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捷创芯(688153)

搜索文档
唯捷创芯(688153)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5-07 11:48
权益变动原因 - 本次权益变动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登记致持股比被动稀释、孙亦军持股增加及增持股份、荣秀丽与孙亦军解除《一致行动协议》所致[3] 企业出资额 - 天津语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为385.0026万元[14] - 天津语腾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为130.6555万元[16] - 北京语越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出资额为189.4534万元[18] - 天津语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为57.6048万元[19] 股份比例 - 截至2025年5月7日,荣秀丽直接持有及间接控制境外上市公司维太创科(6133.HK)股份比例合计66.88%[21] - 权益变动前荣秀丽直接持有公司13.31%股份,孙亦军直接持有2.74%股份,二人共同控制34.45%股份表决权[40][41] - 权益变动后荣秀丽直接持有公司12.39%股份,孙亦军直接持有3.42%股份,合计占比32.93%[41] - 本次权益变动后,荣秀丽控制股份表决权比例20.25%,孙亦军控制股份表决权比例12.68%[70] 股本变更 - 2022年9月14日,公司总股本由400,080,000股变更至408,619,418股[36] - 2023年3月27日,公司总股本由408,619,418股变更至409,239,594股[37] - 2023年6月9日,公司总股本由409,239,594股变更至409,273,667股[38] - 2023年7月19日,公司总股本由409,273,667股变更至418,165,234股[38] - 2024年3月20日,公司总股本由418,165,234股变更至418,316,914股[38] - 2024年8月6日公司总股本由418,316,914股变更至429,997,787股[39] 股份增持 - 2022年10月21日至2023年3月27日,信息披露义务人4增持公司股份232,937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0.057%[32] 一致行动协议 - 荣秀丽和孙亦军于2019年1月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有效期至公司上市满36个月[22] - 荣秀丽和孙亦军于2025年5月7日签署《一致行动解除协议》,公司自该日起无实际控制人[25] 未来展望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来12个月不排除增持或减持股份计划,若变动将及时披露[33] 限售股信息 - 截至报告签署日,荣秀丽直接持有的53,265,280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42] - 孙亦军直接持有的10,975,441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42] - 孙亦军2022年9月14日行权取得的1,052,304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14日[43] - 孙亦军2023年7月19日行权取得的1,052,304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6年7月19日[43] - 孙亦军2024年8月16日行权取得的1,403,075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7年8月16日[43] 披露前持股情况 - 荣秀丽披露前直接持股53,265,280股,持股比例13.31%[69] - 天津语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披露前直接持股25,242,375股,持股比例6.31%[70] - 天津语腾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披露前直接持股8,566,319股,持股比例2.14%[70] - 孙亦军披露前直接持股10,975,441股,持股比例2.74%[70] - 北京语越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披露前直接持股30,514,794股,持股比例7.63%[70] - 天津语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披露前直接持股9,278,263股,持股比例2.32%[70] - 信息披露义务人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公司137,842,472股股份表决权,比例为34.45%[70]
唯捷创芯(688153) -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协议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07 11:47
股权结构 - 2019 年 1 月荣秀丽与孙亦军确立一致行动关系[9] - 2025 年 5 月 7 日一致行动关系解除[10][21][23]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Gaintech 持股 101,247,461 股,比例 23.55%[11]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荣秀丽持股 53,265,280 股,比例 12.39%[11]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孙亦军持股 14,716,061 股,比例 3.42%[11] - 一致行动终止后,Gaintech、荣秀丽、孙亦军表决权分别为 23.55%、20.25%、12.68%[14][16] 控制权情况 - 一致行动关系终止后,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1][13][14][15][16][20][23] - 联发科及 Gaintech 承诺不谋求控制权,提名董事不超 2 名[12] - 各股东均不能单独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17] 其他情况 - 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7] - 荣秀丽与孙亦军无纠纷、无新利益安排、暂无控制权意向[21] - 一致行动解除不影响公司治理稳定性[22][23] - 解除协议非为减持,未违反限售承诺[22] - 荣秀丽与孙亦军暂无减持计划,未来减持将依规披露[22] - 荣秀丽、孙亦军及董事会提名董事和独立董事[18][19]
唯捷创芯(688153)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协议暨公司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的核查意见
2025-05-07 11:47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30日,Gaintech Co.Limited持股101,247,461股,占比23.55%[1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荣秀丽持股53,265,280股,占比12.39%[12] - 荣秀丽直接和间接持股控制表决权股份占总股本20.25%[17] - 孙亦军直接和间接持股控制表决权股份占总股本12.68%[17] - 公司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15] 一致行动协议 - 荣秀丽和孙亦军2019年1月签《一致行动协议》,2025年5月7日签《一致行动解除协议》[2][5] - 解除前后,二人直接和间接持股数量和比例不变[11] - 解除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28][30] 股份限售与减持 - 上市未盈利时,二人在盈利前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第4和第5个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2%[7] - 二人所持首发前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等[7]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触发条件,首发前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 - 锁定期满任职董事期间,每年转让不超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9] - 锁定期满后减持,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所持首发前股份15%,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 - 