深层跨领域融合需求 [14][15] - 在视频分析处理和理解领域深度布局 计划下半年发布Glint-MVT视觉基础模型新版本 在垂直细分工具和模型精炼上具有自身特点 [20][21] 客户合作与实施挑战 - 针对不同客户采用差异化策略:对前瞻型客户采用共创研发模式 对入门级客户提供直效型标准化产品 分阶段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体验演进 [19] - 实施过程中面临硬件适配(如GPU适配) 数据采集与持续优化 认知偏差 服务模式错位等挑战 需要与客户共同解决问题和成长 [16][25] 技术战略与生态合作 - 公司坚持技术自主权 深入研发Glint-MVT视觉基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 同时保持与生态合作互助互利的开放态度 [3][20] - 决策框架基于三要素评估:资金规模 人才储备 时间成本 在视频领域深度布局 其他方面依靠生态合作 [21] 人才与认知挑战 - AI落地最缺对目标的耐心 最怕一鼓作气再而衰 关键痛点集中在人才瓶颈和目标管理两大维度 [27][23] - 缺乏兼具决策能力与落地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需要业务专家与AI专家的双重属性融合 需要培育AI原生思维 [23][32]
对话格灵深瞳CEO:穿透WAIC热度,透视AI落地的“硬功夫”
观察者网· 2025-08-06 08:36
行业热度与趋势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出现"一票难求"现象 行业关注度和大众参与热情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AI技术正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 热度将在短期内持续上升后逐步进入平台期 [2][3] - AI未来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基础设施级别的存在 通过解决实际需求体现价值而非依赖新鲜感 [3] 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当前AI行业中间层技术展示吸引大量关注 但底层技术突破和垂直领域应用落地进展未达预期 [3] - 多数企业从技术维度审视AI 而非将其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或未来文明构建要素 [3] - AI具体业务需要深入细分场景 对精确度的要求比泛化场景更高 一个巨大的AI母题难以解决所有细分问题 [7] 企业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年轻且充满热情的企业 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并深耕视觉及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和端到端应用 [14] - 坚持长期价值导向的交付 确保每次合作都能为客户创造真实效益 不会为追求短期KPI偏离实际业务需求 [14] - 主张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 技术架构开放 不会从头构建封闭系统 与芯片厂商和大模型厂商建立深厚合作关系 [6] 技术布局与创新 - 公司从计算机视觉业务扩展到视觉基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领域 推出平台级产品和垂直AI智能体应用 [11] - 硬件布局成为不可或缺环节 因为硬件效率直接影响AI效能和效果 [5] - 计划于9月底发布基于Glint-MVT架构的全新Glint-VLM视觉语言模型 并对数据、训练代码及模型进行全面开源开放 [13] 应用场景与落地案例 - 金融和政务领域成为早期核心业务板块 因大型机构具备资金和资源实力率先尝试AI技术 [7] - 通过多模态模型深入银行核心业务流程 如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管理 实现自动化处理文档和分析工作 时间成本节约达80% [8] - 某银行客户已将Agent技术应用到整个业务流程中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10] 客户关系与生态建设 - 与客户并非单向输出关系 而是通过磨合实现共同成长 客户态度从"看成果"转变为"共耕耘" [6][11] - 越来越多的行业伙伴愿意参与技术落地和共同成长过程 体现对AI认知的深化 [11] - 期待与行业专家和生态伙伴深度互动 以极致的技术透明共筑开放、协作、繁荣的智能生态 [13] 未来发展方向 - AI真正的魅力与爆发力诞生于"跨界融合"奇点 应深度融入制造业、农业、艺术创作等多元领域 [13] - 世界模型是未来重要方向 AI最终将能够解释或模拟人类世界的所有现象 [6] - 行业竞争力将回归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度与深度 算法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正重塑生产力本质 [15][16]
对话格灵深瞳CEO吴一洲:穿透WAIC热度,透视AI落地的“硬功夫”
观察者网· 2025-08-06 08:28