荣秀丽等股东上市前持有的股票将于2025年10月13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25] - 减持时可减持股份数额应与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可减持首发前股份数额合并计算[25] - 最近20个交易日中任一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不得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25] - 解除一致行动关系6个月内,继续遵守上交所关于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规定[2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共有11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4名[22] - 公司将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转,保证公司治理及重大决策机制规范运行[28] - 律师认为解除一致行动协议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9] - 保荐机构对本次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协议事项无异议[31]
唯捷创芯(688153) - 关于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协议暨公司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的提示性公告
2025-05-07 11:46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Gaintech持股101,247,461股,占比23.55%为第一大股东[1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荣秀丽直接持股53,265,280股,占比12.39%[1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孙亦军直接持股14,716,061股,占比3.42%[16] - 一致行动协议解除后,荣秀丽直接和间接持股控制表决权股份占比20.25%[17] - 一致行动协议解除后,孙亦军直接和间接持股控制表决权股份占比12.68%[17] 一致行动协议相关 - 荣秀丽和孙亦军于2019年1月签署《一致行动协议》[5] - 荣秀丽和孙亦军于2025年5月7日签署《一致行动解除协议》[9] - 《一致行动解除协议》于2025年5月7日生效,一致行动关系解除[28] - 一致行动协议解除后,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23][30] 股份减持规则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实现盈利前原一致行动人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2] - 公司上市第4和第5个会计年度内,原一致行动人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不超公司股份总数2%[12] - 原一致行动人所持首发前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12] - 锁定期满后任职董事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1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每年减持数量不超首发前股份15%,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4] 其他信息 - 公司董事会共11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4名[21] - 联发科及Gaintech承诺不谋求公司控制权,提名董事候选人不超2名[16] - 荣秀丽等股东上市前持有的股票将于2025年10月13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24] - 公司于2022年4月12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截至公告披露日已上市届满三周年[26] - 保荐机构认为本次一致行动协议解除未违反相关规定,对相关事项无异议[30][3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5月8日[32]
唯捷创芯大批新品商业化进程曝光,第二代非线性Wi-F i7模组已进入量产阶段
巨潮资讯· 2025-05-07 03:31
无线通信领域进展 - Wi-Fi 7模组已于2024年实现规模化销售 应用于主流品牌路由器及智能手机 [4] - 推出第二代非线性Wi-Fi 7模组产品 已进入量产阶段 [4] - 2025年一季度Wi-Fi模组产品线同比营收增长显著 [4] 手机市场产品布局 - Phase 7LE方案于2024年实现大批量出货 进入多家品牌厂商供应链 [4] - 推出第二代L-PAMiD模组(Phase 7LE Plus) 效率与功耗显著提升 适配新一代旗舰芯片平台 [4] - Phase 8L产品已导入品牌客户供应链 预计2025年Q2量产出货 [5] - Phase 7LE Plus与Phase8L形成高集成度产品矩阵 覆盖中端至高端旗舰机型 [5] 车载射频领域突破 - 推出AEC-Q100认证的5G车规级射频前端解决方案 已实现批量销售 [5] - 2025年Q1车载领域营收接近千万元人民币 [5] - 持续推广产品并拓展车企合作 提升市场份额 [5] 卫星通信业务发展 - 射频前端模组已导入多家品牌手机厂商并实现规模销售 [6] - 正在研发下一代卫星通信射频前端模组 提升性能与可靠性 [6] - 卫星通信技术渗透速度较缓 长期增长前景乐观 [6] AI终端产品创新 - 2024年布局支持AI终端的产品线 包括大功率Wi-Fi模组和蓝牙模组 [6] - 新产品性能能效显著提升 体积更小功耗更低 支持更高传输功率 [6] - 2025年Q2推向市场 已与多家终端客户展开合作 [6] 高端市场战略 - 关税政策变化推动国产替代机遇 公司持续深耕高端市场 [7] - 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产品开发 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 [7]
唯捷创芯2024年实现营收21.03亿元,今年Q1同比增长10.24%
巨潮资讯· 2025-05-07 03: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10,304.02万元,同比下降29.46%,扣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为210,168.18万元,同比下降29.49% [3][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2.51万元,同比下降121.13%,扣非净利润为-5,267.21万元,同比下降150.91% [3][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25.50万元,同比下降142.79%,主要因营收规模下滑及原材料付款增加 [4][5] - 2025年Q1营业收入50,855.68万元,同比增长10.24%,但净利润为-1,812.7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271.48万元 [5][7]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501.16万元,同比转正,主要因库存消耗减少资金占用 [8] 业务结构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2024年营收16,630.35万元,其中5G产品占比54.29%,同比提升2.24个百分点 [3] - 接收端产品营收4,386.47万元,同比增长26.31%,占主营业务比例20.87% [3] - 2024年研发投入4,379.74万元,占营收比例20.83%,同比增加5.65个百分点 [4] 市场环境与应对措施 - 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行,压缩利润空间 [4][6]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5G产品占比)、扩大接收端产品规模、严控成本费用缓解市场压力 [4] - 2025年Q1业绩承压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压力导致毛利率下滑、政府补助减少、存货减值损失增加 [6]
国产射频前端,天塌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6 00:57
国产射频前端行业现状 - 射频前端头部企业普遍亏损,卓胜微2025年一季度营收7.56亿元同比暴跌36.47%,归母净利润-4662.3万元[1] - 行业面临过度竞争导致市场内卷,国产替代已完成中低端市场,竞争演变为"替代国产"[4] - 2025年将拉开国产射频前端淘汰赛序幕,竞争日趋残酷[13] 卓胜微经营分析 - 公司从射频开关转向射频前端模组全覆盖,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增长83.5%[2] - 产品结构:射频开关/Tuner/LNA占比50%,DiFEM占比40%,其他10%[2] - Fab-Lite模式导致短期成本压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4.2%[3] - 在DiFEM市场面临高通价格战和技术压制,L-PAMiF/L-PAMiD市场遭遇唯捷创芯等竞争[2] 唯捷创芯竞争态势 - 2024年营收21.03亿元同比下降29.46%,归母净利润-2372.51万元[4] - 4G PA市场份额超40%,5G产品份额达30%,但放弃ODM市场导致营收下滑[5] - 2024年被飞骧超越(营收21.15-25.30亿元),但在5G Phase5N PA保持核心优势[6] - 2025年Q1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10.24%,但亏损扩大至-1812.76万元[4] 慧智微技术突破 - 采用"SOI+GaAs"混合架构突破国际专利壁垒,AgiPAM®平台支持多频段系统[8] - Phase8L L-PAMiD模组与国际厂商同步量产,面积较Qorvo方案缩小42%[9] - 2024年进入三星自研供应链(占全球19%市场份额),70%三星手机采用自研模式[10] - 战略聚焦高端产品,2024年底砍掉低端产品线,员工从304人缩减至258人[10]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可重构射频前端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实现硬件复用与灵活配置[8] - n79频段产品下沉将推动中端机型普及,国产L-PAMiD模组渗透率持续提升[12] - 行业竞争从产品市场延伸至资本消耗战,高端研发与中低端价格战均需大量资金[11]
【私募调研记录】同犇投资调研唯捷创芯、珀莱雅
证券之星· 2025-04-30 00:10
唯捷创芯调研要点 - Wi-Fi 7模组实现规模化销售 Phase 7LE和Phase 8L方案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实现大批量出货 [1] - 车载、卫星通信和AI端侧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或规模销售 [1] - 2025年第一季度L-FEM、LN Bank等接收端核心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 三星新项目中获得更多份额 [1] - 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优化备货策略减少存货规模 [1] - 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高端产品领域迎来国产替代新机遇 [1] - 毛利率受市场竞争格局与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是关键 [1] 珀莱雅调研要点 - 2024年成为国内首个营收突破百亿的美妆公司 提出'双十战略'目标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 [2] - 主品牌珀莱雅在中国市场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重点发展源力、能量、美白、底妆等系列 [2] - 线上渠道将丰富产品矩阵提升运营能力 线下渠道关注新形式持续布局 [2] - 护肤品牌定位明确 彩妆品牌聚焦专业领域 洗护品牌定位中高端及功效型 [2] - 出海方面聚焦东南亚市场 开发适合当地需求产品并与本土渠道商合作 [2] - 投资方面将通过投资丰富品牌和产品矩阵满足不同需求 [2] 同犇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14年1月 实缴资本1000万 2014年5月4日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 [3] - 为数不多的由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创建的阳光私募 "五年金牌分析师转型阳光私募"的唯一团队 [3] - 投资总监童驯先生08-12年连续五年荣获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擅长大消费投资 [3]
唯捷创芯(688153)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4-29 14:11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代码:688153 证券简称:唯捷创芯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资料 二〇二五年五月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目录 | 2025 |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1 | | --- | --- | | 2025 |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程 3 | | 2025 |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案 5 | | | 议案 1:关于选举王成先生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 5 |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为了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保证 大会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以及《唯捷创芯(天津)电子 ...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23:30
融资与担保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融资方式包括贷款、银行保函、贸易信用证等[1] - 公司为三家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的担保,担保金额可在子公司间调剂使用[1] - 被担保的三家子公司均为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且均非失信被执行人[3][4][5] - 截至公告日,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担保总额为3,00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75%[10]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0,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12][1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250,251.13万元,已终止"集成电路生产测试项目"并新增"高集成度、高性能射频模组研发项目"[13][14][15] - 现金管理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收益将优先用于募投项目[16][17][2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25,130.22元,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72,867,807.96元[49][76] - 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实收股本为429,997,787元[7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9] 公司治理与决策 -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2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利润分配、授信额度等[30][63][65][67] - 公司拟续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为人民币165万元[51][52]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5-2027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和《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73][74][72] 业务发展 - 公司预计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030,694.52元,较2024年实际发生额有所下降[58] - 公司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最高余额不超过8,000万美元,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68]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与销售,主要子公司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3][4][5]