行业趋势与热度变化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出现一票难求现象 显示AI关注度和大众参与热情爆发式增长 [1] - AI行业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 头部企业如DeepSeek和阿里的技术突破推动认知度提升 [1] - AI应用热度将在短期持续上升后进入平台期 技术将深度渗透生活成为基础设施级存在 [2] - 当前技术展示吸引大量关注 但底层技术突破和垂直领域应用落地仍未达行业预期 [2] 技术发展与应用方向 - AI需实现从数据采集、分析到自主行动的智能闭环 并根据结果动态调整采集策略 [3] - 硬件布局成为AI领域不可或缺环节 硬件效率直接影响效能和效果 [3] - AI领域呈现角色协作格局 多数模型基于Transformer框架 开放共享技术基础推动创新 [4] - 世界模型是未来重要方向 AI最终将能解释或模拟人类世界所有现象 [5] - 个人AI助手应用走在前列 但细分场景对AI精确度要求比泛化场景更高 [5] - Agent技术是各行业智能化发展关键方向 从基础信息化工具跃升到个性化智能助理 [7] 公司战略与业务聚焦 - 技术架构保持开放 不构建封闭系统 专注视觉大模型端到端应用开发 [4] - 与芯片厂商和大模型厂商建立深厚合作 形成成长共同体关系 [4] - 兼顾财报稳健和行业价值创造 通过客户磨合实现共同成长 [4] - 最初选择金融和政务领域因技术高门槛和高成本 需资金雄厚机构率先尝试 [5] - 成立于2013年 从人脸识别技术切入 与银行客户共同积累实践经验 [6] - 协助银行优化安全、营销、合规管理 并深入贷前贷中贷后核心流程 [6] - 通过多模态模型实现贷款文档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时间成本节约达80% [6] - 将银行验证成功的成熟方案复制到更多中小企业 推动技术价值规模化应用 [6] - 已有Agent技术实际应用案例 某银行客户将其应用于整个业务流程显著提升效率 [9] - 从计算机视觉业务扩展到视觉基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领域 推出平台级产品和垂直AI智能体应用 [9] - 客户态度从看成果转变为共耕耘 更愿意共同探索技术应用可能性 [9] - 深耕视觉算法与多模态大模型 致力于技术多元化场景应用 [10] - 计划于9月底发布基于Glint-MVT架构的Glint-VLM视觉语言模型 并对数据、训练代码及模型进行全面开源开放 [11] - 向客户传递年轻热情、拥抱技术创新特质 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长期价值交付 [12] 行业生态与媒体角色 - AI真正魅力在于跨界融合 需深度融入制造业、农业、艺术创作等多元领域 [11] - 期待媒体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应用 聚焦核心逻辑、实际效果与演进挑战 [13] - 通过扎实本质的解读帮助公众建立对技术能力的准确认知 理解发展阶段和真实价值 [13] - AI长期竞争力将回归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度与深度 算法与场景深度融合重塑生产力本质 [14]
观察者网WAIC直播实录:AI大潮下的具身和人形,中国在跟跑还是并跑?
观察者网· 2025-08-03 05:36
行业格局与公司战略 - 美的集团通过2016年收购库卡机器人实现To B转型 布局四大板块:楼宇科技 工业技术 机器人与自动化 新兴AI业务[4] - 美的2023年启动人形机器人规划 凭借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和完整产品线切入赛道 2024年加速产品开发与应用尝试[4] - 库卡机器人主要服务汽车制造 3C 船舶 飞机制造等行业 在美的灯塔工厂应用广泛[5] - 格灵深瞳作为首家科创板AI计算机视觉上市公司 深耕金融安防领域 近期拓展体育考试训练和AI PC大模型一体机业务[5] - 真格基金重点布局AI与机器人早期项目 已投资月之暗面 Manus Genspark等具身智能企业[6][57] 技术演进路线 - 人形机器人关节数量从传统200+缩减至40个左右 强化学习算法显著降低调试难度[8][9] - 技术路线从液压传动转向电动传动 控制方式从rule-base转向learning-base 中国供应链优势推动成本下降[12] - 双足形态在动态平衡性上具优势 轮式更适合标准化场景 智元创新的轮足折叠设计尝试融合两者优势[13][16][19] - 五指灵巧手在70%场景可被两指夹具替代 但数据采集和复杂操作仍需五指结构[27][28] - 视频模型和world model成为具身智能关键技术 需解决物理世界数字化重建的高成本难题[37][43] 应用场景展望 - 工业场景将率先落地 上汽计划引入500台人形机器人进厂 聚焦搬运 装配等六大核心工序[9][15] - 家庭场景面临安全隐私等挑战 需分阶段从工业→商业→家庭推进 预计5-10年实现普及[13][66][67] - 家电机器人化成为新方向 如智能烤箱通过视觉识别和自动调节实现主动服务[64] - 高人力成本场景优先突破 如美国餐厅后厨等海外市场更具商业化潜力[58][73] 中美竞争态势 - 中国占据全球40%人形机器人专利 机电产业链优势显著 核心部件价格快速下降[69][72] - 美国在AI基础技术领先 中国在场景落地和政策支持方面占优[70][71] - 人才储备呈现"中美华人竞争"格局 中国需突破算力瓶颈并拓展全球化市场[72][73]
AI大潮下的具身和人形,中国在跟跑还是并跑?
观察者网· 2025-08-03 05:35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被视为通往AGI的必经之路 特斯拉Optimus和波士顿动力Atlas的进展引发全球关注 [1] - 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已从"跟跑"转向与美国"并跑"甚至寻求"弯道超车" [1] - 行业讨论焦点集中在电机供应链 强化学习算法 落地场景与资本路径 [1] 美的集团机器人战略布局 - 2016年起通过收购库卡等企业布局To B业务 形成四大板块:楼宇科技 工业技术 机器人与自动化 新兴AI业务 [3][4] - 人形机器人业务2023年启动规划 2024年加速发展 依托电机 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 [4] - 库卡机器人主要服务汽车制造(60%) 3C(20%) 船舶/航空(15%)等工业领域 [4] 格灵深瞳技术路线 - 中国首家科创板AI上市公司 深耕计算机视觉12年 覆盖金融安防 智慧体育等场景 [5] - 推出视觉基础大模型MVT 1.5版本 实现图像到视觉token的转换 [5][32] - 探索视频模型技术 提升机器人对动态场景的理解能力 [36] 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 - 关节数量从传统200+缩减至现代40个(全身30个) 强化学习使复杂控制成为可能 [8][9] - 技术路线从液压传动(波士顿动力)转向电动传动(中国供应链优势) [12] - 控制方式从rule-base转向learning-base 提升任务泛化能力 [11][12] 形态路线争议 - 双足形态:适合动态复杂场景(工厂阶梯 火星移民) 具备动力学平衡优势 [16][18] - 轮式形态:平坦场景效率更高(家庭 标准工厂) 安全性更优 [13][15] - 混合形态:智元推出可折叠轮足机器人 尝试平衡效率与适应性 [20] 灵巧手发展路径 - 五指灵巧手:符合人机交互直觉 数据采集便利 但成本高达数万元 [22][25] - 两指夹爪:满足70%基础任务 成本优势明显 成为当前主流方案 [25][26] - 美的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必须配备五指手 工业场景则倾向专用末端 [22][23] 技术概念解析 - 具身智能: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 需与物理世界持续交互 [30][33] - World Model:物理世界的数字重建 面临数据采集成本高难题 [40] - 强化学习:具身智能必备组件 但reward函数设计仍是关键挑战 [42][46] 中美产业对比 - 中国优势:机电产业链成熟(占全球人形机器人专利40%) 人才储备充足 政策支持力度大 [63][64] - 美国优势:AI基础研究领先 人力成本推动场景落地更快 [63][66] - 硬件创新中国占优(蔚小理等) 软件创新美国领先 全球市场成为共同目标 [66] 商业化落地展望 - 工业场景优先:上汽计划引入500台人形机器人 分阶段实现自动化 [9][60] - 家庭场景需突破:安全标准 隐私保护 个性化交互等核心问题 [61] - 数据采集瓶颈:需建立类似特斯拉FSD的规模化数据获取机制 [57]
今日374只个股突破五日均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6:36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590 38点 处于五日均线之下 跌幅0 70% [1] - A股总成交额达15250 45亿元 [1] - 374只A股价格突破五日均线 其中14只个股乖离率超过5% [1][2] 个股乖离率排名 - 易点天下乖离率最高达14 50% 今日涨幅20 00% 换手率32 17% [1] - 数字认证乖离率13 64% 涨幅20 00% 换手率13 29% [1] - 西菱动力乖离率12 52% 涨幅19 00% 换手率12 74% [1] - 捷邦科技乖离率12 02% 涨幅16 80% 换手率30 33% [1] - 慧博云通乖离率10 05% 涨幅15 36% 换手率17 23% [1] - 贵州百灵乖离率8 12% 涨幅10 00% 换手率8 84% [1] - 索辰科技乖离率7 82% 涨幅12 15% 换手率16 03% [1] - 凯格精机乖离率7 64% 涨幅12 05% 换手率33 57% [1] - 永信至诚乖离率7 62% 涨幅11 50% 换手率11 65% [1] - 环球印务乖离率7 47% 涨幅10 00% 换手率8 65% [1] - 极米科技乖离率7 26% 涨幅9 91% 换手率5 21% [1] - 江南新材乖离率7 13% 涨幅10 01% 换手率32 75% [1] - 良信股份乖离率6 99% 涨幅10 05% 换手率7 02% [1] - 冰轮环境乖离率6 94% 涨幅10 00% 换手率4 69% [1] - 中嘉博创乖离率6 53% 涨幅10 00% 换手率3 60% [1] - 诺德股份乖离率6 39% 涨幅10 02% 换手率17 52% [1] - 科兴制药乖离率6 33% 涨幅10 90% 换手率8 11% [2] - 神州数码乖离率6 30% 涨幅10 00% 换手率13 57% [2] - 长盈精密乖离率6 27% 涨幅9 87% 换手率13 64% [2] - 泰坦股份乖离率5 93% 涨幅8 04% 换手率3 72% [2]
格灵深瞳(688207)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4.5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3:28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16.14元 单日下跌0.06% [1] - 换手率4.04% 成交量7.63万手 成交金额1.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64.59万元 占成交额9.4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984.22万元(占比7.99%)大单净流出180.37万元(占比1.47%)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952.44万元 占成交额7.74%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12.15万元 占成交额1.7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67.47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5.02% [1] - 归属净利润4450.40万元 同比减少64.22% [1] - 扣非净利润4692.41万元 同比减少59.3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3.143 速动比率12.871 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1] - 资产负债率7.50% 处于较低水平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3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25897.3147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3873.561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赵勇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企业14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4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87条 专利信息130条 行政许可4个 [2]
MLOps概念涨2.04%,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08:38
MLOps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5日收盘,MLOps概念上涨2.0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 [1] - 板块内16股上涨,拓尔思、星环科技、格灵深瞳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56%、5.77%、5.06% [1] - 恒华科技、宇信科技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40%、1.99%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Sora概念(文生视频)以2.98%涨幅居首,光刻机、多模态AI、华为昇腾紧随其后,涨幅均超2% [2] - 海南自贸区跌幅最大(-3.77%),雅下水电概念、抽水蓄能、赛马概念跌幅均超2% [2] 资金流动情况 - MLOps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6亿元 [2] - 1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润和软件主力资金净流入1.04亿元居首,拓尔思、光环新网、奥比中光分别净流入9589.75万元、6257.25万元、5042.11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奥比中光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7.22%,科大国创(6.13%)、光环新网(6.07%)紧随其后 [3] - 星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349.22万元,净流入率6.05% [3] - 宇信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净流出比率达-15.83% [4]
MLOps概念涨0.33%,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08:41
MLOps概念板块表现 - MLOps概念板块7月23日上涨0 33%,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板块内6股上涨,拓尔思、星环科技、恒华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 79%、2 91%、2 45%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创意信息、东方国信、格灵深瞳,分别下跌1 13%、0 90%、0 79% [1]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0 91亿元,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6股净流入超千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动 - 拓尔思主力资金净流入9955 90万元,净流入比率4 10%,位居榜首 [2] - 光环新网、润和软件、星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5809 95万元、2486 31万元、1629 52万元 [1] - 绿盟科技、新点软件、星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10 06%、7 29%、7 10% [2] - 东方国信、宇信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流出2846 87万元、6485 57万元 [3] 其他概念板块表现 - 雅下水电概念涨幅最高达4 15%,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为-4 64% [1] - 高压氧舱、互联网保险、细胞免疫治疗涨幅分别为1 55%、0 56%、0 56% [1] - 海南自贸区、中船系、成飞概念跌幅分别为-4 19%、-2 76%、-2 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